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4020U - 震动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震动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4020U
CN210904020U CN201921202379.9U CN201921202379U CN210904020U CN 210904020 U CN210904020 U CN 210904020U CN 201921202379 U CN201921202379 U CN 201921202379U CN 210904020 U CN210904020 U CN 210904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low
plate
bas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23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镕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023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4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4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4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震动按摩机,当动力机构运转时,其透过偏心轴承座带动第一轴承单元上下移动,使得第一低位传动模组随着第一轴承单元进行上下移动;此时,第二低位传动模组因为第一低位传动模组和高位传动模组的带动而进行下上往复移动,同时第三低位传动模组亦会因为第一低位传动模组的带动而进行下上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两侧所提供的震动力的摆动幅度平均且稳定,令使用此震动按摩机的使用者可以在稳定的震动力的作用下,达到运动、按摩、以及舒缓筋肉的效果。

Description

震动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健身运动的技术领域,尤指可以带动使用者身体或一部位上下往复振动的震动按摩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工作步调的加快,由日常生活及工作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导致大部分的现代人都会有筋肉酸痛与血液循环不良等症状。传统的中医理论证实,运动或按摩能疏通人体的气血和经络,因此适时地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是能够有助于改善筋肉酸痛与气血不通的情况。然而,过于忙碌的现代人缺乏足够时间让其身体进行充分的运动,也难以有完整的时间至专业的养生按摩馆进行全身式的舒压按摩。因此,市面上推出各式各样的按摩健身器材与装置供使用者选购,令使用者可以使用该按摩健身装置自行在家运动或对其身体部位进行按摩。
中国台湾专利号I576139即揭示一种往复弹跳运动机,其为一种健身装置,用于支撑使用者,并能带动使用者身体产生上下方向的振动运动。由台湾专利号I576139的揭示内容可知,所述往复弹跳运动机的主要结构包括:一脚踏板、一底座、一驱动装置,以及一缓冲节能机构。特别地,该驱动装置包含:马达、减速机构、偏心轴、和一组连动机构,马达驱动所述偏心轴进行转动,藉以令偏心轴透过所述连动机构动脚踏板相对于底座作上下方向的往复移动。
依据中国台湾专利号I576139的揭示内容可知,所述连杆设置于该底座之中,且相对地设置在脚踏板的中央处。如此设计,当使用者的双脚踩踏于该脚踏板之上时,使用者的重量由脚踏板以及连动机构所承受,因此,若使用者全身的重量未平均分配在脚踏板之上,则连动机构会有受力不均的问题。除此之外,将所述连动机构设置在脚踏板的中央处易于造成脚踏板两侧的摆动幅度过大,间接地导致使用此往复弹跳运动机的使用者发生头晕等身体不适的症状。
由上述说明可知,实有必要对习知的往复弹跳运动机进行结构上的改良或者重新设计,使其能够提供稳定的震动力,令使用其的使用者可以在稳定的震动力的作用下,达到运动、按摩、以及舒缓筋肉的效果。有鉴于此,本案的创作人极力加以研究发明,而终于研发完成本新型的一种震动按摩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震动按摩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摆动幅度更加平均稳定,实用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动力机构,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包括一马达和一传动轴;
二偏心轴承座,设于该基座之上,且该传动轴的二端分别连接至该二偏心轴承座;
二第一轴承单元,分别连接至该二偏心轴承座;
二组第一低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各第一低位传动模组分别具有一侧呈倾斜向上的一第一摆动板,且分别连接至其中一第一轴承单元;
二组高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分别连接至第一低位传动模组;
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分别连接至该二组高位传动模组;其中,该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作为一第一震动传导机构且邻近于该基座的一端侧;以及
二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具有一侧呈倾斜向上的一第四摆动板,各第四摆动板与各第一摆动板呈交迭设置,且分别连接至该二第一轴承单元;其中,该二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作为一第二震动传导机构且邻近于该基座的另一端侧。
其中,更包括另二组高位传动模组,该另二组高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分别连接至该二第二低位传动模组。
其中,更包括另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该另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分别连接至所述另二组高位传动模组;其中,在该基座之上同时所述另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以及另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的情况下以所述另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作为所述第一震动传导机构。
其中,该基座包括:
一第一支撑架,其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座;
一第二支撑架,其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座;
多根第一支撑脚架,连接至该第一支撑架的底部,用于支撑该第一支撑架;以及
多根第二支撑脚架,连接至该第二支撑架的底部,用于支撑该第二支撑架。
其中,动力机构更包括:
一主动轮,连接至该马达的一转动轴;
一被动轮,套设于该传动轴之上,且位于该二偏心轴承座之间;其中,该主动轮的径长小于该被动轮的径长;以及
