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7796U - Usb塞子 - Google Patents

Usb塞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7796U
CN210897796U CN201922098510.8U CN201922098510U CN210897796U CN 210897796 U CN210897796 U CN 210897796U CN 201922098510 U CN201922098510 U CN 201922098510U CN 210897796 U CN210897796 U CN 2108977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plug body
plug
pressing block
usb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85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巨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985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77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77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77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SB塞子,适用于USB,所述USB包括USB端口以及USB壳体,所述USB塞子用于塞住USB端口,所述USB塞子包括压块和塞体,所述压块与所述塞体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为硬质件,所述塞体为柔质件;所述压块与USB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压块相对于壳体朝一个方向旋转后推动所述塞体插入USB端口内,且塞体与USB端口内壁密封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SB塞子,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塞体插入USB端口,每次插入的角度一致,塞体密封面与USB端口内壁之间不容易出现间隙通道,提高了密封性能;将塞体从USB端口拔出过程中,只有塞体部分受拉变形,受拉变形长度小,不容易发生断裂现象。

Description

USB塞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塞子。
背景技术
USB是通用串行总线,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主要用于电力传输或数据传输。
现有的USB接头包括USB母头和USB公头,USB母头通常为暴露状态,长时间暴露会导致积落灰尘,为了减少灰尘积落在USB母头内,通常使用USB塞子塞接在USB母头的端口上。现有的USB塞子通常由TPU或硅胶软胶制成,尾部设计火山口状,塞接时将尾部插入USB母头内部。
现有技术中的USB塞子强度差,尾巴容易被拉断,通过壳体干涉达到密封、防水、防尘,但是密封性能差,受到装配方式与变形影响容易导致防水失效,开启塞子时需要用手指将USB塞子抠出一部分,然后再捏住用力往外拉,开启塞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USB塞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USB塞子从USB母头内部拔出过程中容易被拉断、插入USB母头内部后容易出现密封失效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USB塞子,适用于USB,所述USB包括USB端口以及USB壳体,所述USB塞子用于塞住USB端口,所述USB塞子包括压块和塞体,所述压块与所述塞体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为硬质件,所述塞体为柔质件;所述压块与所述USB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压块相对于壳体朝一个方向旋转后推动所述塞体插入所述USB端口内,且所述塞体与所述USB端口内壁密封抵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SB壳体上设有容置腔,所述USB端口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侧,所述塞体位于所述压块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面,所述容置腔用于在所述塞体插入所述USB端口内之后容纳所述压块。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SB塞子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压块以及所述USB壳体连接,所述压块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USB壳体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轴为生耳,所述生耳分别与所述压块以及所述USB壳体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部,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腔内壁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块的边缘设有扣手拉。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扣手拉位于所述压块远离所述压块旋转中心的位置。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塞体的密封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具有柔性,且所述密封环的柔性大于所述塞体的柔性。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环由液态硅胶制成。