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1340U - 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1340U
CN210881340U CN201921275328.9U CN201921275328U CN210881340U CN 210881340 U CN210881340 U CN 210881340U CN 201921275328 U CN201921275328 U CN 201921275328U CN 210881340 U CN210881340 U CN 210881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otating shaft
hand
cover body
but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53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琳
刘鹏
欧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owbest Label Pri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owbest Label Pri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owbest Label Pri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owbest Label Pri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53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1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1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1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包括壳体、盖体、扣手装置、抵接件、弹性片和抵接座,盖体盖合在壳体上,盖体设置有扣手槽,扣手装置位于扣手槽中并铰接于盖体,抵接件位于盖体内并与扣手装置连接,抵接件随扣手装置转动,盖体的铰接端与壳体的铰接端铰接,盖体的自由端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胶辊,壳体内设置有热敏组件和胶辊锁槽,胶辊和热敏组件相对设置并形成走纸通道,胶辊位于胶辊锁槽中,弹性片的自由端位于胶辊锁槽中,弹性片的自由端和胶辊的端部抵接,抵接座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抵接件和抵接座抵接。通过在盖体上设置开盖结构,从而简化结构布置和器件安装,进一步的优化开盖的方式,有利于手持条码打印机的小型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敏打印领域,尤其是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背景技术
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打印头上安装有半导体加热元件,打印头加热并接触热敏打印纸后就可以打印出需要的图案。随着热敏打印机的普及使用,在超市的收银台和电商发货处均使用到热敏条码打印机,在打印纸耗尽时,则需要打开盖子在打印纸仓内进行打印纸的更换。
由于经常需要打开盖子,所以一般来说,在小型热敏条码打印机中,厂家会采用按钮弹出盖子的结构设计,由于按钮需要空间进行布置,继而影响到小型条码打印机的整体布局,不利于打印机的小型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开盖方式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包括壳体、盖体、扣手装置、抵接件、弹性片和抵接座,盖体盖合在壳体上,盖体设置有扣手槽,扣手装置位于扣手槽中并铰接于盖体,抵接件位于盖体内并与扣手装置连接,抵接件随扣手装置转动;盖体的铰接端与壳体的铰接端铰接,盖体的自由端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胶辊,壳体内设置有热敏组件和胶辊锁槽,胶辊和热敏组件相对,热敏组件和胶辊之间形成走纸通道,胶辊位于胶辊锁槽中,弹性片的自由端位于胶辊锁槽中,弹性片的自由端和胶辊的端部抵接,抵接座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抵接件和抵接座抵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弹性片自由端和胶辊的端部抵接,将胶辊固定在胶辊锁槽中,从而将盖体合在壳体上,通过扣手装置的转动带动抵接件的转动,使得抵接件转动地与抵接座抵接,继而抵接件、扣手装置、盖体、和胶辊获得朝外的反作用力,并使胶辊脱离弹性件的锁定后,继而盖体从壳体上打开,通过在盖体上设置开盖结构,从而简化结构布置和器件安装,进一步的优化开盖的方式,有利于手持条码打印机的小型化设计。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扣手装置包括扣手和转轴组件,转轴组件连接在扣手和抵接件之间,扣手位于盖体的表面上,转轴组件与盖体铰接,扣手和抵接件均绕转轴组件转动。
由上可见,扣手位于盖体的表面,更有利于实现对扣手的转动,从而实现盖体的转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盖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组件,转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卡槽组件内。