一传动带,套设于该主动轮与该被动轮之上。
其中,各第一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一轴承设置板;
一第一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一轴承设置板之上;以及
一第一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一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所述偏心轴承座之中的一偏心件。
其中,各第一低位传动模组包括:
一第一固定件,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具有一第一转轮;
该第一摆动板具有一第一转轮结合孔;其中,该第一摆动板以其所述第一转轮结合孔与该第一转轮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一固定件之上,且其包括一第一低位结合部、一第一高位结合部与一第二低位结合部;以及
一第二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二轴承设置板;
一第二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二轴承设置板之上;及
一第二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二轴承设置板之上;
其中,该第二低位轴承件连接至该第一摆动板的该第一低位结合部,且该第一摆动板的该第一高位结合部连接至该第一轴承单元的该第一高位轴承件。
其中,各高位传动模组包括:
一第二固定件,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具有一第二转轮;
一第二摆动板,具有一第二转轮结合孔;其中,该第二摆动板以其所述第二转轮结合孔与该第二转轮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二固定件之上,且其包括一第二高位结合部与一第三高位结合部;以及
一第三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三轴承设置板;
一第三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三轴承设置板之上;及
一第三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三轴承设置板之上;
其中,该第三高位轴承件连接至该第二摆动板的该第二高位结合部,且该第二摆动板的该第三高位结合部连接至该第二轴承单元的该第二高位轴承件。
其中,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包括:
一第三固定件,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具有一第三转轮;
一第三摆动板,具有一第三转轮结合孔;其中,该第三摆动板以其所述第三转轮结合孔与该第三转轮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三固定件之上,且其包括一第三低位结合部与一第四低位结合部;以及
一第四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四轴承设置板;
一第四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四轴承设置板之上;及
一第四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四轴承设置板之上;
其中,该第四低位轴承件连接至该第三摆动板的该第三低位结合部,且该第三摆动板的该第四低位结合部连接至该第三轴承单元的该第三低位轴承件。
其中,以所述第二低位传动模组作为该第一震动传导机构时,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更包括:
一第五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五轴承设置板;
一第五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五轴承设置板之上;及
一第五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五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该第三摆动板的该第三低位结合部。
其中,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包括:
一第四固定件,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具有一第四转轮;
该第四摆动板具有一第四转轮结合孔;其中,该第四摆动板以其所述第四转轮结合孔与该第四转轮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四固定件之上,且其包括一第四高位结合部与一第五低位结合部;
一第六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六轴承设置板;
一第六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六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该第四摆动板的该第四高位结合部;及
一第六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六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该第一摆动板的该第二低位结合部;
一第七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七轴承设置板;及
一第七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七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该第四摆动板的该第五低位结合部;以及
一第八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八轴承设置板;及
一第八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八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该第四摆动板的该第五低位结合部。
如此设计,由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主要结构的两侧所提供的震动力的摆动幅度会平均且稳定,令使用此震动按摩机的使用者可以在稳定的震动力的作用下,达到运动、按摩、以及舒缓筋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震动按摩机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A和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主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动力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第一低位传动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高位传动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显示另一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显示带有机壳的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立体图;
