CN210927630U -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7630U
CN210927630U CN201921958672.8U CN201921958672U CN210927630U CN 210927630 U CN210927630 U CN 210927630U CN 201921958672 U CN201921958672 U CN 201921958672U CN 210927630 U CN210927630 U CN 210927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division
division multiplexer
optical fiber
dense wavelength
fiber ampl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86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中华
李镇
王智杰
孙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te Oce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Ot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Ot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Ot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586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7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7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7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属于海底光缆通信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节点模块、海底光缆、第二节点模块;第一节点模块包括第一光纤模式转换器、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一光纤放大器、第一拉曼放大器、第二光纤放大器、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第二节点模块包括第二光纤模式转换器、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三光纤放大器、第二拉曼放大器、第四光纤放大器、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本系统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将多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成一路光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在接收端进行解波分复用,还原数据,实现超远距离传输,信号完全透明传输,保证了万兆传输带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属于海底光缆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海底观测网系统,从岸端到水下节点都用的是在水下铺设的光缆系统,由于海底观测范围比较大,这样光缆铺设的距离会非常长,通常而言,节点之间的距离大概在100-300KM之间,按照光信号在光缆里的正常衰减,这样的系统往往必须有中继,也就是说在传统的海底观测网系统沿着光纤系统的长度利用一个或多个中继器增加信号强度,补偿光纤中的衰减。一般中继器如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CN201510975241,通常是采用气密性密封的封闭盒子形式的装置,盒子中装有用来增加信号强度的放大器和校正信号失真的均衡器。这样的中继器通常沿着海底光缆间隔设置,以便能够使用更长的光缆。然而,这些中继器不仅昂贵,而且需要通常利用海底电缆输电的电源,从而增加了光纤系统的复杂性。同时这种昂贵的中继器往往传输带宽受限,不能满足万兆以上的网络带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单根光纤实现万兆以太网信号的数据交互,任何两个相邻海底网观测节点传输距离为0至300KM自适应,通过单根光纤实现数据交互的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节点模块、海底光缆、第二节点模块;所述第一节点模块包括第一光纤模式转换器、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一光纤放大器、第一拉曼放大器、第二光纤放大器、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一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拉曼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拉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模块包括第二光纤模式转换器、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三光纤放大器、第二拉曼放大器、第四光纤放大器、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二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拉曼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与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通过海底光缆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均采用1550nm密集波分复用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均采用1530nm密集波分复用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至第四光纤放大器均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均采用1550nm/1530nm稀疏波分复用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海底光缆的长度为0至300千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将多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成一路光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实现超远距离传输,在接收端进行解波分复用,还原数据,整个处理过程中,信号完全透明传输,信号畸变,劣化小,保证了万兆传输带宽。
(2)选用的光波长集中在C波段,在超远距离传输时C波段每公里损耗最小,在经过DWDM波分复用、光纤放大后的上下行光信号还能够通过CWDM波分复用器复用到一根光纤上。
(3)在海底观测网单节点设计电源功率达到10KW,并且满足中压400V和各级低压输出,完全可以支持本实用新型系统供电,这样无需对海底观测网光缆做出任何更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节点A模块、海底光缆、节点B模块;节点A模块包括第一光纤模式转换器、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一光纤放大器、第一拉曼放大器、第二光纤放大器、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第一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拉曼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拉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节点B模块包括第二光纤模式转换器、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三光纤放大器、第二拉曼放大器、第四光纤放大器、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第二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拉曼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拉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与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通过海底光缆连接。
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均采用1550nm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均采用1530nm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一光纤放大器至第四光纤放大器均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均采用1550nm/1530nm稀疏波分复用器。海底光缆的长度为0至300千米。
具体实施工作时,节点A模块中利用稀疏波分复用(CWDM)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两种波分复用技术,并结合光纤放大技术,将光线信号处理后转换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然后通过波分复用器合成一路光信号并进行放大处理,实现数据的超远距离传输。在节点B模块中再通过光信号的二级放大后,解波分复用恢复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再通过光信号的解时分复用处理后还原回原来的数据,整个处理过程中信号完全透明传输,信号畸变、劣化小。
