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3495U - 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3495U
CN210873495U CN201920646470.3U CN201920646470U CN210873495U CN 210873495 U CN210873495 U CN 210873495U CN 201920646470 U CN201920646470 U CN 201920646470U CN 210873495 U CN210873495 U CN 210873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liding groove
base
limiting
limi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64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毅
杜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pwell Ltd.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pwell Ltd
ALD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pwell Ltd, ALD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Wipwell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464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3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3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3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包括用于将可雾化基材加热雾化以产生气雾的雾化组件和佩戴组件,佩戴组件包括壳体和佩戴件,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雾化组件的容纳空间;佩戴件包括底座和沿底座两侧延伸出的包裹部,底座和包裹部合围成上方具有开口的滑槽,壳体可滑动的安装于滑槽内或从滑槽内滑出,佩戴件上设有用于防止壳体从滑槽中脱离的限位机构。该设备结构便于拆卸安装,能够解决雾化设备安装拆卸复杂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是指综合运用各类识别、传感和连接等交互及储存技术,是一代替手持设备或其他器械,实现用户互动交互、生活娱乐、人体监测等功能的新型日常穿戴设备(眼镜、手表、腕带等)。可穿戴技术,是指被整合进可穿戴设备中,以实现各项功能的科学技术,是可穿戴设备应用的关键。它主要包括嵌入技术、识别技术(语音、手势、眼球等)、传感技术和连接技术和柔性显示技术等。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日益兴起,不同形态的可穿戴设备将从各个方面进入人们的生活。
雾化设备作为一种使可雾化基材加热雾化后产生气雾从而模仿抽吸动作的电子吸入器。
现阶段,为了便于用户携带雾化设备,市面上出现了的部分可穿戴式的雾化设备,但目前市面上的雾化设备的安装拆卸较为复杂,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能够解决雾化设备安装拆卸复杂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包括:
雾化组件,用于将可雾化基材加热雾化以产生气雾;
佩戴组件,包括壳体和佩戴件,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雾化组件的容纳空间;佩戴件包括底座和沿底座两侧延伸出的包裹部,底座和包裹部合围而形成上方具有开口的滑槽,壳体可滑动地安装于滑槽内或从滑槽内滑出,佩戴件上设有用于防止壳体从滑槽中脱离的限位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壳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底座在与壳体的接触面设有与滑槽纵向方向呈预设角度的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在结构上相互配合,以使得壳体沿滑槽移动至底座上的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卡固于第二限位部,滑槽纵向方向为连接滑槽两端开口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第二限位部沿滑槽横向方向设置;滑槽横向方向为底座所在平面内与纵向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向,第一限位部垂直于壳体在滑槽中沿纵向滑动的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壳体受外力的作用而沿滑槽纵向两端开口中的至少一端滑动至预设位置,以使第一限位部卡固于第二限位部;壳体沿滑槽纵向两端开口中的至少一端从预设位置滑出,以使第一限位部从第二限位部处滑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第二限位部凸设于底座的上表面、第一限位部凹设于壳体的底部,当壳体沿滑槽滑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二限位部卡钳于第一限位部内;或第二限位部凹设于底座的上表面、第一限位部凸设于壳体的底部,当壳体沿滑槽滑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限位部卡钳于第二限位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底座和/或包裹部为弹性件,壳体受外力作用时从滑槽上方开口处安装于滑槽内,或者从滑槽上方开口或两端开口滑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当壳体安装于滑槽内时,包裹部包裹壳体顶部的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容纳空间的一端开口设置,以使雾化组件可插拔地安装于容纳空间内;容纳空间的另一端设有磁吸部,以通过磁吸将雾化组件吸附在容纳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佩戴组件还包括容置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电路板,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