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9522U - 电动工具及其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及其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79522U CN210879522U CN201921722638.0U CN201921722638U CN210879522U CN 210879522 U CN210879522 U CN 210879522U CN 201921722638 U CN201921722638 U CN 201921722638U CN 210879522 U CN210879522 U CN 2108795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necting piece
- fixing plate
- limiting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及其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本体和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本体和收容于所述第二本体内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内设有漏斗状的收容腔,所述第二端子包括朝向第一端子延伸的突伸部,所述突伸部限位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发生虚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及其连接装置,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杆类电动工具中,如:长杆修枝机,通常包括操作手柄、工作头及长杆,操作手柄与长杆之间、工作头与长杆之间均通过连接头连接,如此不仅能够实现电性连接,还能使得组装、拆卸方便,同时也方便电动工具的维修。
通常情况下,连接头中设置有公插片和母插片,以利用母插片的折弯弧度与公插片接触来完成正负极回路的电性连接。但,由于插片结构在多次插拔之后会出现变形,且修枝机工作时震动较大,公母插片之间易脱离,从而导致正负极断开,影响修枝机的正常操作。此外,插片结构在制造过程中,折弯弧度较难控制,不良率较高,也容易出现虚接。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动工具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能够保证正负极回路导通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本体和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本体和收容于所述第二本体内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内设有漏斗状的收容腔,所述第二端子包括朝向第一端子延伸的突伸部,所述突伸部限位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大致呈圆柱状设置,并包括设置在端部用于插接的插接部和自所述插接部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收容腔开设于所述插接部内,所述插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直径,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插接部之间形成台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悬伸设置的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朝向所述第一端子倾斜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端子的台阶结构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子大致呈圆柱状设置,还包括与所述突伸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延伸部及连接所述突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悬伸设置的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片朝向所述第二端子倾斜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台阶部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端子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内,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本体组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本体内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端子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内,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本体组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本体通过螺丝锁紧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本体也通过螺丝锁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的朝向第二端子的一侧端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二端子的突伸部的朝向第一端子的一侧端面为圆弧面,以便引导所述突伸部进入所述收容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的连接稳定性和通电性能均较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操作组件、与所述操作组件相对设置的工作组件以及连接所述操作组件和工作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操作组件相连的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工作组件相连的第二连接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为前述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通过在第一端子内设置漏斗状的收容腔,从而在第二端子的突伸部限位收容于收容腔内时,第一端子能够将第二端子紧紧的包围住,不仅能实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固定连接,同时还可避免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发生虚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2所示连接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中第一连接件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第一本体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6是图4中第一本体的截面图。
图7是图3中第二连接件的分解图。
图8是图7中第二本体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9是图7中第二本体的截面图。
图10是图2所示连接装置与连接杆组装时的截面图。
图11是图10中连接装置去除电源线后的截面图。
图12是图1中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3是图1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动工具100,且主要为杆类电动工具,如长杆修枝机、长杆链锯等等,以方便对一些高层的树枝、灌木及顶端枝条进行修整,但不应以此为限。
