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4701U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4701U
CN210924701U CN201921991018.7U CN201921991018U CN210924701U CN 210924701 U CN210924701 U CN 210924701U CN 201921991018 U CN201921991018 U CN 201921991018U CN 210924701 U CN210924701 U CN 210924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icroprocess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module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10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远航
李雄盛
邵大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rui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rui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rui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rui Communic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10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4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4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4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包括门锁本体、平台服务器和控制终端;门锁本体包括锁芯部件和机体;锁芯部件安装与门体上;机体中设置有控制电路和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路用于驱动锁芯部件;控制电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平台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控制终端与平台服务器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使用人员通过将门锁本体、平台服务器及控制终端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传输及门锁开合的远程监控,避免了本地存储式的开门装置造成的门禁安全隐患,且先通过控制终端进行验证或开锁的系统构成了使得访客身份能够有双重的验证,提高了门锁装置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开门装置,即智能锁,其是在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型方面更加智能化且更简便化,结束了机械锁需要钥匙开门的历史,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便利。
但现有的智能开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智能开门装置开门一般采用指纹加固定密码的方式,对于一些访客多且对访客身份需要审核的场所,不同的访客访问后,为了安全需要管理员更换固定密码或删除访客指纹,操作十分不便捷;
智能开门装置虽然在初次使用设置时会联网,但是仅仅为了存储固定密码及指纹数据,甚至部分智能开门装置都不需要联网,将固定密码及指纹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器上,导致智能开门装置只有一层保障,只要访客能够指纹对应或固定密码对应就可以开门,完全无法适用于对访客身份需要审核的场所,也无法适用于远程验证并开锁的场合,实用性及安全性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的智能开门装置存在操作不便捷、安全性能不够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包括门锁本体、平台服务器和控制终端;所述门锁本体包括锁芯部件和机体;其中:
所述锁芯部件安装与门体上;
所述机体中设置有控制电路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驱动所述锁芯部件;
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平台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平台服务器通信连接。
上述方案中,使用人员通过控制终端连接平台服务器,由平台服务器对门锁本体进行远程控制,实现了访客的远程监控,避免了本地存储式的开门装置造成的门禁安全隐患,且先通过控制终端进行验证或开锁的系统构成了使得访客身份能够有双重的验证,提高了门锁装置的安全性能。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感式震动传感器和门锁驱动模块;其中:
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门锁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门锁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锁芯部件的开和闭;
所述电感式震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体中,电感式震动传感器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实现信息交互。
上述方案中,电感式震动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当前机体的震动范围是否在预设范围值内,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察觉机体是否被外力摇晃进而能够及时制止外力对机体造成破坏;微处理器用于接收触发指令或来自平台服务器的工作指令并控制各个部件运行,同时接受机体上各个部件的检测数据或操作数据,实时发送至平台服务器。
其中,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键盘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及读卡装置;其中:
所述键盘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读卡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体正面,所述键盘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读卡装置输出端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上述方案中,键盘模块用于访客输入固定密码;指纹识别模块用于采集访客的指纹数据,指纹识别模块也可以为其他生物识别装置,如虹膜等;读卡装置用于获取访客提取的芯片卡识别信息,如RF标签等;键盘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读卡装置采用现有的装置模块进行组合,能够使门锁本体使用更加便捷,实现了多重验证或能够有多种验证方式打开门锁的目的。
其中,在所述机体正面设置有电动滑轨和盖板;所述电动滑轨包括导轨、滑块、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机体正面上;
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导轨中,所述滑块设置在传动机构中,随传动机构做上下运动;
所述滑块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运动,驱动电机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上述方案中,电动滑轨使用上银系列的MGN系列的导轨及MGN系列的滑块,盖板与电动滑轨的滑块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传动机构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做一种转动引导,滑块随着被带动沿导轨做直线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盖板上下运动。
上述方案中,机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盖板的安装槽,盖板的形状与安装槽的形状相匹配;电动滑轨在初始位置时,盖板的上侧与机体的上侧齐平,盖板的外侧与机体的外侧齐平。
其中,在所述机体上嵌设有红外线识别装置,所述红外线识别装置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上述方案中,红外线识别装置用于识别预设区域内是否有人体靠近,如果有则将检测结果发送至微处理器,判定为当前预设区域内有访客,其中,红外线识别装置的检测结果对于微处理器而言是一个触发指令,可以配合其他模块进行相应的配合。
