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0098U - 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0098U
CN210870098U CN201921738344.7U CN201921738344U CN210870098U CN 210870098 U CN210870098 U CN 210870098U CN 201921738344 U CN201921738344 U CN 201921738344U CN 210870098 U CN210870098 U CN 210870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upper groove
groove
foot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383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新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383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0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0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00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顶面下凹有至少一条由人体脚趾头向足弓处延伸或由人体脚趾头延伸至脚后跟的上凹槽,所述上凹槽呈弧形,所述上凹槽的槽底向上凸设有沿所述上凹槽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顶面低于所述上凹槽的槽口,所述条形凸起与所述上凹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对位于所述上凹槽的部位处向上凹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与所述条形凸起相对位的槽壁向上凹至所述条形凸起内的凹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不仅能够根据行走间的脚型变化,动态调整鞋底宽窄,而且能够保持脚部血液循环,提高穿着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
背景技术
现有鞋子的种类很多,穿着一双时尚且舒适的鞋子,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而且能够使人心情愉悦。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鞋子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鞋底作为承载人体重力和行走缓冲的主要部件,所以人们对现有鞋底的要求也越来也高。鞋底结构和鞋底材质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脚感。所以,现有鞋底的不足之处逐渐被显现出来:一是不能够根据行走间的脚型变化而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鞋底宽窄,导致脚感不舒服,穿着舒适性差。二是鞋底上不具有利于脚部血液循环的结构,在行走间,由于血液不断充斥到脚部,脚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脚部膨胀,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现有鞋底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不仅能够根据行走间的脚型变化,动态调整鞋底宽窄,而且能够保持脚部血液循环,提高穿着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顶面下凹有至少一条由人体脚趾头向足弓处延伸或由人体脚趾头延伸至脚后跟的上凹槽,所述上凹槽呈弧形,所述上凹槽的槽底向上凸设有沿所述上凹槽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顶面低于所述上凹槽的槽口,所述条形凸起与所述上凹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对位于所述上凹槽的部位处向上凹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与所述条形凸起相对位的槽壁向上凹至所述条形凸起内的凹陷。
所述鞋底本体包括胶粘合在一起的大底和中底,所述中底位于所述大底的上,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均处于所述大底上,所述中底上对应与所述上凹槽位置开设有通孔。
所述条形凸起上设置有将其包裹住的减震支撑层。
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均为两条,两条所述上凹槽在所述鞋底本体上间隔布置,两条所述上凹槽前端之间的距离和两条所述上凹槽后端之间的距离均小于两条所述上凹槽中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两条弧形口相对的凹弧结构。
所述大底的底面上设置有多条用于排水的溢流槽,多所述溢流槽将所述大底的底面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支撑块,所述大底的底面上处于前脚掌部分的所述溢流槽与两条所述下凹槽相通。
