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0273U - 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00273U
CN210900273U CN201921452835.5U CN201921452835U CN210900273U CN 210900273 U CN210900273 U CN 210900273U CN 201921452835 U CN201921452835 U CN 201921452835U CN 210900273 U CN210900273 U CN 210900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textile
fertilizer
heavy clay
planting
clay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528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家玉
殷情
查发明
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ji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ji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ji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ji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528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00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00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00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原土层、种植层、种植孔、肥料槽、第一土工布、肥料、第二土工布、盲沟、第三土工布、碎石子和第四土工布,所述原土层内设有种植层,所述种植层由重黏土土壤构成,所述种植层的中间开设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层位于种植孔的侧边设有肥料槽,所述种植层位于肥料槽内铺设有第一土工布,所述第一土工布的上方填充有肥料,所述肥料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土工布,所述第二土工布的上方填充有重黏土土壤,所述种植层位于第二土工布的上方设有盲沟,此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通过盲管可以便于导水,并且在盲管的外侧包裹第五土工布,通过第五土工布可以保护盲管,防止盲管阻塞。

Description

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黏土改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按颗粒组分将土壤分为黏土、壤土、沙壤土和砂类土四大类。其中黏土又分为重黏土、轻黏土、砂质黏土和粉质黏土四类。重黏土是土中黏粒组的百分含量大于60%的一种黏土,黏性土中细颗粒含量多,土的内摩擦系数小而黏聚力大.透水性小而吸水能力强,毛细现象显著.有较大的可塑性。黏性土干燥时较坚硬.施工时不易破碎。浸湿后能长期保持水分,不易挥发,因而承载力小。
现有的重黏土的改进结构如专利申请号201820526324.2提到的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他虽然能够改善了土壤的渗透性,降低土壤的含盐量,提高绿化景观种植土壤的利用率,而且本方案环保、无污染,能够更好的改善土壤养分,但在实际使用时土壤本身的特性依然没有改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原土层、种植层、种植孔、肥料槽、第一土工布、肥料、第二土工布、盲沟、第三土工布、碎石子和第四土工布,所述原土层内设有种植层,所述种植层由重黏土土壤构成,所述种植层的中间开设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层位于种植孔的侧边设有肥料槽,所述种植层位于肥料槽内铺设有第一土工布,所述第一土工布的上方填充有肥料,所述肥料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土工布,所述第二土工布的上方填充有重黏土土壤,所述种植层位于第二土工布的上方设有盲沟,所述种植层位于盲沟顶部铺设有第三土工布,所述盲沟位于第三土工布的顶部填充有碎石子,所述盲沟位于碎石子的顶部铺设有第四土工布,所述第四土工布的顶部填充有重黏土土壤。
优选的,所述肥料为热性肥料。
优选的,所述盲沟位于碎石子内部设置有盲管,且盲管的外侧包裹有第五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土工布、第二土工布、第三土工布、第四土工布和第五土工布均为透水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种植层内的肥料槽底部水平高度高于种植孔的底部水平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盲沟可以进导水,通过第三土工布、碎石子和第四土工布结构可以便于把周围的水倒入到盲沟内,从而通过盲沟可以排除一部分水,另一部分水通过渗透可以渗透到肥料槽内,并且与肥料混合,混合后的肥料可以进行扩散,一部分肥料作用于种植孔内的苗木,另一部分肥料会改善土壤,并且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增加肥料量,增加改变效率,多次施肥,久而久之可以改变土壤特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盲管可以便于导水,并且在盲管的外侧包裹第五土工布,通过第五土工布可以保护盲管,防止盲管阻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土层;2、种植层;3、种植孔;4、肥料槽;5、第一土工布;6、肥料;7、第二土工布;8、盲沟;9、第三土工布;10、碎石子;11、第四土工布;12、盲管;13、第五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原土层1、种植层2、种植孔3、肥料槽4、第一土工布5、肥料6、第二土工布7、盲沟8、第三土工布9、碎石子10和第四土工布11,所述原土层1内设有种植层2,所述种植层2由重黏土土壤构成,所述种植层2的中间开设有种植孔3,所述种植层2位于种植孔3的侧边设有肥料槽4,所述种植层2位于肥料槽4内铺设有第一土工布5,所述第一土工布5的上方填充有肥料6,所述肥料6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土工布7,所述第二土工布7的上方填充有重黏土土壤,所述种植层2位于第二土工布7的上方设有盲沟8,所述种植层2位于盲沟8顶部铺设有第三土工布9,所述盲沟8位于第三土工布9的顶部填充有碎石子10,所述盲沟8位于碎石子10的顶部铺设有第四土工布11,所述第四土工布11的顶部填充有重黏土土壤,在使用时,通过盲沟8可以进导水,通过第三土工布9、碎石子10和第四土工布11结构可以便于把周围的水倒入到盲沟8内,从而通过盲沟8可以排除一部分水,另一部分水通过渗透可以渗透到肥料槽4内,并且与肥料6混合,混合后的肥料6可以进行扩散,一部分肥料6作用于种植孔内的苗木,另一部分肥料6会改善土壤,并且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增加肥料6量,增加改变效率,多次施肥,久而久之可以改变土壤特性。
