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0224A - 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0224A
CN117100224A CN202311083749.2A CN202311083749A CN117100224A CN 117100224 A CN117100224 A CN 117100224A CN 202311083749 A CN202311083749 A CN 202311083749A CN 117100224 A CN117100224 A CN 117100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arget
target user
sleeping
sleeping po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837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 Rucci Healthy Slee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837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02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0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02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18Sleep apno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12Means, e.g. measuring means for adapting chairs, beds or mattresses to the shape or weight of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所述目标用户为当前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户;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操作。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判断出智能寝具上的使用人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及时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睡眠呼吸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打鼾、呼吸暂停或心率不齐等现象,从而导致用户出现间歇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等症状,影响用户健康。因此,需要及时检测用户的睡眠情况,以判断用户是否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睡姿检测以及环境声音判断用户是否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然而,现有技术中针对双人床垫或床垫上不止一人的情况下,没有提出如何判断用户是否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及针对性解决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时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给出了一种针对双人床垫或床垫上不止一人的情况下,有效解决用户出现打鼾等睡眠呼吸综合症时的睡眠检测解决方案,能够在判断出智能寝具上的使用人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判断目标用户是否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并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降低睡眠呼吸综合症对用户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睡眠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寝具产品,所述智能寝具产品设置有多个气囊和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
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
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预设的使用人数与预设的判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的判断参数包括用户的生理数据和/或用户所处空间内的环境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所述目标用户为当前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户;
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在判断出智能寝具上的使用人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睡眠检测方式的灵活性,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睡眠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若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为一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所述环境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包括:
判断所述环境数据中是否包括目标声音;
在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声音时,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与当前睡姿不同的其他睡姿。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使用人数为一人时,结合环境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打鼾,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检测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若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为至少两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所述生理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包括:
判断所述生理数据是否低于预设取值;
在所述生理数据低于所述预设取值时,获取每个用户的当前睡姿;
确定当前睡姿为平躺睡姿的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以及确定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侧躺睡姿。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使用人数至少为两人时,结合用户的生理数据以及用户的睡姿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确定目标用户的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包括沿长边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分区,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分区,每个分区对应设置有环境音传感器,若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为至少两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生理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是否包括目标声音;
在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声音时,通过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的时间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的声音特征参数,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所述声音特征参数包括声音大小以及声纹特征;
判断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生理数据是否低于预设取值;
在所述生理数据低于所述预设取值时,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为平躺睡姿时,确定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侧躺睡姿。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使用人数至少为两人时,结合环境数据判断打鼾的目标用户,并进一步结合目标用户的生理数据及睡姿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多个气囊采用阵列排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对应的压力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
将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以及预设的不同睡姿与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用户接触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确定目标用户的睡姿,提高了睡姿检测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
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为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至少一个气囊;
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充气操作,以引导所述目标用户调整睡姿。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时,通过控制引导气囊充气促使目标用户调整睡姿,提高了引导睡姿调整的便捷性,降低了睡眠呼吸综合症对用户健康和睡眠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所述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充气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时长内持续检测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为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睡姿时,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放气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用户调整睡姿后,对引导气囊进行放气操作,保证了用户睡眠时的舒适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及响应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预设的使用人数与预设的判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的判断参数包括用户的生理数据和/或用户所处空间内的环境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所述目标用户为当前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户;