由上可见,转轴组件设置在卡槽组件中,将转轴组件更稳定的限位在了盖体中,进一步提高设备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转轴组件包括第一扣手侧壁、第二扣手侧壁、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扣手侧壁和第二扣手侧壁相对设置,第一扣手侧壁和第二扣手侧壁均穿过扣手槽,第一扣手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槽,第二扣手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槽,第一转轴的第一端部设置在第一转轴槽中,第二转轴的第一端部设置在第二转轴槽中,第一转轴的第二端部和第二转轴的第二端部均设置有抵接件。
由上可见,对扣手施加一个转动的力,使得第一扣手侧壁、第二扣手侧壁、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实现同步转动,在转轴的端部均设置有抵接件,从而实现抵接件的同步转动,进一步实现抵接件的抵接作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盖体中还包括扭簧件,第一扣手侧壁上设置有凸起连接块,扭簧件缠绕在凸起连接块上;盖体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容纳槽,扭簧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一扣手侧壁抵接,扭簧件的第二端部设置在容纳槽中。
由上可见,扭簧件的第一端部和扣手侧壁抵接,扭簧件的第二端部设置在盖体表面的容纳槽中,对扣手提供一个向上的拉力,通过扭簧件提供周向力,减轻了原本所需的拉力,进一步的优化了开盖的手感。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扣手侧壁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扭簧槽,扭簧件的第一端部设置在扭簧槽中。
由上可见,盖体中设置有扭簧槽,将扭簧件的第一端部均设置在扭簧槽中,防止扭簧件的脱离,使扭簧件对壳体和转轴提供更稳定的周向作用力。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卡槽组件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位于扣手槽的两侧,第一转轴穿过第一卡槽,第二转轴穿过第二卡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卡槽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卡槽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一转轴穿过第一开口安装至第一卡槽中,第二转轴穿过第二开口安装至第二卡槽中。
由上可见,卡槽中设置有开口,转轴通过开口安装在卡槽中,且转轴与卡槽一一对应,便于转轴的安装,设置有两个卡槽和开口,增强了转轴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抵接座设置有抵接槽,抵接件位于抵接槽中。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抵接座上设置有两个抵接槽,两个抵接槽分别位于靠近胶辊的轴向端部的位置上。
由上可见,抵接座上设置有两个抵接槽,对抵接件进行限位,继而使得抵接件与抵接座更稳定的进行抵接,通过对扣手施加一个向上的拉力,使得抵接件转动与抵接座进行抵接,抵接件对抵接座施加了一个向下的作用力,继而抵接件、扣手装置、盖体、和胶辊获得朝上的反作用力,更有利于壳体和盖体的反向分离,进一步增强了开盖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条码打印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条码打印机实施例的壳体和弹性片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条码打印机实施例中盖体在内侧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条码打印机实施例中盖体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条码打印机实施例在合盖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条码打印机实施例在开盖状态下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是手持条码打印机的结构图,手持条码打印机包括盖体1、壳体3、扣手装置2,盖体1盖合在壳体3上。壳体3的表面上设置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由显示屏和三个并排设置的按键构成,壳体3的侧下方还设置有防滑水滴纹35,防止用户使用手持条码打印机时,因手滑脱落。
参照图2至图4,手持条码打印机还包括两个抵接件11、弹性片31、扣手槽12、胶辊槽13、卡槽组件14、扭簧组件和扣手装置2,盖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组件14,盖体1设置有扣手槽12,扣手装置2位于扣手槽12中并铰接于盖体1,抵接件11位于盖体1内并与扣手装置2连接,抵接件11随扣手装置2转动,盖体1的自由端上设置有胶辊槽13,胶辊131可转动地设置在胶辊槽13中,弹性片31的自由端和胶辊131的端部抵接。
扣手装置2包括扣手21和转轴组件22,转轴组件22连接在扣手21和抵接件11之间,抵接件11呈柱体设置,扣手21位于盖体1的表面上,扣手21呈板状设置,转轴组件22与盖体1铰接,扣手21和抵接件11均绕转轴组件22转动。盖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组件14,转轴组件22可转动地设置在卡槽组件14内。
