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1538U - 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1538U
CN210871538U CN201921542933.8U CN201921542933U CN210871538U CN 210871538 U CN210871538 U CN 210871538U CN 201921542933 U CN201921542933 U CN 201921542933U CN 210871538 U CN210871538 U CN 210871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base
pump unit
circuit board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29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文豪
李向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nrid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nrid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nrid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nrid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429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1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1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1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包括底座以及盖设设置于底座上部的枕头体;在底座内部安设有控制电路板、左侧气囊、右侧气囊以及分别用于给左侧气囊、右侧气囊泵气的左侧充气泵单元和右侧充气泵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控制电路板上的MCU处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感测鼾声音频数据信息的音频传感器以及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产生报警音的发声装置,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各左侧充气泵单元和右侧充气泵单元给左侧气囊、右侧气囊泵气达到调整枕体左右两侧高度的效果,进一步实现对用户头部姿势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打鼾状态,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睡眠监测及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研究表明,轻度的鼾声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引起医学界关注的鼾症是睡鼾症眠中伴有呼吸暂停的鼾症,可导致不同程度缺氧,时间久了,会引起人体内激素分泌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多种系统、组织器官的损害;引起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对心血管系统损害甚大,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中风、性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致夜间猝死。儿童鼾症则会影响身体与智力发育。
现在有治疗方式:
1、保守疗法、减肥疗法;改善睡眠体位,避免高枕仰卧头向前弯;器械疗法,如鼻瓣扩张器、自流式压舌器等。
2、手术疗法:适用于保守疗法无效、鼾声响度大于60dB、睡眠期每次憋气持续时间10~20s以上、每小时睡眠至少呼吸暂停10次左右、晨起头胀、迷糊而白天嗜睡、经仪器检查证实存在睡眠期憋气和低氧血症、家属反应症状典型、检查为咽腔狭小者,可施行腭咽成形术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或激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注意对鼾症属中枢性或混合型者、血氧饱和度在50%以下者、小颌或颌后缩畸形者不宜行上述手术。
3、药物疗法:现在医学研究证实,鼾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鼻和鼻咽、口咽和软腭及舌根三处发生狭窄、阻塞,再加上睡眠时咽部软组织松弛、舌根后坠等导致气流不能自由通过咽部的气道。目前国内外能治疗鼾症的药物有不少,乙酰唑胺、甲状腺素片促进新陈代谢,具有一定功效,服药期间可以缓解,但不能治愈。
4.饮食:膳食与生活多吃清淡食物,例如蔬菜瓜果,少抽烟,不喝酒。早睡早起。体育运动能减轻鼾症病症。
5、物理方法治疗:睡眠时使用阻鼾器。其原理是:通过放置在口腔中个性化配制的器械,使患者下颌固定在适当的前伸位,下颌的前伸使得颏舌肌牵引舌体前伸,这样舌后部的呼吸通道就被打开了。同时舌的前移减少了舌体对悬雍垂的压迫,其后部的呼吸通道也被打开了。从而提高了通气量,改善供氧,消除或减低鼾声,是鼾症得到有效的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无创、费用低、效果明显;缺点是患者需要几天时间适应戴阻鼾器睡眠。
现有方法无法在不影响使用者的情况下获取到相关的打鼾数据,所以导致就医治疗时没有充分的数据来做出相应的判断。加上治疗周期长,效果不明显,无明确的数据支持,导致现在大部分的打鼾者不了解自已的打鼾情况,而不就医或是不愿就医治疗。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结合科学技术及科技产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与实验,从监测和调节设备的具体构造部分入手进行改进和改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包括底座以及盖设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部的枕头体;在所述底座内部安设有控制电路板、左侧气囊、右侧气囊以及分别用于给左侧气囊、右侧气囊泵气的左侧充气泵单元和右侧充气泵单元;所述左侧气囊、右侧气囊对称布置于所述底座左右两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MCU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存储的数据存储单元、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感测鼾声音频数据信息的音频传感器以及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产生报警音的发声装置;该左侧充气泵单元和右侧充气泵单元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两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中间部位还放置有一枕头填充物单元;该枕头填充物单元内部填充软质材料,且所述枕头填充物单元呈方形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左侧充气泵单元和右侧充气泵单元中还安设有用于放出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中空气的泄压阀。
优选地,所述左侧充气泵单元、右侧充气泵单元与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连接部位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感测气体压力大小的气压传感器;该气压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侧气囊、右侧气囊底部分别安设有用于与底座进行连接的气囊安装座;各左侧气囊、右侧气囊安置于对应的气囊安装座中。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侧、靠近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部位还设置有用于起振动作用的微型振动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左侧充气泵单元和右侧充气泵单元中间部位;且在所述底座后部开设有用于进行电性插接的电性接口,该电性接口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两侧边部位分别开设有百叶窗状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底座外侧还安设有闪光灯,且在该底座内部设置有可充电电池组件;该闪光灯、可充电电池组件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多个控制调节按钮以及开关按钮;该控制调节按钮、开关按钮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通过同时设置底座11以及盖设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部的枕头体12结构,且在底座11内部安设控制电路板117、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以及分别用于给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泵气的