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0678U - 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 Google Patents

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0678U
CN210900678U CN201921789458.4U CN201921789458U CN210900678U CN 210900678 U CN210900678 U CN 210900678U CN 201921789458 U CN201921789458 U CN 201921789458U CN 210900678 U CN210900678 U CN 210900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eservoir
planting frame
temperature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94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启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Yuhe Edi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ang Yuhe Edi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ang Yuhe Edi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ang Yuhe Edi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894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0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0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06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它包括外壳,种植架,补水系统,电热器和控制系统;外壳为密闭中空拱形结构,种植架设置在外壳内部;补水系统包括水管,水泵和蓄水池,蓄水池与外壳底部连接,水泵一端与蓄水池连通,一端连接水管,水管穿过外壳伸入种植架正上方;电热器设置在外壳与蓄水池之间的空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连接在外壳一侧门板上的控制面板。该装置通过设置自动加热的补水装置,加装散射光补光灯,并且采用透明外壳设计,设置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的装置,解决了现有培养室功能单一,光照量不足,观察不便的问题,具有功能全面,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的特点。

Description

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培育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且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不同类型食用菌在不同生长阶段都离不开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以及适宜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现有的食用菌培养室往往功能单一,无法对环境中的各个指标进行监测并自动调整,且培养室内部的种植架采用固定角度的设计,操作人员难以从外部快速的观察种植架上菌种的生长状况,需要不断的进出培养室,对内部环境容易造成破坏;现有技术的培养室采用不透明的暗室设计,通过在室内加装补光装置来适应菌种生长不同阶段所需的光照情况,但此类设计往往只在顶部设置强光照射的补光灯,对于需要散射光的大部分菌种来说,强光照射会影响菌体生长,且固定角度的种植架使得不同层接收的光照情况不同,从而造成菌体生长发育情况不同。
因此,设计一种能自动补水并保持培养室内温度恒定,可以控制光照情况,可以调节二氧化碳浓度,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观测的食用菌培养室,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该装置通过设置自动加热的补水装置,加装散射光补光灯,并且采用透明外壳设计,设置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的装置,解决了现有培养室功能单一,光照量不足,观察不便的问题,具有功能全面,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它包括外壳,种植架,补水系统,电热器和控制系统;外壳为密闭中空拱形结构,种植架设置在外壳内部;补水系统包括水管,水泵和蓄水池,蓄水池与外壳底部连接,水泵一端与蓄水池连通,一端连接水管,水管穿过外壳伸入种植架正上方;电热器设置在外壳与蓄水池之间的空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连接在外壳一侧门板上的控制面板。
所述外壳两个曲面状侧面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顶部设置有遮光装置。
所述遮光装置包括电机,齿轮转轴和遮光布,电机输出端与齿轮转轴连接,遮光布一端与齿轮转轴连接,另一端随齿轮转轴收卷或垂下,与外壳配合。
所述种植架包括四块结构相同的种植板,种植板均与种植架底部的气缸的伸缩杆铰连接,四块种植板相互平行;气缸共四台,分别与种植架底部四角连接。
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排风扇。
所述外壳内部底板设置有补光灯,补光灯有两台。
所述水管位于种植架上方的部分连接有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和第三雾化器,第一雾化器和第三雾化器喷口向种植架方向倾斜,第二雾化器喷口竖直向下。