其中,在所述机体上侧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中配合安装有电动升降杆,在电动升降杆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电动升降杆控制端、摄像头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电动升降杆中设置有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限位槽、控制电机和升降杆;其中:
所述齿条上端与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
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限位槽上,与所述齿条啮合;
所述齿轮与控制电机动轴连接,所述控制电机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在容纳槽上端还设置有避免齿条脱落的限位板。
上述方案中,机体上侧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配合安装有电动升降杆,电动升降杆的上部设置有摄像头;电动升降杆在下降状态时,其上侧与机体的上侧齐平;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与红外线识别装置的检测方向一致;微处理器接收到来自红外线识别装置的检测结果后,控制电动升降杆升起,使得摄像头从容纳槽中露出,然后摄像头拍摄当前访客的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收到的人脸图像发送至平台服务器;平台服务器中设置有现有的人脸图像对比软件,将收到的人脸图像与预存的人脸图像库进行比对,然后将比对结果发送至门锁本体对应的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根据比对结果决定是直接打开门锁还是采用其他验证方式打开门锁;平台服务器收到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后,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门锁驱动模块打开锁芯或控制电动滑轨运行;其中,电动滑轨运行时,能够使得盖板上下运动,进而实现遮挡或露出键盘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及读卡装置。
上述方案中,为了人脸图像采集更加清晰完整,摄像头可以采用全景摄像头,由此可以使得各个身高的访客的人脸图像都能很好地采集。
其中,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扬声器和拾音器;其中:
所述扬声器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拾音器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上述方案中,机体的外侧被盖板覆盖的区域还嵌设有扬声器和拾音器,扬声器和拾音器能够使得访客与管理人员实现语音交互,且扬声器能够提醒访客进行各种验证操作;同时,扬声器在门锁本体遭遇到外力破坏时,接收来自微处理器的预警语音进行播放,进而达到预警的作用。
其中,所述平台服务器包括控制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或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终端有线通信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来自控制终端的操作指令及来自微处理器的检测数据,然后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至微处理器,同时将各类检测数据在存储器中进行存储;存储器还用于存储用户数据库及人脸数据库等,控制器调用现有的操作软件及可实现人脸的识别操作;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控制器与微处理器之间以及控制器与控制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
其中,所述控制终端包括显示模块、输入设备、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和主控芯片;其中:
所述输入设备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端与所述显示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实现信息交互;
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控制器有线通信连接,或
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上述方案中,显示模块便于管理人员能够快速明了的了解相应的门锁本体的情况,输入设备用于管理人员发送操作指令至平台服务器;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主控芯片与控制器件的数据交互,
上述方案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均采用LPWA无线物联通信模块,进而实现低功耗广覆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使用人员通过将门锁本体、平台服务器及控制终端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传输及门锁开合的远程监控,避免了本地存储式的开门装置造成的门禁安全隐患,且先通过控制终端进行验证或开锁的系统构成了使得访客身份能够有双重的验证,提高了门锁装置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远程监控开门装置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机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机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门锁本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体;101、微处理器;102、无线通信模块;103、红外线识别装置;104、电动升降杆;105、读卡装置;106、指纹识别模块;107、电感式震动传感器;108、门锁驱动模块;109、键盘模块;110、电动滑轨;111、扬声器; 112、拾音器;113、摄像头;114、盖板;2、平台服务器;201、控制器;202、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3、存储器;3、控制终端;301、主控芯片;302、显示模块;303、第三无线通信模块;304、输入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包括门锁本体、平台服务器2和控制终端3;所述门锁本体包括锁芯部件和机体1;其中:
所述锁芯部件安装与门体上;
所述机体1中设置有控制电路和无线通信模块102,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驱动所述锁芯部件;
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2与所述平台服务器2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终端3与所述平台服务器2通信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使用人员通过控制终端3连接平台服务器2,由平台服务器2对门锁本体进行远程控制,实现了访客的远程监控,避免了本地存储式的开门装置造成的门禁安全隐患,且先通过控制终端3进行验证或开锁的系统构成了使得访客身份能够有双重的验证,提高了门锁装置的安全性能。
更具体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101、电感式震动传感器107和门锁驱动模块108;其中:
所述微处理器101输出端与所述门锁驱动模块108电性连接;
所述门锁驱动模块108用于驱动所述锁芯部件的开和闭;
所述电感式震动传感器107设置在所述机体中,电感式震动传感器107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01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101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2电性连接,实现信息交互。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感式震动传感器107能够实时检测当前机体1的震动范围是否在预设范围值内,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察觉机体1是否被外力摇晃进而能够及时制止外力对机体1造成破坏;微处理器101用于接收触发指令或来自平台服务器2的工作指令并控制各个部件运行,同时接受机体1上各个部件的检测数据或操作数据,实时发送至平台服务器2。
实施例2
更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机体1上还设置有键盘模块109、指纹识别模块106及读卡装置105;其中:
所述键盘模块109、指纹识别模块106、读卡装置105均设置在所述机体1 正面,所述键盘模块109、指纹识别模块106、读卡装置105输出端均与所述微处理器101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键盘模块109用于访客输入固定密码;指纹识别模块106 用于采集访客的指纹数据,指纹识别模块106也可以为其他生物识别装置,如虹膜等;读卡装置105用于获取访客提取的芯片卡识别信息,如RF标签等;键盘模块109、指纹识别模块106、读卡装置105采用现有的装置模块进行组合,能够使门锁本体使用更加便捷,实现了多重验证或能够有多种验证方式打开门锁的目的。