转轴组件22包括第一扣手侧壁23、第二扣手侧壁24、第一转轴25和第二转轴26,第一扣手侧壁23和第二扣手侧壁24相对设置,第一扣手侧壁23和第二扣手侧壁24均穿过扣手槽12,第一扣手侧壁23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槽231,第二扣手侧壁24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槽241,第一转轴25的第一端部251设置在第一转轴槽231中,第二转轴26的第一端部261设置在第二转轴槽241中,第一转轴25的第二端部252固定连接一个抵接件11,第二转轴26的第二端部262固定连接另一个抵接件11,且两个抵接件11、扣手21和转轴组件22一体成型。
卡槽组件14包括第一卡槽141和第二卡槽142,第一卡槽141和第二卡槽142分别位于扣手槽12的两侧,第一转轴25穿过第一卡槽141,第二转轴26穿过第二卡槽142。第一卡槽141设置有第一开口143,第二卡槽142设置有第二开口144,第一转轴25穿过第一开口143安装至第一卡槽141中,第二转轴26穿过第二开口144安装至第二卡槽142中。
扭簧组件包括第一扭簧件151和第二扭簧件152,第一扣手侧壁23上设置有第一凸起连接块232,第二扣手侧壁24上设置有第二凸起连接块242,凸起连接块均呈圆柱体并朝向扣手槽12设置,第一扭簧件151缠绕在第一凸起连接块232上,第二扭簧件152缠绕在第二凸起连接块242上。
盖体1内表面上设置容纳槽,容纳槽呈细长型设置且贯穿扣手21内表面,容纳槽包括第一容纳槽161和第二容纳槽162,第一容纳槽161靠近第一凸起连接块232设置,第二容纳槽162靠近第二凸起连接块242设置。第一扭簧件151的第一端部和第一扣手侧壁23抵接,第一扭簧件151的第二端部设置在第一容纳槽161中;第二扭簧件152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扣手侧壁24抵接,第二扭簧件152的第二端部设置在第二容纳槽162中。
第一扣手侧壁23远离第一转轴2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扭簧槽171,第二扣手侧壁24远离第二转轴2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扭簧槽172,第一扭簧件151的第一端部设置在第一扭簧槽171中,第二扭簧件152的第一端部设置在第二扭簧槽172中,将扭簧件的第一端部均设置在扭簧槽中,防止扭簧件的脱离,使扭簧件对扣手21和转轴提供更稳定的周向作用力。
参照图5和图6,盖体1的铰接端与壳体3的铰接端铰接,盖体1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3的一侧。壳体3设置有热敏组件33、抵接座32和胶辊锁槽34。热敏组件33和胶辊131相对,热敏组件33和胶辊131之间形成走纸通道,胶辊131穿过胶辊槽13地安装在胶辊锁槽34中,弹性片31的自由端位于胶辊锁槽34中,抵接座32固定设置在壳体3上,抵接座32上设置有两个抵接槽321,两个抵接槽321均呈台阶形设置且分别位于靠近胶辊131的轴向端部的位置上,抵接件11位于抵接槽321中,抵接件11的自由端与抵接座32抵接。
手持条码打印机在开盖时,对扣手21施加一个向上的拉力,继而第一扣手侧壁23、第二扣手侧壁24、第一转轴25、第二转轴26和抵接件11实现同步转动,抵接件11在抵接槽321中转动,对抵接座32实施一个向下的压力,盖体1的铰接端绕壳体3转动,同时对胶辊131向上的作用力,使得弹性片31发生形变,胶辊131脱离胶辊锁槽34,盖体1向上运动,实现开盖继而可对打印纸进行更换。与市场上的按键开盖相比,杜绝了按键件弹出的可能性,继而实现了优化开盖的方式。
手持条码打印机在盖合时,将盖体1朝向壳体3盖合,继而使得胶辊131卡入至胶辊槽13和胶辊锁槽34中,并在弹性件31的弹性作用力下,对胶辊131进行位置固定。此时胶辊131和热敏组件33相对,热敏组件33和胶辊131之间形成走纸通道,纸仓内的打印机通过走纸通道输入至胶辊131和热敏组件33之间的位置处,并在胶辊131转动走纸的同时,热敏组件33对打印机热敏打印成像。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扭簧件、扭簧槽、抵接件、抵接座和抵接槽还可以采用数量分别为一个的方案,当然,抵接件是可与扣手和转轴组件非一体成型,只需抵接件与扣手装置连通,继而实现抵接件随扣手装置转动,继而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体的铰接端与所述壳体的铰接端铰接,所述盖体的自由端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胶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热敏组件,所述胶辊和所述热敏组件相对,所述热敏组件和所述胶辊之间形成走纸通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条码打印机还包括扣手装置、抵接件、弹性片和抵接座,所述盖体设置有扣手槽,所述扣手装置位于所述扣手槽中并铰接于所述盖体,所述抵接件位于所述盖体内并与所述扣手装置连接,所述抵接件随所述扣手装置转动;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胶辊锁槽,所述胶辊位于所述胶辊锁槽中,所述弹性片的自由端位于所述胶辊锁槽中,所述弹性片的自由端和所述胶辊的端部抵接,所述抵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抵接件和所述抵接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手装置包括扣手和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连接在所述扣手和所述抵接件之间,所述扣手位于所述盖体的表面上,所述转轴组件与所述盖体铰接,所述扣手和所述抵接件均绕所述转轴组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卡槽组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一扣手侧壁、第二扣手侧壁、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扣手侧壁和所述第二扣手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扣手侧壁和所述第二扣手侧壁均穿过所述扣手槽,所述第一扣手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槽,所述第二扣手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转轴槽,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槽中,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槽中,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部均设置有所述抵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条码打印机还包括扭簧件,所述第一扣手侧壁上设置有凸起连接块,所述扭簧件缠绕在所述凸起连接块上;
