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4005U - 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4005U
CN210924005U CN201922348032.1U CN201922348032U CN210924005U CN 210924005 U CN210924005 U CN 210924005U CN 201922348032 U CN201922348032 U CN 201922348032U CN 210924005 U CN210924005 U CN 210924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optical
micro
pr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80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楼鑫
宁召
张朋辉
郭大勇
金小平
何海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de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de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de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de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80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4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4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4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包括第一微透镜膜、以及胶粘在其上的第二光学结构膜;所述第一微透镜膜上包括上下依次相连的第一背涂层、第一基材层和第一微透镜结构层,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结构为阵列分布的半球形结构或拱形结构。有效增加光线的发散效果,提升可视角,同时提供良好的遮蔽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
背景技术
现有多层贴合光学膜为底部是棱镜或者扩散的结构,例如两层光学膜POP为底部一层棱镜加顶部一层棱镜的结构组合,例如两层光学膜POD为底部一层扩散加顶部一层棱镜的结构组合,例如三层光学膜DPP为底部两层棱镜加顶部一层扩散的结构组合。
现有多层贴合光学膜的底部普遍为棱镜或者扩散结构,扩散结构没有良好的亮度增益效果;棱镜结构容易造成光线的集中,不够发散和均匀,使显示产品的视角不够大,遮蔽性较差,降低了多层贴合膜在显示产品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包括第一微透镜膜、以及胶粘在其上的第二光学结构膜;所述第一微透镜膜上包括上下依次相连的第一背涂层、第一基材层和第一微透镜结构层,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结构为阵列分布的半球形结构或拱形结构。
进一步来说,所述半球形结构的直径为10μm-100μm,高度为直径的1/2;第一背涂层的雾度范围是1%-50%,厚度2μm-10μm;第一基材层为25μm-300μm的PET板或PC板。
进一步来说,所述拱形结构的直径为10μm-100μm,高度为直径的1/4-1/2;第一背涂层的雾度范围是1%-50%,厚度2μm-10μm;第一基材层为25μm-300μm的PET板或PC板。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微透镜膜与第二光学结构膜之间设有涂布1μm-5μm厚度的丙烯酸树脂胶水层,并经过UV固化将第一微透镜膜与第二光学结构膜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二光学结构膜包括但不限于棱镜膜、扩散膜和微透镜膜。
当采用棱镜膜时,棱镜膜包括基材层和棱镜结构层,所述棱镜结构层设置在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棱镜结构层的棱镜高度为35μm,棱角为90°;所述棱镜结构层由丙烯酸树脂制成,所选基材层为25μm-300μm的PET。
当采用扩散膜时,扩散膜包括基材层和扩散层,所述扩散层置于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基材层选用25μm-300μm厚度的PET基材;扩散层为雾度95%的扩散微珠涂层或雾度85%的丙烯酸树脂涂层。
当采用微透镜膜时,微透镜膜包括基材层和第二微透镜结构层;所述第二微透镜结构层设置在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微透镜结构层的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结构直径为30μm,高度为15μm;第二微透镜结构层由丙烯酸树脂制成,基材层为25μm-300μm的PET板或者PC板。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二光学结构膜上胶粘有第三光学结构膜。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二光学结构膜与第三光学结构膜之间设有1μm-5μm厚度的丙烯酸树脂胶水层,并经过UV固化将第二光学结构膜与第三光学结构膜贴合在一起。
与第二光学结构膜一样,第三光学结构膜也包括但不限于棱镜膜、扩散膜和微透镜膜。
多层贴合光学膜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微透镜膜,第二光学结构膜、第三光学结构膜,第一微透镜膜上的第一微透镜结构为半球形或拱形结构,半球形或拱形结构的直径为10μm-100μm,高度为直径的1/4-1/2。第一背涂层设置在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由含有微粒子的涂布液涂布后固化而成,第一背涂层的雾度范围是1%-50%,厚度2μm-1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增加光线的发散效果,提升可视角,同时提供良好的遮蔽性,增加多层贴合光学膜在显示产品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所示的贴合光学膜,包括底层:第一微透镜膜11,中层:棱镜膜12,顶层:第二微透镜膜13。
位于底层的第一微透镜膜11包括第一背涂层111、第一基材层112和第一微透镜结构层113。所述第一背涂层111由含有微粒子的涂布液涂布后固化而成,其雾度是1%-50%,厚度2μm-10μm;第一基材层为25μm-300μm的PET板或PC板。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113设置在第一基材层11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113的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结构直径为10-100μm,高度为直径的1/2,第一微透镜结构层113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