实施例3
更具体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图4所示,在所述机体1正面设置有电动滑轨110和盖板114;所述电动滑轨110包括导轨、滑块、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机体1正面上;
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导轨中,所述滑块设置在传动机构中,随传动机构做上下运动;
所述滑块与所述盖板114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运动,驱动电机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01电性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现有的智能开门装置的键盘或指纹识别器通常暴露在外边,容易被环境中的杂质污染,且会导致键盘或指纹识别器被轻易破坏,部分智能开门装置可能会设置一个盖子将键盘遮挡住,但这种盖子一般手动就可以滑开,依然无法解决键盘和指纹识别模块容易被破坏的问题,因此,本方案在所述机体1正面设置有电动滑轨110和盖板114,电动滑轨110使用上银系列的MGN 系列的导轨及MGN系列的滑块,盖板114与电动滑轨110的滑块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传动机构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做一种转动引导,滑块随着被带动沿导轨做直线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盖板114上下运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机体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盖板114的安装槽,盖板 114的形状与安装槽的形状相匹配;电动滑轨110在初始位置时,盖板114的上侧与机体1的上侧齐平,盖板114的外侧与机体1的外侧齐平。
更具体的,在所述机体1上嵌设有红外线识别装置103,所述红外线识别装置103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01电性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红外线识别装置103用于识别预设区域内是否有人体靠近,如果有则将检测结果发送至微处理器101,判定为当前预设区域内有访客,其中,红外线识别装置103的检测结果对于微处理器101而言是一个触发指令,可以配合其他模块进行相应的配合。
更具体的,在所述机体1上侧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中配合安装有电动升降杆104,在电动升降杆104顶部设置有摄像头113;所述电动升降杆104控制端、摄像头113均与所述微处理器101电性连接。
更具体的,所述电动升降杆104中设置有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限位槽、控制电机和升降杆;其中:
所述齿条上端与所述摄像头113固定连接;
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限位槽上,与所述齿条啮合;
所述齿轮与控制电机动轴连接,所述控制电机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01电性连接;
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在容纳槽上端还设置有避免齿条脱落的限位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机体1上侧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配合安装有电动升降杆104,电动升降杆104的上部设置有摄像头113;电动升降杆104在下降状态时,其上侧与机体1的上侧齐平;摄像头113的拍摄方向与红外线识别装置 103的检测方向一致;微处理器101接收到来自红外线识别装置103的检测结果后,控制电动升降杆104升起,使得摄像头113从容纳槽中露出,然后摄像头 113拍摄当前访客的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微处理器101;微处理器10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2将收到的人脸图像发送至平台服务器2;平台服务器2中设置有现有的人脸图像对比软件,将收到的人脸图像与预存的人脸图像库进行比对,然后将比对结果发送至门锁本体对应的控制终端3,控制终端3根据比对结果决定是直接打开门锁还是采用其他验证方式打开门锁;平台服务器2收到控制终端3的控制指令后,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微处理器101;微处理器101控制门锁驱动模块108 打开锁芯或控制电动滑轨110运行;其中,电动滑轨110运行时,能够使得盖板 114上下运动,进而实现遮挡或露出键盘模块109、指纹识别模块106及读卡装置10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人脸图像采集更加清晰完整,摄像头113可以采用全景摄像头113,由此可以使得各个身高的访客的人脸图像都能很好地采集。
更具体的,所述机体1上还设置有扬声器111和拾音器112;其中:
所述扬声器111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01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拾音器112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101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机体1的外侧被盖板114覆盖的区域还嵌设有扬声器111 和拾音器112,扬声器111和拾音器112能够使得访客与管理人员实现语音交互,且扬声器111能够提醒访客进行各种验证操作;同时,扬声器111在门锁本体遭遇到外力破坏时,接收来自微处理器101的预警语音进行播放,进而达到预警的作用。
更具体的,所述平台服务器2包括控制器20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和存储器203;其中: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存储器203均与所述控制器201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2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与所述控制终端3无线通信连接,或
所述控制器201与所述控制终端3有线通信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控制器201用于接收、处理来自控制终端3的操作指令及来自微处理器101的检测数据,然后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至微处理器101,同时将各类检测数据在存储器203中进行存储;存储器203还用于存储用户数据库及人脸数据库等,控制器201调用现有的操作软件及可实现人脸的识别操作;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用于实现控制器201与微处理器101之间以及控制器201 与控制终端3之间的数据交互。
更具体的,所述控制终端3包括显示模块302、输入设备304、第三无线通信模块303和主控芯片301;其中:
所述输入设备304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301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301输出端与所述显示模块302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301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303电性连接,实现信息交互;
所述控制终端3通过所述主控芯片301与所述控制器201有线通信连接,或
所述控制终端3通过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303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202无线通信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显示模块302便于管理人员能够快速明了的了解相应的门锁本体的情况,输入设备304用于管理人员发送操作指令至平台服务器2;第三无线通信模块303用于实现主控芯片301与控制器201的数据交互,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2、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02、第三无线通信模块303均采用LPWA无线物联通信模块,进而实现低功耗广覆盖。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方案采用了现有的功能模块及相关控制程序,实现访客的远程监控,采用门锁本体、平台服务器2和控制终端3的联动机制,可以远程实现验证访客、控制盖板114及打开门锁,避免本地存储式的开门装置造成的门禁安全隐患,且先验证后开锁的系统构成可以使得访客身份能够被至少双重验证,安全性极高;门锁本体内的红外线、图像、密码、指纹及芯片卡等多种识别方式结合,保证用户的实用便捷性;同时,门锁本体采用外形一体式结构,巧妙地掩藏了键盘模块109、指纹识别模块106及读卡装置105,避免非使用状态时键盘等部件被污染,且避免门锁本体地任意结构被轻易破坏,门锁本体更加美观实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锁本体、平台服务器和控制终端;所述门锁本体包括锁芯部件和机体;其中:
所述锁芯部件安装与门体上;
所述机体中设置有控制电路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驱动所述锁芯部件;
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平台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平台服务器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感式震动传感器和门锁驱动模块;其中:
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与所述门锁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门锁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锁芯部件的开和闭;
所述电感式震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体中,电感式震动传感器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实现信息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键盘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及读卡装置;其中:
所述键盘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读卡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机体正面,所述键盘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读卡装置输出端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体正面设置有电动滑轨和盖板;所述电动滑轨包括导轨、滑块、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机体正面上;
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导轨中,所述滑块设置在传动机构中,随传动机构做上下运动;
所述滑块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传动机构运动,驱动电机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体上嵌设有红外线识别装置,所述红外线识别装置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体上侧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中配合安装有电动升降杆,在电动升降杆顶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电动升降杆控制端、摄像头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杆中设置有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限位槽、控制电机和升降杆;其中:
所述齿条上端与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
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限位槽上,与所述齿条啮合;
所述齿轮与控制电机动轴连接,所述控制电机控制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升降杆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扬声器和拾音器;其中:
所述扬声器输入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拾音器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输入端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包括控制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或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终端有线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包括显示模块、输入设备、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和主控芯片;其中:
所述输入设备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端与所述显示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实现信息交互;
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所述主控芯片与所述控制器有线通信连接,或
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连接。
CN201921991018.7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 Active CN210924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1018.7U CN210924701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1018.7U CN210924701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4701U true CN210924701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2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1018.7U Active CN210924701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47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6899A (zh) * 2021-05-28 2021-08-13 深圳市辉创跨境电商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流管理软件控制的物流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6899A (zh) * 2021-05-28 2021-08-13 深圳市辉创跨境电商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流管理软件控制的物流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06112U (zh) 一种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智能锁
CN109792510B (zh) 无线音频/视频记录和通信装置的包裹防盗
CN109147136A (zh) 一种智能开门管理系统
CN207867580U (zh)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门
CN21092470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开门装置
CN209261383U (zh) 一种指纹锁防护装置
CN112435368A (zh) 一种警用设备智能储备柜及警务人员装备管理方法
CN105261095A (zh)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门禁系统及利用该系统进行虹膜识别的方法
CN109882023A (zh) 一种贵重物品防盗展示柜
CN213182886U (zh) 一种基于门禁设备的报警系统
CN107481381B (zh) 远程防盗门的指纹控制电路的工作方法
CN210768563U (zh) 一种智能闸机
CN210721598U (zh) 智能门锁
CN104691120A (zh) 一种具有人机控制功能的一体式智能公章
CN210669034U (zh) 一种户外防盗式配电柜
CN105484611A (zh) 一种带有指纹识别的保险箱
CN210377610U (zh) 一种人体静脉识别门禁装置
CN110173202A (zh) 智能识别型猫眼
CN209044719U (zh) 一种新型人脸识别锁具
CN110601012A (zh) 一种户外防盗式配电柜
CN11295083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用弱电门禁装置
CN215219780U (zh) 体温监测人脸识别智能门禁
CN220752769U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CN111583450A (zh) 智能门
CN220267535U (zh) 一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防盗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