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8149U - 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8149U
CN210898149U CN201922255609.4U CN201922255609U CN210898149U CN 210898149 U CN210898149 U CN 210898149U CN 201922255609 U CN201922255609 U CN 201922255609U CN 210898149 U CN210898149 U CN 210898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 barrier
base
holes
arc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556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Gengyu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Gengyu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Gengyu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Gengyu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556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8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8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8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包括装配基座、隔弧板基、动隔弧板和自攻螺丝,隔弧板基开设有两排通孔,动隔弧板包括矩形框体,矩形框体的上框板能够封堵住上排通孔,下框板能够封堵住下排通孔;动隔弧板靠近隔弧板基的一侧设有两排能够卡入通孔中的凸块,动隔弧板两侧向外凸出形成压板部,压板部开设有开设有定位孔,装配基座位于内腔两侧对称设有导轨,且导轨处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台。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式装配法,动隔弧板安装流程简化,不再需要两根压条,杜绝了动隔弧板滑落的风险;动隔弧板设有带定位孔的压板部,使其在关门状态下直接接触两侧导轨,而导轨处设有定位凸台,从而使动隔弧板能准确放平,防止歪斜。

Description

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电箱内的接插口与接插件之间在接插的时候会存在拉电弧,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电箱内的接插件出现故障,同时电箱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存在使用的安全隐患。
为此,公开号为CN207611963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电箱隔弧散热结构。该电箱隔弧散热结构包括箱体,箱体内排布有插座,插座内有接插口,插座安装有定位螺丝,定位螺丝位于隔弧板的滑槽内,隔弧板中间位置有顶板槽,顶板槽内装入顶板,箱体中与顶板对应的一侧安装有弹簧,隔弧板上有槽口,插座上有散热孔,插座上安装有散热器。这种电箱只是对隔弧板散热结构进行改进,并未对隔弧板装配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传统隔弧板装配结构在使用时存在需要固定压条,装配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包括装配基座、隔弧板基、动隔弧板和自攻螺丝,所述隔弧板基的四角开设有与自攻螺丝配合的固定孔,所述装配基座开设有与自攻螺丝配合的固定配合孔,所述隔弧板基开设有两排通孔,所述动隔弧板包括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上框板能够封堵住隔弧板基的上排通孔,下框板能够封堵住隔弧板基的下排通孔;所述动隔弧板靠近隔弧板基的一侧设有两排能够卡入通孔中的凸块,所述动隔弧板位于上排凸块的两侧向外凸出形成压板部,所述压板部开设有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装配基座位于内腔两侧对称设有导轨,且导轨处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台。
进一步地,上述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中,所述装配基座的四角处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上述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中,所述装配基座的边部外侧均布有加强筋板。
进一步地,上述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中,所述隔弧板基共开设有六个通孔,通孔为矩形孔。
进一步地,上述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中,所述凸块的凸出厚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内置式装配法,动隔弧板安装流程简化,不再需要两根压条,杜绝了动隔弧板滑落的风险;动隔弧板设有带定位孔的压板部,使其在关门状态下直接接触两侧导轨,而导轨处设有定位凸台,从而使动隔弧板能准确放平,防止歪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动隔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装配基座,2-安装孔,3-加强筋板,4-隔弧板基,5-通孔,6-动隔弧板,601-矩形框体,602-凸块,603-定位孔,7-自攻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包括装配基座1、隔弧板基4、动隔弧板6和自攻螺丝7,隔弧板基4的四角开设有与自攻螺丝7配合的固定孔,装配基座1开设有与自攻螺丝配合的固定配合孔。隔弧板基4开设有两排通孔5,动隔弧板6包括矩形框体601,矩形框体601的上框板能够封堵住隔弧板基4的上排通孔5,下框板能够封堵住隔弧板基4的下排通孔5。动隔弧板6靠近隔弧板基4的一侧设有两排能够卡入通孔5中的凸块602,动隔弧板6位于上排凸块602的两侧向外凸出形成压板部,压板部开设有开设有定位孔603。装配基座1位于内腔两侧对称设有导轨,且导轨处有与定位孔603配合的定位凸台。
本实施例中,装配基座1的四角处设有安装孔2,装配基座1的边部外侧均布有加强筋板3。
本实施例中,隔弧板基4共开设有六个通孔5,通孔5为矩形孔。
本实施例中,凸块602的凸出厚度为1-2mm。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内置式装配法,动隔弧板6安装流程简化,不再需要两根压条,杜绝了动隔弧板6滑落的风险;动隔弧板6设有带定位孔603的压板部,使其在关门状态下直接接触两侧导轨,而导轨处设有定位凸台,从而使动隔弧板6能准确放平,防止歪斜。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利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基座、隔弧板基、动隔弧板和自攻螺丝,所述隔弧板基的四角开设有与自攻螺丝配合的固定孔,所述装配基座开设有与自攻螺丝配合的固定配合孔,所述隔弧板基开设有两排通孔,所述动隔弧板包括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上框板能够封堵住隔弧板基的上排通孔,下框板能够封堵住隔弧板基的下排通孔;所述动隔弧板靠近隔弧板基的一侧设有两排能够卡入通孔中的凸块,所述动隔弧板位于上排凸块的两侧向外凸出形成压板部,所述压板部开设有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装配基座位于内腔两侧对称设有导轨,且导轨处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基座的四角处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基座的边部外侧均布有加强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基共开设有六个通孔,通孔为矩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凸出厚度为1-2mm。
CN201922255609.4U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 Active CN210898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5609.4U CN210898149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5609.4U CN210898149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8149U true CN210898149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4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55609.4U Active CN210898149U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8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8262B2 (en) Junction box, solar cell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bus bar in junction box
CN210898149U (zh) 一种电箱隔弧板装配结构
CN213585252U (zh) 一种改进内部结构的充电器
CN207834733U (zh) 一种电连接器壳体、电连接器以及推拉式配电柜
CN101483982A (zh) 三体框架式控制器
CN203084243U (zh) 连接器
WO2016082715A1 (zh) 一种时间继电器插座
CN201466402U (zh) 一种适用于机柜的电源插座
CN213185857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08570992U (zh) 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
CN218550558U (zh) 一种电磁屏蔽机箱
CN201142441Y (zh) 零插入力插座结构
CN211019857U (zh) 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
CN214379935U (zh) 一种高压配电盒的电器连接结构
CN210693158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组装式配电箱
CN219140694U (zh) 一种导轨和应用其的导轨组件
CN214757170U (zh) 一种横插式机箱
CN214797385U (zh) 一种可有效防止电极断裂的晶体管
CN210156781U (zh) 一种具有自散热通道的配电箱
CN220067880U (zh) 一种工业电源
CN210468192U (zh) 一种插接效果好的ac插座
CN218416993U (zh) 新型大功率1200瓦车载逆变电源
TWI775417B (zh) 模組化的通訊連接器
CN217426588U (zh) 一种智能开关
CN212990976U (zh) 一种低功耗熔断器式隔离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