显示面板;电源模块分别与电路板、显示面板电连接,显示面板与电路板电连接,显示面板至少用于显示时间信息、环境信息、电量信息和雾化组件工作状态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雾化组件包括电极,当雾化组件安装到容纳空间时,电极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壳体内还设有雾化开关,雾化开关与电路板电连接,并且雾化开关在气流的作用下在导通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壳体上还设有电源开关,且电源开关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佩戴式雾化设备,将用于加热雾化可雾化基材以产生气雾的雾化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佩戴组件中,该佩戴组件包括便于安装拆卸的壳体和佩戴件,且壳体内设有能够为雾化组件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拆卸雾化设备,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佩戴式雾化设备的结构示意;
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部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的爆炸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文中所用术语“雾化组件”指的是使可雾化基材加热雾化为气雾从而模仿抽吸动作的电子吸入器。一般来说,雾化组件有三个关键组件:吸嘴、加热模块及电池。这三个组件可以是集成为不可拆分的一体,或者两两组合为不可拆分的一体,或者为三个可拆卸式地组合为一体的分离组件。
本文中所用术语“抽吸”是指使用抽吸机构从雾化组件除去蒸汽的过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抽吸机构是使用者。通常使用的抽吸的同义词还可以是例如抽、吮吸、吸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抽吸是通过雾化组件的吸嘴部位而提供。
本文中所用术语“可雾化基材”可以是任何适合的可蒸发雾化材料,其可以是能够被雾化用于令心情愉悦或者医疗用途的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例如烟草、甘油和香料等,又例如各种可蒸发雾化的药物。
本文中所用术语“气雾”是指雾化组件的输出,包括气相的或作为雾气的化合物等。
在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该设备将用于加热雾化可雾化基材以产生气雾的雾化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佩戴组件中,该佩戴组件包括便于安装拆卸的壳体和佩戴件,且壳体内设有能够为雾化组件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拆卸雾化设备,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请参考图1,佩戴式雾化设备包括雾化组件3和由壳体2和佩戴件1组成的佩戴组件。
佩戴组件的壳体2和佩戴件1可拆卸连接。如图1所示,佩戴件1包括底座11和沿底座两侧延伸出的包裹部12,并且底座11和包裹部12合围成上方具有开口的滑槽10,壳体2能够可滑动的安装于滑槽10内或从滑槽10内滑出,佩戴件1上设有用于防止壳体2从滑槽10中脱离的限位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壳体2和滑槽10方向进行描述,建立了如图1中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其中Y轴所在方向为滑槽10的纵向方向,即连接滑槽10两端开口的方向,Z轴所在方向为底座11的高度方向,X轴所在方向为滑槽10的横向方向。在具体实施例中,在壳体2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在底座11与壳体2的接触面设有与滑槽10纵向方向呈预设角度的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在结构上相互配合,以使得壳体2沿滑槽10滑动至底座11上的预设位置时,第一限位部能够卡固于第二限位部。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即为第二限位部。其中,预设角度为设计壳体2和佩戴件1时,用户根据计算出的理论值或实际经验而选取,其可以是沿滑槽10纵向方向之外的任意角度。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预设角度为90°角,即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延伸方向与滑槽10纵向方向相互垂直,即沿滑槽10的横向方向,这样,当将壳体2安装于滑槽10内时,第一限位部能够牢固的卡固于第二限位部,能够避免安装时推动壳体2的力度过大而导致壳体2直接滑过底座11上的预设位置。预设位置为将壳体2安装到位时所处的位置。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数量相等,可以各包含一个,也可同时有多个。当壳体2底部和底座11分别设多个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时,例如在壳体2底部设置两个第一限位部,相应的在底座11上设置两个第二限位部,此时,两个第一限位部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不同,相应的与第一限位部相互配合的两个第二限位部的延伸方向也可以相同或呈一定的角度。