如图1与图10所示,所述电动工具100包括操作组件10、与所述操作组件10相对设置的工作组件20以及连接所述操作组件10和工作组件20的连接组件30,所述操作组件10主要包括操作手柄11、开关扳机(未标号)、调速开关(未标号)等结构,以方便操作者握持和操作;所述工作组件20主要包括刀条21和用于控制刀条21工作的马达(未标号),以方便对枝条进行修整。因操作组件10和工作组件20均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所述连接组件30包括与所述操作组件10相连的第一连接杆31、与所述工作组件20相连的第二连接杆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的连接装置33。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孔311,所述第二连接杆32上也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孔321,所述第一开孔311和第二开孔321均用于与所述连接装置33相配合,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杆31、连接装置33及第二连接杆32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
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连接装置33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一连接件34和第二连接件35,且所述第一连接件34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5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2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34与第二连接件35的插接配合,可实现第一连接杆31与第二连接杆32的固定连接。
如图1中,所述连接组件30还包括第三连接杆36,所述第三连接杆36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34、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35,从而在组装时,可利用第三连接杆36的第二连接件35与第一连接杆31的第一连接件34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36的第一连接件34与第二连接杆32的第二连接件35固定连接,来延长整个连接组件30的长度,继而方便对高层的树枝、灌木及顶端枝条进行修整。当然,第三连接杆36的设置与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说明书部分将对第一连接件34和第二连接件35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一连接件34与第二连接件35的配合关系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4与图7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34包括第一本体341、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341内的第一端子342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子342相连的第一电源线343;所述第二连接件35包括第二本体351、收容于第二本体351内的第二端子352以及与所述第二端子352相连的第二电源线353。所述第一连接件34与第二连接件35的固定连接,可通过所述第一端子342与第二端子352的插接配合来实现。
如图4至图6并结合图10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34的第一本体341内开设有供收容所述第一端子342的第一收容槽34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342和第一电源线343均设置有3个,以形成3芯导线,方便电动工具100通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342和第一电源线343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于此不予限制。
所述第一本体341包括第一主体部3411和自第一主体部3411向外延伸的第一对接部3412,所述第一收容槽340贯穿所述第一主体部3411和第一对接部3412设置,以便第一端子342收容于第一对接部3412内、第一电源线343收容于第一主体部3411内。
具体的,第一对接部3412大致呈三角形状设置,第一主体部3411大致呈圆柱状设置,且第一对接部3412的尺寸小于第一主体部3411的尺寸,以在第一对接部3412与第一主体部3411之间形成凸台3413。所述第一主体部3411内开设有供收容第一电源线343的第一凹槽3414,所述第一凹槽3414贯穿第一主体部3411设置,从而方便第一电源线343在第一主体部3411内弯曲、堆叠等。
所述第一主体部3411的远离第一对接部3412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柱3415,且该两个凸柱3415分设在第一凹槽3414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凸柱3415设置成可弹性伸缩,从而在将第一连接杆31套设在第一连接件34外侧时,可通过压缩两个凸柱3415来使第一主体部3411伸入第一连接杆31内,当两个凸柱3415随着第一主体部3411移动到第一开孔311处时,两个凸柱3415会在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分别突伸入对应的第一开孔311内,此时,可实现第一主体部3411与第一连接杆31的固定连接,避免电动工具100工作时,因振动较大而造成第一连接件34与第一连接杆31的脱离。
所述第一端子342大致呈圆柱状设置,并包括设置在端部用于插接第二端子352的插接部3421和自所述插接部3421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422,所述插接部34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3422的直径,以便在所述第一延伸部3422与所述插接部3421之间形成台阶结构3423。所述第一电源线343与所述第一延伸部3422压接固定,以实现电流传输。
所述第一对接部3412内还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端子342的第一限位件3416,所述第一限位件3416包括至少两个悬伸设置的第一限位片3417,且每个第一限位片3417的末端均朝向第一端子342倾斜延伸,以使得第一限位件3416呈倒扣形状,从而在将第一端子342组装入第一本体341内时,可借助第一限位片3417与第一端子342的台阶结构3423的相互抵接,来防止第一端子342从第一本体341内脱落。
所述插接部3421的朝向第二端子352的一侧端面为圆弧面A,该圆弧面A的设置,不仅方便了第一端子342与第二端子352的插接配合,还方便了第一端子342与第一本体341的组装,使组装、插接更省力、方便。
所述插接部3421内开设有收容腔3424,所述收容腔3424呈漏斗状设置。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3421的圆周壁上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条形槽道3425,每个条形槽道3425均径向贯穿插接部3421的圆周壁,并与收容腔3424相连通,从而在第二连接件35的第二端子352插入时,可通过插接部3421的圆周壁对第二端子352形成漏斗式的包裹,该包裹是全方位的,从而可避免第一端子342与第二端子352发生虚接,结构稳固牢靠、制造简单、不易发生变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接部3421的圆周壁也可一体设置,此时只需将插接部3421的内腔设置成漏斗状,也可实现对第二端子352的全方位包裹,此处不作限制。
如图7至图9并结合图10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35的第二本体351内开设有供收容第二端子352的第二收容槽35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352和第二电源线353也对应设置有3个,以形成3芯导线,方便电动工具100通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352和第二电源线353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于此不予限制。
所述第二本体351包括第二主体部3511和自第二主体部3511向外延伸的第二对接部3512,所述第二收容槽350贯穿所述第二主体部3511和第二对接部3512设置,以便第二端子352收容于第二对接部3512内、第二电源线353收容于第二主体部3511内。
