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2241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2241U
CN210892241U CN201921267316.1U CN201921267316U CN210892241U CN 210892241 U CN210892241 U CN 210892241U CN 201921267316 U CN201921267316 U CN 201921267316U CN 210892241 U CN210892241 U CN 210892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system
heat exchanger
port
indoo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73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
余凯
薛寒冬
傅英胜
李龙飞
倪毅
范建伟
许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2673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2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2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2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同一回路上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能够通过两次节流的方式,实现双蒸发温度,实现一个系统完成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目的。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
市场上常规空调系统一般只有一个蒸发温度,难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系统只有一个蒸发温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同一回路上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以及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制冷运行模式,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所述制冷运行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制热运行模式,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所述制热运行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流通管上设置有毛细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为节流阀和\或毛细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为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当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并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和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节流开度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为温度传感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空调系统包括制冷运行模式,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运行模式时,冷媒从压缩机依次经过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一节流元件连接,进行第一次节流,得到第一个蒸发温度冷媒,通向第一室内换热器,为室内环境降温,因为蒸发温度高于房间凝露温度,所以不会除湿;第一室内换热器出口与第二节流元件相连,冷媒流向第二节流元件,在第二节流元件进行第二次节流,得到第二个蒸发温度冷媒,通向第二室内换热器,蒸发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能为室内环境除湿。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能够通过两次节流的方式,实现双蒸发温度,实现一个系统完成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连接关系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压缩机;20、室外换热器;30、第一节流元件;40、第一室内换热器;50、第二节流元件;60、第二室内换热器;70、四通阀;71、第一阀口;72、第二阀口;73、第三阀口; 74、第四阀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的空调系统,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同一回路上的压缩机10、室外换热器20、第一节流元件30、第一室内换热器 40、第二节流元件50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60。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运行模式,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运行模式时,冷媒从压缩机10依次经过室外换热器20、第一节流元件30、第一室内换热器40、第二节流元件50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60,室外换热器20的出口与第一节流元件30连接,进行第一次节流,得到第一个蒸发温度冷媒,通向第一室内换热器40,为室内环境降温,因为蒸发温度高于房间凝露温度,所以不会除湿;第一室内换热器40出口与第二节流元件50相连,冷媒流向第二节流元件50,在第二节流元件50进行第二次节流,得到第二个蒸发温度冷媒,通向第二室内换热器60,蒸发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能为室内环境除湿。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能够通过两次节流的方式,实现双蒸发温度,实现一个系统完成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目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70,通过该四通阀70的作用,便于对空调的运行模式进行调节。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四通阀70包括第一阀口71、第二阀口72、第三阀口73以及第四阀口74,第一阀口71与压缩机10的出气口连接,第二阀口72与压缩机10的进气口连接,第三阀口73与室外换热器20连接,第四阀口74与第二室内换热器60 连接。
空调系统包括制冷运行模式和制热运行模式时,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运行模式时,第一阀口71和第三阀口73连通,第二阀口72和第四阀口74连通,冷媒从压缩机10依次经过室外换热器20、第一节流元件30、第一室内换热器40、第二节流元件50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 60。
当空调系统处于制热运行模式时,第一阀口71和第四阀口74连通,第三阀口73和第二阀口72连通。冷媒从压缩机10依次经过压缩机10、第二室内换热器60、第二节流元件50、第一室内换热器40、第一节流元件30以及室外换热器20。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室内换热器40的冷媒流通管上设置有毛细管,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运行工作模式时,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40的作用,便于实现进一步节流,便于给房间进行快速降温。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节流元件30和第二节流元件50可以设置为节流阀,还可以设置为毛细管,还可以将第一节流元件30和第二节流元件50设置为节流阀和毛细管的结合。
本实施例中的节流阀可以是电子膨胀阀等结构,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室内换热器60为一个,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中,还可以将第二室内换热器60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当第二室内换热器60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室内换热器60并联设置,便于与室内空气进行有效换热。
为了便于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图中未示出)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该控制器与第二节流元件50和温度检测元件控制连接,实际工作时,控制器根据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果对第二节流元件50的节流开度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当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的温度到达预定值之后,控制器控制第二节流元件50 全开,第二节流元件50不作节流,仅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40内部的毛细管进行降温。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温度检测元件为温度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该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空调系统实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当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导室内的温度到达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节流元件50处于全开状态,无节流作用,仅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40内部的毛细管进行降温。
本实施例中的预定值可以在19℃至26℃的范围内。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排气与四通阀相连,制冷运行模式下,四通阀冷媒流向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出口与第一节流元件相连,在第一节流元件内经过第一次节流,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蒸发换热,第一次节流低压较高,用于给房间降温;在第一室内换热器经过第一次蒸发后,在经过第二节流元件进行第二次节流,降低低压,流入第二室内换热器,此第二室内换热器主要进行除湿。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次节流的方式,实现双蒸发温度,实现一个系统完成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同一回路上的压缩机(10)、室外换热器(20)、第一节流元件(30)、第一室内换热器(40)、第二节流元件(50)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60);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60)为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当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60)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60)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70),所述四通阀(70)包括第一阀口(71)、第二阀口(72)、第三阀口(73)以及第四阀口(74),所述第一阀口(71)与所述压缩机(10)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阀口(72)与所述压缩机(10)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三阀口(73)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0)连接,所述第四阀口(74)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6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制冷运行模式,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所述制冷运行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71)和所述第三阀口(73)连通,所述第二阀口(72)和所述第四阀口(7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制热运行模式,当所述空调系统处于所述制热运行模式时,所述第一阀口(71)和所述第四阀口(74)连通,所述第三阀口(73)和所述第二阀口(7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40)的冷媒流通管上设置有毛细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30)和所述第二节流元件(50)为节流阀和\或毛细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50)和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第二节流元件(50)的节流开度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为温度传感器。
CN201921267316.1U 2019-08-05 2019-08-05 空调系统 Active CN210892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7316.1U CN210892241U (zh) 2019-08-05 2019-08-05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7316.1U CN210892241U (zh) 2019-08-05 2019-08-05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2241U true CN210892241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37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7316.1U Active CN210892241U (zh) 2019-08-05 2019-08-05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2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0766A (zh) * 2019-08-05 2019-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0766A (zh) * 2019-08-05 2019-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6672B (zh) 一种再热除湿系统温湿度控制方法
WO2019134509A1 (zh) 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352042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US115128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e compensator reheat valve
CN110345566B (zh) 具有调温除湿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64939A (zh) 一种空调系统、以及除湿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954565B (zh) 一种空调器用恒温除湿装置
WO2020261982A1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206420083U (zh) 一种预冷式热回收型新风机组
WO2022160862A1 (zh) 空调系统
CN210892241U (zh) 空调系统
CN105180527A (zh) 空调和热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305074B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US20240044528A1 (en)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CN105444298A (zh) 一种可控出风温度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50159935A1 (en) Apparatus with dehumidification and defrosting abilitie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9458709B (zh) 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10002118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6918125A (zh) 一种再热除湿系统内机出风温度控制方法
US20190323761A1 (en) Dehumidifying Device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US6817209B1 (en) Fluid cool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5509146A (zh) 具有除湿功能的辐射制冷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36356U (zh) 一种除湿机
KR20170127226A (ko) 히트펌프 공기조화시스템
JP439118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