进一步的,在有的实施例中,安装时,壳体2受外力的作用而沿滑槽10的纵向两端开口中的其中一端滑动至预设位置,以使第一限位部能够卡固于第二限位部内;在拆卸时,壳体2也能够沿滑槽10的纵向两端开口中的其中一端滑动至预设位置,以使第一限位部从第二限位部处滑出。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结构的改进,使得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壳体可以沿滑槽10纵向两端开口中的一端滑入,另一端滑出;或者同一端滑入和滑出;或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一端滑入或滑出。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佩戴件1佩戴的部位和方式而设定,例如当通过吊挂的方式携带雾化设备时,可以选择壳体沿滑槽10纵向两端开口中的一端滑入,另一端滑出的方式,此时,当将设备吊挂起时,安装时滑入壳体的端口朝下,拆卸时滑出壳体的端口朝上,并且将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的滑入侧设置为单向滑动机构,以防至壳体从滑入端滑出。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可以凸设于底座11的上表面、第一限位部凹设于壳体2的底部,当壳体2沿滑槽10滑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二限位部能够卡钳于第一限位部内;或者,第二限位部凹设于底座11的上表面、第一限位部凸设于壳体2的底部,当壳体2沿滑槽10滑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限位部卡钳于第二限位部内。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1和壳体2的底部呈矩形结构,底座11设有两个第二限位部111,壳体2底部设有两个第一限位部221,并且第二限位部111和第一限位部221的延伸方向与滑槽10纵向相互垂直。两个第二限位部111和两个第一限位部221之间的距离相等,沿滑槽10纵向的一端安装壳体2,当壳体2滑动到预设位置时,两个第一限位部221能分别与两个第二限位部111相互卡持。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底座11和壳体2的底部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例如圆柱形等。
包裹部12为在滑槽10的横向方向上从底座11的两侧延伸出的结构件,并且与底座11能够合围成上方具有开口的滑槽10。当沿滑槽10纵向安装壳体2时,包裹部12包裹壳体2顶部的一部分并与壳体2的顶部相互抵持,避免了壳体2从上方与底座11相脱离,同时,包裹部12限制了壳体2在滑槽10内滑动时的移动方向,同时,当壳体2安装在佩戴件1后,壳体2的部分结构被底座11和包裹部12合围成的滑槽10包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壳体2被碰撞,起到了防摔防撞的作用。在具体实施例中,佩戴件1为一体成型结构,底座11和/或包裹部12可以为弹性件,使得当佩戴件1的至少部分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时可复位,可以理解的,底座11和/或包裹部12由塑料、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
当包裹部12为弹性件时,在有的实施例中,也可从滑槽10上方开口处将壳体2安装于滑槽10内,或者从滑槽10上方开口或两端开口取出壳体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包裹部12具有弹性,当从滑槽10上方开口安装和/或取出壳体2时,包裹部12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使得壳体2能够通过包裹部12的顶部的开口,并且当壳体2安装到位或被取出时,包裹部12复位。当壳体2安装于滑槽10内时,佩戴件1上设置的限位机构能够防止壳体2从滑槽10中脱离,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在壳体2设置与限位机构过盈配合的结构件,通过结构件和限位机构的过盈配合将壳体2固定在佩戴件1的滑槽10内。
在具体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在佩戴件1上加设腕带,通过腕带将设备佩戴于用户手腕上;或者,用户也可以在佩戴件1上加设穿线孔,通过穿插于穿线孔中的绳线将设备吊挂在用户中意的地方随身携带,例如通过绳线将设备吊挂在用户颈部、用户衣物上、或者用户随时携带的包包等物件上。
请参考图1至图3,壳体2内设有容纳空间20和电源模块23,容纳空间20用于容纳雾化组件3,电源模块23用于为雾化设备中的用电负载提供工作电压,例如为雾化组件3提供工作电压。容纳空间20的一端开口设置,使得雾化组件3可插拔地安装于容纳空间20内。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雾化组件3从容纳空间20内滑出,在容纳空间20的另外一端设有磁吸部26,则当雾化组件3靠近容纳空间20底部的外壳为金属时,就能通过磁吸将雾化组件3吸附在容纳空间20内。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在容纳空间20内和雾化组件3外壳上设置可以相互卡钳并便于安装拆卸的卡持件。
如图3所示,电源模块23设置在壳体2内容纳空间20之外的部位,为了防止安装拆卸雾化组件3时,雾化组件3和电源模块23之间相互摩擦,电源模块23和容纳空间20可通过隔挡件隔开。其中,电源模块23既可以是一次性电池、可充电电池、不间断电源(UPS),或者也可以为其他的电源。可充电电池例如可以是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等等。在具体实施例中,当电源模块23为可充电电池时,电源模块23还包括用于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充电接口可以是USB充电接口,也可以是用于无线充电等方式的充电接口。
壳体2包括用于合围以形成容纳腔的上盖21和下盖22,上文所述的第一限位部221设置于下盖的底部。在容纳腔内设有与电源模块23电连接的电路板24、与电路板24电连接的雾化开关25、以及部分结构裸露在容纳腔外且与电源模块23电连接的电源开关27。
在具体实施例中,电源开关27可以为机械开关,例如用按压回弹式或电容触摸式等按键开关,用户通过触发按键使电源开关27导通或断开,以使雾化设备在开机和关机状态之间切换。
雾化开关25可以为气动开关,例如咪头,以使雾化开关25在气流的作用下在导通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当气动开关检测到吸气气流时会导通,使雾化设备从待机状态转化为工作状态,电源模块23为雾化组件3提供工作电压。在具体实施例中,在容纳腔内还设有第一开关密封件251和第二开关密封件252,两开关密封件合围成密封腔,雾化开关25设置于密封腔内,以固定雾化开关25,并为雾化开关25检测气流提供环境。需要说明的是,若电源开关27断开即雾化设备处于关机状态,即使雾化开关25导通,电源模块23也不会为雾化组件提供工作电压。
电路板24连接于电源模块23和雾化组件3之间,用于将电源模块23的输出调节为雾化组件3需要的功率,还用于进行过压、过流保护等。在有的实施例中,容纳腔内还设有与电路板24连接的显示面板28,显示面板28可用于显示电路板24输出的时间信息、环境信息、电源模块23的电量信息和雾化组件3的工作状态信息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环境信息包括外部信息和/或内部消息,例如可以是设备外部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或湿度等信息,也可以是设备内部当前环境的温度和/或湿度等信息;雾化组件3的工作状态信息包括上次的工作状态信息、当前的工作状态信息和/或未来的工作状态信息,例如,上次的工作状态信息可以是上次工作结束时可雾化基材的剩余量和/或气雾量,当前的工作状态信息可以是当前实时的可雾化基材的剩余量和/或气雾量,未来的工作状态信息可以是可雾化基材的剩余使用时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28设置于上盖21的顶部。进一步的,在显示面板28的下方还设有用于支撑显示面板28的支架29,显示面板28被支架28和上盖21顶部结构卡嵌固定。此时,当电源开关27为机械件时,机械件还可用于调整实时时间或设置闹钟等。
