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7578U -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17578U CN210917578U CN201921170733.4U CN201921170733U CN210917578U CN 210917578 U CN210917578 U CN 210917578U CN 201921170733 U CN201921170733 U CN 201921170733U CN 210917578 U CN210917578 U CN 2109175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mine
- connecting pipe
- level sensor
- water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包括地表,地表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矿山本体,矿山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力发电机,所述地表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凝土表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地表、第二连接管、箱体、第二混凝土表层、蓄水池、第二液位传感器、支撑杆、太阳能发电模块、顶棚、箱盖、控制柜、盖板、壳体、风力发电机、矿山本体、环形槽、第一混凝土表层、第一连接管、过滤网、水泵、第三连接管、隔板、蓄电池、第一水位传感器、单片机和控制开关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蓄水效果差的问题,该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具备蓄水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指有一定开采境界的采掘矿石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矿山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采矿车间和一些辅助车间,大部分矿山还包括选矿场,在对矿山的生态进修复时需要使用到蓄水系统镜像蓄水,现有的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池都是直接裸露出来,太阳光的直射会加速蓄水池内水分的蒸发,由于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现有的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不能将水过滤,因此就会造成蓄水池内长时间会形成较厚的淤泥,降低了蓄水池的蓄水量,使得蓄水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具备蓄水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蓄水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包括地表,所述地表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矿山本体,所述矿山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力发电机,所述地表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凝土表层,所述第一混凝土表层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地表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壳体和箱体,所述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槽的内腔,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端贯穿至箱体的内腔并与水泵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水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箱体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单片机和控制开关,所述地表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混凝土表层,所述第二混凝土表层内腔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置有顶棚,所述顶棚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地表固定连接,所述顶棚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模块,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贯穿至箱体的外侧并延伸至蓄水池的内腔;
所述单片机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双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水泵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柜内腔左侧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柜门正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隔板位于水泵的顶部,所述隔板靠近箱体内壁的一侧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顶棚底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位于箱体的左侧,所述环形槽位于矿山本体的四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地表、第二连接管、箱体、第二混凝土表层、蓄水池、第二液位传感器、支撑杆、太阳能发电模块、顶棚、箱盖、控制柜、盖板、壳体、风力发电机、矿山本体、环形槽、第一混凝土表层、第一连接管、过滤网、水泵、第三连接管、隔板、蓄电池、第一水位传感器、单片机和控制开关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蓄水效果差的问题,该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具备蓄水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混凝土表层,增加了环形槽内壁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二混凝土表层,增加了蓄水池内壁的强度,通过设置盖板,起到对壳体进行封盖的作用,通过设置箱盖,起到对箱体进行封盖的作用,通过设置隔板,方便蓄电池进行安装,通过设置柜门,起到对控制柜的前侧进行封盖的作用,通过设置合页,方便柜门与控制柜安装在一起,通过设置把手,方便使用者对柜门进行开合,通过设置顶棚,可避免阳光直晒蓄水池,避免水分过多的蒸发,通过设置支撑杆,起到支撑顶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中:1地表、2第二连接管、3箱体、4第二混凝土表层、5蓄水池、6 第二液位传感器、7支撑杆、8太阳能发电模块、9顶棚、10箱盖、11控制柜、 12盖板、13壳体、14风力发电机、15矿山本体、16环形槽、17第一混凝土表层、18第一连接管、19过滤网、20水泵、21第三连接管、22隔板、23蓄电池、24第一水位传感器、25单片机、26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的地表1、第二连接管2、箱体3、第二混凝土表层4、蓄水池5、第二液位传感器6、支撑杆7、太阳能发电模块8、顶棚9、箱盖10、控制柜11、盖板12、壳体13、风力发电机14、矿山本体15、环形槽16、第一混凝土表层17、第一连接管18、过滤网19、水泵20、第三连接管21、隔板22、蓄电池23、第一水位传感器24、单片机25和控制开关26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5,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包括地表1,地表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矿山本体15,矿山本体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力发电机 14,地表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环形槽16,环形槽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凝土表层17,第一混凝土表层17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位传感器24,地表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壳体13和箱体3,壳体1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过滤网19,壳体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12,壳体13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8和第二连接管2,第一连接管18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槽16的内腔,箱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20,第二连接管2的右端贯穿至箱体3的内腔并与水泵20固定连接,箱体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22,隔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3,箱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10,水泵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21,箱体3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柜11,控制柜11 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单片机25和控制开关26,地表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蓄水池5,蓄水池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混凝土表层4,第二混凝土表层4内腔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传感器6,蓄水池5的顶部设置有顶棚9,顶棚9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底部与地表1 固定连接,顶棚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模块8,第三连接管21的一端贯穿至箱体3的外侧并延伸至蓄水池5的内腔;
单片机25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24和第二液位传感器6双向电连接,单片机25的输出端与水泵20电连接,单片机25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26电连接,控制开关26的输入端与蓄电池23电连接,蓄电池23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力发电机14和太阳能发电模块8电连接;