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为了保证枕头的左右对称性,将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对称布置于所述底座11左右两侧,结合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117上的MCU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存储的数据存储单元、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感测鼾声音频数据信息的音频传感器115以及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产生报警音的发声装置116,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板117控制各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给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泵气达到调整枕体左右两侧高度的效果,进一步实现对用户头部姿势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打鼾状态,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此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1包括底座11以及盖设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部的枕头体12;在所述底座11内部安设有控制电路板117、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以及分别用于给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泵气的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所述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对称布置于所述底座11左右两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117上的MCU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存储的数据存储单元、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感测鼾声音频数据信息的音频传感器115以及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产生报警音的发声装置116;该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与控制电路板117电性连接。
本申请通过同时设置底座11以及盖设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部的枕头体12结构,且在底座11内部安设控制电路板117、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以及分别用于给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泵气的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为了保证枕头的左右对称性,将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对称布置于所述底座11左右两侧,结合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117上的MCU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存储的数据存储单元、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感测鼾声音频数据信息的音频传感器115以及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产生报警音的发声装置116,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板117控制各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给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泵气达到调整枕体左右两侧高度的效果,进一步实现对用户头部姿势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打鼾状态,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
本申请不涉及到对软体以及电路部分的改进,如控制电路板117对各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的控制程序、接收到音频传感器115感测到的信号之后的识别和处理程序等等,且上述软体、电路部分都是本领域较为常规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主要保护的是装置的整体结构构造。
本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可以实时检测人体的睡眠及打鼾状况,通过特定的调整方式达到预防的目的,高可靠性的音频传感器115和压力传感器结合,通过相应的算法可以实时检测人体睡眠和打鼾状况,做相应的报警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相应数据传输出手机APP,通过APP和后台呼叫紧急联系人,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给出合理的工作及作息安排,为后续进一步治疗打鼾给出相应的数据支持。
优选地,所述底座11上、两左侧气囊111和右侧气囊113中间部位还放置有一枕头填充物单元112;该枕头填充物单元112内部填充软质材料,且所述枕头填充物单元112呈方形体结构。
实际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将枕头填充物单元112改为另外一个气囊结构,便于进行头部高度的调节。
优选地,所述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中还安设有用于放出左侧气囊111和右侧气囊113中空气的泄压阀。
优选地,所述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右侧充气泵单元118与左侧气囊111和右侧气囊113的连接部位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感测气体压力大小的气压传感器;该气压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117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底部分别安设有用于与底座11进行连接的气囊安装座;各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安置于对应的气囊安装座中。
优选地,所述底座11内侧、靠近各左侧气囊111和右侧气囊113部位还设置有用于起振动作用的微型振动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117设置于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中间部位;且在所述底座11后部开设有用于进行电性插接的电性接口,该电性接口与控制电路板117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11两侧边部位分别开设有百叶窗状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底座11外侧还安设有闪光灯,且在该底座11内部设置有可充电电池组件;该闪光灯、可充电电池组件与控制电路板117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11外侧设置有多个控制调节按钮以及开关按钮;该控制调节按钮、开关按钮与控制电路板117电性连接。
本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就可以在人体睡眠时自动检测打鼾严重程度和呼吸状况并对人体的睡姿进行调整,并在必要的时间做出预警。采用睡眠枕的形式,使用者睡眠时使用这种特殊的枕头,可以检测人体的打鼾声音的分贝、打鼾强度、打鼾的间隔等相关数据(利用音频传感器115),通过相应的算法实时判断打鼾状况,通过枕头内部的气囊调整睡姿,缓解打鼾状态,在无法缓解或是出现呼吸骤停时通过声音和无线连接到手机端自动拔解家人电话及时通知家人,并保存记录下相应的打鼾数据,以方便就医使用。
通过音频传感器115采集打鼾声的分贝大小和相应的打鼾间隔数据给到MCU处理单元,MCU处理单元,通过相对应的算法,可以计算出打鼾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呼吸骤停,如存在呼吸骤停,则通过报警模块产生报警并通过无线传输给手机,通过手机端APP可以拔打紧急取系人电话;如没有存在呼吸骤停,则根据打鼾声音的分贝大小,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气泵和泄气阀调整枕头内置的两个气囊气压大小,调整睡眠姿式来达到止鼾的目的。