雾化组件3包括加热模块31、通气管32、电极33、储存仓34、导油装置35、底盖36和吸嘴39。其中,储存仓34、导油装置35、加热模块31、和通气管32依次设置于底盖36和吸嘴39之间。储存仓34用于盛放可雾化产生气雾的基材。导油装置35连接于储存仓34和加热模块31之间,用于将储存仓34中盛放的可雾化基材导入至加热模块31,其例如可以是导油棉、多孔陶瓷体等。加热模块31用于将可雾化基材加热雾化以产生气雾,其例如可以是发热丝或发热膜等。在具体实施例中,加热模块31、储存仓34和导油装置35可以是集成为不可拆分的一体,或者两两组合为不可拆分的一体,或者为三个可拆卸式地组合为一体的分离组件。通气管32连接于加热模块31和吸嘴39之间,其对加热模块31和吸嘴39之间流通的气流具有控制和引导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底盖36可以由金属制成,图3中所示的磁吸部26通过与底盖36相吸以将雾化组件3吸附在容纳空间20内,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底盖36上设置与磁吸部26相吸的另一磁吸件。
电极33设置于雾化组件3远离吸嘴39的一端,当雾化组件3安装于壳体2内时,电极33可与电源模块23电连接。电极33的另一端穿过底盖36和储存仓34后与加热模块31电连接,以将电源模块23输出的电压输出给加热模块31。
在有的实施例中,雾化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储存仓34和底盖36之间的第一雾化密封件371,其与储存仓34密封嵌套,以防止储存仓34内存放的可雾化基材泄露,同时第一雾化密封件371还与底盖36嵌套式连接,起到了固定连接储存仓34和底盖36的作用。进一步的,雾化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储存仓34和加热模块31之间的第二雾化密封件372,第二雾化密封件372与储存仓34密封嵌套,以防止储存仓34内存放的可雾化基材泄露,并且第二雾化密封件372的中间设有供导油装置35通过的孔,导油装置35通过第二雾化密封件372中间的孔固定于储存仓34和加热模块31之间。在有的实施例中,雾化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通气管32和吸嘴39之间的第三雾化密封件38,第三雾化密封件38与通气管32过盈配合,且在与吸嘴39相接的一侧设有供气雾流通的开口,以使加热模块31加热可雾化基材产生的气雾通过第三雾化密封件38的开口流向吸嘴39,同时可以防止泄漏的可雾化基材流向吸嘴39。
在上述实施例或本文未提及的实施例中,吸嘴部位可由耐高温且无毒或食品安全的材料制成,例如陶瓷、玻璃或者各种耐高温塑料。
在上述实施例或本文未提及的实施例中,加热模块可包括导热外壳和催化剂。外壳可以是由单一材料或者焊接、压制为一体的多种材料构成。催化剂可以是铂或钯浸渍金属或玻璃或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的其他合适材料。催化剂用于可雾化基材的高效加热。雾化设备的外壳可设置为部分或全部透明,使得用户能够看到催化剂被加热时发出的有颜色的光以指示雾化设备当前已处于激活状态。或者加热模块可包含布置得临近可雾化基材的加热元件,例如发热丝,其可以是多个发热丝,这些发热丝可以设计为任何合适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或本文未提及的实施例中,加热模块被放入具有绝热层的壳体中。绝热层可以由陶瓷、耐高温塑料或其他绝热材料制成,或者它可以是部分中空壳体,包括密封的真空。绝热层用于最小化从加热模块到壳体的热传递。壳体可以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例如铝)或者导热性能差的材料(例如陶瓷)制成,不论哪种材料均可使雾化设备主体部分保持足够低温从而使用者能直接用手触摸其大部分表面。
在上述实施例或本文未提及的实施例中,吸嘴部位与主体可分离,以方便换取或添加可雾化基材。其中涉及的可分离方式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悉知的方式,例如滑动、铰接、弹出、卡销等方式。另一种实施例中,吸嘴部位与主体可以为一体或是永久性相连。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内置于雾化器的滑动门、铰接门等来换取或添加可雾化基材。
在上述实施例或本文未提及的实施例中,雾化设备的外壳上可设置有LED指示灯,其可根据设定功能而显示不同颜色。例如当加热时,LED指示灯呈红色,而一旦达到设定点温度,则呈绿色。LED指示灯还可以例如呈蓝色表示当前处于待机状态。当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时,LED指示灯也可以例如以闪烁灯光表示当前处于充电状态等等。
虽然在各种实施例中已经示出了本文的原理,但是许多特别适用于特定环境和操作要求的结构、布置、比例、元件、材料和部件的修改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原则和范围内使用。以上修改和其他改变或修正将被包含在本文的范围之内。
前述具体说明已参照各种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因此,对于本披露的考虑将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意义上的,并且所有这些修改都将被包含在其范围内。同样,有关于各种实施例的优点、其他优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已如上所述。然而,益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任何能产生这些的要素,或使其变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都不应被解释为关键的、必需的或必要的。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括”和其任何其他变体,皆属于非排他性包含,这样包括要素列表的过程、方法、文章或设备不仅包括这些要素,还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不属于该过程、方法、系统、文章或设备的其他要素。此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耦合”和其任何其他变体都是指物理连接、电连接、磁连接、光连接、通信连接、功能连接和/或任何其他连接。