所述蓄水池一侧连接有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漏斗和弯管。
所述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共两组,一组装设在外壳内壁顶部,一组装设在外壳内部底板;液位传感器连接在蓄水池内壁。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器,键盘和处理器。
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它包括外壳,种植架,补水系统,电热器和控制系统;外壳为密闭中空拱形结构,种植架设置在外壳内部;补水系统包括水管,水泵和蓄水池,蓄水池与外壳底部连接,水泵一端与蓄水池连通,一端连接水管,水管穿过外壳伸入种植架正上方;电热器设置在外壳与蓄水池之间的空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连接在外壳一侧门板上的控制面板。该装置设置自动加热的补水装置,加装散射光补光灯,并且采用透明外壳设计,设置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的装置,功能全面,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便于操作人员观察。
在优选的方案中,外壳两个曲面状侧面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顶部设置有遮光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透明材质可以便于操作人员从外部观察菌体生长状况,遮光装置可以随时将透明的培养室变为暗室;双层玻璃可以有效隔绝热量,减少热量损失。
在优选的方案中,遮光装置包括电机,齿轮转轴和遮光布,电机输出端与齿轮转轴连接,遮光布一端与齿轮转轴连接,另一端随齿轮转轴收卷或垂下,与外壳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时,需要外界光照时,控制电机带动齿轮转轴旋转,将两侧的遮光布收卷起来;需要将培养室变为暗室时,控制电机将遮光布垂下,将透明外壳侧面遮住即可,操作方便。
在优选的方案中,种植架包括四块结构相同的种植板,种植板均与种植架底部的气缸的伸缩杆铰连接,四块种植板相互平行;气缸共四台,分别与种植架底部四角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控制同一侧的两台气泵升起,即可将同侧铰接的种植板抬起,使四块种植板向一个方向倾斜;操作十分方便,倾斜后的种植板便于操作人员从外部观察板上种植的菌体生长发育情况。
在优选的方案中,外壳一侧设置有排风扇。结构简单,使用时,排风扇与二氧化碳传感器配合,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值后,控制器开启排风扇,对培养室内部进行换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在优选的方案中,外壳内部底板设置有补光灯,补光灯有两台。结构简单,使用时,补光灯放置在底部,为种植板上的菌体提供散射光源,避免了从上方进行强光直射,保证了菌体的健康生长。
在优选的方案中,水管位于种植架上方的部分连接有第一雾化器,第二雾化器和第三雾化器,第一雾化器和第三雾化器喷口向种植架方向倾斜,第二雾化器喷口竖直向下。结构简单,使用时,雾化器将水管中的水进行雾化,倾斜的角度便于将雾化后的水汽均匀洒向种植架,雾化后的水汽不仅可以补水,还可以配合加热器更好的对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
在优选的方案中,蓄水池一侧连接有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漏斗和弯管。结构简单,使用时,雨水收集装置可以对降雨进行收集,将雨水收集到蓄水池,加热沸腾后对培养室内进行补水和温度调节,雾化的水汽避免了高温直接接触菌体;通过雨水收集减少了工作人员补水的频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优选的方案中,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共两组,一组装设在外壳内壁顶部,一组装设在外壳内部底板;液位传感器连接在蓄水池内壁。结构简单,使用时,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培养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情况,根据需要控制加热器和水泵进行补水和温度调节;液位传感器用来监测蓄水池内的液位,当液位较低时,发出信号,通过显示器提醒巡查的工作人员进行补水;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避免了因为气体比重问题导致的培养室内上下参数不同的问题,取平均值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
在优选的方案中,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器,键盘和处理器。结构简单,使用时,键盘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显示器可以便于操作人员获取参数信息,大大增强了交互性。
在优选的方案中,控制器选用80C51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选用型号为SM2711B的导轨式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选用型号为RS-CO2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型号为DX130液位传感器。
