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6129U -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6129U
CN210916129U CN201922217118.0U CN201922217118U CN210916129U CN 210916129 U CN210916129 U CN 210916129U CN 201922217118 U CN201922217118 U CN 201922217118U CN 210916129 U CN210916129 U CN 210916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blast furnace
spra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71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
刁均涛
刘思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171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6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6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6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包括打水系统,所述打水系统包括固设于高炉炉顶的环管、与环管连通且带有电磁流量计的供水管,以及若干与环管连通且穿设到位于高炉炉顶的煤气封罩内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位于煤气封罩内的一端固接喷头,所述喷头包括与喷水管连通的喷水外壳,以及设于喷水外壳内且通过流量驱动转动的芯体,所述喷水管上设有电动球阀,所述煤气封罩内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能有规律的开启喷头的数量,降低了磨损。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喷头利用流体的流动将水流雾化,具备更加优异的可靠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冶炼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炼领域中,为保证炉顶煤气温度维持在适宜的区间,一般现代化高炉都配备炉顶打水设备,但是对炉顶打水设备的滥用易发生含水炉料进入炉身下部高温区引起高炉爆炸的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高炉在冶炼过程中,鼓入1000℃-1200℃的预热空气并形成2200℃左右的初始煤气,初始煤气在高炉内与炉料完成热交换后温度降至100℃-200℃。
高炉炉顶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有三类。一类是煤气利用率低,残余热量多引起,此时温度长期偏高,并随炉顶布料节奏周期性波动,一般最高不超过280℃。第二类是高炉生产事故,底部高温煤气直接窜向炉顶,温度可超过1000℃。第三类是降料线操作,未加入炉料冷却煤气,随着料线降低,炉顶煤气逐步升至1000℃以上。
位于高炉炉顶的气密箱长期受到高温煤气的烘烤,为保护气密箱,要求煤气温度不大于240℃。现代高炉一般采用干法除尘工艺处理煤气,为保护除尘布袋,要求煤气温度控制在100-230℃。如煤气温度超过230℃,高温煤气必须放散,根据高炉的炉容,每分钟损失高炉煤气2000-10000m3左右,这部分煤气将不能用于余热余压发电和供应煤气用户,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为了减小煤气温度过高对冶炼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要利用降温装置对高炉进行降温。申请号为201821022834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炉顶降温装置”,该装置通过向高炉内喷水,并且控制喷水的流量实现降温的目的。但是该装置的喷水嘴在降温时始终处于工作状态,降温过程中喷水嘴全程无停歇,因此导致喷水嘴的磨损较为严重。并且该装置采用复位弹簧等结构控制喷水嘴的开闭,由于弹簧等精密零件易于受到水流的侵蚀,并且长时间发生弹性形变易于造成材料的疲劳,因此易于发生无法及时复位的问题,使用时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影响降温设备的正常使用,设备的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能根据高炉温度的高低有规律的开启喷头的数量,从而使喷头能有规律的停顿,降低了磨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包括操作电脑、控制器,以及打水系统,所述打水系统包括固设于高炉炉顶的环管、与环管连通且带有电磁流量计的供水管,以及若干与环管连通且穿设到位于高炉炉顶的煤气封罩内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位于煤气封罩内的一端固接喷头,所述喷头包括与喷水管连通的喷水外壳,以及设于喷水外壳内且通过流量驱动转动的芯体,所述喷水管上设有电动球阀,所述煤气封罩内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流量计、电动球阀、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PLC与操作电脑连接。