所述中底由人体足弓至脚后跟的外侧壁上向外凸设有多个凸纹,多个所述凸纹呈阶梯状上下排布。
所述大底采用橡胶或EVA材料制成。
所述减震支撑层和所述中底均采用软质TPU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是:通过鞋底本体上设置上凹槽、下凹槽和条形凸起,鞋底本体在受压情况下,上凹槽和下凹槽会相适应的张大和回缩,条形凸起不仅能够对人体脚掌起支撑作用,还能供上凹槽和下凹槽变形提供伸展量,实现鞋底本体动态调整鞋底前脚部宽窄的功能,提高穿着舒适性。在行走间,由于血液不断充斥到脚部,造成脚部膨胀。鞋底本体能够根据脚部膨胀的量,做出适应性变化(即动态调整鞋底前脚部宽窄)。扩大支撑面积,减小脚部收到反作用力,保持脚部血液循环,减轻脚部受力压迫感,提高穿着舒适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鞋底,能在人们行走时,可以适应脚型变化而变化,不仅能够自适应地缓冲减震,而且保证脚部血液循环顺畅,避免脚部血液流动不畅造成膨胀,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
鞋底本体-1;上凹槽-11;下凹槽-12;条形凸起-13;盲孔-104;溢流槽-105;支撑块-106;凸纹-107;左侧部-201;中间部-202;右侧部-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的顶面下凹有至少一条由人体脚趾头向足弓处延伸或由人体脚趾头延伸至脚后跟的上凹槽11,所述上凹槽11呈弧形,所述上凹槽11的槽底向上凸设有沿所述上凹槽11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13,所述条形凸起13的顶面低于所述上凹槽11的槽口,所述条形凸起13与所述上凹槽11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在条形凸起13与上凹槽11侧壁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环结构,所述鞋底本体1的底面对位于所述上凹槽11的部位处向上凹设有下凹槽12,所述下凹槽12与所述条形凸起13相对位的槽壁向上凹至所述条形凸起13内的凹陷。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在鞋底本体1上凹槽11、下凹槽12、条形凸起13和条形凸起13与上凹槽11侧壁之间的间隙,使得在鞋底本体1在人们行走时,当下凹槽由人体脚趾头向足弓处延伸时,能够自动适应性地调整鞋底本体1前脚掌部宽度,提高穿着舒适性。随着人们行走运动,自动发生适应性形变,实现动态调整所述鞋底本体1前脚掌部宽度,实现动态调整,进而能够提升行走或运动舒适性。当凹陷的凹口宽度与下凹槽12与所述条形凸起13相对位的槽壁的宽度一致时,下凹槽12与凹陷在鞋底本体1的底面向顶面绵延的一个长条凹槽结构。当凹陷的凹口宽度小于下凹槽12与所述条形凸起13相对位的槽壁的宽度时,下凹槽12通至凹陷内形成一个具有阶梯槽壁,并由在鞋底本体1的底面向顶面绵延的长条凹槽结构。通过该长条凹槽结构在人们行走过程中,自动发生适应性形变,实现动态调整所述鞋底本体1前脚掌部宽度,进而提高穿着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凹槽12的长度略小于所述上凹槽11的长度。这样有利于提升鞋底本体1宽度方向延展性,在行走过程中更能够自动适应性调整,扩大鞋底本体1宽度度,既能能够实现鞋底本体1宽度方向减震,又能降低包裹感,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上凹槽11的槽宽、下凹槽12的槽宽、条形凸起13向鞋底本体1顶面一侧拱起的高度和条形凸起13与上凹槽11侧壁之间的间隙大小都是实际需要设置的(即:根据鞋底大小和鞋底材质进行设置的)。
对于鞋底本体1上的上凹槽11、下凹槽12、条形凸起13和条形凸起13与上凹槽11侧壁之间的间隙是如何设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鞋底本体1模具的前脚掌部进行设置与鞋底本体1上都具有上凹槽11、下凹槽12、条形凸起13和条形凸起13与上凹槽11侧壁之间的间隙相反的凹陷与凸起。采用该模具生产时,就能获得鞋底本体1上都具有上凹槽11、下凹槽12、条形凸起13和条形凸起13与上凹槽11侧壁之间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所述鞋底本体1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和所述大底上下层布置并且胶粘合在一起(即:所述中底的底面所述大底的顶面粘合在一起),所述上凹槽11和所述下凹槽12均处于所述大底上,所述中底上对应与所述上凹槽11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中底上由人体足弓至脚后跟的部分均匀地布设有多个盲孔104。这里的多个盲孔104能够在中底脚后跟处受压时,吸收容纳中底脚后跟处的形变,起缓冲减震的作用。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在行走时,保证中底与大底的前脚掌部能够同时发生动态形变,在满足减震的同时,通过中底与大底的前脚掌宽度方向扩张,增大鞋底本体1前脚掌部分的空间,降低鞋子对前脚掌的压迫感。避免传统鞋子运动时,由于前脚掌处形变不足对脚部产生的束缚感,而导致脚感不舒服,也影响脚部血液流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凸起13上设置有将其包裹住的减震支撑层(图中未给出)。