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在判断出智能寝具上的使用人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睡眠检测方式的灵活性,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睡眠问题。
关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未介绍的内容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方面公开实施例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寝具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寝具产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或“一些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上述多个实施例也未必是多个独立的实施例,分成多个实施例仅用于突出不同实施例中的不同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上述多个实施例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需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用以区别类似或不同的对象,不是针对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描述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睡眠呼吸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打鼾、呼吸暂停或心率不齐等现象,对用户的健康和睡眠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检测用户的睡眠情况,以判断用户是否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睡姿检测以及环境声音来检测用户是否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例如,若检测到用户在仰卧状态下打鼾,则通过床垫促使用户翻身侧卧。然而,现有技术在双人床垫或床垫上不止一人的情况下,无法准确识别出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的目标用户,从而无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且现有技术中也没有针对双人床垫或床垫上不止一人的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预设的使用人数与预设的判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的判断参数包括用户的生理数据和/或用户所处空间内的环境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所述目标用户为当前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户;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方法应用于智能寝具产品中,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床垫、智能枕头、智能床架或其他睡眠时所用的智能寝具等产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中还设置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放置在智能寝具产品的不同区域,以便检测不同位置的压力数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具体排列方式并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数据可以反映当前有用户在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所述压力数据指所述用户与所述智能寝具产品接触位置的压力数据,所述接触位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臀部、胸部、腿部等位置,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可以按照预设的采样间隔对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进行采集,例如,每10分钟获取一次压力数据。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中还设置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于存储压力数据,方便对压力数据进行调用。
102、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压力数据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的分布情况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例如,如果压力分布情况显示出两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定的压力,则可以推断智能寝具产品上当前有两个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之前,还可以利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当前是否有用户使用该智能寝具产品,即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上是否存在有进行休眠的用户。如果所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则可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上存在有进行休眠的用户。否则,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上不存在进行休眠的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寝具产品设置有拍摄装置,首先智能寝具产品可以获取拍摄装置拍摄的智能寝具产品上的用户图像,然后对用户图像进行人数识别,可确定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其中,人数识别可通过特征匹配或深度神经网络等方法执行。所述用户图像可以是检测到当前有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后,由智能寝具产品向所述拍摄装置发送拍摄指令,所述拍摄指令用于启动拍摄设备拍摄用户;也可以是当检测到当前有用户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时,所述拍摄装置自动拍摄用户图像并发送给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在此不作限定。
103、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预设的使用人数与预设的判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或建立映射表的方式预设使用人数与预设的判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使用人数可以为一人或至少两人,所述预设的判断参数可以包括用户的生理数据和/或用户所处空间内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是指用于描述所述用户所处环境的特征数据,可以包括声音数据。所述生理数据是指用于描述所述用户的人体特征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其中,所述使用人数和判断参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示例性的,当使用人数为一人时,判断参数为所述环境数据;当使用人数至少两人时,判断参数为生理数据;当使用人数至少两人时,判断参数为至少两个环境数据和生理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使用人数和判断参数的对应关系,在此不一一列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寝具产品还可以与生理数据监控设备通信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呼吸监测仪、心率监测仪、可穿戴设备、手机等,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脚环、智能耳环、智能项链、智能耳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可以接收生理数据监控设备发送的生理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生理数据可以是在智能寝具产品判断出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后,由智能寝具产品向所述生理数据监控设备发送生理数据监测指令,所述生理数据监测指令用于启动生理数据监控设备获取所述用户的生理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呼吸数据(如,吸气压,呼气压,呼吸频率等)和心率数据(如,心跳频率、脉搏、血压等),在此不作限定。此外,所述生理数据也可以是当检测到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上有休眠的用户后,所述生理数据监控设备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理数据,并主动发送给所述智能寝具产品。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包括沿长边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分区,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分区,每个分区对应设置有环境音传感器,所述环境音传感器的具体排列方式并不做限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可以获取环境音传感器的环境数据,本申请中可以按照预设的采样间隔对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环境数据进行采集,例如,每10分钟获取一次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可以存储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数据存储设备中。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寝具产品还可以与外置的环境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录音设备、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各类可以获取环境数据的装置。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可以接收环境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所述用户所处空间内的环境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数据可以是在智能寝具产品判断出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后,由智能寝具产品向所述环境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环境数据监测指令,所述环境数据监测指令用于启动环境数据采集装置获取所述用户所处空间内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用户的声音数据(如,打鼾),在此不作限定。此外,所述环境数据也可以是当检测到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上有休眠的用户后,所述环境数据采集装置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采集所述用户所处空间内的环境数据,并主动发送给所述智能寝具产品。