本方案的操作电脑起到向控制器输入指令的作用,为现有技术,环管套设在高炉炉顶部位并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高炉炉顶上。供水管连通外部的高压水路,通过供水管向环管供送高压水。电磁流量计起到监测喷向高炉内的水量的作用,从而反馈给控制器。位于高炉炉顶的煤气封罩为高炉外壳的一部分,喷水管周向分布在煤气封罩外侧,煤气封罩上开设通孔,喷水管穿过通孔后与煤气封罩密封。喷水管位于煤气封罩内的一端为内端,位于煤气封罩外的一端为外端,喷水管的外端与环管连通,内端与喷头固接。电动球阀控制喷水管的开闭,当电动球阀打开时,喷水管向喷头正常输送水流;当电动球阀关闭时,喷水管停止向喷头输送水流。当水流由输送到喷头时,芯体在水流高速流动产生的高速流量驱动作用下在外壳内产生转动,从而在高速转动的状态下将水流打散雾化,从而喷到高炉内。温度传感器起到监测高炉内温度的作用,并将温度的监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喷水管包括与环管连通且固接电动球阀的一段管、与一段管连通的金属软管,以及与金属软管连通的二段管。本方案通过设置金属软管,使高炉或环管发生震动时避免发生相互影响,即一段管产生的震动不会传递给二段管,二段管产生的震动不会传递给一段管,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性。
作为优选,所述二段管穿过煤气封罩且与煤气封罩通过法兰固接,所述喷水外壳与二段管远离金属软管的一端固接。本方案中,法兰即现有的法兰结构,法兰套设且焊接在二段管上,煤气封罩的对应位置开设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法兰的直径,二段管穿过通孔插入煤气封罩内,从而使法兰贴紧煤气封罩外侧且密封固接,法兰与煤气封罩的固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即在煤气封罩上开设若干螺孔,螺栓穿过法兰对应圆孔后与螺孔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喷水外壳与二段管螺纹连接。本方案的喷水外壳内周设有内螺纹,二段管的端部设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二段管插入喷水外壳内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了喷水外壳与二段管的快速连接,便于喷头的装卸。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软管的两端与一段管、二段管通过快速接头固接。本方案的快速接头为现有技术,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管路的连通或断开,在液压管路、高压气体管路中的应用广泛,可根据实际需求购买相应的尺寸直接使用。通过快速接头实现金属软管与一段管、二段管的快速连接,操作更加快捷、使用更加便利。
作为优化,所述一段管上设有带有球阀的旁通管,所述球阀与电动球阀并联,所述电动球阀的两端固接阀门。本方案的旁通管作为一段管的备用管路,当电动球阀发生故障时,关闭位于电动球阀两端的阀门,打开球阀,从而能使水流从旁通管流动,此时拆卸发生故障的电动球阀,从而把电动球阀故障引发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提高了打水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喷水管周向均匀布置于煤气封罩外侧,喷水管与环管的内侧连通。本方案的喷水管均匀布置于煤气封罩外侧,即喷头也均匀布置在高炉内,从而便于更加均匀的向高炉内喷水,从而使高炉内的温度下降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周向均匀设置于煤气封罩内侧。本方案的温度传感器均匀布置,提高了对高炉温度测量的准确性,从而使降温系统的降温过程更加精准。
作为优选,所述喷水外壳为截面为凸字型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凸字型的通道,所述芯体位于通道较大直径的部位。本方案的芯体设置在通道较大直径的部位,进而能被通道较小直径的部位挡住,从而限定了芯体的位置,使芯体在运行时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芯体包括片状且带有锥角的端部和螺旋状的尾部,所述通道的大小直径的衔接部为与端部适配的锥角结构。本方案中,芯体的端部顶在通道的大小直径的衔接部,通过锥角结构能限定芯体的位置,从而能避免芯体发生偏移。螺旋状的尾部在受到流体冲击时,在螺旋结构的作用下能使芯体发生转动,且流体的流速越快,芯体的转速越快,当芯体的转速达到一定速度时,通过片状端部将水流打散成水雾状,从而喷到高炉内达到降温的目的。喷水外壳和芯体为高锰钢材质,具备优异的耐磨性,降低了喷头的磨损速率,延长了喷头的使用寿命。