图11:显示带有机壳的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显示带有机壳的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一第一应用示意图;以及
图13:显示带有机壳的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一第二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震动按摩机,以下将配合图式,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震动按摩机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图2A和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主要结构的侧视图,且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VM的主要结构包括:一基座1、一动力机构2、二偏心轴承座3、二第一轴承单元4、二组第一低位传动模组5、二组高位传动模组6、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以及二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8。在一实施例中,该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作为一第一震动传导机构,且邻近于该基座1的一端侧;并且,该二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8作为一第二震动传导机构,且邻近于该基座1的另一端侧。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图2A、图2B、与图3所示,在该基座1之上还同时设有扩增的二组所述高位传动模组6以及扩增的二组所述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其中,扩增的二组所述高位传动模组6分别连接至该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且扩增的二组所述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则分别连接至扩增的二组所述高位传动模组6。必须特别说明的是,在该基座1之上同时设有二组所述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以及扩增的二组所述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的情况下,以扩增的二组所述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作为所述第一震动传导机构。
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VM。该基座1包括一第一支撑架11与一第二支撑架12,其中,多个第一固定座111与多个第二固定座121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支撑架11和该第二支撑架12之上。此外,多根第一支撑脚架13连接至该第一支撑架11的底部用于支撑该第一支撑架11,且多根第二支撑脚架14连接至该第二支撑架12的底部用以支撑该第二支撑架12。于此,必须先行说明的是,图3之中仅以多条虚线表示一个所述偏心轴承座3、一个所述第一轴承单元4、一组所述第一低位传动模组5、一组所述高位传动模组6、一组所述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以及一组所述第三低位传动模组8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支撑架11之的该多个第一固定座111。然而,为了避免过多的虚线导致无法清楚辨识图3所绘示的模组与/或单元以及标示于图3之中的元件符号,因此,图3之中并未进一步利用多条虚线表示另一个所述第一轴承单元4、另一组所述第一低位传动模组5、另一组所述高位传动模组6、另一组所述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以及另一组所述第三低位传动模组8分别设置在该第二支撑架12之的该多个第二固定座121。
继续地参阅图1、图2A、图2B、与图3,并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的动力机构的立体分解图。于本实用新型中,该动力机构2设于该基座1之上,且包括一马达21、一主动轮2A、一传动轴22、一被动轮2B、以及一传动带2C。另一方面,该二偏心轴承座3设于该基座1之上,且该传动轴22的二端分别连接至该二偏心轴承座3。再者,该主动轮2A连接至该马达21的一转动轴,且该被动轮2B套设于该传动轴22之上,并位于该二偏心轴承座3之间。由图4可知,该主动轮2A的径长小于该被动轮2B的径长,且传动带2C套设于该主动轮2A与该被动轮2B之上。另一方面,该二第一轴承单元4分别连接至该二偏心轴承座3,且其结构包括:一第一轴承设置板41、一第一高位轴承件42、以及一第一低位轴承件43。
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谓「高位轴承件」是指设置在轴承设置板的一相对高位置处的轴承件,而所谓的「低位轴承件」则是指设置在轴承设置板的一相对低位置处的轴承件。举例而言,该第一高位轴承件42与该第一低位轴承件43皆设置在该第一轴承设置板41之上,且该第一高位轴承件42的设置位置高于该第一低位轴承件43。值得注意的是,如图4与图3所示,该第一轴承单元4以其所述第一低位轴承件43连接至该偏心轴承座3之中的一偏心件31(图4中直接将偏心件31连接至第一低位轴承件43)。
继续地参阅图1、图2A、图2B、图3,且同时参阅图5,其显示第一低位传动模组的立体分解图。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该二组第一低位传动模组5设于该基座1之上,且分别连接至该二第一轴承单元4。如图5所示,各该第一低位传动模组5的结构包括:一第一固定件51、一第一摆动板52、以及一第二轴承单元53;其中,该第一固定件51设于该基座1之上,且具有一第一转轮5W,且该第一摆动板52具有一第一转轮结合孔521。于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摆动板52为该第一低位传动模组5的一侧呈倾斜向上延伸,该第一摆动板52以其所述第一转轮结合孔521与该第一转轮5W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一固定件51之上,且其包括一第一低位结合部522、一第一高位结合部523与一第二低位结合部524。另一方面,该第二轴承单元53包括:一第二轴承设置板531、设于该第二轴承设置板531之上的一第二高位轴承件532、与设于该第二轴承设置板531之上的一第二低位轴承件53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该第二低位轴承件533连接至该第一摆动板52的该第一低位结合部522,且该第一摆动板52的该第一高位结合部523连接至该第一轴承单元4的该第一高位轴承件42。
