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7012U - 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7012U
CN210917012U CN201921054428.9U CN201921054428U CN210917012U CN 210917012 U CN210917012 U CN 210917012U CN 201921054428 U CN201921054428 U CN 201921054428U CN 210917012 U CN210917012 U CN 210917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ring
cable
sleeve pipe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44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中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0544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7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7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7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外表面靠近一侧外表面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环,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外表面靠近另一侧外表面上下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螺孔,四个所述螺孔的内部螺接有螺栓,四个所述螺栓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环形槽和滑环的横截面均T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方便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连接,方便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索缆的固定,优化使用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
背景技术
缆索是指船舶拖拽或停泊或在码头拖带船舶用的大绳索,也常见用于桥梁承重结构或起重机系统中,大跨度桥梁的缆索是悬索桥、斜拉桥和拱吊桥的主要承重结构,现有的桥梁用索缆套管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连接,不便于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索缆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外表面靠近一侧外表面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环,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外表面靠近另一侧外表面上下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螺孔,四个所述螺孔的内部螺接有螺栓,四个所述螺栓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连接,方便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索缆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和滑环的横截面均T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滑环从环形槽的内部脱离。
优选的,所述活动环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管的外表面靠近一侧外表面的位置设置有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环与第一套管的螺接,避免了活动环在旋转时带动第二套管旋转,也方便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螺接,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直径相同,且其壁厚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螺纹和外螺纹便于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环的长度小于外螺纹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活动环与第一套管的螺接,便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贴合。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直径的二分之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螺栓对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部的索缆进行抵触。
优选的,四个所述活动板均为弧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活动板与索缆的贴合,便于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索缆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工作人员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套在索缆上,工作人员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贴合,旋转活动环,滑环在环形槽的内部滑动,避免了活动环在旋转时带动第二套管旋转,活动环上的内螺纹和第一套管上的外螺纹进行螺接,即可固定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方便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连接,工作人员旋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螺栓,螺栓与螺孔螺接,螺栓带动活动板的移动,直至螺栓抵触索缆,即可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索缆固定,方便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索缆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套管与螺栓相配合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栓与活动板相配合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环与连接环相配合视图。
图中:1、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3、环形槽;4、滑环;5、连接环;6、活动环;7、内螺纹;8、外螺纹;9、螺孔;10、螺栓;11、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包括第一套管1,第一套管1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第二套管2,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外表面靠近另一侧外表面上下两端的位置均开设螺孔9,四个螺孔9的内部螺接螺栓10,便于螺栓10对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内部的索缆进行抵触,四个螺栓10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活动板11,便于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贴合,第二套管2的外表面靠近一侧外表面的位置开设环形槽3,环形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滑环4,滑环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连接环5,连接环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活动环6,便于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的连接。
进一步,环形槽3和滑环4的横截面均T型,避免了滑环4从环形槽3的内部脱离。
进一步,活动环6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7,第一套管1的外表面靠近一侧外表面的位置设置有外螺纹8,活动环6与第一套管1的螺接,避免了活动环6在旋转时带动第二套管2旋转,也方便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连接。
进一步,内螺纹7与外螺纹8螺接,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直径相同,且其壁厚相同,内螺纹7和外螺纹8便于第一套管1与第二套管2的连接。
进一步,活动环6的长度小于外螺纹8的长度,便于活动环6与第一套管1的螺接,便于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贴合。
进一步,螺栓10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直径的二分之一,便于螺栓10对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内部的索缆进行抵触。
进一步,四个活动板11均为弧形板,便于活动板11与索缆的贴合,便于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索缆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套在索缆上,其次,工作人员将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贴合,旋转活动环6,滑环4在环形槽3的内部滑动,避免了活动环6在旋转时带动第二套管2旋转,活动环6上的内螺纹7和第一套管1上的外螺纹8进行螺接,即可固定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方便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连接,最后,工作人员旋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螺栓10,螺栓10与螺孔9螺接,螺栓10带动活动板11的移动,直至螺栓10抵触索缆,即可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索缆固定,方便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与索缆的固定,有效增加其自身的功能性,较为实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包括第一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第二套管(2),所述第二套管(2)的外表面靠近一侧外表面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3),所述环形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环(4),所述滑环(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环(5),所述连接环(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环(6),所述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外表面靠近另一侧外表面上下两端的位置均开设有螺孔(9),四个所述螺孔(9)的内部螺接有螺栓(10),四个所述螺栓(10)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活动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3)和滑环(4)的横截面均T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6)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7),所述第一套管(1)的外表面靠近一侧外表面的位置设置有外螺纹(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7)与外螺纹(8)螺接,所述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直径相同,且其壁厚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6)的长度小于外螺纹(8)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0)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直径的二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活动板(11)均为弧形板。
CN201921054428.9U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 Active CN210917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4428.9U CN21091701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4428.9U CN21091701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7012U true CN210917012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6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4428.9U Active CN21091701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70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127A (zh) * 2021-03-16 2021-06-11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桥梁工程的桥梁缆索用套管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65936A (zh) * 2021-04-21 2021-08-17 无锡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系杆拱桥吊杆防护钢管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127A (zh) * 2021-03-16 2021-06-11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桥梁工程的桥梁缆索用套管及其使用方法
CN112942127B (zh) * 2021-03-16 2022-11-01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桥梁工程的桥梁缆索用套管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65936A (zh) * 2021-04-21 2021-08-17 无锡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系杆拱桥吊杆防护钢管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65936B (zh) * 2021-04-21 2022-11-15 无锡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系杆拱桥吊杆防护钢管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17012U (zh) 一种桥梁用索缆套管
CN212136037U (zh) 便于安装固定的防火电力电缆
CN205583591U (zh) 一种电缆防护夹套
CN203445556U (zh) 缆线悬挂装置
CN111799741A (zh) 一种电力施工中用的电缆固定金具
CN212207787U (zh) 一种通信光缆铺设用穿管装置
CN204179606U (zh) 一种新型悬垂式电缆线夹具
CN214144340U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吊顶固定机构
CN211908299U (zh) 高强度抱箍式悬垂线夹
CN111864679B (zh) 一种电力输送架空线路电缆隔离棒
CN214153338U (zh) 一种通信传输设备用数据线固定结构
CN211037455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钢结构建筑幕墙
CN213015359U (zh) 一种脚手架的固定连接件
CN209897057U (zh) 一种信息接收器安装盒
CN203143989U (zh) 一种用于绞盘导缆器的挡绳装置
CN213685120U (zh) 一种索具配件便于更换的钢丝绳索具
CN206476684U (zh) 分体式铜套
CN205703319U (zh) 一种厚壁管装夹用推拉控制式夹具
CN219394281U (zh) 一种电缆固定连接装置
CN213870943U (zh) 一种镀锌开体式索具花兰
CN219621802U (zh) 一种边坡抗滑桩
CN215009399U (zh) 一种汽车用绝缘玻纤套管
CN217485124U (zh) 一种输电线缆防护套
CN217782877U (zh) 一种现浇砼模板用组合式穿墙螺栓
CN214412255U (zh) 双喇叭接头电缆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0

Address after: 017000 No. 9, Yimei Road, Dongsheng District, Ordos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 Xiashan Nature Village, Xiayuan Village, Luocheng Tow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100

Patentee before: Zhang Guoj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