104、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所述目标用户为当前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或建立映射表的方式预设判断参数和睡姿调整需求的关系,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当目标判断参数是环境数据时,若判断到用户出现打鼾声,则确定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睡姿调整;当目标判断参数是生理数据时,若判断出用户出现呼吸暂停或心跳过快等情况,则确定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睡姿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提前预设所述睡姿调整需求,所述睡姿调整需求指将所述用户的不健康睡姿调整为健康睡姿,例如,可以将平躺作为不健康睡姿,将侧躺、向右侧躺作为健康睡姿,具体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用户为当前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户,例如,当智能寝具产品上有两个用户,且两个用户都出现打鼾情况时,则需要对两个用户都进行睡姿调整,当智能寝具产品上有两个用户,且只有一位用户出现打鼾情况时,则只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睡姿调整。可见,采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灵活对智能寝具产品上的用户进行睡姿调整,不受用户数量的影响。
105、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中设置有多个气囊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等具有计算能力的单元或模块。所述控制器可通过向气囊发送充气指令控制气囊执行充气操作,以及可通过向气囊发送放气指令控制气囊执行放气操作。在执行充气操作时,气囊充气,气囊的体积变大;在执行放气操作时,气囊放气,气囊的体积变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操作之前,可以先确定气囊控制参数,然后按照所述气囊控制参数对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中的气囊模块进行充气或放气控制。其中,所述气囊控制参数的确定方式并不做限定。例如,在气囊进行充气时,与用户身体对应的气囊会对用户的身体进行按摩,产生推挤、振动、颠簸等效果,以促使用户调整睡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寝具产品还可以与声音提示设备通信连接,当检测到用户需要调整睡姿时,可以通过声音提示设备提醒用户改变睡姿。另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生理数据对智能寝具产品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调整床垫硬度或高度,以促使用户调整睡姿,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对应的操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
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为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至少一个气囊;
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充气操作,以引导所述目标用户调整睡姿。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后,首先确定与目标用户对应的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可以是提前预设的用来促使用户调整睡姿的与目标用户接触气囊中的部分气囊,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睡姿调整引导气囊充气,当用户因气囊充气感受到不舒适时,通过调整当前的睡姿以达到舒适的睡眠状态。
采用上述实施例,当检测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时,通过控制引导气囊充气促使目标用户调整睡姿,提高了引导睡姿调整的便捷性,降低了睡眠呼吸综合症对用户健康和睡眠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充气操作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时长内持续检测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为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睡姿时,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放气操作。
采用上述实施例,当检测到用户调整睡姿后,对引导气囊进行放气操作,保证了用户睡眠时的舒适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充气操作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为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睡姿时,记录当前检测的第一时间;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不是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睡姿时,记录当前检测的第二时间;
在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小于预设阈值时,再次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引导气囊执行充气操作。
在上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阈值可以为提前设置的,例如,设置为10分钟。当在10分钟内检测到目标用户的睡姿不是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睡姿时,即目标用户的睡姿不是预设的健康睡姿时,则判断需要再次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再次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引导气囊执行充气操作,促使用户重新调整睡姿。
采用上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及时对用户的睡姿进行监控,当在预设时间内用户再次处于不健康睡姿的状态时,可以及时控制引导气囊充气,以及时改善用户睡姿,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睡眠问题,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目标判断参数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理数据,在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操作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理数据低于预设取值的持续时长;
若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则向所述目标用户的关联用户发出警报信息,所述警报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理数据。
在上述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提前预设目标用户在睡眠时,不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时的生理数据作为预设取值,例如,睡眠时正常成年的人的呼吸频率通常在18~20次/每分钟。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为提前设置的,例如,设置为20分钟。作为一种示例,当检测到目标用户呼吸频率15次/每分钟的时长持续了21分钟时,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体状况是否需要及时就医,并向与目标用户的关联用户发出警报信息,所述警报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理数据和/或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理数据推测的身体状况。
在上述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用户的关联用户可以为提前设置的目标用户的父母、朋友等关联方的电子设备。所述警报信息可以通过短信发送,也可以通过主动呼叫语音电话的形式发送,在此不作限定。具体来讲,当检测到用户出现严重的睡眠呼吸综合症时,可以及时向关联用户发送目标用户的生理数据等信息,以提醒关联用户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采用上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根据目标用户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的持续时长,及时判断目标用户的健康情况,以便及时将目标用户睡眠时的生理数据及健康状况及时发送给关联用户,提高了目标用户睡眠时对健康监测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保障了用户生命健康。
可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判断出智能寝具上的使用人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睡眠检测方式的灵活性,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睡眠问题。当检测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时,通过控制引导气囊充气促使目标用户调整睡姿,提高了引导睡姿调整的便捷性,降低了睡眠呼吸综合症对用户健康和睡眠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当检测到用户调整睡姿后,对引导气囊进行放气操作,保证了用户睡眠时的舒适性。
请参见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方法中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201、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
关于步骤201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1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202、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
关于步骤202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203、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若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为一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所述环境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为一人时,由于不受其他用户的影响,则可以直接根据环境数据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采用所述实施例可以快速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是否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以及时提醒目标用户调整睡姿。
