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9426U - 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9426U
CN210869426U CN201921743528.2U CN201921743528U CN210869426U CN 210869426 U CN210869426 U CN 210869426U CN 201921743528 U CN201921743528 U CN 201921743528U CN 210869426 U CN210869426 U CN 210869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nnel
separator
oxygen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435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全杰
徐钢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435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9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9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9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泥水分离器、富氧引水渠、养殖单元、水淤分离器、生物过滤池、生态净化渠、复用水源蓄水池,上述各个部分依次连通,水流依次自然流过;处于末端的复用水源蓄水池通过水泵与富氧引水渠之间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丰水期养殖水源泥浆浑浊、养殖池部分区域溶氧不足以及养殖池残饵粪便排放不畅的问题,有效净化了养殖尾水并达标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到生态养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云、贵、黔、渝等山区,分布着很多喀斯特地貌山区,常年有20℃泉水流出,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很多地方用于发展水产养殖,但是由于一年四季雨量的不同,一年中存在约4个月的丰水期和4个月左右的枯水期,丰水期往往会形成泥浆水,不利于水产养殖;枯水期则水量不够,导致养殖水溶氧不够,也不利于养殖。并且,目前大部分类似地区的养殖场,养殖尾水直接排放,没有配备净化措施,对下游的水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现有的山区流水养殖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丰水期时外界产生的泥浆水会进入养殖池,导致养殖鱼类不同程度的死亡;
(2)未对外界进水进行相应的富氧处理,养殖池采用短边进水、短边排水的方式,存在养殖池后半段溶氧过低的情况以及养殖池内残饵粪便不易排出的问题;
(3)未对尾水进行集中处理,养殖尾水不能达标排放;如果枯水期需要对养殖尾水进行循环利用的话,则会导致养殖鱼类不同程度的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解决了丰水期养殖水源泥浆浑浊、养殖池部分区域溶氧不足以及养殖池残饵粪便排放不畅的问题,有效净化了养殖尾水并达标排放。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泥水分离器、富氧引水渠、养殖单元、水淤分离器、生物过滤池、生态净化渠、复用水源蓄水池,上述各个部分依次连通,水流依次自然流过;处于末端的复用水源蓄水池通过水泵与富氧引水渠之间连通;所述泥水分离器位于最前端,用于接收来自外界的流水并进行泥水分离;所述富氧引水渠用于将分离后的水进行增氧并引入养殖单元;养殖单元用于水产养殖,水淤分离器用于将养殖单元排出的养殖尾水进行分离净化,净化后的水流入生物过滤池;所述生态净化渠用于对生物过滤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净化后的水流入复用水源蓄水池;所述复用水源蓄水池用于枯水期将水提升至富氧引水渠。
优选地,所述泥水分离器为旋涡分离器,其规格根据外界水源流量及分离器使用规范确定。
优选地,所述富氧引水渠为细长型渠道,其位于泥水分离器的一端高于养殖单元的一端,富氧引水渠的中间设有若干引流造浪隔断,用于水流惯性冲过引流造浪隔断后在飞流下落的过程中增氧。
优选地,所述引流造浪隔断为锥形结构,与水流方向呈30°夹角,采用混凝土或模板材质。
优选地,所述养殖单元包括高位进水渠、布水沟、排水沟、排水渠、养殖池;
所述高位进水渠宽1-2m,上口比养殖池高1-1.5m,采用钢筋砼或砖混结构;
所述布水沟宽0.3-0.5m,分布在养殖池的一个长边的上口,一条布水沟用于给两个相邻的养殖池供水,上口为锯齿状,水溢流进养殖池;
所述排水沟宽0.3-0.5m,分布在养殖池的另一个长边,排水方式为长边侧墙自流排水,比养殖池深0.1-0.2m,与排水渠之间通过PVC拔插连接;
所述排水渠宽1-2m,深1-1.5m,上口比养殖池的底部高0.1-0.2m,用于汇集排水沟PVC拔插的流水流向水淤分离器。
优选地,所述水淤分离器为旋涡分离器,其规格根据养殖尾水流量及分离器使用规范确定,分离出的污泥用于经济作物施肥,净水部分流入生物过滤池。
优选地,所述生物过滤池深1.5m,长宽比大于3:1,池内挂生物刷。
优选地,所述生态净化渠采用折线型结构,宽1-2m,深1-1.5m,上口与生物过滤池的上口持平;尾部分两个支流,一个为达标水直接排放出口,另一个支流设有控水闸门,通向复用水源蓄水池。
优选地,所述复用水源蓄水池的上口与生态净化渠的底部等高,复用水源蓄水池内架设提升水泵,用于枯水期将复用水源蓄水池内的水提升至富氧引水渠。