还提供一种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喷头平均分成若干组,将高炉炉顶的预警温度分成若干等级,使预警温度的等级数量和喷头的组数相同;
(2)当预警温度达到第一等级时,对应开启一组喷头;当预警温度达到第二等级时,对应开启二组喷头;当预警温度达到第三等级时,对应开启三组喷头;后续预警温度的等级和开启喷头的组数均依照上述逻辑排列;
(3)当预警温度达到第一等级时,仅需开启一组喷头降温;第一次开启第一组喷头,则第二次时第一组喷头不再开启;第二次开启第二组喷头,则第三次时第二组喷头不再开启;第三次开启第三组喷头,则第四次时第三组喷头不再开启;当最后一组喷头循环完毕后,再从第一组喷头开始重新循环;依照上述逻辑,使若干组喷头依次循环使用;
(4)当预警温度达到第二等级时,需要开启二组喷头降温;第一次开启第一组、第二组喷头,则第二次时第一组、第二组喷头不再开启;第二次开启第三组、第四组喷头,则第三次时第三组、第四组喷头不再开启;当最后一组喷头循环完毕后,再从第一组喷头开始重新循环;依照上述逻辑,使若干组喷头依次循环使用;
(5)当预警温度未达到需要开启全部喷头时,均按照步骤(3)、(4)的逻辑进行循环;
(6)当预警温度达到需要开启全部喷头时,第一次开启全部喷头,则下一次根据预警温度的等级开启第一组喷头或第一组、第二组喷头或对应组数的喷头;第二次开启全部喷头,则下一次根据预警温度的等级开启第二组喷头或第三组、第四组喷头或对应组数的喷头,且第二次开启的对应组数的喷头与第一次开启的对应组数的喷头不同;当最后一组喷头循环完毕后,再从第一组喷头开始重新循环;依照上述逻辑,使若干组喷头依次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根据高炉温度的高低有规律的选择开启喷头的数量,从而使喷头能有规律的循环使用,降低了磨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控制精准,打水量少,节约用水。通过严格控制打水量,避免在炉身上部形成富含水分的炉料,从而消除了崩料后含水炉料进入炉身下部高温区引起爆炸的风险。雾化效果好,炉况影响小,打水量严格按照炉顶煤气温度分段控制,避免了过量水入炉与炉料直接接触,尤其是通过循环打水,避免了水集中在一个方向入炉。打水枪结构简单,拆卸迅速,阀门循环使用,负荷均匀分配,避免了发生材料疲劳的现象,具备更加优异的可靠性,同时也避免了因无法及时复位造成的堵塞问题,降低了高炉无法及时降温的风险,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并且,由于高炉炉顶煤气具有压力及热能,这部分能量可以通过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转化成电能,从而实现了能量的回收。由于向高炉煤气中喷的水在高温状态下气化,并且气化的水蒸气在高温状态下无冷凝现象,因此水蒸气与高炉煤气的混合气体能通过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转化成电能。相对于单独使用高炉煤气发电,进一步提高了对高炉能量的回收,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浪费。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降温装置,除了达到对高炉降温的目的之外, 还能达到增加能量回收利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向视图;
图中所示:
1、操作电脑,2、控制器,3、环管,4、供水管,5、电磁流量计,6、煤气封罩,7、旁通管,8、喷水管,81、一段管,82、金属软管,83、二段管,84、快速接头,85、法兰,9、喷头,91、喷水外壳,92、芯体,10、电动球阀,11、温度传感器,12、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如图所示,包括操作电脑1、控制器2,以及打水系统,打水系统包括固设于高炉炉顶的环管3、与环管3连通且带有电磁流量计5的供水管4,以及若干与环管3连通且穿设到位于高炉炉顶的煤气封罩6内的喷水管8,喷水管8位于煤气封罩6内的一端固接喷头9,喷头9包括与喷水管8连通的喷水外壳91,以及设于喷水外壳91内且通过流量驱动转动的芯体92,喷水管8上设有电动球阀10,煤气封罩6内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11,电磁流量计5、电动球阀10、温度传感器11均与控制器2电连接,控制器2通过PLC与操作电脑1连接。
喷水管8包括与环管3连通且固接电动球阀10的一段管81、与一段管81连通的金属软管82,以及与金属软管82连通的二段管83。二段管83穿过煤气封罩6且与煤气封罩6通过法兰85固接,喷水外壳91与二段管83远离金属软管82的一端固接。喷水外壳91与二段管83螺纹连接。金属软管82的两端与一段管81、二段管83通过快速接头84固接。