关于步骤203的其他介绍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204、判断所述环境数据中是否包括目标声音。若是,执行步骤20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数据是指用于描述所述用户所处环境的特征数据,可以包括声音数据。所述目标声音可以为打鼾声音、呼吸声音等,可以提前将目标声音存储到智能寝具产品的数据存储设备中。判断所述环境数据中是否有目标声音,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
对所述环境数据进行预处理;
对处理后的所述环境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判断所述环境数据的特征是否与目标声音特征匹配;
若匹配,则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目标声音。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可以包括采样率转换、滤波器设计、语音增强等方法,在此不作限定,目的是对所述环境数据中不相关的数据进行剔除处理,如在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环境中的其他用户的说话声音、所述目标用户所处环境中其他音频设备发出的声音等。在上述实施例中,若所述环境数据的特征与目标声音特征匹配,则确定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目标声音。
205、在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声音时,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与当前睡姿不同的其他睡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睡姿为检测到所述环境数据中包含目标声音时的目标用户睡姿。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为一人时,当检测到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目标声音时,则可以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所述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与当前睡姿不同的其他睡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要所述目标用户调整至任意睡姿至不再出现目标声音则可以判定所述目标用户已完成睡姿调整。例如,当检测到目标用户正在打鼾时,则确定需要调整目标用户的睡姿,只要目标用户调整任意睡姿至不再打鼾,则表示目标用户的睡眠状况良好,改善了睡眠呼吸综合症。
关于步骤205的其他介绍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4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判断出智能寝具上的使用人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睡眠检测方式的灵活性,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睡眠问题。当使用人数为一人时,结合环境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打鼾,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检测效率。
请参见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方法中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301、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
关于步骤301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1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302、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
关于步骤302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303、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若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为至少两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所述生理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至少两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所述生理数据。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获取生理数据来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可以快速的确定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的目标用户,以及时提醒目标用户调整睡姿。
关于步骤303的其他介绍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304、判断所述生理数据是否低于预设取值。若是,执行步骤305~步骤30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取值为提前预设的用户在不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时的生理数据,即正常睡眠时的生理数据,所述生理数据是指用于描述所述用户的人体特征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呼吸数据(如,吸气压,呼气压,呼吸频率等)和心率数据(如,心跳频率、脉搏、血压等),在此不作限定。例如,预设睡眠时正常成年的人的呼吸频率通常在18~20次/每分钟,若检测到所述呼吸频率低于18~20次/每分钟,则判断所述用户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判断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生理数据是否低于预设取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目标用户在目标时长内的胸部对应的气囊的第一压力变化频率和臀部对应的气囊的第二压力变化频率;
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变化频率和所述第二压力变化频率,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在上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时长可以为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上开始休眠到判断所述用户生理数据是否低于预设取值之前的任意时长,所述目标时长可以提前预设。所述胸部对应的气囊的第一压力变化频率和所述臀部对应的气囊的第二压力变化频率可以从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中获取,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变化频率和所述第二压力变化频率,可以确定目标用户的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采用上述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准确、快速的判断出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的用户,以及时提醒用户对当前睡姿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用户的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也可以从与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建立通信连接的生理数据监控设备获得,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305、在所述生理数据低于所述预设取值时,获取每个用户的当前睡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所述用户的生理数据低于预设取值,则判断当前使用智能寝具产品的至少两位用户中的至少一位出现了睡眠呼吸综合症,并推测出所述至少两位用户中的至少一位用户有睡姿调整需求。因此,在所述生理数据低于所述预设取值时,还需要获取每个用户的睡姿,通过睡姿进一步确定需要调整睡姿的目标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寝具产品设置有拍摄装置,首先智能寝具产品可以获取拍摄装置拍摄的智能寝具产品上的用户睡姿图像,然后对用户睡姿图像进行睡姿识别,可确定每个用户的当前睡姿。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睡眠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准确判断需要调整睡姿的目标用户,适用于智能寝具产品的使用人数至少两人时的场景。
306、确定当前睡姿为平躺睡姿的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以及确定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侧躺睡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提前预设健康睡姿和不健康睡姿,所述睡姿调整需求指将所述用户的不健康睡姿调整为健康睡姿,例如,可以将平躺作为不健康睡姿,将侧躺、向右侧躺作为健康睡姿,具体不作限定。作为一种示例,当识别到至少两位用户中的其中一位的当前睡姿为平躺时,则确定睡姿为平躺状态的用户为目标用户,并按照睡姿调整需求提醒所述目标用户将当前睡姿调整为侧躺状态。
关于步骤306的其他介绍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4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判断出智能寝具上的使用人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睡眠检测方式的灵活性,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睡眠问题。当使用人数至少为两人时,结合用户的生理数据以及用户的睡姿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确定目标用户的效率。
请参见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方法中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401、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
关于步骤401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1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402、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