优选地,所述泥水分离器和水淤分离器均为XW系列旋涡分离器,所述复用水源蓄水池的容量根据养殖规模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丰水期养殖水源泥浆浑浊、养殖池部分区域溶氧不足以及养殖池残饵粪便排放不畅的问题。
(2)提供了养殖尾水净化的方法,实现了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或在枯水期的循环使用。
(3)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水产养殖,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4)不会造成污染,还可以实现废物利用,进一步增进了综合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中养殖单元的结构及水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泥水分离器;2、富氧引水渠;3、养殖单元;4、水淤分离器;5、生物过滤池;6、生态净化渠;7、复用水源蓄水池;21、引流造浪隔断;31、高位进水渠;32、布水沟;33、排水沟;34、排水渠;35、养殖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泥水分离器1、富氧引水渠2、养殖单元3、水淤分离器4、生物过滤池5、生态净化渠6、复用水源蓄水池7;上述各部分除复用水源蓄水池7与富氧引水渠2之间靠水泵取水连通外,其他各环节之间靠水自流连通。
具体地,所述泥水分离器1为XW系列旋涡分离器,其规格根据养殖水源流量及分离器使用规范确定。
具体地,所述富氧引水渠2宽1-2m,深1-1.5m,每隔8-10m设引流造浪隔断21,利用水流惯性冲过引流造浪隔断21,在飞流下落的过程中增氧。所述引流造浪隔断21为混凝土或模板材质,高0.5-0.5米,与水流方向呈30°夹角。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养殖单元3包括高位进水渠31、布水沟32、排水沟33、排水渠34、养殖池35;
所述高位进水渠31宽1-2m,上口高于养殖池1-1.5m,为钢筋砼或砖混结构;
所述布水沟32宽0.3-0.5m,分布在养殖池35的一个长边的上口,一条布水沟32给两个相邻的养殖池35供水,上口为锯齿状,水溢流进养殖池35;
所述排水沟33宽0.3-0.5m,分布在养殖池35的另一个长边,为暗沟。排水方式为长边侧墙自流排水,排水沟33比养殖池35深0.1-0.2m,与排水渠34 之间通过PVC拔插连接;
所述排水渠34宽1-2m,上口高于养殖池35底部0.1-0.2m,深1-1.5m,汇集排水沟PVC拔插的流水,流向水淤分离器。
具体地,所述水淤分离器4为XW系列旋涡分离器,其规格根据养殖尾水流量及分离器使用规范确定,分离出的污泥用于经济作物施肥,净水部分流入生物过滤池5。
具体地,所述生物过滤池5深1.5m,长宽比例大于3:1,池内挂生物刷。
具体地,所述生态净化渠6,为“S”折线型建设,宽1-2m,深1-1.5m,上口与生物过滤池5上口平,尾部分两个支流,一个为达标水直接排放出口,另一个支流,有控水闸门,通向复用水源蓄水池7。
具体地,所述复用水源蓄水池7上口与生态净化渠6底部等高,面积10-100 ㎡不等,复用水源蓄水池内架设提升水泵,用于枯水期提升水至富氧引水渠2。
实施例
在山区流水养殖鲟鱼的时候,正常情况下,水质清澈优良,但是在丰水期,会连续几天甚至几周出现泥浆水的情况,如果将水源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泥水分离器1处理后,将能大大降低水源中的泥沙含量,杜绝泥浆水导致养殖鲟鱼死亡的问题。
经过泥水分离器1处理过的水通过富氧引水渠2到养殖单元3,水流经过富氧引水渠2的时候,在引水渠中每隔5-10m设置的引流造浪隔断21的作用下,增加了水跟空气的接触面积,能把溶氧从8毫克每升提升到10毫克每升。
水流进养殖单元3时,先进入高位进水渠31,形成水位差,在自流到布水沟32,从养殖池35的长边进水,长边的侧墙底部出水,流入排水沟33,再在排水渠34中汇集。相邻的两个养殖池可共用一个布水沟或排水沟。
排水渠34汇集的水流入水淤分离器4,分离出80-90%的固体悬浮物,清液再依次自流进生物过滤池5和生态净化渠6,最终达标排放或者进入复用水源蓄水池7,在枯水期,需要水体循环利用时,用水泵提水到富氧引水渠2循环使用。水淤分离器4分离出来的淤水可以直接用于经济作物,或者进一步晾晒出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泥水分离器(1)、富氧引水渠(2)、养殖单元(3)、水淤分离器(4)、生物过滤池(5)、生态净化渠(6)、复用水源蓄水池(7),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个部分依次连通,水流依次自然流过;处于末端的复用水源蓄水池(7)通过水泵与富氧引水渠(2)之间连通;所述泥水分离器(1)位于最前端,用于接收来自外界的流水并进行泥水分离;所述富氧引水渠(2)用于将分离后的水进行增氧并引入养殖单元(3);养殖单元(3)用于水产养殖,水淤分离器(4)用于将养殖单元(3)排出的养殖尾水进行分离净化,净化后的水流入生物过滤池(5);所述生态净化渠(6)用于对生物过滤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净化后的水流入复用水源蓄水池(7);所述复用水源蓄水池(7)用于枯水期将水提升至富氧引水渠(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器(1)为旋涡分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氧引水渠(2)为细长型渠道,其位于泥水分离器(1)的一端高于养殖单元(3)的一端,富氧引水渠(2)的中间设有若干引流造浪隔断(21),用于水流惯性冲过引流造浪隔断(21)后在飞流下落的过程中增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造浪隔断(21)为锥形结构,与水流方向呈30°夹角,采用混凝土或模板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单元(3)包括高位进水渠(31)、布水沟(32)、排水沟(33)、排水渠(34)、养殖池(35);