控制柜11内腔左侧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柜门正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隔板22位于水泵20的顶部,隔板22靠近箱体3内壁的一侧与箱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顶棚9底部的两侧,壳体13位于箱体3的左侧,环形槽16位于矿山本体15 的四周;
通过设置第一混凝土表层17,增加了环形槽16内壁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二混凝土表层4,增加了蓄水池5内壁的强度,通过设置盖板12,起到对壳体13进行封盖的作用,通过设置箱盖10,起到对箱体3进行封盖的作用,通过设置隔板22,方便蓄电池23进行安装,通过设置柜门,起到对控制柜11 的前侧进行封盖的作用,通过设置合页,方便柜门与控制柜11安装在一起,通过设置把手,方便使用者对柜门进行开合,通过设置顶棚9,可避免阳光直晒蓄水池5,避免水分过多的蒸发,通过设置支撑杆7,起到支撑顶棚9的作用。
使用时,通过风力发电机14和太阳能发电模块8风别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进行发电,并将电能存储至蓄电池23,蓄电池23为该系统的运行提供电能,通过控制开关26启动该系统用通电运行,当环形槽16内的水位高于第一水位传感器24时,单片机25启动水泵20运行,水泵20通过第二连接管2、壳体13和第一连接管18吸取环形槽16内的水,经过壳体13的内腔时,过滤网19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第二连接管2和水泵20注入第三连接管 21,通过第三连接管21注入蓄水池5的内腔,当蓄水池5内的水位高于第二水位传感器6时,单片机25停止水泵20运行,蓄水池5内的水不会出现较多的淤泥,方便后续的使用,当蓄水池5内的水位高于第二水位传感器6,且环形槽16内的水位仍然高于第一水位传感器24时,单片机25仍然不会控制水泵20运行,当蓄水池5内的水位低于于第二水位传感器6,且环形槽16内的水位仍然高于第一水位传感器24时,单片机25会控制水泵20运行,当环形槽16内的水位低于第一水位传感器24,蓄水池5内的水位低于第二水位传感器6,单片机25不会控制水泵20运行,使用者可定期打开盖板12对过滤网19进行更换或清理。
综上所述:该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通过设置地表1、第二连接管2、箱体3、第二混凝土表层4、蓄水池5、第二液位传感器6、支撑杆7、太阳能发电模块8、顶棚9、箱盖10、控制柜11、盖板12、壳体13、风力发电机14、矿山本体15、环形槽16、第一混凝土表层17、第一连接管18、过滤网19、水泵20、第三连接管21、隔板22、蓄电池23、第一水位传感器24、单片机25和控制开关26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蓄水效果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包括地表(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矿山本体(15),所述矿山本体(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力发电机(14),所述地表(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环形槽(16),所述环形槽(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凝土表层(17),所述第一混凝土表层(17)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位传感器(24),所述地表(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壳体(13)和箱体(3),所述壳体(1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过滤网(19),所述壳体(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12),所述壳体(13)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8)和第二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18)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槽(16)的内腔,所述箱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20),所述第二连接管(2)的右端贯穿至箱体(3)的内腔并与水泵(20)固定连接,所述箱体(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22),所述隔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3),所述箱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10),所述水泵(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21),所述箱体(3)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柜(11),所述控制柜(11)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单片机(25)和控制开关(26),所述地表(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蓄水池(5),所述蓄水池(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混凝土表层(4),所述第二混凝土表层(4)内腔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传感器(6),所述蓄水池(5)的顶部设置有顶棚(9),所述顶棚(9)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底部与地表(1)固定连接,所述顶棚(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模块(8),所述第三连接管(21)的一端贯穿至箱体(3)的外侧并延伸至蓄水池(5)的内腔;
所述单片机(25)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24)和第二液位传感器(6)双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25)的输出端与水泵(20)电连接,所述单片机(25)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26)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26)的输入端与蓄电池(23)电连接,所述蓄电池(23)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力发电机(14) 和太阳能发电模块(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11)内腔左侧的前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柜门正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2)位于水泵(20)的顶部,所述隔板(22)靠近箱体(3)内壁的一侧与箱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顶棚(9)底部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位于箱体(3)的左侧,所述环形槽(16)位于矿山本体(15)的四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70733.4U CN210917578U (zh) | 2019-07-24 | 2019-07-24 |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70733.4U CN210917578U (zh) | 2019-07-24 | 2019-07-24 |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17578U true CN210917578U (zh) | 2020-07-03 |
Family
ID=7136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70733.4U Active CN210917578U (zh) | 2019-07-24 | 2019-07-24 |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175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6920A (zh) * | 2021-03-16 | 2021-06-25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 |
-
2019
- 2019-07-24 CN CN201921170733.4U patent/CN2109175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6920A (zh) * | 2021-03-16 | 2021-06-25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36597B1 (ko) | 내수면 태양전지 패널장치 | |
CN210917578U (zh) |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蓄水系统 | |
CN213202558U (zh) | 一种太阳能智能水净化一体化装置 | |
CN211252256U (zh) | 一种节能型交直流一体化充电桩 | |
CN210780674U (zh) | 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组件喷淋清洗装置 | |
CN210031968U (zh) | 一种模块化雨水蓄水池 | |
CN107478578A (zh) | 用于监测城市河水浑浊度的设备 | |
CN203702436U (zh) | 一种废水再生能源发电装置 | |
CN214497674U (zh) | 一种市政建筑排水节能装置 | |
CN215406284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用无人值守灌溉系统 | |
CN214034418U (zh) |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屋顶 | |
CN212477658U (zh) | 一种河道治理垃圾收集装置 | |
CN213952365U (zh) | 一种海绵城市智能雨水收集装置 | |
CN210724632U (zh) | 一种车顶光伏发电储能装置 | |
CN211592293U (zh) | 一种建筑智能化充电桩 | |
CN114244260A (zh) |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光伏发电方法 | |
CN208745780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
CN216712623U (zh) | 一种海绵城市用滤水模块 | |
CN215889478U (zh) | 一种移动式环保公共厕所 | |
CN219124974U (zh) | 一种生态农业的灌溉装置 | |
CN217001081U (zh) | 一种可拆卸式轻钢结构箱房 | |
CN212689172U (zh) | 一种园林蓄水装置 | |
CN211056818U (zh) | 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7136169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的绿色景观墙构造 | |
CN220100059U (zh) | 一种灌溉用光伏泵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