一段管81上设有带有球阀12的旁通管7,球阀12与电动球阀10并联,电动球阀10的两端固接阀门。喷水管8周向均匀布置于煤气封罩6外侧,喷水管8与环管3的内侧连通。温度传感器11周向均匀设置于煤气封罩6内侧。
喷水外壳91为截面为凸字型的管体,管体内设有凸字型的通道,芯体92位于通道较大直径的部位。芯体92包括片状且带有锥角的端部和螺旋状的尾部,通道的大小直径的衔接部为与端部适配的锥角结构。
操作电脑1起到向控制器2输入指令的作用,为现有技术,环管3套设在高炉炉顶部位并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高炉炉顶上。供水管4连通外部的高压水路,通过供水管4向环管3供送高压水。电磁流量计5起到监测喷向高炉内的水量的作用,从而反馈给控制器2。位于高炉炉顶的煤气封罩6为高炉外壳的一部分,喷水管8周向分布在煤气封罩6外侧,煤气封罩6上开设通孔,喷水管8穿过通孔后与煤气封罩6密封。喷水管8位于煤气封罩6内的一端为内端,位于煤气封罩6外的一端为外端,喷水管8的外端与环管3连通,内端与喷头9固接。电动球阀10控制喷水管8的开闭,当电动球阀10打开时,喷水管8向喷头9正常输送水流;当电动球阀10关闭时,喷水管8停止向喷头9输送水流。当水流由输送到喷头9时,芯体92在水流高速流动产生的高速流量驱动作用下在外壳91内产生转动,从而在高速转动的状态下将水流打散雾化,从而喷到高炉内。温度传感器11起到监测高炉内温度的作用,并将温度的监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2。
通过设置金属软管82,使高炉或环管3发生震动时避免发生相互影响,即一段管81产生的震动不会传递给二段管83,二段管83产生的震动不会传递给一段管81,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性。
法兰85即现有的法兰结构,法兰85套设且焊接在二段管83上,煤气封罩6的对应位置开设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法兰85的直径,二段管83穿过通孔插入煤气封罩6内,从而使法兰85贴紧煤气封罩6外侧且密封固接,法兰85与煤气封罩6的固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即在煤气封罩6上开设若干螺孔,螺栓穿过法兰82对应圆孔后与螺孔螺纹连接。
喷水外壳91内周设有内螺纹,二段管83的端部设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二段管83插入喷水外壳91内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了喷水外壳91与二段管83的快速连接,便于喷头9的装卸。
快速接头84为现有技术,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管路的连通或断开,在液压管路、高压气体管路中的应用广泛,可根据实际需求购买相应的尺寸直接使用。通过快速接头84实现金属软管82与一段管81、二段管83的快速连接,操作更加快捷、使用更加便利。
旁通管7作为一段管81的备用管路,当电动球阀10发生故障时,关闭位于电动球阀10两端的阀门,打开球阀12,从而能使水流从旁通管7流动,此时拆卸发生故障的电动球阀10,从而把电动球阀10故障引发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提高了打水系统的可靠性。
喷水管8均匀布置于煤气封罩6外侧,即喷头9也均匀布置在高炉内,从而便于更加均匀的向高炉内喷水,从而使高炉内的温度下降更加均匀。
温度传感器11均匀布置,提高了对高炉温度测量的准确性,从而使降温系统的降温过程更加精准。
芯体92设置在通道较大直径的部位,进而能被通道较小直径的部位挡住,从而限定了芯体92的位置,使芯体92在运行时更加稳定。
芯体92的端部顶在通道的大小直径的衔接部,通过锥角结构能限定芯体92的位置,从而能避免芯体92发生偏移。螺旋状的尾部在受到流体冲击时,在螺旋结构的作用下能使芯体92发生转动,且流体的流速越快,芯体92的转速越快,当芯体92的转速达到一定速度时,通过片状端部将水流打散成水雾状,从而喷到高炉内达到降温的目的。喷水外壳91和芯体92为高锰钢材质,具备优异的耐磨性,降低了喷头9的磨损速率,延长了喷头9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时,温度传感器11检测高炉温度,当高炉温度高于警戒温度时,温度传感器11将反馈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控制器2将控制信号传递给电动球阀10,从而控制电动球阀10的开启或关闭,电动球阀10均独立接受控制器10的控制。当电动球阀10开启时,高压水流从供水管4供水到环管3内,高压水流在环管3内进行分流,从而使高压水流分别流入到喷水管8内,高压水流从喷水管8向喷头9流动,芯体92在水流高速流动产生的高速流量驱动作用下在外壳91内产生转动,从而在高速转动的状态下将水流打散雾化,从而喷到高炉内,达到降温的目的。
一种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喷头9平均分成若干组,将高炉炉顶的预警温度分成若干等级,使预警温度的等级数量和喷头9的组数相同;
