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4266U - 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 - Google Patents

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4266U
CN210904266U CN201920686273.4U CN201920686273U CN210904266U CN 210904266 U CN210904266 U CN 210904266U CN 201920686273 U CN201920686273 U CN 201920686273U CN 210904266 U CN210904266 U CN 210904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device
drainage
double
tub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62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博
周潇逸
翟骁
邵杰
胡文
黄美能
王志彬
李小龙
罗贝尔
程亚军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nghai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nghai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nghai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nghai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6862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4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4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42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包括内部引流器和外部引流器;内部引流器由内管和第一收集装置组成;内管头部的侧面设有内管侧孔,尾部密封连接有第一收集装置;第一收集装置的球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和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外部引流器由外管和第二收集装置组成;外管的头部侧面设有外管侧孔和连接孔;外管的尾部密封连接有第二收集装置;第二收集装置的球面上设有第二刻度线和第二压力调节装置;第二收集装置的内部设有贯穿孔。其优点表现在:引流时只需开一个创口就可以双侧引流;减少创口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引流效率,节约了患者手术成本。

Description

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
背景技术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苏联就有多篇文献关于探索应用负压治疗难愈的创面和伤口。1985年,两位美国医生Chariker和Jeter,16开发出独特的一套器材用于SWCT,下面有详细的描述,他们用纱布包裹一根扁的外科引流管,将他们放进伤口内,盖上透明的密封贴膜,并用贴膜包裹引流管,将引流管连接到负压泵,他们进行了一组患者的临床研究,发表了他们的结果“封闭吸引伤口引流系统,对腹部外伤后合并肠瘘的处理的革命”。1986年,在俄罗斯科学文献上发表了Kostiuchenok,Kolker和Karlov等的一篇文章17,证明用负压吸引与外科清创来治疗化脓的感染创面,能显著的降低创面的细菌负荷,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荷质量。
20世纪80年代德国推出专用负压引流瓶后,1996年后美国的公司又先后推出了专用创伤负压吸引装置及配套耗材,该项技术使得急性创伤和慢性创面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负压封闭引流时完全封闭、隔绝创面,防止细菌侵入,用持续高负压,保证创面的充分引流,并可吸取创面的分泌物,促进坏死组织和细菌的清除,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退水肿,增加毛细血管流量促进毛细血管新生,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和修复细胞增殖。实施负压引流需先清创,再将负压引流敷料填充创面并固定在创面上,然后清洁、密封创口周围皮肤,联接引流管、引流瓶、接通负压源,便可进行负压封闭引流。
然而目前的负压引流装置大多只有单根引流管,而在一些手术中经常要对多处引流,比如在脊柱手术中,通常都需要对脊柱的两侧均进行引流,这时便需要医生多次重复用管,影响手术效率;目前的市场上虽然也有一些具有多个引流管的产品,然而操作复杂,在实际应用中,给医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中国专利文献:CN205434481U,公开日:2016.08.10,公开了一种脊柱外科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由支撑架支撑的引流瓶,引流瓶内套装有一次性使用的引流袋,引流袋的上端周缘固装有可收缩的收紧带,引流瓶顶部设有可将引流袋的上部压装在引流瓶上端并将引流袋封闭的封闭盖,引流袋的上端的收紧带在封闭盖顶面收紧使引流袋上端的内径小于封闭盖的外径;引流瓶上端的周缘设有外伸设置的压耳,压耳的外径大于封闭盖的外径;封闭盖上开设有进液口和抽气口,进液口上固装有进液管,进液管的端部安装有用于与引流管连接的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上连接有引流管;抽气口上固装有抽气管,抽气管的端部安装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通过管路与抽气泵连通。
中国专利文献:CN204709474U,公开日:2015.10.21,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引流装置,包括排出管、带有引流管的引流袋,所述排出管的一端设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内设有卡紧部,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卡紧部与排出管相通,所述卡紧部的一端具有至少两个卡爪,所述卡爪聚拢时卡住引流管的外壁,所述卡紧部的另一端与引流管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缝隙,所述连接接头、卡爪和引流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环绕引流管的密封环,还包括用于撑开所述卡爪的释放部。
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所述的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包括内部引流器(1)和外部引流器(2);所述的内部引流器(1)由内管(11)和第一收集装置(12)组成;所述的内管(11)呈圆管状,所述内管(11)头部的侧面设有内管侧孔(111),所述内管(11)的尾部密封连接有第一收集装置(12);所述的第一收集装置(12)呈椭球型,所述第一收集装置(12)的球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121),在所述第一刻度线(121)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22);所述的外部引流器(2)由外管(21)和第二收集装置(22)组成;所述的外管(21)呈圆管状,所述外管(21)的头部侧面设有外管侧孔(211),在所述外管侧孔(211)的下方设有连接孔(212);所述外管(21)的尾部密封连接有第二收集装置(22);所述的第二收集装置(22)的球面上设有第二刻度线(221),在所述第二刻度线(221)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压力调节装置(222);所述第二收集装置(22)的内部设有贯穿孔(223);所述内部引流器(1)的内管(11)从第二收集装置(22)内部的贯穿孔(223)穿入、从外管(21)上的连接孔(212)穿出;所述的连接孔(212)和所述内管(11)的侧面密封固定。
所述的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22)用于控制第一收集装置(12)内部的压强。
所述的第二压力调节装置(222)用于控制第二收集装置(22)内部的压强。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可在脊柱手术后直接将两个分引流器置于脊柱的两侧,对术后的脊柱两侧产生的血液等液体同时进行引流,操作简单,避免了医生多次用管,提高手术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提高了引流效率,节约了患者手术成本;一个创口就可以双侧引流,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内部引流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外部引流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平面图。
附图5是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使用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内部引流器
11、内管
111、内管侧孔
12、第一收集装置
121、第一刻度线
122、第一压力调节装置
2、外部引流器
21、外管
211、外管侧孔
