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5080U - 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5080U
CN210875080U CN201921884359.4U CN201921884359U CN210875080U CN 210875080 U CN210875080 U CN 210875080U CN 201921884359 U CN201921884359 U CN 201921884359U CN 210875080 U CN210875080 U CN 210875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dispensing
inlet
medicine
stock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43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弢
王俪瓯
韦忠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Orthopedic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Orthopedic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Orthopedic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izhou Orthopedic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8843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5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5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5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属于医疗配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配药球,所述配药球为空心球体,所述配药球内套设有空心的储液球,所述储液球外侧通过多个球架与所述配药球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配药球及所述储液球上沿所述储液球同一直径方向分别开设有进口及进液口,所述配药球开设有进药口,所述进口及进药口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所述配药球两侧沿水平直径方向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本实用新型设置双层套接空心球通过增大粉剂与药液的混合面积以及通过纵向旋转使药液与粉剂充分融合,同时结构简单无死角不易有药液及粉剂残留。

Description

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配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药学配药过程中,医药人员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将需要的粉剂与药液相结合后进行输液操作,但是在结合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医药人员人力摇晃输液瓶或者试管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这样的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可能导致粉剂没有充分溶解或者没有混合均匀,进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而现有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虽然可以达到药液混合的目的,但是结构复杂,在一般的临床配药过程中通常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单独配制,从而所需粉剂的量较少,往往在毫克数量级左右,这样的粉剂进入的配药装置中往往会损耗掉大部分粉剂,长此以往既影响治疗效果也造成不小的浪费,因此,亟需一种可使药液混合均匀并且减少药物损失的配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该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药人员配药时药液混合不均匀及药物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包括配药球,所述配药球为空心球体,所述配药球内套设有空心的储液球,所述储液球外侧通过多个球架与所述配药球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配药球及所述储液球上沿所述储液球同一直径方向分别开设有进口及进液口,所述配药球开设有进药口,所述进口及进药口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所述配药球两侧沿水平直径方向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
进一步,所述储液球与所述配药球球心相同。
进一步,所述配药球在所述进口处可拆卸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底部穿过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储液球内。
进一步,所述配药球与所述储液球均为可视玻璃且标示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硅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双层套接空心球,通过增大粉剂与药液的混合面积以及通过纵向旋转使药液与粉剂充分融合,同时结构简单无死角不易有药液及粉剂残留,并且可通过可视玻璃方便观察药液融合程度并在加液过程中可通过刻度掌握加液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漏斗与配药球位置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配药球,2、储液球,3、球架,4、进口,5、进液口,6、进药口,7、第一密封塞,8、第二密封塞,9、转轴,10、轴承,11、支架,12、底座,13、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配药球1,所述配药球1为空心球体,所述配药球1内套设有空心的储液球2,所述配药球1与所述储液球2均为可视玻璃且标示刻度线,所述储液球2与所述配药球1球心相同,所述储液球2外侧通过多个球架3与所述配药球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配药球1及所述储液球2上沿所述储液球2同一直径方向分别开设有进口4及进液口5,所述配药球1在所述进口4处内设有漏斗13,所述漏斗13顶部位于所述进口4外,所述漏斗13底部穿过所述进液口5进入所述储液球2内,所述漏斗13在混合药液之前的进液过程中起到导流的作用,所述配药球1开设有进药口6,所述进口4及进药口6处分别塞有第一密封塞7和第二密封塞8,所述第一密封塞7和第二密封塞8保证在转动配药球1过程中不会有药液漏出,所述配药球1两侧沿水平直径方向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9,两个所述转轴9另一端通过轴承1转动连接有支架1,两个所述支架1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硅胶条,保证所述配药球1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使用时,将漏斗13放置于进口4处,将药液通过漏斗13注入进储液球2中,将漏斗13取出,将第一密封盖7塞入进口4中,将粉剂通过进药口6注入配药球1与储液球2之间的空间内,之后将第二密封盖8塞入进药口7中。转动配药球1开始混合粉剂与药液,转动过程中药液逐渐从储液球2中的进液口5流出到配药球1与储液球2之间的空间内并与粉剂接触并融合,多次的不间断转动使得药液与粉剂在配药球1和储液球2内充分接触并充分融合,在转动过程中可通过玻璃观察融合情况灵活控制转动时长,融合均匀后转动配药球1将进口4朝下,拔出进口4处的第一密封盖7,将混合结束的药液从进口4中流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药球(1),所述配药球(1)为空心球体,所述配药球(1)内套设有空心的储液球(2),所述储液球(2)外侧通过多个球架(3)与所述配药球(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配药球(1)及所述储液球(2)上沿所述储液球(2)同一直径方向分别开设有进口(4)及进液口(5),所述配药球(1)上开设有进药口(6),所述进口(4)及进药口(6)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塞(7)和第二密封塞(8),所述配药球(1)两侧沿水平直径方向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9),两个所述转轴(9)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10)转动连接有支架(11),两个所述支架(11)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球(2)与所述配药球(1)球心位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球(1)在所述进口(4)处可拆卸连接有漏斗(13),所述漏斗(13)底部穿过所述进液口(5)并进入所述储液球(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球(1)与所述储液球(2)均为可视玻璃且标示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硅胶条。
CN201921884359.4U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 Active CN210875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4359.4U CN210875080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4359.4U CN210875080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5080U true CN210875080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32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4359.4U Active CN210875080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5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128394A2 (en) Kit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a degarelix solution
CN110680747A (zh) 一种药液自动化定量滴定和配药装置
CN210875080U (zh) 一种临床药学用配药装置
CN209236859U (zh) 一种肿瘤科专用配药装置
CN110404438A (zh) 一种多功能用临床药学输液自动配药装置
CN206215122U (zh) 一种用于药学实验的混融装置
CN205495384U (zh) 一种兽药配药搅拌装置
CN207756095U (zh) 一种药学试剂搅拌装置
CN205995390U (zh) 一种药学溶液混合装置
CN207546378U (zh) 一种药学配药装置
CN215689912U (zh) 一种护理科静脉用药简易调配器
CN207837871U (zh) 溶配药器
CN206528654U (zh) 一种新型西药取药配药装置
CN211936758U (zh) 一种临床药学快速溶解配药器
CN219849302U (zh) 一种医院药学配药装置
CN215403041U (zh) 一种护士站护理用药品分液装置
CN205434375U (zh) 一种带有撑眼帘装置的眼药瓶
CN215022371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药剂调配器
CN216498966U (zh) 一种牙科用玻璃离子粘固剂搅拌调和机
CN211659914U (zh) 一种临床药学配药装置
CN205913545U (zh) 药房用粉剂分药器
CN213726305U (zh) 一种临床药学药剂调剂装置
CN214859302U (zh) 一种儿童重症护理喂药装置
CN218420423U (zh) 一种医用给药装置
CN217230204U (zh) 一种纯中药膏药制剂灌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