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8455U - 一种帐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8455U
CN210918455U CN201921318906.2U CN201921318906U CN210918455U CN 210918455 U CN210918455 U CN 210918455U CN 201921318906 U CN201921318906 U CN 201921318906U CN 210918455 U CN210918455 U CN 210918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paulin
tent
supporting
cross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89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宝庆
李雪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ngfeng Top Leis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ngfeng Top Leis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ngfeng Top Leis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ngfeng Top Leis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89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8455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3591 priority patent/WO2021027196A1/zh
Priority to DE202019005798.6U priority patent/DE202019005798U1/de
Priority to EP19941738.7A priority patent/EP4015740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8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8455U/zh
Priority to DKBA202200027U priority patent/DK202200027Y3/d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3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 E04H15/44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 E04H15/48Supporting means, e.g. frames collapsible, e.g. breakdown type foldable, i.e. having pivoted or hinged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00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5/32Parts,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details, accessories, interi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nts, e.g. guy-line equipment, skirts, thresholds
    • E04H15/64Tent or canopy cover fasten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帐篷,包括至少两组交叉支撑组件和分别与各个交叉支撑组件对应设置的篷布;任一交叉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设置且设有同一中心交点的支撑杆,中心交点设有用于将任一支撑杆分为两个支撑分杆的中心连通件,任一支撑分杆的一端与中心连通件铰接,另一端与篷布固定连接,中心连通件能够带动支撑分杆向靠近篷布的方向移动、以在支撑分杆与篷布形成的死点位置处对篷布进行支撑。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只需推动各中心连通件移动至支撑分杆与篷布形成的死点位置,即可实现对篷布的支撑。该装置加快撑收速度,免去穿插架杆的动作,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帐篷。
背景技术
户外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可随时拆下转移。目前市场常见的帐篷,常规组合是将篷布与架杆分开,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撑篷时需要将杆子放置于某个对应的位置,穿入管套或者通过挂钩等方式连接软面,作业人员需了解各部件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费时费力,效率不高,而且很容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以解决现有帐篷在搭建时各支撑杆件需现场组装、费时费力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帐篷,包括:
至少两组交叉支撑组件和分别与各组所述交叉支撑组件对应设置的篷布;
任一所述交叉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设置且设有同一中心交点的支撑杆,所述中心交点设有用于将任一所述支撑杆分为两个支撑分杆的中心连通件,任一所述支撑分杆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连通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篷布连接,所述中心连通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分杆向靠近所述篷布的方向移动、以在所述支撑分杆与所述篷布形成的死点位置处对所述篷布进行支撑。
可选地,在上述帐篷中,所述中心连通件包括连通座和设于所述连通座上对所述支撑分杆进行安装的安装槽,所述支撑分杆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分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槽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转动轴配合的安装孔。
可选地,在上述帐篷中,所述连通座上设有用于拉动所述中心连通件的拉环,所述拉环与所述连通座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帐篷中,任一所述交叉支撑组件均分别包括两个交叉设置且设有同一中心交点的所述支撑杆。