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它包括外壳,种植架,补水系统,电热器和控制系统;外壳为密闭中空拱形结构,种植架设置在外壳内部;补水系统包括水管,水泵和蓄水池,蓄水池与外壳底部连接,水泵一端与蓄水池连通,一端连接水管,水管穿过外壳伸入种植架正上方;电热器设置在外壳与蓄水池之间的空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连接在外壳一侧门板上的控制面板。该装置通过设置自动加热的补水装置,加装散射光补光灯,并且采用透明外壳设计,设置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的装置,解决了现有培养室功能单一,光照量不足,观察不便的问题,具有功能全面,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种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板关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连接的逻辑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外壳1,种植架2,种植板21,气缸22,水管31,水泵32,蓄水池33,电热器4,电机51,齿轮转轴52,排风扇6,补光灯7,第一雾化器81,第二雾化器82,第三雾化器83,漏斗91,弯管92,控制面板10,温湿度传感器101,二氧化碳传感器102,液位传感器10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中,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它包括外壳1,种植架2,补水系统,电热器4和控制系统;外壳1为密闭中空拱形结构,种植架2设置在外壳1内部;补水系统包括水管31,水泵32和蓄水池33,蓄水池33与外壳1底部连接,水泵32一端与蓄水池33连通,一端连接水管31,水管31穿过外壳1伸入种植架2正上方;电热器4设置在外壳1与蓄水池33之间的空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连接在外壳1一侧门板上的控制面板10。该装置设置自动加热的补水装置,加装散射光补光灯7,并且采用透明外壳1设计,设置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的装置,功能全面,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便于操作人员观察。
优选的方案中,外壳1两个曲面状侧面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顶部设置有遮光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透明材质可以便于操作人员从外部观察菌体生长状况,遮光装置可以随时将透明的培养室变为暗室;双层玻璃可以有效隔绝热量,减少热量损失。
优选的方案中,遮光装置包括电机51,齿轮转轴52和遮光布,电机51输出端与齿轮转轴52连接,遮光布一端与齿轮转轴52连接,另一端随齿轮转轴52收卷或垂下,与外壳1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时,需要外界光照时,控制电机51带动齿轮转轴52旋转,将两侧的遮光布收卷起来;需要将培养室变为暗室时,控制电机51将遮光布垂下,将透明外壳1侧面遮住即可,操作方便。
优选的方案中,种植架2包括四块结构相同的种植板21,种植板21均与种植架2底部的气缸22的伸缩杆铰连接,四块种植板21相互平行;气缸22共四台,分别与种植架2底部四角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控制同一侧的两台气泵升起,即可将同侧铰接的种植板21抬起,使四块种植板21向一个方向倾斜;操作十分方便,倾斜后的种植板21便于操作人员从外部观察板上种植的菌体生长发育情况。
优选的方案中,外壳1一侧设置有排风扇6。结构简单,使用时,排风扇6与二氧化碳传感器102配合,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值后,控制器开启排风扇6,对培养室内部进行换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优选的方案中,外壳1内部底板设置有补光灯7,补光灯7有两台。结构简单,使用时,补光灯7放置在底部,为种植板21上的菌体提供散射光源,避免了从上方进行强光直射,保证了菌体的健康生长。
优选的方案中,水管31位于种植架2上方的部分连接有第一雾化器81,第二雾化器82和第三雾化器83,第一雾化器81和第三雾化器83喷口向种植架2方向倾斜,第二雾化器82喷口竖直向下。结构简单,使用时,雾化器将水管31中的水进行雾化,倾斜的角度便于将雾化后的水汽均匀洒向种植架2,雾化后的水汽不仅可以补水,还可以配合加热器更好的对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方案中,蓄水池33一侧连接有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漏斗91和弯管92。结构简单,使用时,雨水收集装置可以对降雨进行收集,将雨水收集到蓄水池33,加热沸腾后对培养室内进行补水和温度调节,雾化的水汽避免了高温直接接触菌体;通过雨水收集减少了工作人员补水的频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优选的方案中,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01,二氧化碳传感器102和液位传感器103;温湿度传感器10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02共两组,一组装设在外壳1内壁顶部,一组装设在外壳1内部底板;液位传感器103连接在蓄水池33内壁。结构简单,使用时,温湿度传感器101监测培养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情况,根据需要控制加热器和水泵32进行补水和温度调节;液位传感器103用来监测蓄水池33内的液位,当液位较低时,发出信号,通过显示器提醒巡查的工作人员进行补水;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10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02,避免了因为气体比重问题导致的培养室内上下参数不同的问题,取平均值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
优选的方案中,控制面板10包括显示器,键盘和处理器。结构简单,使用时,键盘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显示器可以便于操作人员获取参数信息,大大增强了交互性。
