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供电切换电路及智能电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表供电切换电路及智能电表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作情况特殊的现场,用户间断性用电,当用户离开处所时,将拉闸断电停掉智能电表系统,此时需通知电力公司相关人员,做主电源与辅助电源供电切换。这种切换往往费时费力,成本高,不够方便,还存在危险,并可能导致电表系统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表供电切换电路及智能电表系统,解决现有技术的在进行对电表供电的电源切换时不够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表供电切换电路,包括:
电表主板;
系统供电端子,用于为所述电表主板提供主电源;
辅助供电端子,用于为所述电表主板提供辅助电源;
电表供电切换开关,包括开关插座体和开关插销,所述开关插座体包括插座主体和位于所述插座主体底部的四个管脚,所述插座主体包括并列排布的两个相同大小的插孔,每一插孔在与所述并列排布方向平行或垂直的方向的两个侧壁上设有相对的两个接触部,每一接触部与一个管脚相连,其中,第一插孔的第一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电表主板相连,第一插孔的第二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所述系统供电端子相连,第二插孔的第三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电表主板相连,第二插孔的第四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所述辅助供电端子相连;
所述开关插销可插拔地设置在所述开关插座体的插孔内,包括绝缘部和导电部,所述绝缘部包括插销头部和在所述插销头部的下部与所述插销头部相连的插销尾部,所述导电部固设于所述插销尾部,所述导电部在所述开关插销插入所述开关插座体的插孔时使所述插孔的两个接触部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部包括在所述插销头部的下部与所述插销头部相连的两个插销尾部,所述导电部固设于第一插销尾部,所述开关插销在插入所述开关插座体时,所述两个插销尾部分别插入所述开关插座体的两个插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部固设于所述第一插销尾部的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部包括两个接触片,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插销尾部的两侧上,所述第一插销尾部的两侧与所述插孔的两个接触部相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插销尾部设有通孔,所述两个接触片通过贯通所述通孔的导电体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接触片通过绕过所述第一插销尾部底部的接触片一体相连,所述第一插销尾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所述导电部的两个接触片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或者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部固设于所述第一插销尾部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部的插销头部和插销尾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触部为弹片。
一种智能电表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电表供电切换电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表供电切换电路及智能电表系统,通过将电表供电切换开关设置为包括开关插座体和可在该开关插座体的插孔插拔的开关插销的形式,开关插销在被插入开关插座体的插孔时,开关插销的导电部可以使开关插座体的插孔的两个接触部导通。开关插座体的两个插孔的接触部分别与对应的管脚相连,由于第一插孔的第一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电表主板相连,第一插孔的第二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用于为电表主板提供主电源的系统供电端子相连,所以当第一插孔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通过开关插销的插入而导通时,进一步使系统供电端子与电表主板相连,实现由主电源为电表主板供电;第二插孔的第三接触部与第四接触部由于没有开关插销的导电部的插入,因此不会导通,不会将辅助供电端子与电表主板接通,从而电表主板不会从辅助电源获得供电;当插入了第一插孔的开关插销的导电部被从第一插孔拔出后,将该开关插销的导电部插入第二插孔,随着导电部被从第一插孔拔出,会断开由主电源为电表主板提供的电源,而随着开关插销的导电部被插入第二插孔,将辅助供电端子与电表主板接通,从而实现由辅助电源为电表主板供电,这样就实现了将电表的电源从主电源切换到辅助电源;同理,当固设了导电部的插销尾部被从第二插孔拔出,然后插入第一插孔,可以断开辅助电源为电表主板提供的电源,将为电表主板提供的电源切换至主电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表供电切换电路及智能电表系统,电路简单,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为用户省电,节能环保,并且具有切换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能够实现在主电源系统离线后,即时启用辅助电源系统供电,以维持智能电表系统继续工作,从而保持电表系统数据准确性与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表供电切换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A-2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销的立体图、仰视图及正视图;