具体的,第二对接部3512内设有供收容第一对接部3412的对接空腔3513,所述第二端子352部分暴露于所述对接空腔3513,从而在第一对接部3412插入对接空腔3513时,第二端子352插入第一端子342的收容腔3424内,实现电性连接。第二主体部3511大致呈圆柱状设置,所述第二主体部3511内开设有供收容第二电源线353的第二凹槽3514,所述第二凹槽3514贯穿第二主体部3511设置,从而方便第二电源线353在第二主体部3511内弯曲、堆叠等。
所述第二主体部3511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3515,且该两个开口3515分设在第二凹槽3514的两侧。本实施例中,两个开口3515均靠近第二对接部3512设置,用于与第二连接杆32的两个第二开孔321相对应,从而在将第二连接杆32套设到第二连接件35的外侧时,可利用螺栓或铆钉40穿过第二开孔321和开口3515,将第二连接杆32与第二主体部3511锁紧固定,避免电动工具100工作时,因振动较大而造成第二连接件35与第二连接杆32的脱离。
当然,第二连接杆32的外侧也可套设一固定圈50,螺栓或铆钉40可同时穿过固定圈50、第二连接杆32及第二主体部3511,来实现第二连接杆32与第二连接件35的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端子352大致呈圆柱状设置,并包括朝向第一端子342延伸的突伸部3521、与所述突伸部3521相对设置的第二延伸部3522及连接所述突伸部3521与所述第二延伸部3522的台阶部3523,所述台阶部352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3522和突伸部3521的直径,以便在第二延伸部3522和突伸部3521之间形成一台阶结构。所述第二电源线353与所述第二延伸部3522压接固定,以实现电流传输。
所述突伸部3521收容于第一端子342的收容腔3424,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4和第二连接件35。较佳地,所述突伸部3521的朝向第一端子342的一侧端面为圆弧面B,该圆弧面B的设置,不仅能够引导所述突伸部3521进入所述收容腔3424,实现第二端子352与第一端子342的插接配合,还方便了第二端子352与第二本体351的组装,使组装、插接更省力、方便。
所述第二对接部3512内还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端子352的第二限位件3516,所述第二限位件3516包括至少两个悬伸设置的第二限位片3517,且每个第二限位片3517的末端均朝向第二端子352倾斜延伸,以使得第二限位件3516呈倒扣形状,从而在将第二端子352组装入第二本体351内时,可借助第二限位片3517与第二端子352的台阶部3523的相互抵接,来防止第二端子352从第二本体351内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端子342和第二端子352均为金属结构,以方便进行电流的传输;所述第一限位片3417和第二限位片3517均为塑料件,从而可利用塑料件的韧性,实现对第一端子342和第二端子352的限位,结构牢靠、限位效果较佳。
如图10与图11所示,组装第一连接件34时,先将第一电源线343压入第一端子342的第一延伸部3422,再将压装有第一电源线343的第一端子342装入第一本体341内,并使得第一本体341内的第一限位片3417与第一端子342的台阶结构3423相抵接,此时可保证第一端子342固定收容在第一本体341的第一收容槽340内,而不会从第一本体341内脱落。
组装第二连接件35时,先将第二电源线353压入第二端子352的第二延伸部3522,再将压装有第二电源线353的第二端子352装入第二本体351内,并使得第二本体351内的第二限位片3517与第二端子352的台阶部3523相抵接,此时可保证第二端子352固定收容在第二本体351的第二收容槽350内,而不会从第二本体351内脱落。
之后,将组装好的第一连接件34装入第一连接杆31内,并使得第一连接件34的两个凸柱3415弹性突伸入第一连接杆31的两个第一开孔311内,此时,可保证第一连接件34稳定地安装在第一连接杆31内;再将组装好的第二连接件35装入第二连接杆32内,并使得第二连接件35的两个开口3515与第二连接杆32的两个第二开孔321相互对应,接着,利用螺栓或铆钉40依次穿过套设在第二连接杆32上的固定圈50、第二开孔321及开口3515,将第二连接件35与第二连接杆32紧固在一起,以防脱落。
最后,将第一连接杆31与第二连接杆32插接固定,此时第一连接件34与第二连接件35相互配合,且第一本体341的凸台3413与第二本体351的第二对接部3512相互靠近或接触,第二端子352的突伸部3521插入第一端子342的收容腔3424内,并被第一端子342全方位包裹。此时完成了电路回路之间不同零部件的连接,继而实现了杆类电动工具的多杆加长。
当然,在对杆类电动工具进行折断包装时,直接将第二端子352从第一端子342内拔出,即可实现第一连接杆31与第二连接杆32的分离,简单、易操作。
从图1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33具有以下功效:
1、通过在第一本体341内设置倒扣形状的第一限位件3416,从而可利用该第一限位件3416与第一端子342的台阶结构3423的相互卡合,实现第一端子342的固定,以防第一端子342发生脱落。
2、通过在第二本体351内设置倒扣形状的第二限位件3516,从而可利用该第二限位件3516与第二端子352的台阶部3523的相互卡合,实现第二端子352的固定,以防第二端子352发生脱落。
3、通过在第一端子342的插接部3421内设置漏斗状的收容腔3424,从而可利用该收容腔3424对第二端子352形成全方位的包裹,防止第一端子342与第二端子352发生虚接。
如图12与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33’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4’与第二连接件35’也可以做成利用螺丝60进行锁紧固定的结构。其他结构大体相同,故不再赘述。
具体来讲:所述第一连接件34’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341’内的第一固定板344,所述第一端子342’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344内,所述第一固定板344与所述第一本体341’通过螺丝60锁紧固定,如此,可利用第一固定板344来实现第一端子342’与第一本体341’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5’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本体351’内的第二固定板354,所述第二端子352’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54内,所述第二固定板354与所述第二本体351’也通过螺丝60锁紧固定,如此,可利用第二固定板354来实现第二端子352’与第二本体351’的固定连接。
此时,无需在第一本体341’内设置第一限位件、第二本体351’内设置第二限位件,也能实现对第一本体341’和第一端子342’、第二本体351’和第二端子352’的固定。
当然,第一端子342、342’与第一本体341、341’之间、第二端子352、352’与第二本体351、351’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于此不作限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33充分利用了塑料件的韧性特点,在第一本体341和第二本体351内分别设置第一限位件3416和第二限位件3516,从而可保证第一端子342与第一本体341的连接稳定性、第二端子352与第二本体351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还能避免第一端子342与第二端子352发生虚接,实现第一连接件34与第二连接件35的电性连接,保证了电动工具100整机正负极电路的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满足整机的折断包装及储存,节约空间和运输成本,还能实现在整机回路不拆机的情况下,快速完成整机电路的通断,组装简便、成本低。