所述盖体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扭簧件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一扣手侧壁抵接,所述扭簧件的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手侧壁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扭簧槽,所述扭簧件的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扭簧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组件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分别位于所述扣手槽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槽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卡槽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安装至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安装至所述第二卡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座设置有抵接槽,所述抵接件位于所述抵接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条码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座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抵接槽,两个所述抵接槽分别位于靠近所述胶辊的轴向端部的位置上。
CN201921275328.9U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Active CN210881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5328.9U CN210881340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5328.9U CN210881340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1340U true CN210881340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9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5328.9U Active CN210881340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1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6649B2 (en) Print head assembly and printer using the same
KR100902196B1 (ko) 프린터 장치
CN217705194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打印机
CN210881340U (zh) 一种优化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CN115179661B (zh) 一种高打印稳定性的票据打印机
CN211968907U (zh) 一种前开盖的微型手持热敏打印机
US8128298B2 (en) Hinge with sliding pivot transfer
CN209552713U (zh) 一种便携式两英寸热敏打印设备
JP5290803B2 (ja) 携帯プリンタ
CN210881339U (zh) 一种短弹力行程开盖结构的手持条码打印机
US791421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ving a cover
CN103358720B (zh) 打印机
JP6281847B2 (ja) プリンタ付き携帯端末装置
CN115122787B (zh) 一种电动开盖的票据打印机
CN212827431U (zh) 一种侧部装纸的手持热敏打印机
CN115179660B (zh) 一种出纸方向与显示方向匹配的票据打印机
CN111546792A (zh) 一种热敏片可回退的热敏打印机
CN114851717A (zh) 一种1.5寸热转印打印机芯及其打印机
CN210211738U (zh) 便携式打价器
CN212422558U (zh) 一种热敏片可回退的热敏打印机
JP6104663B2 (ja) プリンター
CN214928238U (zh) 具有开关臂的热敏打印机
CN212604077U (zh) 一种侧开盖的手持热敏打印机
CN206374379U (zh) 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pos打印机
CN211251833U (zh) 一种便携式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