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设置的减震支撑层,使得条形凸起13表面也具有柔软的外表面,人体脚部接触时,更加舒适,同时也不会对条形凸起13受力形变造成影响。避免人体脚部直接接触条形凸起13表面的不舒适感。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凹槽11和所述下凹槽12均为两条,两条所述上凹槽11在所述鞋底本体1上间隔布置,两条所述上凹槽11前端之间的距离和两条所述上凹槽11后端之间的距离均小于两条所述上凹槽11中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两条弧形口相对的凹弧结构(即:两条所述上凹槽11分别对应于人体脚部宽度方向并排布置)。具体的,两条所述上凹槽11在鞋底本体1上类似于文字符号中的括号进行布置。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主要是使得鞋底本体1的脚掌部分的都能同时向鞋底本体1宽度方向延展或收缩,使得鞋底本体1能够根据行走间的脚型变化,动态调整鞋底本体1的脚掌部分宽窄,而且能够保持脚部血液循环,提高穿着舒适性。避免鞋底本体1的脚掌部分单侧延展,受力不平衡,造成脚感不舒服。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底的底面上设置有多条用于排水的溢流槽105,多所述溢流槽105将所述大底的底面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支撑块106,所述大底的底面上处于前脚掌部分的所述溢流槽105与两条所述下凹槽12相通。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由于溢流槽105与两条所述下凹槽12相通,且两条所述下凹槽12恰好处于前脚掌中部,在雨天路面或湿滑地面上行走时,两条所述下凹槽12的开口与地面接触,能够形成一个半封闭式的临时腔室,在这个过程中,鞋底本体1的前脚掌处受压,使该临时腔室空间变小,实现排气同时将雨水通过溢流槽105推挤出,保证大底的底面与接触面之间摩擦力,避免发生溜滑或摔倒。
上述具体的,所述下凹槽12将所述大底的前脚掌部分的底面分割成左侧部201、中间部202和右侧部203,所述中间部202上支撑块106个数大于所述左侧部201和所述右侧部203上支撑块106的个数。采用这样结构设置,有利于对人体前脚掌的支撑(即前脚掌中部和两侧部的支撑),在行走中,前脚掌中部与两侧部的支撑之间的上凹槽11下凹槽12能够自动扩张和回缩,随人们的行走自动调节,保证脚感舒适。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底由人体足弓至脚后跟的外侧壁上向外凸设有多个凸纹107,多个所述凸纹107呈阶梯状上下排布。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得中底的外侧壁具有层次感,外形更加漂亮美观。中底上由人体足弓至脚后跟的外侧壁在受到碰撞使,能够通过阶梯状的凸纹107形变,能起缓冲减震作用。当起跳下落时,脚后跟部分通过相邻两凸纹107形变进行缓冲减震,避免中底在脚后跟处留下折痕影响美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底采用橡胶或EVA材料制成。采用上述结构设置,能够使鞋底更加耐磨,有利于延长鞋子整体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支撑层和所述中底均采用软质TPU材料制成。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可以通过鞋底模具一体注塑成型在大底上,降低伸出工艺,节约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鞋底本体1上设置的上凹槽11和下凹槽12均由人体脚趾头延伸至脚后跟。采用这种结构设置,行走间,鞋底本体1由人体脚趾头到脚后跟都能根据行走间的脚型变化,动态调整鞋底宽窄,能够保持脚部血液循环,提高穿着舒适性,同时对人体前脚掌到脚后跟处的穴位也更加有利,有利于人体健康。
当上凹槽11和下凹槽12均由人体脚趾头延伸至脚后跟,且上凹槽11和下凹槽12均为两条时,所述中底上脚后跟处的多个盲孔104均匀布设在两条所述上凹槽11之间部分上。这里的多个盲孔104能够在中底脚后跟处受压时,吸收容纳中底脚后跟处的形变,起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多个盲孔104与鞋底本体1脚后跟处上凹槽11和下凹槽12部分形变,使得鞋底本体1脚后跟能够起上下缓冲减震,还能够左右宽度方向反冲减震,两者效果更佳,使得脚感更加舒适。公知在行走过程中时脚跟后总是先着地,能够降低行走时底面的反冲力,使人更加不会感觉疲劳。采用上述这一优选方式,在行走时,鞋底本体1的前脚掌至脚后跟能够同时发生动态形变,在满足减震的同时,通过鞋底本体1宽度方向扩张,增大鞋底本体1前脚掌至脚后跟的空间,降低鞋子对人体脚部所产生的压迫感。避免传统鞋子运动时在左右方向和上下处形变不足对脚部产生的束缚感,而导致脚感不舒服,也影响脚部血液流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在制作鞋子时,选择需要具有一定的延伸性的鞋面,鞋面只粘接鞋底本体1的边墙及靠近边墙的顶面(即:鞋面粘接中底的边墙的内侧面及靠近边墙的顶面)。这样制作获得鞋子,才能够本实用新型的鞋底所具有的所有性能,保证该鞋子在穿着运动中,能够根据行走间的脚型变化,动态调整鞋底宽窄,而且能够保持脚部血液循环,提高穿着舒适性。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6)