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本体和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本体和收容于所述第二本体内的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内设有漏斗状的收容腔,所述第二端子包括朝向第一端子延伸的突伸部,所述突伸部限位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大致呈圆柱状设置,并包括设置在端部用于插接的插接部和自所述插接部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收容腔开设于所述插接部内,所述插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直径,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插接部之间形成台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悬伸设置的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朝向所述第一端子倾斜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端子的台阶结构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大致呈圆柱状设置,还包括与所述突伸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延伸部及连接所述突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至少两个悬伸设置的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片朝向所述第二端子倾斜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端子的台阶部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端子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内,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本体组装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本体内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端子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内,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本体组装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本体通过螺丝锁紧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本体也通过螺丝锁紧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朝向第二端子的一侧端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二端子的突伸部的朝向第一端子的一侧端面为圆弧面,以便引导所述突伸部进入所述收容腔。
10.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操作组件、与所述操作组件相对设置的工作组件以及连接所述操作组件和工作组件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操作组件相连的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工作组件相连的第二连接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22638.0U CN210879522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电动工具及其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22638.0U CN210879522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电动工具及其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79522U true CN210879522U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332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22638.0U Active CN210879522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电动工具及其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79522U (zh) |
-
2019
- 2019-10-15 CN CN201921722638.0U patent/CN2108795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42842B1 (en) | Vehicle-side connector | |
US6234823B1 (en) | Plug adapter having eccentric ring driving cord retention wedge | |
CN108475889A (zh) | 大功率电连接器 | |
CN103579789A (zh) | 用于将线束连接至磁铁线的适配器 | |
US9318844B2 (en) | Switch assembly of cable connector | |
JP3109712B2 (ja) | 給電側コネクタ | |
US7878841B2 (en) | Pull through modular jack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 |
US20160031336A1 (en) | Vehicle-side connector | |
US6257928B1 (en) |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
US8641443B1 (en) |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with handle | |
US8398428B2 (en) | Reel for minimizing unreeled cable length | |
CN210879522U (zh) | 电动工具及其连接装置 | |
US655114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 wires to an electrical apparatus | |
KR101037721B1 (ko) | 감전방지용 지중배전함의 절연구조 | |
US5628644A (en) | Negligible insert force power connector | |
EP2221929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WO2013087482A1 (en) | Connector with indicator body and separation device mountable to a cable | |
CN213816674U (zh) | 一种工具系统 | |
US11688965B2 (en) | Electric connection assembly | |
CN203631902U (zh) | 电连接器、低压电路控制装置及高压互锁电连接器组件 | |
JPS5927481A (ja) | 同軸結合器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 |
KR101916397B1 (ko) | 차량용 배터리 단자 결합구 | |
CN111009987A (zh) | 伺服电机及自动化系统 | |
CN217062696U (zh) | 一种2芯8mm连接器 | |
KR200433821Y1 (ko) | 용접 케이블 커넥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65-1 Xinggang Road, Zhongl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elibo (Jiangs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23 Jiangsu province Changzhou Xingang Tower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65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GLOB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