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21244U - 一种透镜式雾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镜式雾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21244U
CN210921244U CN201922028157.6U CN201922028157U CN210921244U CN 210921244 U CN210921244 U CN 210921244U CN 201922028157 U CN201922028157 U CN 201922028157U CN 210921244 U CN210921244 U CN 210921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g lamp
light
lens
heat sink
lamp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281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0281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21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21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212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镜式雾灯,包括雾灯外壳、设置在雾灯外壳前端的透镜镜片、设置在雾灯外壳内且位于透镜镜片后侧的发光芯片以及与发光芯片相连接且用于起散热作用的散热器,还包括用于加快发光芯片周围空气流动的散热风扇。如此设置,在被动式散热器对发光芯片进行散热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动式散热风扇,加速发光芯片周围空气流动,及时带走热量,散热能力大幅提升,这样发光芯片功率可以采用三十瓦以上的,其亮度得以提升,照明度大大改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受体积和面积的限制导致发光芯片功率低,亮度不足,照明效果欠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透镜式雾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辅助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透镜式雾灯。
背景技术
车辆雾灯,用于在雨雾天气行车时照明道路与安全警示。现有的雾灯主要以卤素灯或者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雾灯为主,由于卤素灯亮度低、光电转换效率低下,越来越多的车辆选用LED光源。现有的LED雾灯普遍采用被动式铝质散热器进行散热,即LED光源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铝质散热器,然后通过自然风冷方式进行散热。但是受体积和面积的限制,其散热能力低,导致发光芯片功率一般较小,只有几瓦到十几瓦,亮度偏低,对于车辆的辅助照明改善的十分有限。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受体积和面积的限制导致发光芯片功率低,亮度不足,照明效果欠佳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式雾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受体积和面积的限制导致发光芯片功率低,亮度不足,照明效果欠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透镜式雾灯,包括雾灯外壳、设置在所述雾灯外壳前端的透镜镜片、设置在所述雾灯外壳内且位于所述透镜镜片后侧的发光芯片以及与所述发光芯片相连接且用于起散热作用的散热器,还包括用于加快所述发光芯片周围空气流动的散热风扇。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镜镜片与所述发光芯片之间的变光挡板和与所述变光挡板可转动连接的挡板支架,所述变光挡板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变光挡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当所述变光挡板处于竖直状态时,光线从所述变光挡板上方穿过形成近光;当所述变光挡板向靠近所述发光芯片的方向翻转时,光线从所述变光挡板上方通过形成远光。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包括设置在所述雾灯外壳内且与所述发光芯片相连接的第一散热器和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相连接的第二散热器,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相连接,且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发光芯片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变光挡板转动的电磁阀和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开关。
优选地,所述雾灯外壳与所述散热器可转动连接,所述透镜式雾灯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雾灯外壳与所述散热器相对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雾灯外壳与所述散热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雾灯外壳与所述散热器上的装配孔以及插装在所述装配孔内的调节螺栓。
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器伸出所述雾灯外壳,且在所述雾灯外壳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交接位置、所述雾灯外壳上还套设有密封胶圈。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镜镜片前侧且与所述雾灯外壳相连接的透明灯盖。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相连接、用于起反光作用的反光杯。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雾灯外壳内、用于支撑所述透镜镜片的镜片支架,所述镜片支架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透镜式雾灯包括雾灯外壳、设置在雾灯外壳前端的透镜镜片、设置在雾灯外壳内且位于透镜镜片后侧的发光芯片以及与发光芯片相连接且用于起散热作用的散热器,还包括用于加快发光芯片周围空气流动的散热风扇。