1.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顶面下凹有至少一条由人体脚趾头向足弓处延伸或由人体脚趾头延伸至脚后跟的上凹槽,所述上凹槽呈弧形,所述上凹槽的槽底向上凸设有沿所述上凹槽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顶面低于所述上凹槽的槽口,所述条形凸起与所述上凹槽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对位于所述上凹槽的部位处向上凹设有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与所述条形凸起相对位的槽壁向上凹至所述条形凸起内的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包括胶粘合在一起的大底和中底,所述中底位于所述大底的上,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均处于所述大底上,所述中底上对应与所述上凹槽位置开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起上设置有将其包裹住的减震支撑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均为两条,两条所述上凹槽在所述鞋底本体上间隔布置,两条所述上凹槽前端之间的距离和两条所述上凹槽后端之间的距离均小于两条所述上凹槽中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两条弧形口相对的凹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底面上设置有多条用于排水的溢流槽,多所述溢流槽将所述大底的底面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支撑块,所述大底的底面上处于前脚掌部分的所述溢流槽与两条所述下凹槽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由人体足弓至脚后跟的外侧壁上向外凸设有多个凸纹,多个所述凸纹呈阶梯状上下排布。
CN201921738344.7U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70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8344.7U CN210870098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8344.7U CN210870098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0098U true CN210870098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6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3834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70098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0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6272B2 (en) Outsole having grooves forming discrete lugs
EP2106714B9 (en) Shoe sole with tunnel-type air chambers
KR960014888B1 (ko) 밑창이 포옴으로 되어 있는 운동화
US8850718B2 (en) Shoe with support system
JP4745401B2 (ja) 前後方向が上向きに傾いた靴敷き
ES2400476T3 (es) Calzado con una plantilla compuesta
US8056259B2 (en) Air cushion shoe sole
US20080127521A1 (en) Suspended orthotic shoe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CN101188957B (zh) 鞋的鞋底结构
CN210870098U (zh) 一种适应脚型变化的鞋底
MX2011012922A (es) Zapato de bienestar y metodo.
CN214759484U (zh) 一种运动鞋内置中底
CN209547114U (zh) 一种防滑气垫鞋底
CN209915144U (zh) 一种新型渐变式减震鞋底
CN219741975U (zh) 一种稳定支撑的鞋底及鞋子
KR100848718B1 (ko) 다기능 신발밑창
KR100573863B1 (ko) 신발창의 구조
CN218185512U (zh) 一种多重缓震鞋底
CN215775919U (zh) 一种缓冲抗劳损鞋底
CN217407964U (zh) 组合镂空运动鞋鞋底
CN209915146U (zh) 一种新型内增高鞋垫
CN220713036U (zh) 一种舒适行走女鞋
CN211608356U (zh)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缓震鞋底
CN216165556U (zh) 一种抗震稳定型女鞋
CN209732735U (zh) 一种鞋底的中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30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