关于步骤402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403、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若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为至少两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生理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至少两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生理数据。所述至少两个环境数据和生理数据是当前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所有用户的环境数据和生理数据。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获取环境数据和生理数据来综合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出现睡眠呼吸综合症的目标用户,以及时提醒目标用户调整睡姿。
关于步骤403的其他介绍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404、判断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是否包括目标声音。若是,执行步骤405。
关于步骤404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二个实施例中步骤204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405、在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声音时,通过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的时间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的声音特征参数,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所述声音特征参数包括声音大小以及声纹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包括沿长边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分区,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分区,当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至少两人时,在判断出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目标声音(如,打鼾)时,还需要进一步将获取的环境数据中的目标声音与用户进行匹配,即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
本申请中可以根据获取所述目标声音的时间差和/或目标声音特征参数,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所述声音特征参数包括声音大小以及声纹特征。其中,根据获取所述目标声音的特征参数,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可以提前录入使用智能寝具产品的用户的声音,当获取到环境数据中的声音时提取声音特征与提前录入的用户声音特征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其中,根据获取所述目标声音的时间差,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利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以及所述至少两个用户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上的位置,确定获取到目标声音的时间,根据所述获取到目标声音的时间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获取所述目标声音的声源位置,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具体地,可以利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和路径的差异,确定声源的位置,从而确定与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在此不作限定,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确定目标用户的准确性。
406、判断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生理数据是否低于预设取值。若是,执行步骤407~步骤408。
关于步骤406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三个实施例中步骤304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407、在所述生理数据低于所述预设取值时,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气囊采用阵列排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对应的压力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
将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以及预设的不同睡姿与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采用上述实施例,根据目标用户接触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确定目标用户的睡姿,提高了睡姿检测的准确性。
408、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为平躺睡姿时,确定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侧躺睡姿。
关于步骤408的其他介绍可对应参考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4和第三个实施例中步骤306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判断出智能寝具上的使用人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睡眠检测方式的灵活性,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睡眠问题。当使用人数至少为两人时,结合环境数据判断打鼾的目标用户,并进一步结合目标用户的生理数据及睡姿确定是否需要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进行调整,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能够根据目标用户接触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确定目标用户的睡姿,提高了睡姿检测的准确性。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寝具产品,所述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寝具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包括:获取模块501、确定模块502和响应模块503,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
所述获取模块501,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预设的使用人数与预设的判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的判断参数包括用户的生理数据和/或用户所处空间内的环境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502,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所述目标用户为当前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户;
所述响应模块503,用于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智能寝具产品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环境数据中是否包括目标声音;
所述确定模块502,还用于在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声音时,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与当前睡姿不同的其他睡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包括: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生理数据是否低于预设取值;
所述获取模块501,还用于在所述生理数据低于所述预设取值时,获取每个用户的当前睡姿;
所述确定模块502,还用于确定当前睡姿为平躺睡姿的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以及确定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侧躺睡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包括: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是否包括目标声音;
所述获取模块501,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声音时,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的时间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的声音特征参数;
所述确定模块502,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所述声音特征参数包括声音大小以及声纹特征;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生理数据是否低于预设取值;
所述获取模块501,还用于在所述生理数据低于所述预设取值时,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所述确定模块502,还用于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为平躺睡姿时,确定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侧躺睡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501,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对应的压力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
所述确定模块502,还用于将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以及预设的不同睡姿与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502,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为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至少一个气囊;
所述响应模块503,还用于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充气操作,以引导所述目标用户调整睡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包括: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时长内持续检测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为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睡姿时,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放气操作。