如此设置,在被动式散热器对发光芯片进行散热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动式散热风扇,加速发光芯片周围空气流动,及时带走热量,散热能力大幅提升,这样发光芯片功率可以采用三十瓦以上的,其亮度得以提升,照明度大大改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受体积和面积的限制导致发光芯片功率低,亮度不足,照明效果欠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镜式雾灯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镜式雾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镜式雾灯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镜式雾灯的立体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镜式雾灯的立体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镜式雾灯的立体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光挡板与挡板支架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光挡板与挡板支架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光挡板与电磁阀的装配示意图。
图1-图9中:
1-雾灯外壳;2-透镜镜片;3-发光芯片;4-散热风扇;5-变光挡板;6-挡板支架;7-第一散热器;8-第二散热器;9-电磁阀;10-装配孔;11-密封胶圈;12-透明灯盖;13-反光杯;14-镜片支架;15-垫圈;16-吊耳;17-安装孔;18-安装耳;19-转轴;20-连接板;21-支撑杆孔;22-弯钩;23-挡边;24-连杆孔;25-弧形槽;26-连杆;27-挡套;28-卡块;29-复位弹簧;30-卡槽;31-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透镜式雾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受体积和面积的限制导致发光芯片功率低,亮度不足,照明效果欠佳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考附图1-9,本实施例提供的透镜式雾灯包括雾灯外壳1、设置在雾灯外壳1前端的透镜镜片2、设置在雾灯外壳1内且位于透镜镜片2后侧的发光芯片3以及与发光芯片3相连接且用于起散热作用的散热器,还包括用于加快发光芯片3周围空气流动的散热风扇4。如图2所示,雾灯外壳1上设有多个吊耳16,用于与车辆上的安装位相连接,固定雾灯。散热器可为铝质散热器,用于传导发光芯片3产生的热量,通过自然风冷方式进行散热。如此设置,在被动式散热器对发光芯片进行散热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动式散热风扇,加速发光芯片周围空气流动,及时带走热量,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散热能力大幅提升,这样发光芯片功率可以采用三十瓦以上的,其亮度也可从1800ML提升至4500ML,照明度大大改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受体积和面积的限制导致发光芯片功率低,亮度不足,照明效果欠佳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提到的方位“前”“后”是指如图1所示的透镜式雾灯的摆放状态时之所指,图中上下方向即为所指前后方位,即图中雾灯外壳上端为其前端,透镜镜片下方为其后侧。
如图1所示,透镜式雾灯还包括设置在透镜镜片2与发光芯片3之间的变光挡板5和与变光挡板5可转动连接的挡板支架6,变光挡板5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变光挡板5转动的驱动机构。当变光挡板5处于竖直状态时(即图1中所示状态,竖直方向为图1中上下方向),发光芯片3发出的光线从变光挡板5上方穿过从而形成近光。当变光挡板5向靠近发光芯片3的方向翻转时(即变光挡板5向下翻转,沿图1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光线从变光挡板5上方通过从而形成远光。如图7所示,变光挡板5上设有供支撑杆贯穿的支撑杆孔21,挡板支架6上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杆的弯钩22和防止支撑杆脱离弯钩22的挡边23,支撑杆穿过弯钩22、支撑杆孔21,从而实现挡板支架6与变光挡板5转动连接。其中,弯钩22和挡边23为两个且一一对应,分别位于变光挡板5的两侧。为了保证产生完整的光型,如图8所示,变光挡板5上端设有向靠近发光芯片3方向凹陷的弧形槽25。如此设置,雾灯增加了变光机构,可以切换远近光,在能见度不足或者车辆大灯故障等情况下依然能够提供远光照明,保证行车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变光挡板5转动的电磁阀9和用于控制电磁阀9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开关。这样形成电磁变光机构,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实现切换远近光。具体地,如图8所示,变光挡板5上设有供连杆26贯穿的连杆孔24。为了防止连杆26脱离变光挡板5,连杆26两端还设有挡套27。如图9所示,电磁阀9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端部设有卡块28,卡块28卡住连杆26,活塞杆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29。控制开关可为设置在车辆上的开关按钮,并通过导线与电磁阀9相连接(图中导线未示出)。变光挡板5的初始状态为处于竖直状态,当需要切换远近光时,如图9所示,开启电磁阀9,电磁阀9得电,其内的电磁铁产生磁力,吸引活塞杆向右移动,连杆26随之一起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变光挡板5向靠近发光芯片3的方向翻转形成远光,同时复位弹簧29产生形变。当不再需要远光时,关闭电磁阀9,电磁阀9断电,其内的电磁铁失去磁力,在复位弹簧29的作用下变光挡板5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变光挡板5会遮挡发光芯片3的部分光线,从而实现近光功能。图9为图8仰视所得的局部视图,即当活塞杆向右移动,带动变光挡板5向下翻转。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散热器包括设置在雾灯外壳1内且与发光芯片3相连接的第一散热器7和与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的第二散热器8,第一散热器7和第二散热器8可为铝质散热器。如图3和5所示,第一散热器7上设有连接板20,连接板20和第二散热器8上对应设有用于插装螺栓的安装孔17。散热风扇4与第一散热器7可通过螺栓相连接,且散热风扇4与发光芯片3对应设置,便于迅速带动发光芯片3周围空气的流动。如此设置,雾灯采用多个散热器,进一步扩大了散热面积,且散热风扇与发光芯片相对设置,加强了散热效果,延长雾灯使用寿命。