可选地,在上述帐篷中,所述交叉支撑组件的组数为两组,两组所述交叉支撑组件的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地面接触,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两两对应设置。
可选地,在上述帐篷中,四个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地面的一端两两对应铰接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帐篷中,所述交叉支撑组件的组数为四组,四组所述交叉支撑组件中的一组设于所述帐篷的顶部,其余三组所述交叉支撑组件分别沿设于所述帐篷顶部的所述交叉支撑组件的周向环绕设置,以形成一侧开口的腔体,相邻所述交叉支撑组件的所述支撑杆间分别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帐篷,包括至少两组交叉支撑组件和分别与各组交叉支撑组件对应设置的篷布;任一交叉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设置且设有同一中心交点的支撑杆,中心交点设有用于将任一支撑杆分为两个支撑分杆的中心连通件,任一支撑分杆的一端与中心连通件铰接,另一端与篷布固定连接,中心连通件能够带动支撑分杆向靠近篷布的方向移动、以在支撑分杆与篷布形成的死点位置处对篷布进行支撑。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帐篷,各个交叉支撑组件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篷布,交叉支撑组件的中心交点处设置有中心连通件,中心连通件将任一支撑杆分为两个支撑分杆,且支撑分杆的一端与中心连通件铰接、另一端与篷布固定连接,以在中心连通件带动支撑分杆向靠近篷布的方向移动时,支撑分杆与篷布形成死点位置对篷布进行固定支撑。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只需推动各中心连通件移动至支撑分杆与篷布形成的死点位置,即可实现对篷布的支撑。该装置加快撑收速度,免去穿插架杆的动作,提高撑蓬搭建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帐篷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交叉支撑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交叉支撑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心连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帐篷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交叉支撑组件1、篷布2;
中心连通件11、支撑杆12、支撑分杆13;
连通座110、拉环111、安装槽1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帐篷,以解决现有帐篷在搭建时各支撑杆件需现场组装、费时费力等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帐篷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交叉支撑组件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交叉支撑组件1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心连通件1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帐篷的安装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帐篷,包括:
至少两组交叉支撑组件1和分别与各组交叉支撑组件1对应设置的篷布2;
任一交叉支撑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设置且设有同一中心交点的支撑杆12,中心交点设有用于将任一支撑杆12分为两个支撑分杆13的中心连通件11,任一支撑分杆13的一端与中心连通件11铰接,另一端与篷布2固定连接,中心连通件11能够带动支撑分杆13向靠近篷布2的方向移动、以在支撑分杆13与篷布2形成的死点位置处对篷布2进行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及下文的至少两组(个)包括两组(个)及两组(个)以上,篷布2优选设置在交叉支撑组件1的各支撑杆12的端点处,以最大化帐篷的内腔体积,同时为了便于支撑,篷布2设置在帐篷的外侧、交叉支撑组件1设置在帐篷的内侧,以防止雨水等与交叉支撑组件1接触生锈,提高交叉支撑组件1的使用寿命,篷布2沿交叉的支撑杆12形成的面平铺设置。分别与交叉支撑组件1对应设置的篷布2相互连接以形成闭合腔体,优选地,篷布2还包括设置在帐篷底部的底层部,篷布2优选为一体式设置。
任一交叉支撑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12,如图3所示,以每个交叉置支撑组件设置两个支撑杆12为例进行说明,两个支撑杆12优选为长度相同且在中心点处相交。当支撑杆12的个数为多个时,多个支撑杆12均分别被中心交点平分为两个等长的支撑分杆13,多个支撑杆12的长度可不同设置,以设置三个支撑杆12为例,两个交叉的支撑杆12形成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第三个支撑杆12可沿长方形的宽度方向设置,以形成米字交叉支撑组件1。帐篷中各个交叉支撑组件1的支撑杆12数量优选为相同设置,以便于批量生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帐篷中各交叉支撑组件1的支撑杆12数量分别设置为不同数量,以提高帐篷的牢固度。如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帐篷有三个交叉支撑组件1组成时,其中两个交叉支撑组件1的支撑杆12的个数分别为三个,其竖直设置以形成帐篷的侧壁,另一个交叉支撑组件1设置在上方以形成顶棚,该交叉支撑组件1的支撑杆12的个数可设置为两个,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各个支撑分杆13的一端均分别与中心连通件11铰接,各个支撑分杆13的另一端均分别与篷布2连接,篷布2上可设置相应地安装套与支撑分杆13实现套接,支撑分杆13能够在安装套内实现滑动。支撑分杆13与中心连通件11的铰接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保证支撑分杆13能够与篷布2形成死点结构即可。例如,当交叉支撑组件1包括两个支撑杆12时,两个支撑杆12的长度略大于与其对应的篷布2的对角线的长度,当中心连通件11带动支撑分杆13向靠近篷布2的方向移动,可知,该移动方向为垂直于交叉支撑组件1形成的平面,交叉支撑组件1的端点在篷布2上固定,而在中心连通件11移动时、各个支撑分杆13弯曲变形过死点位置,各个支撑分杆13对篷布2进行支撑且通过篷布2进行固定,实现帐篷的撑起;当中心连通件11带动支撑分杆13向远离篷布2的方向移动时,支撑分杆13过死点位置后在中心连通件11的带动下收起,实现帐篷的收起。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帐篷,各个交叉支撑组件1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篷布2,交叉支撑组件1的中心交点处设置有中心连通件11,中心连通件11将任一支撑杆12分为两个支撑分杆13,且支撑分杆13的一端与中心连通件11铰接、另一端与篷布2固定连接,以在中心连通件11带动支撑分杆13向靠近篷布2的方向移动时,支撑分杆13与篷布2形成死点位置对篷布2进行固定支撑。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只需推动各中心连通件11移动至支撑分杆13与篷布2形成的死点位置,即可实现对篷布2的支撑。该装置加快撑收速度,免去穿插架杆的动作,提高撑蓬搭建速度。