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块靠近所述塞体的一面一体连接有插入块,所述塞体包覆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入块外表面,所述插入块用于推挤所述塞体一起插入所述USB端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SB塞子,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塞体插入USB端口,每次插入的角度一致,塞体密封面与USB端口内壁之间不容易出现间隙通道,提高了密封性能;由于压块为硬质件,相对于整体柔性塞子,本实用新型中将塞体从USB端口拔出过程中,只有塞体部分受拉变形,受拉变形长度小,不容易发生断裂现象。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USB塞子与USB端口相互配合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块的线框结构用以体现转轴与压块之间连接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体现压块与容置槽之间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体现容置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体现装配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体现容置槽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USB端口;
200、压块;
201、塞体;
202、转轴;
203、扣手拉;
204、密封环;
205、插入块;
206、压合密封面;
207、套筒;
300、USB壳体;
301、容置腔;
302、端口外密封面;
303、旋转槽;
304、装配孔;
305、倾斜面。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SB塞子,用于塞住USB端口100,USB塞子包括压块200和塞体201,压块200与塞体201固定连接,压块200为硬质件,塞体201为柔质件;压块200与USB壳体300转动连接,压块200相对于壳体朝一个方向旋转后推动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内,且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密封抵接。
基于上述设置,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每次插入的角度一致,不会出现斜着插入USB端口100的问题,塞体201密封面与USB端口100内壁之间不容易出现间隙通道,提高了密封性能,并且改善了使用的体验感。
将塞体201从USB端口100拔出过程中,只有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部分以及压块200之间的部分塞体201受拉变形,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的部分与USB端口100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对该部分塞体201表面产生拉扯作用力,但是塞体201表面与USB端口100内壁相互接触,该部分受到的拉力均匀分布于塞体201表面,减小了塞体201局部受到的拉力,提高了塞体201整体能够承受的拉力,且塞体201位于USB端口100与压块200之间的部分长度非常短,拉力能够分散到与其固定连接的压块200上,整体受拉变形长度小,不容易发生断裂现象。
结合图3和图4,USB壳体300上设有容置腔301,USB端口100位于容置腔301内侧,塞体201位于压块200靠近容置腔301的一面,容置腔301用于在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内之后容纳压块200。
通过上述设置,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后,压块200容纳在容置腔301内,减小了压块200露出在USB壳体300外部的体积,提高了USB壳体300与USB塞子相互配合后的结构紧凑性。USB壳体300对压块200具有防护作用,使压块200不容易受到其他物体的碰撞,避免因压块200受到其他物体撞击导致塞体201从USB端口100中脱落或塞体201与USB端口100之间密封失效,提高了塞体201在SUB端口上塞接的稳定性。
压块200旋转至容置腔301内之后,压块200的边缘与容置腔301的边缘抵接,压块200刚好将容置腔301封盖住,减少灰尘进入容置腔301,且提高了USB壳体300与USB塞子相互配合后的结构紧凑性。压块200与容置腔301边缘形成第一道密封,第一道密封可以减少水或灰尘进入容置腔301,塞体201形成第二道密封,塞体201将灰尘或水完全阻挡在容置腔301内。
USB塞子还包括转轴202,转轴202分别与压块200以及USB壳体300连接,压块200通过转轴202与USB壳体300转动连接,转轴202采用生耳,生耳分别与压块200以及USB壳体300转动连接。
当使用较长时间后,塞体201可能发生老化或磨损,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将USB塞子从USB壳体300上拆卸下来,并便于将新USB塞子重新安装在USB壳体300上。
生耳位于容置腔301内部,生耳两端分别与容置腔301内壁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压块200旋转推动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之后,压块200的旋转部能够容纳在容置腔301内侧,减小压块200露出容置腔301的体积,进一步提高了USB壳体300与USB塞子相互配合后的结构紧凑性,使压块200不容易受到其他物体的碰撞,避免因压块200受到其他物体撞击导致塞体201从USB端口100中脱落或塞体201与USB端口100之间密封失效,进一步提高了塞体201在SUB端口上塞接的稳定性。
另一示例中,转轴202与压块200固定连接,转轴202两端与USB壳体300转动连接,或者,转轴202与USB壳体300固定连接,压块200与转轴202转动连接。
压块200的边缘设有扣手拉203。
通过上述设置,使用手指插入扣手拉203与容置腔301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将压块200朝容置腔301外拉,便于将USB塞子从USB端口100中拔出。
扣手拉203位于压块200远离压块200旋转中心的位置。
通过上述设置,扣手拉203与压块200旋转中心的距离增大,用手从扣手拉203处扳压块200时,由公式:T(转矩)=F(力)*D(力臂长度)可知,增大扣手拉203(受力点)与压块200旋转中心的距离能够对压块200产生更大的转矩,将USB塞子从USB端口100拔出过程中更加省力。
