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7381U - 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7381U
CN210917381U CN201920825530.8U CN201920825530U CN210917381U CN 210917381 U CN210917381 U CN 210917381U CN 201920825530 U CN201920825530 U CN 201920825530U CN 210917381 U CN210917381 U CN 210917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upport rod
support
thread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255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Industry LLC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Industr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Industry LLC filed Critical Hefei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l Industry LLC
Priority to CN2019208255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7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7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7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一侧均设置有T形连接槽,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T形连接杆,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T形连接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一,螺纹孔一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一,固定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槽和固定板的中部均设置有螺纹孔二,螺纹孔二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二,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一和支撑二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加固孔,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顶端设置有冠梁,冠梁的底端设置有加固杆,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防护杆的表面均设置有防粘涂层,增加旋转把手便于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的组装和拆卸,且增加防粘涂层起到防粘的作用,便于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撑措施。建筑基坑支撑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类型、基坑挖掘深度、降排水条件及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唯一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及支撑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需要合理进行设计,精心施工。目前国内外深基坑内支撑结构普遍采用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混凝土内支撑结构,另一种是钢结构支撑结构;虽然这两种支撑结构都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自身结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且不能重复进行拆卸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利用率,不利于施工成本的节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用以解决传统的结构本体稳定性能较差,且缺乏防护结构;传统结构本体缺乏固定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移动或者变形,从而影响使用效果;传统的结构本体不能重复进行拆卸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利用率,不利于施工成本的节约问题,达到增加固定尖端增强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稳定性,且增加防护板防止土层掉落影响操作;增加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增强横向固定杆和固定板的稳定性,增强自身结构支撑力度,便于使用;增加旋转把手便于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的组装和拆卸,且增加防粘涂层起到防粘的作用,便于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循环使用,节约资源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尖端,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一侧均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一,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一,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一侧均设置有T形连接槽,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内侧设置有横向固定杆,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T形连接杆,所述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T形连接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一,所述螺纹孔一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一,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二,所述固定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二,所述固定槽和固定板的中部均设置有螺纹孔二,所述螺纹孔二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的一端均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加固孔,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顶端设置有冠梁,所述冠梁的底端设置有加固杆,所述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防护杆的表面均设置有防粘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均与固定尖端通过焊接,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和防护板通过插接槽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杆和防护板通过焊接,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均与防护杆通过限位杆一和限位槽一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均与横向固定杆通过T形连接槽和T形连接杆配合使用,所述螺纹杆一和螺纹孔一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和固定槽通过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杆二和限位槽二通过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二和螺纹孔二配合使用,所述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均与旋转把手通过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均与冠梁通过加固杆和加固孔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防护杆均与防粘涂层配合使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传统的结构本体稳定性能较差,且缺乏防护结构问题,本设计提出结构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尖端,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一侧均设置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杆,防护杆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一,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一设计,解决了传统的结构本体稳定性能较差,且缺乏防护结构问题,有增加固定尖端增强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稳定性,且增加防护板防止土层掉落影响操作有益效果。
2)、为解决传统结构本体缺乏固定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移动或者变形,从而影响使用效果问题,本设计提出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一侧均设置有T形连接槽,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内侧设置有横向固定杆,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T形连接杆,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T形连接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一,螺纹孔一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一,横向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二,固定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二,固定槽和固定板的中部均设置有螺纹孔二,螺纹孔二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二设计,解决了传统结构本体缺乏固定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移动或者变形,从而影响使用效果问题,有增加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增强横向固定杆和固定板的稳定性,增强自身结构支撑力度,便于使用有益效果。
3)、为解决传统的结构本体不能重复进行拆卸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利用率,不利于施工成本的节约问题,本设计提出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加固孔,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顶端设置有冠梁,冠梁的底端设置有加固杆,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和防护杆的表面均设置有防粘涂层设计,解决了传统的结构本体不能重复进行拆卸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利用率,不利于施工成本的节约问题,有增加旋转把手便于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的组装和拆卸,且增加防粘涂层起到防粘的作用,便于拆卸提高工作效率,循环使用,节约资源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冠梁结构示意图。