应可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摆动板52透过该第一转轮结合孔521和该第一转轮5W而与该第一固定件51结合,因此第一摆动板52的两端能够以该第一转轮5W为支点而上下往复摆动。更详细地说明,当该马达21正常运转以带动该偏心件31转动时,该第一轴承单元4会随着所述偏心件31的转动而定周期地上下往复移动;此时,该第一摆动板52的该第一高位结合部523亦会定周期地上下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一摆动板52的该第一低位结合部522会随着所述第一高位结合部523的移动而进行下上往复移动,同时带动该第二轴承单元53下上往复移动。
继续地参阅图1、图2A、图2B、图3,且同时参阅图6,其显示高位传动模组的立体分解图。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该二组高位传动模组6设于该基座1之上,且分别连接至该二组第一低位传动模组5。如图6所示,各该高位传动模组6的结构包括:一第二固定件61、一第二摆动板62、以及一第三轴承单元63;其中,该第二固定件61设于该基座1之上且具有一第二转轮6W,且该第二摆动板62具有一第二转轮结合孔621。于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二摆动板62以其所述第二转轮结合孔621与该第二转轮6W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二固定件61之上,且其包括一第二高位结合部622与一第三高位结合部623。另一方面,该第三轴承单元63包括:一第三轴承设置板631、设于该第三轴承设置板631之上的一第三高位轴承件632、与设于该第三轴承设置板631之上的一第三低位轴承件63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如图6与图3所示,该第三高位轴承件632连接至该第二摆动板62的该第二高位结合部622,且该第二摆动板62的该第三高位结合部623连接至该第二轴承单元53的该第二高位轴承件532。应可理解的是,于该第二轴承单元53下上往复移动之时,该第二摆动板62的该第三高位结合部623会跟着进行下上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二摆动板62的该第二高位结合部622会对应地而上下往复移动,同时带动该第三轴承单元63上下往复移动。
继续地参阅图1、图2A、图2B、图3,且同时参阅图7,其显示第二低位传动模组的立体分解图。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该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设于该基座1之上,且分别连接至该二组高位传动模组6。如图7所示,各该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的结构包括:一第三固定件71、一第三摆动板72、以及一第四轴承单元73;其中,该第三固定件71设于该基座1之上且具有一第三转轮7W,且该第三摆动板72具有一第三转轮结合孔721。于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三摆动板72以其所述第三转轮结合孔721与该第三转轮7W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三固定件71之上,且其包括一第三低位结合部722与一第四低位结合部723。另一方面,该第四轴承单元73包括:一第四轴承设置板731、设于该第四轴承设置板731之上的一第四高位轴承件732、与设于该第四轴承设置板731之上的一第四低位轴承件73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如图7与图3所示,该第四低位轴承件733连接至该第三摆动板72的该第三低位结合部722,且该第三摆动板72的该第四低位结合部723连接至该第三轴承单元63的该第三低位轴承件633。应可理解的是,于该第三轴承单元63上下往复移动之时,该第三摆动板72的该第四低位结合部723会跟着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三摆动板72的该第三低位结合部722会对应地而下上往复移动,同时带动第四轴承单元73下上往复移动。
图8显示另一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的立体分解图。前述说明已经提及,位于基座1的端侧之扩增的二组所述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作为所述第一震动传导机构,因此,如图8所示,所述扩增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的结构除了包括第三固定件71、第三摆动板72、与第四轴承单元73以外,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五轴承单元74。并且,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该第五轴承单元74包括:一第五轴承设置板741、设于该第五轴承设置板741之上的一第五高位轴承件742、以及设于该第五轴承设置板741之上的一第五低位轴承件743,其中该第五低位轴承件743连接至该第三摆动板72的该第三低位结合部722。
继续地参阅图1、图2A、图2B、图3,且同时参阅图9,其显示第三低位传动模组的立体分解图。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该二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8设于该基座1之上,且分别连接至该二第一轴承单元4。如图9所示,各该第三低位传动模组8的结构包括:一第四固定件81、一第四摆动板82、一第六轴承单元83、一第七轴承单元84、以及一第八轴承单元85。于本实用新型中,该二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8分别具有一侧呈倾斜向上的该第四摆动板82,各该第四摆动板82与各该第一摆动板52呈交迭设置,该第四固定件81设于该基座1之上且具有一第四转轮8W,且该第四摆动板82具有一第四转轮结合孔821。另一方面,该第四摆动板82以其所述第四转轮结合孔821与该第四转轮8W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四固定件81之上,且其包括一第四高位结合部822与一第五低位结合部823。上述中,各该第一摆动板52及各该第四摆动板82为斜臂且以交叉方式结合,由于斜臂相对水平臂更长,因此能提供该震动按摩机VM更大的震动幅度。
承上述说明,该第六轴承单元83包括:一第六轴承设置板831、设于该第六轴承设置板831之上的一第六高位轴承件832、与设于该第六轴承设置板831之上的一第六低位轴承件833,且该第六低位轴承件833连接至该第一摆动板52的该第二低位结合部524。并且,该第七轴承单元84包括:一第七轴承设置板841与设于该第七轴承设置板841之上的一第七低位轴承件842,且该第七低位轴承件842连接至该第四摆动板82的该第五低位结合部823。再者,该第八轴承单元85包括:一第八轴承设置板851与设于该第八轴承设置板851之上的一第八低位轴承件852,且该第八低位轴承件852连接至该第四摆动板82的该第五低位结合部823。
应可理解的是,当该第一摆动板52的该第一高位结合部523定周期地上下往复移动之时,该第六轴承单元83亦会跟着进行上下移动,使得第四摆动板82的该第四高位结合部822会随着该第六轴承单元83的移动而进行上下往复移动。此时,该第四摆动板82的该第五低位结合部823亦会定周期地下上往复移动,进而带动该第七轴承单元84和该第八轴承单元85定周期地下上往复移动。