扣手拉203为压块200靠近容置腔301的一面朝远离容置腔301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局部凹槽,该局部凹槽与容置腔301内壁和边缘之间形成供手指或指甲插入的间隙,手指或指甲插入该局部凹槽后便能够将压块200撬起并朝远离容置腔301的方向拉拽,从而将压块200从容置腔301内拔出。
扣手拉203也可以设置成门把手形,或在压块200上设置拉环,均可以实现开启压块200过程更加省力方便的效果。
塞体201的密封面(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接地接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环204,密封环204具有柔性,且所述密封环204的柔性大于所述塞体201的柔性。
通过上述设置,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后,塞体201的密封面与USB端口100内壁之间可能存在间隙,密封环204受到挤压后发生形变并填充塞体201的密封面与USB端口100内壁之间的间隙,并增大与USB端口100内壁之间的挤压作用力,形成干涉配合密封,提高密封性能。
密封环204由液态硅胶制成,本实施例中密封环204设置为两圈。
通过上述设置,液态硅胶通过LIM注塑工艺(注射成型胶,英文简称LIM,是一种适合于注射成型工艺的双组份半透明液体硅橡胶材料)与塞体201固定为一体,密封环204具有较塞体201更好的柔性,塞体201插入或拔出USB端口100过程中,密封环204被挤压变形后形成一层柔性密封层,塞体201与USB端口100相对运动时,密封环204在USB端口100内壁表面滑移,因此,密封环204即能够进一步提升塞体201与USB端口100之间的密封性能,又不至于发生卡死。
压块200由硬胶制成,塞体201由软胶制成。
通过上述设置,压块200硬度大于塞体201的硬度,能够在工作过程中维持塞子整体的形态,并在拔出塞体201过程中,将塞体201受到的拉力均匀分散至其与塞体201连接的部位,减小塞体201局部受到的拉力,提高塞体201的抗拉强度。
塞体201每次插入USB端口100或从USB端口100拔出,塞体201均受到挤压作用力变化而发生变形,由于塞体201具有较好的柔性,相对于硬胶,抗疲劳性能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或从USB端口100中拔出过程中,由于塞体201具有较好的柔性,塞体201与USB端口100之间不容易发生卡死。
塞体201与压块200之间同样采用LIM注塑工艺成型,压块200与塞体201过渡区域均匀且紧密,压块200与塞体201之间连接强度高,结合强度高,塞体201与压块200之间不容易发生分离。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USB塞子通过软胶硬胶相结合的设置方式,达到软胶制成的塞体201用于密封、硬胶制成的压块200用于推压塞体201或牵拉塞体20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胶体塞子,塞体201与压块200之间能够保持更高的结合强度,从USB端口100拔出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断裂。且压块200与USB壳体300转动连接,通过旋转带动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能够保持每次插入的角度一致,避免发生因插入角度倾斜过大导致密封失效,提升密封性能。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后,密封环204被挤压变形在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之间形成密封层填充USB端口100内壁与塞体201外壁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另一示例中,压块200靠近塞体201的一面一体连接有插入块205,塞体201包覆式固定连接在插入块205表面。压块200朝靠近USB端口100的方向旋转至容置腔301内后,插入块205推动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之后,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密封抵接。在工作过程中,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相互摩擦,由于压块200旋转推动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时与USB端口100内壁存在较小的倾斜角度,插入块205能够对塞体201进行支撑以固定塞体201的形态,减小塞体201受到斜向挤压作用发生斜向变形。
塞体201包覆在插入块205表面,插入块205远离压块200的一面以及插入块205的侧面均与塞体201固定连接,压块200朝远离USB端口100的方向旋转拔出容置腔301,插入块205带动塞体201朝USB端口100外部运动,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滑动摩擦,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将塞体201朝其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拉拽,插入块205侧面以及其远离压块200的一面均对塞体201提供拉力,提升插入块205与塞体201之间的连接强度。
插入块205具有刚性骨架作用,对塞体201形态进行稳固,塞体201则只进行预USB端口100内壁密封抵接,提高了USB塞子各部位的利用率。
实施例2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SB塞子,包括压块200和塞体201,压块200与塞体201固定连接,压块200为硬质件,塞体201为柔质件;压块200与USB壳体300转动连接,压块200相对于壳体朝一个方向旋转后推动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内,且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密封抵接。
USB壳体300上设有容置腔301,USB端口100位于容置腔301内侧,塞体201位于压块200靠近容置腔301的一面,容置腔301用于在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内之后容纳压块200。
USB塞子还包括转轴202,转轴202分别与压块200以及USB壳体300连接,压块200通过转轴202与USB壳体300转动连接。转轴202为生耳,生耳分别与压块200以及USB壳体300转动连接。
转轴202位于容置腔301内部,转轴202两端分别与容置腔301内壁转动连接。压块200的边缘设有扣手拉203。扣手拉203位于压块200远离压块200旋转中心的位置。