212、连接孔
22、第二收集装置
221、第二刻度线
222、第二压力调节装置
223、贯穿孔
3、脊柱
实施例1
请参照附图1、附图4,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平面图。所述的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包括内部引流器(1)和外部引流器(2);
请参照附图2,附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内部引流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内部引流器(1)由内管(11)和第一收集装置(12)组成;所述的内管(11)呈圆管状,所述内管(11)头部的侧面设有内管侧孔(111),所述内管(11)的尾部密封连接有第一收集装置(12);所述的第一收集装置(12)呈椭球型,所述第一收集装置(12)的球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121),在所述第一刻度线(121)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22);
请参照附图3,附图3是本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外部引流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外部引流器(2)由外管(21)和第二收集装置(22)组成;所述的外管(21)呈圆管状,所述外管(21)的头部侧面设有外管侧孔(211),在所述外管侧孔(211)的下方设有连接孔(212);所述外管(21)的尾部密封连接有第二收集装置(22);所述的第二收集装置(22)的球面上设有第二刻度线(221),在所述第二刻度线(221)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压力调节装置(222);所述第二收集装置(22)的内部设有贯穿孔(223);
所述内部引流器(1)的内管(11)从第二收集装置(22)内部的贯穿孔(223)穿入、从外管(21)上的连接孔(212)穿出;所述的连接孔(212)和所述内管(11)的侧面密封固定。
所述的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22)用于控制第一收集装置(12)内部的压强。
所述的第二压力调节装置(222)用于控制第二收集装置(22)内部的压强。
实施例2
请参照附图5,附图5是本实施例的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使用平面图。
所述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的使用过程及方法:
当在脊柱手术后,直接将内部引流器(1)和外部引流器(2)的头部置于脊柱的两侧,对术后的脊柱两侧产生的血液等液体同时进行引流;此外,由于第一收集装置(12)的球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121)、第二收集装置(22)的球面上设有第二刻度线(221),从而可以测出引流出液体的多少。
操作简单,避免了医生多次用管,提高手术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包括内部引流器(1)和外部引流器(2);所述的内部引流器(1)由内管(11)和第一收集装置(12)组成;所述的内管(11)呈圆管状,所述内管(11)头部的侧面设有内管侧孔(111),所述内管(11)的尾部密封连接有第一收集装置(12);所述的第一收集装置(12)呈椭球型,所述第一收集装置(12)的球面上设有第一刻度线(121),在所述第一刻度线(121)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22);所述的外部引流器(2)由外管(21)和第二收集装置(22)组成;所述的外管(21)呈圆管状,所述外管(21)的头部侧面设有外管侧孔(211),在所述外管侧孔(211)的下方设有连接孔(212);所述外管(21)的尾部密封连接有第二收集装置(22);所述的第二收集装置(22)的球面上设有第二刻度线(221),在所述第二刻度线(221)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压力调节装置(222);所述第二收集装置(22)的内部设有贯穿孔(223);所述内部引流器(1)的内管(11)从第二收集装置(22)内部的贯穿孔(223)穿入、从外管(21)上的连接孔(212)穿出;所述的连接孔(212)和所述内管(11)的侧面密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22)用于控制第一收集装置(12)内部的压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压力调节装置(222)用于控制第二收集装置(22)内部的压强。
CN201920686273.4U 2019-05-14 2019-05-14 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04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6273.4U CN210904266U (zh) 2019-05-14 2019-05-14 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6273.4U CN210904266U (zh) 2019-05-14 2019-05-14 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4266U true CN210904266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1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62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04266U (zh) 2019-05-14 2019-05-14 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42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6338A (zh) * 2020-10-29 2021-01-01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引流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6338A (zh) * 2020-10-29 2021-01-01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引流管
CN112156338B (zh) * 2020-10-29 2022-03-22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引流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16691A1 (zh) 医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Chen et al.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in necrotizing fasciitis of the head and neck
CN105879203A (zh) 一种创面负压综合治疗装置
CN205163388U (zh) 心脏搭桥术后切口感染裂开的敷料装置
CN210904266U (zh) 脊柱外科双腔双球引流器
CN106267392A (zh)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CN206792720U (zh) 一种创口护理装置
CN107928873A (zh) 一种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及消毒装置
CN205411462U (zh) 一种可引流伤口渗出液的负压医用敷料
CN202822419U (zh) 注射式隆乳剂取出术手术用三通式负压引流管
CN205434478U (zh) 一种护理装置
CN101822610B (zh) 一种创伤创面综合治疗仪
CN105250077A (zh) 一种心脏搭桥术后切口感染裂开的敷料装置
CN212490400U (zh) 骨科护理用创面负压引流装置
CN201453736U (zh) 一种创伤创面综合治疗仪
CN209899486U (zh) 一种切口封吸膜系统
CN203555982U (zh) 一种无接触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CN212186864U (zh) 一种骨科护理专用冰敷袋
US20220218891A1 (en)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and cleaning system for sutureless closed skin incisions
CN206381426U (zh)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CN202569164U (zh) 一种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输药装置
CN217772670U (zh) 一种伤口负压治疗敷贴
RU8391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ой гидропрессивной санации флегмон и абсцессов мягких тканей
CN215386271U (zh) 新型便携式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WO2013056412A1 (zh)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专用敷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