通过本装置可以测量相应人体睡眠打鼾的相关数据,也可以记录下相应的睡眠质量,并把相应数据保存在装置内部的存储单元,也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把相应数据传输到手机端APP上,再通过手机APP传到后台服务器,并做出相应的报警提醒,为进一步的就医治疗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关键点是:采用音频传感器115和气压传感器通过相应的算法来检测疲劳打鼾状态及是否存在呼吸骤停等严重状况,如果检测到打鼾时则通过调整枕头内部气囊来调整睡姿来达到止鼾的效果,如检测到呼吸骤停等严重情况,则触发报警和通过无线传输至手机并呼叫紧急联系人,以达到及时通知治疗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1通过同时设置底座11以及盖设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部的枕头体12结构,且在底座11内部安设控制电路板117、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以及分别用于给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泵气的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为了保证枕头的左右对称性,将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对称布置于所述底座11左右两侧,结合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117上的MCU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存储的数据存储单元、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感测鼾声音频数据信息的音频传感器115以及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产生报警音的发声装置116,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板117控制各左侧充气泵单元114和右侧充气泵单元118给左侧气囊111、右侧气囊113泵气达到调整枕体左右两侧高度的效果,进一步实现对用户头部姿势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打鼾状态,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盖设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部的枕头体;在所述底座内部安设有控制电路板、左侧气囊、右侧气囊以及分别用于给左侧气囊、右侧气囊泵气的左侧充气泵单元和右侧充气泵单元;所述左侧气囊、右侧气囊对称布置于所述底座左右两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MCU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存储的数据存储单元、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感测鼾声音频数据信息的音频传感器以及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产生报警音的发声装置;该左侧充气泵单元和右侧充气泵单元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两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中间部位还放置有一枕头填充物单元;该枕头填充物单元内部填充软质材料,且所述枕头填充物单元呈方形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充气泵单元和右侧充气泵单元中还安设有用于放出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中空气的泄压阀。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充气泵单元、右侧充气泵单元与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连接部位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感测气体压力大小的气压传感器;该气压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气囊、右侧气囊底部分别安设有用于与底座进行连接的气囊安装座;各左侧气囊、右侧气囊安置于对应的气囊安装座中。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侧、靠近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部位还设置有用于起振动作用的微型振动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于左侧充气泵单元和右侧充气泵单元中间部位;且在所述底座后部开设有用于进行电性插接的电性接口,该电性接口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边部位分别开设有百叶窗状通气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侧还安设有闪光灯,且在该底座内部设置有可充电电池组件;该闪光灯、可充电电池组件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多个控制调节按钮以及开关按钮;该控制调节按钮、开关按钮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CN201921542933.8U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Active CN210871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2933.8U CN210871538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2933.8U CN210871538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1538U true CN210871538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6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2933.8U Active CN210871538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15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7872A (zh) * 2019-09-17 2019-11-22 深圳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7872A (zh) * 2019-09-17 2019-11-22 深圳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9549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bdominal orientation and activity
US5853005A (en) Acoustic monitoring system
US20080264426A1 (en) Device to treat snoring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adults and to prevent infants from sleeping non-supine
EP3215010A1 (en) A device to detect, assess and treat snoring, sleep apneas and hypopneas
WO1997040748A9 (en) Acoustic monitoring system
CN204158543U (zh) 一种缓解打鼾或者睡眠呼吸困难装置
CN210130818U (zh) 一种老年心梗患者专用便携式智能手环
CN203736510U (zh) 一种具有监测按摩护理和促醒呼救功能的床垫
US2010026203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icating Aberrant Behavior Detected by an Implanted Medical Device
CN113423366A (zh)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方法和装置
CN212650977U (zh) 可穿戴式侧卧闭口止鼾助眠装置
CN210871538U (zh) 一种睡眠打鼾监测和预防报警装置
CN213310788U (zh) 一种充气式止鼾枕
CN109758281B (zh) 一种基于身体位置调节的安全系统
US2020020212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leep positional therapy and paced breathing
CN113350018A (zh) 一种可调式下颌前移侧卧止鼾装置
KR20100119249A (ko) 코골이 베개
CN111916211A (zh) 一种适用于失能老人的安全监护系统和方法
US20210077010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bdominal Orientation And Activity For Prevention Of Poor Respiratory Disease Outcomes
CN108618880A (zh) 一种具有止酣和防止呼吸暂停发生功能的智能设备
CN106821581B (zh) 无创鼾声治疗系统
CN117100224A (zh) 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
CN107028696A (zh) 一种智能止鼾枕
CN103735272B (zh) 减少打呼窒息危险的装置
CN206403772U (zh) 一种呼吸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