优选的方案中,控制器选用80C51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101选用型号为SM2711B的导轨式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102选用型号为RS-CO2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103的型号为DX130液位传感器。
如上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安装使用时,外壳1为密闭中空拱形结构,种植架2设置在外壳1内部;补水系统包括水管31,水泵32和蓄水池33,蓄水池33与外壳1底部连接,水泵32一端与蓄水池33连通,一端连接水管31,水管31穿过外壳1伸入种植架2正上方;电热器4设置在外壳1与蓄水池33之间的空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连接在外壳1一侧门板上的控制面板10。该装置设置自动加热的补水装置,加装散射光补光灯7,并且采用透明外壳1设计,设置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的装置,功能全面,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便于操作人员观察。
使用时,外壳1两个曲面状侧面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顶部设置有遮光装置,透明材质可以便于操作人员从外部观察菌体生长状况,遮光装置可以随时将透明的培养室变为暗室;双层玻璃可以有效隔绝热量,减少热量损失。
使用时,遮光装置包括电机51,齿轮转轴52和遮光布,电机51输出端与齿轮转轴52连接,遮光布一端与齿轮转轴52连接,另一端随齿轮转轴52收卷或垂下,与外壳1配合,需要外界光照时,控制电机51带动齿轮转轴52旋转,将两侧的遮光布收卷起来;需要将培养室变为暗室时,控制电机51将遮光布垂下,将透明外壳1侧面遮住即可,操作方便。
使用时,种植架2包括四块结构相同的种植板21,种植板21均与种植架2底部的气缸22的伸缩杆铰连接,四块种植板21相互平行;气缸22共四台,分别与种植架2底部四角连接,控制同一侧的两台气泵升起,即可将同侧铰接的种植板21抬起,使四块种植板21向一个方向倾斜;操作十分方便,倾斜后的种植板21便于操作人员从外部观察板上种植的菌体生长发育情况。
使用时,外壳1一侧设置有排风扇6,排风扇6与二氧化碳传感器102配合,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值后,控制器开启排风扇6,对培养室内部进行换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使用时,外壳1内部底板设置有补光灯7,补光灯7有两台,补光灯7放置在底部,为种植板21上的菌体提供散射光源,避免了从上方进行强光直射,保证了菌体的健康生长。
使用时,水管31位于种植架2上方的部分连接有第一雾化器81,第二雾化器82和第三雾化器83,第一雾化器81和第三雾化器83喷口向种植架2方向倾斜,第二雾化器82喷口竖直向下,雾化器将水管31中的水进行雾化,倾斜的角度便于将雾化后的水汽均匀洒向种植架2,雾化后的水汽不仅可以补水,还可以配合加热器更好的对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
使用时,蓄水池33一侧连接有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漏斗91和弯管92,雨水收集装置可以对降雨进行收集,将雨水收集到蓄水池33,加热沸腾后对培养室内进行补水和温度调节,雾化的水汽避免了高温直接接触菌体;通过雨水收集减少了工作人员补水的频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使用时,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01,二氧化碳传感器102和液位传感器103;温湿度传感器10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02共两组,一组装设在外壳1内壁顶部,一组装设在外壳1内部底板;液位传感器103连接在蓄水池33内壁,温湿度传感器101监测培养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情况,根据需要控制加热器和水泵32进行补水和温度调节;液位传感器103用来监测蓄水池33内的液位,当液位较低时,发出信号,通过显示器提醒巡查的工作人员进行补水;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10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02,避免了因为气体比重问题导致的培养室内上下参数不同的问题,取平均值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
使用时,控制面板10包括显示器,键盘和处理器,键盘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显示器可以便于操作人员获取参数信息,大大增强了交互性。
使用时,控制器选用80C51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101选用型号为SM2711B的导轨式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102选用型号为RS-CO2的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103的型号为DX130液位传感器。