如图4和5所示,具体的,中心连通件11包括连通座110和设于连通座110上对支撑分杆13进行安装的安装槽112,支撑分杆13与安装槽112配合的一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垂直于支撑分杆13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槽112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设有用于与转动轴配合的安装孔。
其中,连通座110的周向均匀设有支撑分杆13,连通座110设置在各支撑分杆13形成的平面的内侧,当推动中心连通件11时,各支撑分杆13向外侧移动,连通座110在安装支撑分杆13的同时,对各支撑分杆13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支撑分杆13过死点后继续向外移动,无法对篷布2进行有效支撑,上述装置通过连通座110和篷布2分别对支撑分杆13的移动位置进行固定,以实现对篷布2的稳固支撑。
安装槽112在连通座110上以中心交点为圆心、在其径向设置。支撑分杆13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垂直于支撑分杆1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凸出于支撑分杆13的两端,安装槽112上设有用于与转动轴配合的安装孔。转动轴可与支撑分杆13一体式设置,或者在支撑分杆13上设置通孔,转动轴设置在通孔中实现与支撑分杆13的配合。
进一步地,连通座110上设有用于拉动中心连通件11的拉环111,拉环111与连通座110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拉环111优选为设置在连通座110上安装支撑分杆13的一侧,在实际应用时可在篷布2上设置用于拉环111穿过的通孔,拉环111凸出于篷布2设置在外侧,在安装时可通过拉动拉环111实现各交叉支撑组件1的撑起。拉环111与连通座110可通过螺纹件等实现固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任一交叉支撑组件1均分别包括两个交叉设置且设有同一中心交点的支撑杆12。一组交叉支撑组件1内的两个支撑杆12的长度相同,同时,每组交叉支撑组件1相同设置,即每组交叉支撑组件1所包括的支撑杆12的长度相同。由此设置,以减轻帐篷的重量,同时减少帐篷的组成构件,降低生产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各个交叉支撑组件1包括的支撑杆12的数量及长度,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实施例中,交叉支撑组件1的组数为两组,两组交叉支撑组件1的四个支撑杆12的一端分别与地面接触,四个支撑杆12的另一端两两对应设置。两组交叉支撑组件1可相对平行设置,两组交叉支撑组件1间通过篷布2分别对应连接,由此以形成矩形腔体,矩形腔体的一侧开口形成门体,便于人员出入,其他侧面均经篷布2连接以形成罩体。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组交叉支撑组件1的四个支撑杆12的上方分别对应连接,以形成三棱柱形腔体,该种帐篷结构的稳固度高,不易歪斜,且结构简单可快速实现收撑。
进一步地,四个支撑杆12远离地面的一端两两对应铰接连接。两组交叉支撑组件1的上方支撑杆12分别对应且铰接设置,以实现上方支撑杆12间的联动,优选为在两个支撑杆12上分别设置通孔,在通孔内套设固定环实现铰接。固定环可与篷布2固定连接,以实现支撑杆12与篷布2的固定,上述设置方式形成三棱柱形腔体。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组交叉支撑组件1的上方支撑杆12也可以分别与篷布2进行固定,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实施例中,交叉支撑组件1的组数为四组,四组交叉支撑组件1中的一组设于帐篷的顶部,其余三组交叉支撑组件1分别沿设于帐篷顶部的交叉支撑组件1的周向环绕设置,以形成一侧开口的腔体,相邻交叉支撑组件1的支撑杆12间分别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其余三组交叉支撑组件1分别设置在顶部交叉支撑组件1的同一侧,其余三组交叉支撑组件1的底部设有篷布2连接,优选地,各组交叉支撑组件1的支撑杆12的个数为两个,顶层的交叉支撑组件1的四个支撑杆12的端点分别与其余三组交叉支撑组件1的支撑杆12的端点相对应。各组交叉支撑组件1的支撑杆12的长度优选为等长设置,或者可根据需要,将周向环绕设置的交叉支撑组件1的支撑杆12的长度大于顶部的交叉支撑组件1的支撑杆12的长度设置,由此以根据需要设置帐篷的高度。
或者,在一种实施例中,与顶层的交叉支撑组件1环绕设置的三组交叉支撑组件1均分别包括三个支撑杆12,以形成米字形结构,各支撑杆12相对设置以对周向设置的交叉支撑组件1进行有效支撑。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组交叉支撑组件和分别与各组所述交叉支撑组件对应设置的篷布;
任一所述交叉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交叉设置且设有同一中心交点的支撑杆,所述中心交点设有用于将任一所述支撑杆分为两个支撑分杆的中心连通件,任一所述支撑分杆的一端与所述中心连通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篷布连接,所述中心连通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分杆向靠近所述篷布的方向移动、以在所述支撑分杆与所述篷布形成的死点位置处对所述篷布进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通件包括连通座和设于所述连通座上对所述支撑分杆进行安装的安装槽,所述支撑分杆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一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分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槽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转动轴配合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座上设有用于拉动所述中心连通件的拉环,所述拉环与所述连通座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交叉支撑组件均分别包括两个交叉设置且设有同一中心交点的所述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支撑组件的组数为两组,两组所述交叉支撑组件的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地面接触,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两两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地面的一端两两对应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支撑组件的组数为四组,四组所述交叉支撑组件中的一组设于所述帐篷的顶部,其余三组所述交叉支撑组件分别沿设于所述帐篷顶部的所述交叉支撑组件的周向环绕设置,以形成一侧开口的腔体,相邻所述交叉支撑组件的所述支撑杆间分别对应设置。