塞体201的密封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环204,密封环204具有柔性,且密封环204的柔性大于塞体201的柔性。密封环204由液态硅胶制成。
压块200靠近塞体201的一面一体连接有插入块205,塞体201包覆固定连接在插入块205外表面,插入块205用于推挤塞体201一起插入USB端口100。
结合图4,容置腔301的底面(与USB端口100连通的一面)为端口外密封面302,压块200靠近端口的一面设有压合密封面206,压合密封面206环绕塞体201设置,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后,压合密封面206与端口外密封面302密封抵接,形成第三道密封,结合压块200边缘与容置腔301边缘形成的第一道密封以及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二道密封,共计三道密封。
压块200边缘与容置腔301边缘形成的第一道密封为隔离密封,隔绝大部分灰尘和水进入容置腔301;压合密封面206与端口外密封面302密封抵接形成的第三道密封为初步密封,减少灰尘或水与塞体201表面接触,延缓塞体201老化,延长塞体201使用寿命;经过隔离密封和初步密封,以将大部分灰尘和水隔离在端口外部,塞体201再对水进行密封。
转轴202位于端口外密封面302外侧,端口面外密封面外侧设有旋转槽303,转轴202位于旋转槽303内,压块200上一体连接有套筒207,套筒207套接在转轴202上,套筒207外表面与旋转槽303表面滑动连接。旋转槽303用于容纳套筒207和转轴202,提高USB塞子与USB壳体300之间转配紧凑性,转筒外表面与旋转槽303表面滑动连接且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压块200边缘与容置腔301边缘的抵接以及旋转槽303与套筒207表面的滑动连接形成一圈抵接,实现压块200对容置腔301的无死角(除扣手拉203位置以外)封盖。
结合图5,USB壳体300上设有装配孔304,转轴202与装配孔304插接,装配孔304将USB壳体300外表面与旋转槽303连通。需要将USB塞子从USB壳体300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护时,使用顶针插入装配孔304,若转轴202采用生耳,生耳端部能够伸缩,将生耳的其中一端顶入至旋转槽303内,拉拽压块200以将生耳的另一端从容置槽内壁上的另一个装配孔304(此装配孔304也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中拔出,从而将压块200从USB壳体300上拆卸下来。
安装时,将套筒207套接在生耳上,使用薄金属片分别平贴在旋转槽303两端的装配孔304上,然后将生耳两端分别垂直抵靠在两个薄金属片上,逐渐滑入至旋转槽303内,生耳两端逐渐缩短,当生耳完全进入旋转槽303后,将两个薄金属片拔出,生耳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装配孔304对齐,生耳伸长并插入对应的装配孔304中,完成装配。
继续参考图3,为便于叙述,以塞体201沿USB端口100所朝的方向定义为塞体201的长度,塞体201长度方向与塞体201绕转轴202圆周运动所在的轨迹相切,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之后,塞体201长度方向的中心与转轴202旋转中心轴之间的垂直连线与USB端口100朝向垂直。
通过上述设置,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或从USB端口100拔出过程中,塞体201的中心位置运动方向均与USB端口100朝向之间的夹角均能够保持最小值,从而减小塞体201侧面与USB端口100内壁之间的夹角,减小塞体201因受到USB端口100内壁斜向挤压造成的变形,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只有,塞体201侧面能够保持与USB端口100内壁平行,USB端口100内壁对塞体201侧面产生的斜向挤压作用力降至最低,提高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3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SB塞子,包括压块200和塞体201,压块200与塞体201固定连接,压块200为硬质件,塞体201为柔质件;压块200与USB壳体300转动连接,压块200相对于壳体朝一个方向旋转后推动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内,且塞体201与USB端口100内壁密封抵接。
USB壳体300上设有容置腔301,USB端口100位于容置腔301内侧,塞体201位于压块200靠近容置腔301的一面,容置腔301用于在塞体201插入USB端口100内之后容纳压块200。
USB塞子还包括转轴202,转轴202分别与压块200以及USB壳体300连接,压块200通过转轴202与USB壳体300转动连接。转轴202为生耳,生耳分别与压块200以及USB壳体300转动连接。
转轴202位于容置腔301内部,转轴202两端分别与容置腔301内壁转动连接。压块200的边缘设有扣手拉203。扣手拉203位于压块200远离压块200旋转中心的位置。
塞体201的密封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环204,密封环204具有柔性,且密封环204的柔性大于塞体201的柔性。密封环204由液态硅胶制成。
压块200靠近塞体201的一面一体连接有插入块205,塞体201包覆固定连接在插入块205外表面,插入块205用于推挤塞体201一起插入USB端口100。
参照图6,转轴202位于端口外密封面302外侧,端口面外密封面外侧设有旋转槽303,转轴202位于旋转槽303内,压块200上一体连接有套筒207,套筒207套接在转轴202上,套筒207外表面与旋转槽303表面滑动连接。旋转槽303用于容纳套筒207和转轴202,提高USB塞子与USB壳体300之间转配紧凑性,转筒外表面与旋转槽303表面滑动连接且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压块200边缘与容置腔301边缘的抵接以及旋转槽303与套筒207表面的滑动连接形成一圈抵接,实现压块200对容置腔301的无死角(除扣手拉203位置以外)封盖。