所述棱镜膜12包括第二基材层121和棱镜结构层122,所述棱镜结构层112设置在第二基材层121的上表面,所述棱镜结构层122的棱镜高度为35μm,棱角为90°,棱镜结构层122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选第二基材层121为25μm-300μm的PET板或PC板。
所述第二微透镜膜13包括第三基材层131和第二微透镜结构层132,所述第二微透镜结构层132设置在第三基材层13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微透镜结构层132的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结构直径为30μm,高度为15μm,第二微透镜结构层132材质为丙烯酸树脂,第三基材层131为100μm的PET板或PC板。
第一微透镜膜11与棱镜膜12之间、棱镜膜12与第二微透镜膜13之间通过涂布1μm-5μm厚度的丙烯酸树脂胶水层14,经过UV固化贴合在一起。
实施例2
参见附图1所示的贴合光学膜,包括底层:第一微透镜膜11,中层:棱镜膜12,顶层:第二微透镜膜13。
位于底层的第一微透镜膜11包括第一背涂层111、第一基材层112和第一微透镜结构层113。所述第一背涂层111由含有微粒子的涂布液涂布后固化而成,其雾度是4%,厚度5μm。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113设置在第一基材层11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113的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结构的直径为40μm,高度为20μm,第一微透镜结构层113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第一基材层112为100μm的PET板或PC板。
所述棱镜膜12包括第二基材层121和棱镜结构层122,所述棱镜结构层112设置在第二基材层121的上表面,所述棱镜结构层122的棱镜高度为35μm,棱角为90°,棱镜结构层122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选第二基材层121为100μm的PET板或PC板。
所述微透镜膜13包括第三基材层131和第二微透镜结构层132,所述第二微透镜结构层132设置在第三基材层13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微透镜结构层132的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结构直径为36-50μm,高度为18-25μm,第二微透镜结构层132材质为丙烯酸树脂,第三基材层131为100μm的PET板或PC板。
第一微透镜膜11与棱镜膜12之间、棱镜膜12与第二微透镜膜13之间通过涂布1μm-5μm厚度的丙烯酸树脂胶水层14,经过UV固化贴合在一起。
实施例3
如附图2所示贴合光学膜的结构为:底层:第一微透镜膜21,中层:棱镜膜22,顶层:扩散膜23。
位于底层的第一微透镜膜21包括第一背涂层211、第一基材层212和第一微透镜结构层213。所述第一背涂层211由含有微粒子的涂布液涂布后固化而成,其雾度是4%,厚度5μm。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213设置在第一基材层21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213的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结构直径为50μm,高度为22μm,第一微透镜结构层213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第一基材层212为100μm的PET板或PC板。
所述棱镜膜22包括第二基材层221和棱镜结构层222,所述棱镜结构层212设置在第二基材层221的上表面,所述棱镜结构层222的棱镜高度为35μm,棱角为90°,棱镜结构层222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选第二基材层221为100μm的PET板或PC板。
所述扩散膜23包括第四基材层231和扩散层232,所述扩散层232置于第四基材层231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基材层231选用100μm厚度的PET基材,扩散层为雾度95%的扩散微珠涂层。
第一微透镜膜21与棱镜膜22之间、棱镜膜22与扩散膜23之间通过涂布1-5μm厚度的丙烯酸树脂胶水层24,经过UV固化贴合在一起。
实施例4
如附图2所示贴合光学膜的结构为:底层:第一微透镜膜21,中层:棱镜膜22,顶层:扩散膜23。
位于底层的第一微透镜膜21包括第一背涂层211、第一基材层212和第一微透镜结构层213。所述第一背涂层211由含有微粒子的涂布液涂布后固化而成,其雾度范围是1%-50%,厚度2μm-10μm。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213设置在第一基材层21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213的结构为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直径为10μm-100μm,高度为直径的1/4-1/2,第一微透镜结构层213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第一基材层212为25μm-300μm的PET板或PC板。
所述棱镜膜22包括第二基材层221和棱镜结构层222,所述棱镜结构层212设置在第二基材层221的上表面,所述棱镜结构层222的棱镜高度为35μm,棱角为90°,棱镜结构层222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选第二基材层221为100μm的PET板或PC板。
所述扩散膜23包括第四基材层231和扩散层232,所述扩散层232置于第四基材层231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基材层231选用100μm厚度的PET基材,扩散层232为雾度85%的丙烯酸树脂涂层。
第一微透镜膜21与棱镜膜22之间、棱镜膜22与扩散膜23之间通过涂布1-5μm厚度的丙烯酸树脂胶水层24,经过UV固化贴合在一起。
实施例1~4中中层为第二光学结构膜,顶层为第三光学结构膜。上述第二光学结构膜、第三光学结构膜均包括但不限于棱镜膜、扩散膜和微透镜膜。
实施例5
如附图3所示的贴合光学膜的结构为:底层:第一微透镜膜31,顶层:棱镜膜32。
位于底层的第一微透镜膜31包括第一背涂层311、第一基材层312和第一微透镜结构层313。所述第一背涂层311由含有微粒子的涂布液涂布后固化而成,其雾度是4%,厚度5μm。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313设置在第一基材层31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313的结构为半球形结构,半球形结构直径为40μm,高度为20μm,第一微透镜结构层313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第一基材层312为100μm的PET板。