在实际安装时存在需要调整雾灯灯光高低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雾灯外壳1与散热器可转动连接,透镜式雾灯还包括用于调节雾灯外壳1与散热器相对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这样设计,雾灯外壳与车辆固定,由于发光芯片安装在散热器上,通过转动散热器达到调整发光芯片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灯光高低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雾灯外壳1与散热器通过转轴19转动连接,调节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雾灯外壳1与散热器上的装配孔10以及插装在装配孔10内的调节螺栓。具体地,如图4和5所示,雾灯外壳1上设有安装耳18,第一散热器7上设有转轴19,转轴19穿过安装耳18实现雾灯外壳1与散热器转动连接。第二散热器8与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雾灯外壳1与第二散热器8上对应设有装配孔10,调节螺栓依次穿过第二散热器8、雾灯外壳1的装配孔10,通过旋转调节螺栓,改变第二散热器8的装配孔10与雾灯外壳1的装配孔10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调节灯光高低。调节螺栓外设有胶皮层,可防止其从装配孔10中轻易脱出。为了实现调节功能,调节螺栓与第二散热器8上的装配孔10之间设有间隙。为了防止水从该间隙进入雾灯内部,调节螺栓与装配孔10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具有弹性、可变形,能够满足灯光高低调节时所需的位移变化。
如图2所示,第二散热器8伸出雾灯外壳1,且在雾灯外壳1与第二散热器8的交接位置、雾灯外壳1上还套设有密封胶圈11。这样设置,散热器部分与外界直接接触,提高散热效果,且密封胶圈使得雾灯整体形成封闭式结构设计,有效起到防水作用,避免雾灯周围产生的水汽进入雾灯内部,保障雾灯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透镜式雾灯还包括设置在透镜镜片2前侧且与雾灯外壳1相连接的透明灯盖12,透明灯盖12可粘接在雾灯外壳1上。如图6所示,透镜式雾灯还包括与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用于起反光作用的反光杯13,保证雾灯光路的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透镜式雾灯还包括设置在雾灯外壳1内、用于支撑透镜镜片2的镜片支架14,镜片支架14与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镜片支架14的周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卡槽30,透镜镜片2上设有与卡槽30相配合的凸缘31,凸缘31伸入各个卡槽30中,从而将透镜镜片2卡接在镜片支架14上。为了使二者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凸缘31和卡槽30之间还设有垫圈1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功能的装置或部件可以进行结合,比如,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透镜式雾灯包括雾灯外壳1、设置在雾灯外壳1前端的透镜镜片2、设置在雾灯外壳1内且位于透镜镜片2后侧的发光芯片3以及与发光芯片3相连接且用于起散热作用的散热器,还包括用于加快发光芯片3周围空气流动的散热风扇4。散热器包括设置在雾灯外壳1内且与发光芯片3相连接的第一散热器7和与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的第二散热器8,散热风扇4与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且散热风扇4与发光芯片3对应设置。第二散热器8伸出雾灯外壳1,且在雾灯外壳1与第二散热器8的交接位置、雾灯外壳1上还套设有密封胶圈11。这样在被动式散热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动式散热风扇,提高散热能力,并且雾灯整体形成封闭结构,防止雾灯内部进水。透镜式雾灯还包括设置在透镜镜片2与发光芯片3之间的变光挡板5和与变光挡板5可转动连接的挡板支架6,挡板支架6可安装在第一散热器7上,变光挡板5还连接有用于驱动变光挡板5转动的驱动机构;当变光挡板5处于竖直状态时,光线从变光挡板5上方穿过形成近光;当变光挡板5向靠近发光芯片3的方向翻转时,光线从变光挡板5上方通过形成远光。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变光挡板5转动的电磁阀9和用于控制电磁阀9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开关。从而在雾灯上增加了电磁变光机构,可以切换远近光,在能见度不足或者车辆大灯故障等情况下依然可提供远光照明,保证行车安全。
在该实施例中,雾灯外壳1与散热器通过转轴19可转动连接,透镜式雾灯还包括用于调节雾灯外壳1与散热器相对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雾灯外壳1与散热器上的装配孔10以及插装在装配孔10内的调节螺栓,从而能够实现雾灯灯光高低的调节。透镜式雾灯还包括设置在透镜镜片2前侧且与雾灯外壳1相连接的透明灯盖12,以及与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用于起反光作用的反光杯13。此外,透镜式雾灯还包括设置在雾灯外壳1内、用于支撑透镜镜片2的镜片支架14,镜片支架14与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
如此设置,在被动式散热器对发光芯片进行散热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动式散热风扇,加速发光芯片周围空气流动,及时带走热量,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散热能力大幅提升,这样发光芯片功率可以采用三十瓦以上的,其亮度也可从1800ML提升至4500ML,照明度大大改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受体积和面积的限制导致发光芯片功率低,亮度不足,照明效果欠佳的问题。