具有本领域技术的人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的细节进行许多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组件,用于将可雾化基材加热雾化以产生气雾;
佩戴组件,包括壳体和佩戴件,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雾化组件的容纳空间;所述佩戴件包括底座和沿底座两侧延伸出的包裹部,所述底座和所述包裹部合围而形成上方具有开口的滑槽,所述壳体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或从滑槽内滑出,所述佩戴件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壳体从滑槽中脱离的限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所述底座在与壳体的接触面设有与滑槽纵向方向呈预设角度的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在结构上相互配合,以使得所述壳体沿滑槽移动至所述底座上的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卡固于第二限位部,所述滑槽纵向方向为连接滑槽两端开口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滑槽横向方向设置,滑槽横向方向为底座所在平面内与纵向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垂直于壳体在滑槽中沿纵向滑动的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受外力的作用而沿滑槽纵向两端开口中的至少一端滑动至预设位置,以使第一限位部卡固于第二限位部;所述壳体沿滑槽纵向两端开口中的至少一端从预设位置滑出,以使第一限位部从第二限位部处滑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凸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限位部凹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当壳体沿滑槽滑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部卡钳于第一限位部内;或第二限位部凹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限位部凸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当壳体沿滑槽滑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卡钳于第二限位部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或包裹部为弹性件,所述壳体受外力作用时从滑槽上方开口处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或者从滑槽上方开口或两端开口滑出。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时,所述包裹部包裹所述壳体顶部的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一端开口设置,以使雾化组件可插拔地安装于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端设有磁吸部,以通过磁吸将所述雾化组件吸附在容纳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还包括容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源模块、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显示面板;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电路板、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至少用于显示时间信息、环境信息、电量信息和雾化组件工作状态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电极,当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到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电极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雾化开关,所述雾化开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雾化开关在气流的作用下在导通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和/或,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CN201920646470.3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 Active CN210873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6470.3U CN210873495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6470.3U CN210873495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3495U true CN210873495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5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6470.3U Active CN210873495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34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1486A (zh) * 2021-04-28 2021-07-30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病毒性肺炎的吸入式给药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1486A (zh) * 2021-04-28 2021-07-30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病毒性肺炎的吸入式给药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21724B1 (en) Cartridge and personal vaporizer device