所述肥料6为热性肥料,如动物粪便,便于改善土壤特性。
所述盲沟8位于碎石子10内部设置有盲管12,且盲管12的外侧包裹有第五土工布13,通过盲管12可以便于导水,并且在盲管12的外侧包裹第五土工布13,通过第五土工布13可以保护盲管12,防止盲管12阻塞。
所述第一土工布5、第二土工布7、第三土工布9、第四土工布11和第五土工布13均为透水土工布,便于进行透水。
所述种植层2内的肥料槽4底部水平高度高于种植孔3的底部水平高度便于肥料扩散到植物根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包括原土层(1)、种植层(2)、种植孔(3)、肥料槽(4)、第一土工布(5)、肥料(6)、第二土工布(7)、盲沟(8)、第三土工布(9)、碎石子(10)和第四土工布(1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土层(1)内设有种植层(2),所述种植层(2)由重黏土土壤构成,所述种植层(2)的中间开设有种植孔(3),所述种植层(2)位于种植孔(3)的侧边设有肥料槽(4),所述种植层(2)位于肥料槽(4)内铺设有第一土工布(5),所述第一土工布(5)的上方填充有肥料(6),所述肥料(6)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土工布(7),所述第二土工布(7)的上方填充有重黏土土壤,所述种植层(2)位于第二土工布(7)的上方设有盲沟(8),所述种植层(2)位于盲沟(8)顶部铺设有第三土工布(9),所述盲沟(8)位于第三土工布(9)的顶部填充有碎石子(10),所述盲沟(8)位于碎石子(10)的顶部铺设有第四土工布(11),所述第四土工布(11)的顶部填充有重黏土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6)为热性肥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8)位于碎石子(10)内部设置有盲管(12),且盲管(12)的外侧包裹有第五土工布(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土工布(5)、第二土工布(7)、第三土工布(9)、第四土工布(11)和第五土工布(13)均为透水土工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2)内的肥料槽(4)底部水平高度高于种植孔(3)的底部水平高度。
CN201921452835.5U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Active CN210900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2835.5U CN210900273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52835.5U CN210900273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00273U true CN210900273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5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52835.5U Active CN210900273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002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4156A (zh) * 2020-12-03 2021-03-26 四川云辰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瘠薄地破岩改土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4156A (zh) * 2020-12-03 2021-03-26 四川云辰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瘠薄地破岩改土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0305B (zh) 一种用于改善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的湿地治理方法
CN103015382A (zh) 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拦截沟渠
CN210421010U (zh) 一种减少渗漏加强净化的农田生态沟渠
CN107969188A (zh) 一种盐碱地沟渠边坡草本植被植生结构及建植方法
CN104412751A (zh) 一种盐碱滩地黏质滨海盐土改良方法
CN105464050A (zh) 可再生填料-植物组合式沟渠-护坡氮磷生态拦截系统
CN110106826A (zh) 河底微生物灌浆生态防渗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64487A (zh) 一种混合改良土壤复垦沙漠的方法
CN104294830A (zh) 边坡生态防护及恢复方法及其布置结构
CN206815352U (zh) 一种类壤土基质的边坡机构
CN210900273U (zh) 一种重黏土土壤改良结构
CN105706555A (zh) 盐碱地绿化工程原土改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05208B (zh) 一种加速石漠化区岩石风化的水土保持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212589126U (zh) 一种保水型生态环保树池
CN204090476U (zh) 改良河道水域退化土壤的生态构造
CN103112954B (zh) 一种茶园面源污染防控及资源循环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CN206070498U (zh) 一种处理初期雨水的农田沉水植物生态沟渠
CN201349426Y (zh) 一种污泥基质生态绿化袋
CN212294541U (zh) 一种水利用的生态护坡
CN204298833U (zh) 边坡生态防护及恢复用布置结构
CN210275048U (zh) 一种改变土壤盐碱的斗渠生态渗滤工程系统
CN210421033U (zh) 一种坡耕地径流污染拦蓄系统
CN202773305U (zh) 茶树新型种植沟
CN203112595U (zh) 一种茶园面源污染防控及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CN206928404U (zh) 一种高透水耐冲击的生态排水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