因此,相比现有的雾灯,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透镜式雾灯,亮度更高,并且具备远近光切换功能,可以作为独立的车灯使用,即使车辆大灯故障也可以满足照明需求,保证行车安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透镜式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雾灯外壳(1)、设置在所述雾灯外壳(1)前端的透镜镜片(2)、设置在所述雾灯外壳(1)内且位于所述透镜镜片(2)后侧的发光芯片(3)以及与所述发光芯片(3)相连接且用于起散热作用的散热器,还包括用于加快所述发光芯片(3)周围空气流动的散热风扇(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式雾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镜镜片(2)与所述发光芯片(3)之间的变光挡板(5)和与所述变光挡板(5)可转动连接的挡板支架(6),所述变光挡板(5)还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变光挡板(5)转动的驱动机构;当所述变光挡板(5)处于竖直状态时,光线从所述变光挡板(5)上方穿过形成近光;当所述变光挡板(5)向靠近所述发光芯片(3)的方向翻转时,光线从所述变光挡板(5)上方通过形成远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式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设置在所述雾灯外壳(1)内且与所述发光芯片(3)相连接的第一散热器(7)和与所述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的第二散热器(8),所述散热风扇(4)与所述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且所述散热风扇(4)与所述发光芯片(3)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式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变光挡板(5)转动的电磁阀(9)和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9)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式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灯外壳(1)与所述散热器可转动连接,所述透镜式雾灯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雾灯外壳(1)与所述散热器相对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式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灯外壳(1)与所述散热器通过转轴(19)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雾灯外壳(1)与所述散热器上的装配孔(10)以及插装在所述装配孔(10)内的调节螺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式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器(8)伸出所述雾灯外壳(1),且在所述雾灯外壳(1)与所述第二散热器(8)的交接位置、所述雾灯外壳(1)上还套设有密封胶圈(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式雾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镜镜片(2)前侧且与所述雾灯外壳(1)相连接的透明灯盖(12)。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式雾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用于起反光作用的反光杯(13)。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式雾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雾灯外壳(1)内、用于支撑所述透镜镜片(2)的镜片支架(14),所述镜片支架(14)与所述第一散热器(7)相连接。
CN201922028157.6U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透镜式雾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21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8157.6U CN210921244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透镜式雾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8157.6U CN210921244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透镜式雾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21244U true CN210921244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8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2815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21244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透镜式雾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21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0740B2 (en) Light source unit and vehicle front lamp using the light source unit
KR101123077B1 (ko) 블록 조립 구조를 갖는 led 조명장치
KR20100082902A (ko) 발광 다이오드를 사용한 조명장치
US9097400B2 (en) Automotive headlamp
KR100993226B1 (ko) Led광원모듈
KR101200102B1 (ko) 단일렌즈형 led광원모듈
CN210921244U (zh) 一种透镜式雾灯
KR200494435Y1 (ko) 차량용 램프
KR101453845B1 (ko) 차량용 led 안전등 조립체
TWM587725U (zh) 照明結構
CN209944215U (zh) 一种前照灯光源组件、散热机构、变光机构、前照灯
US11530795B2 (en) Lamp for vehicle
CN110285384A (zh) 一种前照灯光源组件、散热机构、变光机构、前照灯
CN114646037A (zh) 车灯装置
KR101300148B1 (ko) 방열구조형 엘이디 자동차 전조등
KR200456130Y1 (ko) 헤드램프용 방열장치
EP2587123B1 (en) Automotive headlamp
CN218095742U (zh) 一种led车灯
CN111503592A (zh) 一种远近光一体led式车灯
CN217482656U (zh) 日行转向辅助双光透镜
CN213207710U (zh) 一种双光透镜
CN21826886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矩阵双光透镜前照灯
KR20150070816A (ko) 차량용 램프
CN219828609U (zh) 照明总成
CN214009108U (zh) 一种带日行灯的车载led大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