RU2739999C2 (ru) Выполненный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отсоединения источник питания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оставки аэрозоля
RU2739975C2 (ru) Камера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оставки аэрозоля
EP3325067B1 (en) Trigger-based wireless broadcasting for aerosol delivery devices
RU157882U1 (ru) Низ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е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спарения и способы
JP2021003126A (ja) エアロゾル送達デバイスのためのアンテナ
CN113826960A (zh) 气溶胶递送设备
US20170208865A1 (en) Re-charging pack for an e-cigarette
EP3708011A1 (en) Personal vaporizer
CN108471806A (zh) 用于气溶胶递送设备的用户界面
CN106572700A (zh) 用于电子烟的再充电包
US20220248749A1 (en) Video analytics camera system for a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KR102148829B1 (ko) 전기가열식 에어로졸 발생기
CN210873495U (zh) 一种佩戴式雾化设备
CN113768196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N210279102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和组合式电子产品
JP2023535014A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の充電ソリューション
CN21625543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N111744438A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和组合式电子产品
CN209594751U (zh) 电子烟
CN208550030U (zh) 手表式电子烟
CN218389779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WO2022230234A1 (ja) 吸引装置、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RU2773428C2 (ru) Видеоанали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камеры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оставки аэрозоля
CN217430532U (zh) 配有充电座的小型香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st, 2nd, 3rd, 4th, 5th Floor, Building B, No. 2, Gongye 3rd Road, Langxi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4-3, Tongfuyu Industrial Zone, Aiqun Road, Shangw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Factory has a business place to engage i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uoline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Wipwell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3rd floor, building 2, Lany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angtou Avenue, No.2 factory building B, Shixi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uolineng 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before: Wipwell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actory B, No.2, Gongye 3rd road, Langxi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uoline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Wipwell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the 1st, 2nd, 3rd, 4th and 5th floors of workshop B, No.2, Gongye 3rd road, Langxi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re located in the workshop 4-3 of tongfuyu Industrial Zone, Aiqun Road, Shangw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which is engaged in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uoline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Wipwell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