所述高位进水渠(31)宽1-2m,上口比养殖池(35)高1-1.5m,采用钢筋砼或砖混结构;
所述布水沟(32)宽0.3-0.5m,分布在养殖池(35)的一个长边的上口,一条布水沟(32)用于给两个相邻的养殖池(35)供水,上口为锯齿状,水溢流进养殖池(35);
所述排水沟(33)宽0.3-0.5m,分布在养殖池(35)的另一个长边,排水方式为长边侧墙自流排水,比养殖池(35)深0.1-0.2m,与排水渠(34)之间通过PVC拔插连接;
所述排水渠(34)宽1-2m,深1-1.5m,上口比养殖池(35)的底部高0.1-0.2m,用于汇集排水沟(33)PVC拔插的流水流向水淤分离器(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淤分离器(4)为旋涡分离器,净水部分流入生物过滤池(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池(5)深1.5m,长宽比大于3:1,池内挂生物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渠(6)采用折线型结构,宽1-2m,深1-1.5m,上口与生物过滤池(5)的上口持平;尾部分两个支流,一个为达标水直接排放出口,另一个支流设有控水闸门,通向复用水源蓄水池(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水源蓄水池(7)的上口与生态净化渠(6)的底部等高,复用水源蓄水池内架设提升水泵,用于枯水期将复用水源蓄水池内的水提升至富氧引水渠(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器(1)和水淤分离器(4)均为XW系列旋涡分离器。
CN201921743528.2U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 Active CN210869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3528.2U CN210869426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43528.2U CN210869426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9426U true CN210869426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6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43528.2U Active CN210869426U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94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807A (zh) * 2020-08-17 2020-11-13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807A (zh) * 2020-08-17 2020-11-13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9175B (zh) 一种有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4170785B (zh) 一种能效养殖池的水流控制方法
CN108338115A (zh) 一种鱼类养殖箱
CN102499124A (zh) 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
CN107980674B (zh) 一种大水面高密度养殖鱼类的养殖方法
CN210869426U (zh) 一种山区流水生态养殖系统
CN206472668U (zh) 流水池塘养殖排污系统
CN101597126A (zh) 一种适合山地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08835002B (zh) 一种冷水鱼节水减排养殖池系统
CN112673915A (zh) 一种蜂窝池稻鱼共生养殖系统
CN203167822U (zh) 一种凹形螺旋跑道式流水养殖池
CN101863596B (zh) 二级厌氧水平折流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污水方法
CN104030442B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8029988U (zh) 一种鱼类养殖箱
CN107018961A (zh) 一种轮虫自动化高密度培育系统和方法
CN106365280A (zh) 养殖池塘底层水体气泡增氧式集污系统及其集污方法
CN109122545A (zh) 一种池塘底排污水质改良系统
CN206089146U (zh) 养殖池塘底层水体气泡增氧式集污系统
CN203922850U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
CN210094382U (zh) 一种水产品循环水培养实验室养殖装置
CN210900973U (zh) 一种海水蟹高效排污的养殖系统
CN209463161U (zh) 尾水集污装置及带该集污装置的浮性循环流水养殖水槽
CN207707058U (zh) 一种大水面高密度养殖鱼类的养殖装置
CN209861988U (zh) 一种水产养殖系统
CN209677125U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污分离及水循环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