(2)当预警温度达到第一等级时,对应开启一组喷头9;当预警温度达到第二等级时,对应开启二组喷头9;当预警温度达到第三等级时,对应开启三组喷头9;后续预警温度的等级和开启喷头9的组数均依照上述逻辑排列;
(3)当预警温度达到第一等级时,仅需开启一组喷头9降温;第一次开启第一组喷头9,则第二次时第一组喷头9不再开启;第二次开启第二组喷头9,则第三次时第二组喷头9不再开启;第三次开启第三组喷头9,则第四次时第三组喷头9不再开启;当最后一组喷头9循环完毕后,再从第一组喷头9开始重新循环;依照上述逻辑,使若干组喷头9依次循环使用;
(4)当预警温度达到第二等级时,需要开启二组喷头9降温;第一次开启第一组、第二组喷头9,则第二次时第一组、第二组喷头9不再开启;第二次开启第三组、第四组喷头9,则第三次时第三组、第四组喷头9不再开启;当最后一组喷头9循环完毕后,再从第一组喷头9开始重新循环;依照上述逻辑,使若干组喷头9依次循环使用;
(5)当预警温度未达到需要开启全部喷头9时,均按照步骤(3)、(4)的逻辑进行循环;
(6)当预警温度达到需要开启全部喷头9时,第一次开启全部喷头9,则下一次根据预警温度的等级开启第一组喷头9或第一组、第二组喷头9或对应组数的喷头9;第二次开启全部喷头9,则下一次根据预警温度的等级开启第二组喷头9或第三组、第四组喷头9或对应组数的喷头9,且第二次开启的对应组数的喷头9与第一次开启的对应组数的喷头9不同;当最后一组喷头9循环完毕后,再从第一组喷头9开始重新循环;依照上述逻辑,使若干组喷头9依次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中,以喷头9数量设置十二个为例,将喷头9平均分成A、B、C三组,每组四个喷头9,在炉顶温度达到260℃、280℃、320℃后分别开启一组、两组、三组喷头9,其中喷头9按分组依次开启,在温度得到控制后,根据温度依次关闭。打水降温的逻辑如下表所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电磁流量计5监测向高炉内喷洒的水量,并将水量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当水量高于预警值时,控制器2控制电动球阀10全部关闭,从而停止向高炉内喷水。水量预警值为高炉内的含水量过高产生氢气的临界值,通过设置预警值提高了高炉降温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能根据高炉温度的高低有规律的选择开启喷头9的数量,从而使喷头9能有规律的循环使用,降低了磨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控制精准,打水量少,节约用水。通过严格控制打水量,避免在炉身上部形成富含水分的炉料,从而消除了崩料后含水炉料进入炉身下部高温区引起爆炸的风险。雾化效果好,炉况影响小,打水量严格按照炉顶煤气温度分段控制,避免了过量水入炉与炉料直接接触,尤其是通过循环打水,避免了水集中在一个方向入炉。打水枪结构简单,拆卸迅速,阀门循环使用,负荷均匀分配,避免了发生材料疲劳的现象,具备更加优异的可靠性,同时也避免了因无法及时复位造成的堵塞问题,降低了高炉无法及时降温的风险,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并且,由于高炉炉顶煤气具有压力及热能,这部分能量可以通过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转化成电能,从而实现了能量的回收。由于向高炉煤气中喷的水在高温状态下气化,并且气化的水蒸气在高温状态下无冷凝现象,因此水蒸气与高炉煤气的混合气体能通过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转化成电能。相对于单独使用高炉煤气发电,进一步提高了对高炉能量的回收,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浪费。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降温装置,除了达到对高炉降温的目的之外, 还能达到增加能量回收利用的作用。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水系统,所述打水系统包括固设于高炉炉顶的环管(3)、与环管(3)连通且带有电磁流量计(5)的供水管(4),以及若干与环管(3)连通且穿设到位于高炉炉顶的煤气封罩(6)内的喷水管(8),所述喷水管(8)位于煤气封罩(6)内的一端固接喷头(9),所述喷头(9)包括与喷水管(8)连通的喷水外壳(91),以及设于喷水外壳(91)内且通过流量驱动转动的芯体(92),所述喷水管(8)上设有电动球阀(10),所述煤气封罩(6)内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8)包括与环管(3)连通且固接电动球阀(10)的一段管(81)、与一段管(81)连通的金属软管(82),以及与金属软管(82)连通的二段管(8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管(83)穿过煤气封罩(6)且与煤气封罩(6)通过法兰(85)固接,所述喷水外壳(91)与二段管(83)远离金属软管(82)的一端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