所述棱镜膜32包括第二基材层321和棱镜结构层322,所述棱镜结构层312设置在第二基材层321的上表面,所述棱镜结构层322的棱镜高度为25μm,棱角为90°,棱镜结构层322的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所选第二基材层321为125μm的PET板。
第一微透镜膜31与棱镜膜32之间通过涂布1-5μm厚度的丙烯酸树脂胶水层33,经过UV固化贴合在一起。
实施例5中的顶层的棱镜膜为一光学结构膜,该光学结构膜包括但不限于棱镜膜、扩散膜和微透镜膜。
现有的同类产品采用相同的UV胶水,MR330来制作底层或中间层微透镜层和棱镜层,MR013来制作顶层的微透镜层、棱镜层和扩散层。使用南通SKC公司V7610 PET作为基材层。采用实施例1~5制作成的贴合光学膜与现有的同类产品比较如下:
Figure BDA0002333975550000071
Figure BDA0002333975550000081
从上述比对测试中可知,本实施例中的贴合光学膜在视角和遮蔽性上有较大的提升。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微透镜膜、以及胶粘在其上的第二光学结构膜;所述第一微透镜膜上包括上下依次相连的第一背涂层、第一基材层和第一微透镜结构层,所述第一微透镜结构层结构为阵列分布的半球形结构或拱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结构的直径为10-100μm,高度为直径的1/2;第一背涂层的雾度范围是1%-50%,厚度2μm-10μm;第一基材层为25μm-300μm的PET板或PC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结构的直径为10μm-100μm,高度为直径的1/4-1/2;第一背涂层的雾度范围是1%-50%,厚度2μm-10μm;第一基材层为25μm-300μm的PET板或PC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膜与第二光学结构膜之间设有涂布1μm-5μm厚度的丙烯酸树脂胶水层,并经过UV固化将第一微透镜膜与第二光学结构膜贴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膜包括棱镜膜、扩散膜和微透镜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膜上胶粘有第三光学结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膜与第三光学结构膜之间设有1μm-5μm厚度的丙烯酸树脂胶水层,并经过UV固化将第二光学结构膜与第三光学结构膜贴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学结构膜包括棱镜膜、扩散膜和微透镜膜。
CN201922348032.1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 Active CN210924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8032.1U CN210924005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8032.1U CN210924005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4005U true CN210924005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6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8032.1U Active CN210924005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40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0705A (zh) * 2021-12-31 2022-04-05 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抗干涉耐污贴合膜的制备方法、贴合膜及屏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0705A (zh) * 2021-12-31 2022-04-05 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抗干涉耐污贴合膜的制备方法、贴合膜及屏幕
CN114280705B (zh) * 2021-12-31 2023-08-15 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抗干涉耐污贴合膜的制备方法、贴合膜及屏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0056B (en) Optical sheets
JP2008262147A (ja) 光拡散剤を用いた光学積層フィルム
KR20090096374A (ko) 단일의 다층 광학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용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2519010A (zh) 复合光学膜及应用其的背光模块
CN106814504A (zh) 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
CN210924005U (zh) 一种多层贴合光学膜
CN202815248U (zh) 一种反射膜
TWM613917U (zh) 背光裝置
CN111221178A (zh) 显示装置之光源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99287B (zh) 一种lcd背光源用弧形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60994A (zh) 防眩光膜与显示面板
CN108604024A (zh) 一体式光学膜组件
JPS5851242B2 (ja) 光散乱テ−プもしくはシ−ト
TWI702443B (zh) 具有突起部之光學板、光學結構、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208999590U (zh) 一种光学复合膜
CN111443408A (zh) 一种增亮型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7592A (zh) 光学膜片结构及其应用装置
US2022015582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154368A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光学膜
CN101373228A (zh) 直接以基层作为光扩散层的光学薄膜及其制法
CN202631769U (zh) 具有增亮扩散功能的光学薄膜
KR20230086682A (ko) 면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면 발광 장치용 밀봉 부재 시트 및 면 발광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3534310B (zh) 一种光线扩散均匀的扩散膜及其生产工艺
CN205691803U (zh) 一种薄膜
CN220933223U (zh) 一种复合光学膜及其显示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