CN201921318906.2U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帐篷 Active CN210918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8906.2U CN210918455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帐篷
PCT/CN2019/123591 WO2021027196A1 (zh) 2019-08-14 2019-12-06 一种帐篷
DE202019005798.6U DE202019005798U1 (de) 2019-08-14 2019-12-06 Zelt
EP19941738.7A EP4015740A4 (en) 2019-08-14 2019-12-06 ATTEMPTED
DKBA202200027U DK202200027Y3 (da) 2019-08-14 2022-04-06 Tel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8906.2U CN210918455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帐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8455U true CN210918455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3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8906.2U Active CN210918455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帐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015740A4 (zh)
CN (1) CN210918455U (zh)
DE (1) DE202019005798U1 (zh)
DK (1) DK202200027Y3 (zh)
WO (1) WO202102719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0482A (en) * 1972-11-14 1974-05-14 Pelsue T Co Collapsible tent and frame therefor
US4941499A (en) * 1989-04-03 1990-07-17 T. A. Pelsue Company Ground tent with external frame and improved subframe therefor
US4998552A (en) * 1989-09-12 1991-03-12 T. A. Pelsue Company Geodetic tent structure
CN103967327A (zh) * 2014-04-30 2014-08-06 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帐篷模块结构
CN204876797U (zh) * 2015-06-18 2015-12-16 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帐篷的顶中连接件
CN106088798B (zh) * 2015-12-30 2020-11-20 鹭谱达(厦门)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帐篷架
CN106401273A (zh) * 2016-05-25 2017-02-15 鹭谱达(厦门)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JP6625515B2 (ja) * 2016-11-28 2019-12-25 株式会社越智工業所 組み立てテント及びその支柱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K202200027Y3 (da) 2022-04-22
WO2021027196A1 (zh) 2021-02-18
DE202019005798U1 (de) 2022-03-10
EP4015740A1 (en) 2022-06-22
EP4015740A4 (en) 2022-11-30
DK202200027U1 (da)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45588A1 (en) Sunshade for building exteriors
CN210918455U (zh) 一种帐篷
CN211572759U (zh) 一种艺术教育用舞蹈编舞台
CN209924575U (zh) 一种帐篷的改进结构
CN210563728U (zh) 便于安装的帐篷支架
AU2022100006A4 (en) Tent
CN201810028U (zh) 一种帐篷架
CN111042640A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室内儿童帐篷
CN216219059U (zh) 一种便于展开的温室大棚
CN215519580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双轨伸缩雨棚
CN111188528A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帐篷
CN209799537U (zh) 一种新型的帐篷
CN213654425U (zh) 一种帐篷杆架组件
CN211342053U (zh) 一种太阳能帐篷
CN216293246U (zh) 庭院遮阳折合装置
CN220504164U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
CN212990646U (zh) 一种户外帐篷上使用的广告展示结构
CN212921799U (zh) 一种快速拆装电动车遮阳结构
CN218028366U (zh) 一种承载式建筑幕墙装饰构件
CN209760950U (zh) 一种多房帐篷支架
CN217872138U (zh) 一种中心自调节户外折叠帐篷的挑檐结构
CN219679353U (zh) 大跨度温室用三角形顶开窗结构
CN216690146U (zh) 太阳能电动遮阳篷
CN216075985U (zh) 一种用于双侧排水的折叠天幕帘
CN211115108U (zh) 一种双顶可透气的帐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