外壳(91)与二段管(8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82)的两端与一段管(81)、二段管(83)通过快速接头(84)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管(81)上设有带有球阀(12)的旁通管(7),所述球阀(12)与电动球阀(10)并联,所述电动球阀(10)的两端固接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8)周向均匀布置于煤气封罩(6)外侧,喷水管(8)与环管(3)的内侧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外壳(91)为截面为凸字型的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凸字型的通道,所述芯体(92)位于通道较大直径的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92)包括片状且带有锥角的端部和螺旋状的尾部,所述通道的大小直径的衔接部为与端部适配的锥角结构。
CN201922217118.0U 2019-12-12 2019-12-12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 Active CN210916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7118.0U CN210916129U (zh) 2019-12-12 2019-12-12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7118.0U CN210916129U (zh) 2019-12-12 2019-12-12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6129U true CN210916129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4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7118.0U Active CN210916129U (zh) 2019-12-12 2019-12-12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61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0636A (zh) * 2019-12-12 2020-02-07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0636A (zh) * 2019-12-12 2020-02-07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16129U (zh)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
RU2008105614A (ru) Способ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питания форсунок газогенератора
CN110760636A (zh) 高炉炉顶分段循环打水降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379469U (zh) 一种堆焊喷淋装置及堆焊冷却系统
CN205064358U (zh) 核主泵紧急轴封注入水供应装置
CN203319949U (zh) 一种低压粉煤气化烧嘴
CN207879773U (zh) 一种用于核电厂化容系统抗气蚀的限流装置
CN208532665U (zh) 一种炭黑反应炉燃烧室
CN108386240B (zh) 一种汽轮机用雾化喷头
CN105219915A (zh) 一种连续可调式水气雾化转炉炉壳上段冷却装置
CN215784214U (zh) 一种用于火电厂锅炉耐冲刷磨损的亚音速喷涂装置
CN113736520B (zh) 低温区快速降低停炉炉温的设备及工艺处理方法
CN106111377B (zh) 一种基于高压水的双流体外混式喷嘴
CN205532985U (zh) 一种水轮机进水装置
CN105665173B (zh) 一种无人机喷漆系统
CN211634967U (zh) 一种自动灭火装置
CN207478277U (zh) 一种脱除烟气中co的系统
CN208771208U (zh) 用于脱硝系统的尿素喷枪结构
CN206652757U (zh) 一种卧式清洗机用的供水控温装置
CN109026229B (zh) 一种高压蒸汽降压降温降噪系统
CN205937247U (zh) 高压甲铵喷射器
CN105179301A (zh) 核主泵用非能动紧急注入水供应系统
CN110628464A (zh) 一种三相共喷粉煤烧嘴
CN115624705B (zh) 一种60l高压细水雾施放系统成套设备
CN214196388U (zh) 一种新型筒式瓦斯稀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