以上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见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寝具产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601;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602;
处理器602调用存储器6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睡眠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寝具产品,所述智能寝具产品设置有多个气囊和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
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
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预设的使用人数与预设的判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的判断参数包括用户的生理数据和/或用户所处空间内的环境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所述目标用户为当前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户;
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为一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所述环境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包括:
判断所述环境数据中是否包括目标声音;
在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声音时,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与当前睡姿不同的其他睡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为至少两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所述生理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包括:
判断所述生理数据是否低于预设取值;
在所述生理数据低于所述预设取值时,获取每个用户的当前睡姿;
确定当前睡姿为平躺睡姿的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以及确定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侧躺睡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包括沿长边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分区,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分区,每个分区对应设置有环境音传感器,若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为至少两人时,所述目标判断参数为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和所述生理数据,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是否包括目标声音;
在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声音时,通过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的时间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所述环境数据中的声音特征参数,确定与所述目标声音对应的目标用户,所述声音特征参数包括声音大小以及声纹特征;
判断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生理数据是否低于预设取值;
在所述生理数据低于所述预设取值时,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在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为平躺睡姿时,确定对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为调整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为侧躺睡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气囊采用阵列排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中,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对应的压力数据,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
将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以及预设的不同睡姿与气囊的面积及排布位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对应的操作包括:
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为所述目标用户接触的至少一个气囊;
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充气操作,以引导所述目标用户调整睡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充气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时长内持续检测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当前睡姿为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睡姿时,控制所述睡姿调整引导气囊执行放气操作。
8.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及响应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压力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数据,确定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当前使用人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使用人数与预设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使用人数对应的目标判断参数,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预设的使用人数与预设的判断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的判断参数包括用户的生理数据和/或用户所处空间内的环境数据,所述生理数据包括呼吸数据和/或心率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判断参数,确定对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所述目标用户为当前使用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用户;
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目标用户的睡姿调整需求,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智能寝具产品的气囊执行与所述睡姿调整需求对应的操作。
9.一种智能寝具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083749.2A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1002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3749.2A CN117100224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3749.2A CN117100224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0224A true CN117100224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79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83749.2A Pending CN117100224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02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2810A (zh) * 2023-12-07 2024-03-08 广州市欧亚床垫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床垫的生命体征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2810A (zh) * 2023-12-07 2024-03-08 广州市欧亚床垫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床垫的生命体征检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76343B1 (en)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based on biometric information
US1154733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 subject
CN203736510U (zh) 一种具有监测按摩护理和促醒呼救功能的床垫
CN107007265A (zh) 健康睡眠检测系统
EP302258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 position and predicting an exit of a subject on or from a substrate
JPH0880285A (ja) 監視装置
CN110545724B (zh) 具有不移动计时器的睡眠体位训练器
CN107875496A (zh) 一种智能睡眠管理眼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180083188A (ko) 생체 신호 측정 및 IoT 기능을 갖는 웨어러블 기기를 이용한 환경 제어 방법
KR101857572B1 (ko) 스마트 베개
CN117100224A (zh) 一种睡眠检测方法及智能寝具产品、存储介质
CN113951674A (zh) 一种智能床垫的控制方法、智能床垫、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09072214A (ja) いびき検出装置
JP2003240320A (ja) 空気調節システムおよび安眠装置
KR20180063577A (ko) 코골이 및/또는 수면무호흡 방지 베개
CN110584626A (zh) 一种头戴式鼾声监测装置及止鼾方法
JP2023179566A (ja) 制御装置
CN109758281B (zh) 一种基于身体位置调节的安全系统
CN111916211A (zh) 一种适用于失能老人的安全监护系统和方法
Ali et al. Smart pillow: Sleep apnea monitoring & minimization device
JP2022514869A (ja) 睡眠位置治療及びペース調整された呼吸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6821581B (zh) 无创鼾声治疗系统
CN109757923B (zh) 一种具有婴儿状态监测系统的床垫
CN110740684A (zh) 床监测系统
CN115397316A (zh) 具有多个振动传感器的睡眠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