容置腔301内侧面为倾斜面305,容置腔301的开口朝远离USB端口100的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上述设置,压块200旋转插入容置腔301过程中,容置腔301的内侧面可以对压块200进行导向,压块200更容易旋转插入至容置腔301内。压块200从容置腔301拔出过程中,容置腔301内壁也不会对压块200产生摩擦阻力,将压块200从容置腔301中拔出的过程中更加省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USB塞子,适用于USB,所述USB包括USB端口以及USB壳体,所述USB塞子用于塞住所述USB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塞子包括压块和塞体,所述压块与所述塞体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为硬质件,所述塞体为柔质件;所述压块与所述USB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压块相对于所述USB壳体朝一个方向旋转后推动所述塞体插入所述USB端口内,且所述塞体与所述USB端口内壁密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塞子,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壳体上设有容置腔,所述USB端口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侧,所述塞体位于所述压块靠近所述容置腔的一面,所述容置腔用于在所述塞体插入所述USB端口内之后容纳所述压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塞子,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塞子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压块以及所述USB壳体连接,所述压块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USB壳体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塞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生耳,所述生耳分别与所述压块以及所述USB壳体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塞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容置腔内部,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腔内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塞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的边缘设有扣手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塞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拉位于所述压块远离所述压块旋转中心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塞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的密封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具有柔性,且所述密封环的柔性大于所述塞体的柔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SB塞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由液态硅胶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USB塞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靠近所述塞体的一面一体连接有插入块,所述塞体包覆固定连接在所述插入块外表面,所述插入块用于推挤所述塞体一起插入所述USB端口。
CN201922098510.8U 2019-11-29 2019-11-29 Usb塞子 Active CN2108977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8510.8U CN210897796U (zh) 2019-11-29 2019-11-29 Usb塞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8510.8U CN210897796U (zh) 2019-11-29 2019-11-29 Usb塞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7796U true CN210897796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8510.8U Active CN210897796U (zh) 2019-11-29 2019-11-29 Usb塞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77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1228A (zh) 一种插接组件
CN210897796U (zh) Usb塞子
CN201892764U (zh) 具有防尘功能的光纤连接器
CN110932030A (zh) Usb塞子
CN212033336U (zh) 一种防水型usb接口
CN101598839B (zh) 光缆连接器的插针部件及其与光缆的抗拉连接结构
CN116315869A (zh) 汽车电池浮动型换电插拔接口
CN210640400U (zh) 一种三芯插头内壳
CN202305891U (zh) 一种倾斜角度出线型可重复开启使用的光纤接续子
CN218333512U (zh) 一种开关组件
CN210985133U (zh) 一种otg usb数据传输连接线
CN210404143U (zh) 一种能够防尘的usb数据线
CN205561685U (zh) 一种新型电子雷管引爆线
CN209844077U (zh) 超薄型防折断充电线
CN213214089U (zh) 屏幕防滑结构
CN209330345U (zh) 耳机防水结构和蓝牙耳机
KR100555125B1 (ko) 배터리 손잡이
CN211150939U (zh) 一种新型网线插头及网线接口
US7544891B2 (en) Adjusting member for cable
CN218528016U (zh) 面部美容深度清洁护理仪刷头结构
CN213124830U (zh) 一种音频连接器弯头
CN210158197U (zh) 一种便于插拔的可换芯眉笔容器
CN212517695U (zh) 一种充电口防水结构及平衡车
CN212064314U (zh) 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
CN210111237U (zh) 具有隐藏功能的便于携带的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