1-结构本体;2-支撑杆一;3-支撑杆二;4-固定尖端;5-插接槽;6- 防护板;7-防护杆;8-限位杆一;9-限位槽一;10-T形连接槽;11-横向固定杆;12-T形连接杆;13-螺纹孔一;14-螺纹杆一;15-固定槽;16-限位槽二;17-固定板;18-限位杆二;19-螺纹孔二;20-螺纹杆二;21-旋转把手;22-加固孔;23-冠梁;24-加固杆;25-防粘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2-支撑杆一、3-支撑杆二、4-固定尖端、6-防护板、7-防护杆、11- 横向固定杆、17-固定板、21-旋转把手、23-冠梁、25-防粘涂层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1-结构本体、5-插接槽、8-限位杆一、9-限位槽一、10-T形连接槽、12-T形连接杆、13-螺纹孔一、14-螺纹杆一、15-固定槽、16-限位槽二、 18-限位杆二、19-螺纹孔二、20-螺纹杆二、22-加固孔、24-加固杆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结构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 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尖端4,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一侧均设置有插接槽5,插接槽5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6,防护板6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杆7,防护杆7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一8,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一9,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一侧均设置有T形连接槽10,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内侧设置有横向固定杆11,横向固定杆11的两端均设置有T形连接杆12,支撑杆一2、支撑杆二3和T形连接杆12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一13,螺纹孔一13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一14,横向固定杆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15,固定槽15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二16,固定槽1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的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二18,固定槽15和固定板17的中部均设置有螺纹孔二19,螺纹孔二19 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二20,螺纹杆一14和螺纹杆二20的一端均设置有旋转把手21,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加固孔22,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顶端设置有冠梁23,冠梁23的底端设置有加固杆 24,支撑杆一2、支撑杆二3和防护杆7的表面均设置有防粘涂层25。
其中,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均与固定尖端4通过焊接,支撑杆一2 和支撑杆二3和防护板6通过插接槽5卡合连接,便于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固定;防护杆7和防护板6通过焊接,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 均与防护杆7通过限位杆一8和限位槽一9配合使用,便于防护杆7的安装和使用;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均与横向固定杆11通过T形连接槽10 和T形连接杆12配合使用,螺纹杆一14和螺纹孔一13配合使用,便于横向固定杆11的安装和使用;固定板17和固定槽15通过卡合连接,限位杆二18和限位槽二16通过卡合连接;螺纹杆二20和螺纹孔二19配合使用,螺纹杆一14和螺纹杆二20均与旋转把手21通过焊接,起到加固的作用,且便于使用;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均与冠梁23通过加固杆24和加固孔22配合使用,便于冠梁23的安装,且增强稳定性;支撑杆一2、支撑杆二3和防护杆7均与防粘涂层25配合使用,防止粘合,便于后期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固定尖端4插接在地面内,便于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固定,防护板6 卡合在插接槽5的内部,防护板6和防护杆7焊接,限位杆一8卡合在限位槽一9的内部,便于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均与防护杆7进行固定,起到防护的作用,T形插接杆12卡合在T形插接槽10的内部,转动旋转把手21,螺纹杆一14卡合在螺纹孔一13的内部,便于横向固定杆11分别与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进行安装和加固,且便于后期拆卸,固定板17卡合在固定槽15的内部,限位杆二18卡合在限位槽二16的内部,转动旋转把手21,螺纹杆二20卡合在螺纹孔二19的内部,便于固定板17和横向固定板11进行安装和加固,且便于后期拆卸,加固杆24卡合在加固孔22的内部,便于冠梁23分别与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进行固定,增强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稳定性,且防粘涂层25,起到防止粘合的作用,便于结构本体1后期的拆卸。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8)

1.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尖端(4),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一侧均设置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槽(5)的内部设置有防护板(6),所述防护板(6)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杆(7),所述防护杆(7)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一(8),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一(9),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一侧均设置有T形连接槽(10),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内侧设置有横向固定杆(11),所述横向固定杆(11)的两端均设置有T形连接杆(12),所述支撑杆一(2)、支撑杆二(3)和T形连接杆(12)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一(13),所述螺纹孔一(13)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一(14),所述横向固定杆(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15),所述固定槽(15)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二(16),所述固定槽(15)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二(18),所述固定槽(15)和固定板(17)的中部均设置有螺纹孔二(19),所述螺纹孔二(19)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二(20),所述螺纹杆一(14)和螺纹杆二(20)的一端均设置有旋转把手(21),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加固孔(22),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的顶端设置有冠梁(23),所述冠梁(23)的底端设置有加固杆(24),所述支撑杆一(2)、支撑杆二(3)和防护杆(7)的表面均设置有防粘涂层(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均与固定尖端(4)通过焊接,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和防护板(6)通过插接槽(5)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杆(7)和防护板(6)通过焊接,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 均与防护杆(7)通过限位杆一(8)和限位槽一(9)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均与横向固定杆(11)通过T形连接槽(10)和T形连接杆(12)配合使用,所述螺纹杆一(14)和螺纹孔一(13)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7)和固定槽(15)通过卡合连接,所述限位杆二(18)和限位槽二(16)通过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二(20)和螺纹孔二(19)配合使用,所述螺纹杆一(14)和螺纹杆二(20)均与旋转把手(21)通过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2)和支撑杆二(3)均与冠梁(23)通过加固杆(24)和加固孔(22)配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2)、支撑杆二(3)和防护杆(7)均与防粘涂层(25)配合使用。
CN201920825530.8U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 Active CN210917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5530.8U CN210917381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5530.8U CN210917381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7381U true CN210917381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1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25530.8U Active CN210917381U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7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30989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挡墙钢管混凝土支撑组件
CN103882869A (zh) 一种用于基坑围护的斜向支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993893A (zh) 地下工程三维钢筋聚丙烯纤混凝土支架
CN201310072Y (zh) 桥梁施工支撑托架
CN205676882U (zh) 一种新型的支护结构
CN210917381U (zh) 一种建筑基坑内外支撑结构
CN206127986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系统
CN203768914U (zh) 一种用于基坑围护的斜向支撑桩结构
CN110468870A (zh) 一种可周转钢格构柱塔吊基础结构
CN207228326U (zh) 一种强抗震型钢结构
CN202017197U (zh) 多节h型钢筋砼板桩焊接结构
CN205224272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用悬挑结构
CN103397638A (zh) 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用的拉杆
CN108487762B (zh)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塔连接装置
CN209779670U (zh) 一种新型塔吊桩基础承台
CN203373754U (zh) 高刚度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基坑支护内支撑系统的角撑托座
CN204080821U (zh) 一种钢结构基坑换撑装置
CN208103772U (zh) 一种建筑用自动运料板
CN103388336B (zh) 内支撑主围檩部件
CN203393721U (zh) 内支撑主围檩部件
CN20816763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CN214738230U (zh) 一种可拆卸式型钢格构柱斜撑连接装置
CN203334290U (zh) 一种支撑杆
CN103938877A (zh) 锚栓套架的安装方法
CN21233603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基坑支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