图10显示带有机壳的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立体图,图11显示带有机壳的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立体分解图,且图12显示带有机壳的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一第一应用示意图。如图10与图11所示,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VM的主要结构可以容置于一机壳之中;其中,该机壳包括一容置底座BC,以及结合至该容置底座BC的一结合口的一顶盖TC。此外,一震动带动架LF置于该容置底座BC之中,且位于该顶盖TC和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VM的主要结构之间。如图12并搭配图1所示,在使用者站在该顶盖TC之上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VM的该第一震动传导机构(亦即,位于该基座1的一端侧的该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与该第二震动传导机构(亦即,位于该基座1的另一端侧的该二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8)透过该震动带动架LF推动该顶盖TC的两端侧上下地往复移动,藉此方式令使用者的脚感受到上下震动的效果。
图13显示带有机壳的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的一第二应用示意图。如图13并搭配图1所示,可以进一步地在该顶盖TC设计一组可拆卸式的座椅ST,另懒得站立的使用者可坐在该可拆卸式的座椅ST。在此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震动按摩机VM的该第一震动传导机构(亦即,位于该基座1的一端侧的该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7)与该第二震动传导机构(亦即,位于该基座1的另一端侧的该二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8)透过该震动带动架LF推动该顶盖TC与该可拆卸式的座椅ST的两端侧上下地往复移动,藉此方式令使用者的臀部感受到上下震动的效果。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的详细说明系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之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1)

1.一种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动力机构,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包括一马达和一传动轴;
二偏心轴承座,设于该基座之上,且该传动轴的二端分别连接至该二偏心轴承座;
二第一轴承单元,分别连接至该二偏心轴承座;
二组第一低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各第一低位传动模组分别具有一侧呈倾斜向上的一第一摆动板,且分别连接至其中一第一轴承单元;
二组高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分别连接至第一低位传动模组;
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分别连接至该二组高位传动模组;其中,该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作为一第一震动传导机构且邻近于该基座的一端侧;以及
二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具有一侧呈倾斜向上的一第四摆动板,各第四摆动板与各第一摆动板呈交迭设置,且分别连接至该二第一轴承单元;其中,该二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作为一第二震动传导机构且邻近于该基座的另一端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另二组高位传动模组,该另二组高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分别连接至该二第二低位传动模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另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该另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分别连接至所述另二组高位传动模组;其中,在该基座之上同时所述另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以及另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的情况下以所述另二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作为所述第一震动传导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括:
一第一支撑架,其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座;
一第二支撑架,其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座;
多根第一支撑脚架,连接至该第一支撑架的底部,用于支撑该第一支撑架;以及
多根第二支撑脚架,连接至该第二支撑架的底部,用于支撑该第二支撑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更包括:
一主动轮,连接至该马达的一转动轴;
一被动轮,套设于该传动轴之上,且位于该二偏心轴承座之间;其中,该主动轮的径长小于该被动轮的径长;以及
一传动带,套设于该主动轮与该被动轮之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第一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一轴承设置板;
一第一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一轴承设置板之上;以及
一第一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一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所述偏心轴承座之中的一偏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第一低位传动模组包括:
一第一固定件,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具有一第一转轮;
该第一摆动板具有一第一转轮结合孔;其中,该第一摆动板以其所述第一转轮结合孔与该第一转轮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一固定件之上,且其包括一第一低位结合部、一第一高位结合部与一第二低位结合部;以及
一第二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二轴承设置板;
一第二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二轴承设置板之上;及
一第二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二轴承设置板之上;
其中,该第二低位轴承件连接至该第一摆动板的该第一低位结合部,且该第一摆动板的该第一高位结合部连接至该第一轴承单元的该第一高位轴承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高位传动模组包括:
一第二固定件,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具有一第二转轮;
一第二摆动板,具有一第二转轮结合孔;其中,该第二摆动板以其所述第二转轮结合孔与该第二转轮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二固定件之上,且其包括一第二高位结合部与一第三高位结合部;以及
一第三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三轴承设置板;
一第三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三轴承设置板之上;及
一第三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三轴承设置板之上;
其中,该第三高位轴承件连接至该第二摆动板的该第二高位结合部,且该第二摆动板的该第三高位结合部连接至该第二轴承单元的该第二高位轴承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包括:
一第三固定件,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具有一第三转轮;
一第三摆动板,具有一第三转轮结合孔;其中,该第三摆动板以其所述第三转轮结合孔与该第三转轮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三固定件之上,且其包括一第三低位结合部与一第四低位结合部;以及
一第四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四轴承设置板;
一第四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四轴承设置板之上;及
一第四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四轴承设置板之上;
其中,该第四低位轴承件连接至该第三摆动板的该第三低位结合部,且该第三摆动板的该第四低位结合部连接至该第三轴承单元的该第三低位轴承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二低位传动模组作为该第一震动传导机构时,各第二低位传动模组更包括:
一第五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五轴承设置板;
一第五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五轴承设置板之上;及
一第五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五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该第三摆动板的该第三低位结合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震动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第三低位传动模组包括:
一第四固定件,设于该基座之上,且具有一第四转轮;
该第四摆动板具有一第四转轮结合孔;其中,该第四摆动板以其所述第四转轮结合孔与该第四转轮相互结合的方式而设于该第四固定件之上,且其包括一第四高位结合部与一第五低位结合部;
一第六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六轴承设置板;
一第六高位轴承件,设于该第六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该第四摆动板的该第四高位结合部;及
一第六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六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该第一摆动板的该第二低位结合部;
一第七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七轴承设置板;及
一第七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七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该第四摆动板的该第五低位结合部;以及
一第八轴承单元,包括:
一第八轴承设置板;及
一第八低位轴承件,设于该第八轴承设置板之上,且连接至该第四摆动板的该第五低位结合部。
CN201921202379.9U 2019-07-29 2019-07-29 震动按摩机 Active CN210904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2379.9U CN210904020U (zh) 2019-07-29 2019-07-29 震动按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2379.9U CN210904020U (zh) 2019-07-29 2019-07-29 震动按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4020U true CN210904020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7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2379.9U Active CN210904020U (zh) 2019-07-29 2019-07-29 震动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4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500400A (ja) 運動器官の筋肉を刺激する装置
US10016328B1 (en) Platform vibration generator
CN111803341A (zh) 一种可实现大面积按摩的改进型按摩椅
CN101053545B (zh) 身体振动机
US6468236B1 (en) Vibrating massage table
CN214550159U (zh) 可实现单平台双振幅动作的律动机
CN210904020U (zh) 震动按摩机
CN211356532U (zh) 一种摆动式按摩机
US20130035617A1 (en) Aerobic exercise vibration machine
US20240050305A1 (en) Massage chair
TW200938254A (en) Multi-function vibration training machine
CN207532535U (zh) 一种点压式腿部按摩仪
TWI734154B (zh) 震動按摩機(一)
CN201320274Y (zh) 健康振动机
CN201275238Y (zh) 复合多功能振动器
CN212038210U (zh) 一种振动按摩机构以及具有该振动按摩机构的足疗机
TWM587064U (zh) 震動按摩機(一)
CN109908545B (zh) 踩踏式震动装置
JP2006020651A (ja) 健康促進装置
CN205083944U (zh) 一种锻炼健身机
KR100995894B1 (ko) 수평이동을 활용한 운동 및 재활기구
CN200942267Y (zh) 具弹性缓冲及摇摆动作路径的运动复健器具
US5489257A (en) Massaging assembly with movable lower-back supporting member
CN216797031U (zh) 老年人组合联动式健身椅
KR100865260B1 (ko) 3차원진동 운동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