外部输入的4路2.5Gbps光信号经过光纤模式转换全部转换成不同波长的DWDM光信号,一共4路下行(由节点A模块到节点B模块,选用C30、C32、C34、C36波长)和4路上行(由节点B模块到节点A模块,选用C54、C56、C58、C60波长)。为实现8路光信号的单纤双向传输,需要对光信号进行波分复用和光纤放大处理,而300km的光纤损耗较大,一级放大无法满足整个光链路的衰减要求,故需要在接收端进行两级光放大。而光纤放大器的单向性又导致波分复用器也需要进行两级复用,合到一根光纤上,从而实现所有数据的长距离单纤双向传输。
下行的4路光信号波长选用1550nm附近的DWDM光波长,通过1550nm/DWMD波分复用器复用成一路下行的光信号,在通过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功放BA)将4路下行光信号的光功率放大到20dBm,在通过CWDM波分复用器(2dB衰减)将信号复用到一根光纤上,通过300km光纤(衰减0.18/Km)后衰减54dB,到B的光功率<-36dBm,为增加系统的可靠行和整个光链路的动态范围,在接收端使用拉曼放大器FRA与前置掺铒光纤放大器(预放PA),使进入1550nm/DWDM波分复用器的光功率在-10dBm左右,然后经过1550nm/DWDM波分复用器,使4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的输出光功率在-13dBm,这样即可保证光功率在节点模块的接收灵敏度范围内,也不超过节点模块的饱和光功率。
上行的4路光信号选用1530nm附近的DWDM光波长,处理方式与下行光信号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由于目前光纤放大器使用主要集中在C波段,且在超远距离传输时C波段的每公里损耗最小,所有上下行光信号选用1550nm和1530nm的波长,在经过DWDM波分复用、光纤放大后的上下行光信号还能够通CWDM波分复用器复用到一根光纤上。在超远距离传输系统中,影响传输距离的因数包括两方面:功率代价和色散代价。由于系统中光信号的速率不超过2.5Gbps,传输距离不超过300km,色散影响不大,可以不考虑色散带价。光链路设计中主要关注系统的功率损耗代价,发射光功率为20dBm,接收端接收灵敏度可达-41dBm,链路允许损耗61dB,通过300km光纤(衰减0.18/Km)衰减54dB,一级CWDM波分复用衰减2dB,系统预留5dB光链路损耗余量,可以保证整个系统在300km条件下正常通信。该系统使用海底观测网节点电源供电,无需对海底光缆改造,也无需增加光中继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节点模块、海底光缆、第二节点模块;
所述第一节点模块包括第一光纤模式转换器、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一光纤放大器、第一拉曼放大器、第二光纤放大器、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一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拉曼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拉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节点模块包括第二光纤模式转换器、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三光纤放大器、第二拉曼放大器、第四光纤放大器、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所述第二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三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拉曼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曼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模式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与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通过海底光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集波分复用器、第四密集波分复用器均采用1550nm密集波分复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集波分复用器、第三密集波分复用器均采用1530nm密集波分复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放大器至第四光纤放大器均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稀疏波分复用器、第二稀疏波分复用器均采用1550nm/1530nm稀疏波分复用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光缆的长度为0至300千米。
CN201921958672.8U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 Active CN210927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8672.8U CN210927630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8672.8U CN210927630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7630U true CN210927630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68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8672.8U Active CN210927630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76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264A (zh) * 2019-11-13 2020-02-11 无锡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264A (zh) * 2019-11-13 2020-02-11 无锡欧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92887B2 (ja) 再構成可能なフィルタを含む光分岐挿入マルチプレクサ及びそれを含むシステム
EP1804400B1 (en)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a method of amplification
JP5840141B2 (ja) 分岐光通信システムでのチャネル・パワー・マネジメント
JP2002517125A (ja) 二方向性分散補償システム
CN105049123B (zh) 共用远程增益单元的双向遥泵传输系统
JP4594636B2 (ja) 光伝送装置
JP2011527861A5 (zh)
CN105933068B (zh) 一种双向随路遥泵结合的无中继光放大系统
CN204761441U (zh) 一种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
JP4294153B2 (ja) 波長多重光伝送システム
CN104009801B (zh) 一种光网络的光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06304170A (ja) Ponシステムおよびponシステムの分散補償方法
CN210927630U (zh)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
US75426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upervisory channel in a WDM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Benyahya et al. 5Tb/s transmission over 2.2 km of multimode OM2 fiber with direct detection thanks to wavelength and mode group multiplexing
JPH0918453A (ja) 波長多重伝送方式の雑音抑圧方法
CN110784264A (zh) 一种用于海底观测网长距离网络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US10547405B1 (en) Multi-mod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for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N104202089A (zh) 一种基于dwdm的宽带光纤雷达数据接入系统
CN104243014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实现简单光网络单元与保护功能的系统与方案
CN112448785B (zh) 基于100g dwdm cfp2光模块的通信传输方法
CN105071857A (zh) 级联多跨段塔上中继光传输系统
CN104993871B (zh) 一种新型塔内光中继放大器装置
CN210780803U (zh) 便携式超长距光通信直连数通设备
JP2000077757A (ja) 光増幅器、光伝送装置およ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412k3, east block, Coast Building, No.15 Haide Third Road, Haizhu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ote Oce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18 / F, No. 10, Guolian financial building,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ote Ocea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