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它包括外壳(1)、种植架(2)、补水系统、电热器(4)和控制系统;外壳(1)为密闭中空拱形结构,种植架(2)设置在外壳(1)内部;补水系统包括水管(31)、水泵(32)和蓄水池(33),蓄水池(33)与外壳(1)底部连接,水泵(32)一端与蓄水池(33)连通,一端连接水管(31),水管(31)穿过外壳(1)伸入种植架(2)正上方;电热器(4)设置在外壳(1)与蓄水池(33)之间的空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和连接在外壳(1)一侧门板(11)上的控制面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两个曲面状侧面为透明双层玻璃结构,顶部设置有遮光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遮光装置包括电机(51)、齿轮转轴(52)和遮光布,电机(51)输出端与齿轮转轴(52)连接,遮光布一端与齿轮转轴(52)连接,另一端随齿轮转轴(52)收卷或垂下,与外壳(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种植架(2)包括四块结构相同的种植板(21),种植板(21)均与种植架(2)底部的气缸(22)的伸缩杆铰连接,四块种植板(21)相互平行;气缸(22)共四台,分别与种植架(2)底部四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一侧设置有排风扇(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外壳(1)内部底板设置有补光灯(7),补光灯(7)有两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水管(31)位于种植架(2)上方的部分连接有第一雾化器(81)、第二雾化器(82)和第三雾化器(83),第一雾化器(81)和第三雾化器(83)喷口向种植架方向倾斜,第二雾化器(82)喷口竖直向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33)一侧连接有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漏斗(91)和弯管(9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01)、二氧化碳传感器(102)和液位传感器(103);温湿度传感器(101)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02)共两组,一组装设在外壳(1)内壁顶部,一组装设在外壳(1)内部底板;液位传感器(103)连接在蓄水池(33)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面板(10)包括显示器、键盘和处理器。
CN201921789458.4U 2019-10-23 2019-10-23 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00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9458.4U CN210900678U (zh) 2019-10-23 2019-10-23 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9458.4U CN210900678U (zh) 2019-10-23 2019-10-23 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0678U true CN210900678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42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945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00678U (zh) 2019-10-23 2019-10-23 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06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4347A (zh) * 2020-11-13 2021-02-05 马兴业 一种采用敞开式换气口的猴头菇食用菌种植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4347A (zh) * 2020-11-13 2021-02-05 马兴业 一种采用敞开式换气口的猴头菇食用菌种植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8561U (zh) 温室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
CN210900678U (zh) 自动补水的恒温食用菌培养室
CN208604788U (zh) 一种防止植物病虫害的室外绿化墙体
CN104694390A (zh) 一种均衡移位实验鸡胚自动培养仪
CN208917198U (zh) 一种微生物菌种培育气候调节设备
CN217986157U (zh) 一种花卉栽培用保温型种植床
CN208446197U (zh) 一种用于农业物联网的育苗培植箱
CN207885391U (zh) 花卉集体水培装置
CN116138085A (zh) 一种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培育箱
CN212504909U (zh) 一种中药材发酵箱
CN107980638A (zh) 一种节能型组培箱
CN205179860U (zh) 一种全自动植物生长机
CN207911660U (zh) 一种节能型组培箱
CN208768580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便于通风的育苗装置
CN206808134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柜
CN106613435A (zh) 一种植物雾化补水种植装置
CN207099879U (zh) 一种球型蔬菜栽培箱
CN220364543U (zh) 一种生物细胞活性培养设备
CN216795913U (zh) 一种小麦种子培育箱
CN212116415U (zh) 一种家用智能蔬菜培养箱
CN219373256U (zh) 一种菜心选育生长架及其培育室
CN216438172U (zh) 一种用于牛樟芝种植的生化培养箱
CN218587758U (zh) 一种增强植物抗病力培养观察箱
CN218527050U (zh) 一种培养箱
CN215736050U (zh) 一种便于温度观测的中草药育苗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