图3A-3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座体的立体图、俯视图及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销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销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销的正视图或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电表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图1:110-系统供电端子;120-辅助供电端子;130-电表供电切换开关; 140-主电源;150-辅助电源;160-电表供电线路。
图2A-2C:210、210'、210”-插销头部;220、220'、220”-插销尾部;230、230'、230”-导电部;240”-凸起。
图3A-3C:310、310'、310”-插座主体;320、320'-接触部;330、330”-管脚;340、340'-插孔。
图4:410-插销头部;420-第一插销尾部;430-第一接触片;440-第二接触片;450-通孔及导电体。
图5:510-插销头部;520-第一插销尾部;530-第一接触片;540-第二接触片;550-通孔及凸起。
图6:610-插销头部;620-第一插销尾部;630-导电部。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表供电切换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包括系统供电端子110,辅助供电端子120,电表供电切换开关130,主电源140,辅助电源150,电表供电线路160,其中,T1-T4分别是电表供电切换开关130的四个管脚,T3和T4管脚相连并通过电表供电线路160与电表主板相连。当通过电表供电切换开关130使T1和T3管脚对应的接触部连通时,T1和T3管脚相连,由于T3和T4管脚是相连的,可以将系统供电端子110与电表供电线路160相连,由主电源140为电表供电,此时T2和T4管脚处于断开状态,即辅助供电端子120和电表供电线路160处于断开状态;当通过电表供电切换开关130的切换使T2和T4管脚对应的接触部连通时,T2和T4管脚相连,由于T3和T4管脚是相连的,可以将辅助供电端子120和电表供电线路160相连,由辅助电源150为电表供电,此时 T1和T3管脚处于断开状态,即系统供电端子110与电表供电线路160处于断开状态,这样就实现了将为电表提供的电源由主电源切换至辅助电源。同理,通过电表供电切换开关130的切换可以将T1和T3管脚再次相连,将为电表提供的电源由辅助电源切换至主电源。
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管脚与电表相连可以是通过与电表的C相相连而实现。比如,图1实施例中的电表供电线路160可以为电表的C相。
请参照图2A-2C,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销的立体图、仰视图及正视图。在图2A-2C中,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销包括插销头部(210、210'、210”)、两个插销尾部(220、220'、220”) 及导电部(230、230'、230”),两个插销尾部(220、220'、220”)在插销头部的下部与插销头部相连。其中,插销头部(210、210'、210”)、插销尾部(220、 220'、220”)均属于绝缘部,即插销头部(210、210'、210”)和插销尾部(220、 220'、220”)是不导电的,导电部(230、230'、230”)固设在左侧的插销尾部,可以将该插销尾部作为第一插销尾部。
再参照图3A-3C,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座体的立体图、俯视图及正视图。图3A-3C所示的开关插座体可以与图2A-2C所示出的开关插销配合使用,即可以将图2A-2C所示出的开关插销插入图3A-3C所示的开关插座体,也可以从开关插座体将已插入该开关插座体的开关插销拔出,当将开关插销在插入开关插座体时,所述两个插销尾部分别插入所述开关插座体的两个插孔。
在图3A-3C中,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座体包括插座主体(310、 310'、310”)和位于插座主体(310、310'、310”)底部的四个管脚,其中的一个管脚的标号为(330、330”)。插座主体(310、310'、310”)包括并列排布的两个相同大小的插孔,分别为左侧插孔(340、340')和右侧插孔,每一插孔在与插孔的并列排布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个侧壁上设有相对的两个接触部,比如,接触部(320、320')即为右侧插孔的一个接触部。每一接触部与位于插座主体底部的一个管脚相连,比如,每一接触部可以与距离最近的管脚相连,例如,管脚(330、330”)可以与位于其正上方的接触部相连。
插座主体的两个插孔中可以任选一个作为第一插孔,并将另一个插孔作为第二插孔,在任选的第一插孔中,可以任选一个作为第一接触部,并将另一个接触部作为第二接触部,同理,在任选的第二插孔中,可以任选一个作为第三接触部,并将另一个接触部作为第四接触部,第一插孔的第一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电表主板相连,第一插孔的第二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用于为电表主板提供主电源的系统供电端子相连,第二插孔的第三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电表主板相连,第二插孔的第四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用于为电表主板提供辅助电源的辅助供电端子相连。
插孔的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电表主板或者端子相连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比如,可以直接通过导线相连,也可以通过在PCB板上的电路相连。
开关插座体的插孔未被插入固设了导电部的第一插销尾部时,比如插入了第二插销尾部或者未插入插销尾部,那么该插孔的两个接触部是不导通的,当将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第一插销尾部插入了开关插座体的插孔时,由于第一插销尾部固设了导电部,可以使插孔的两个接触部导通。比如,当插入了第一插销尾部的插孔为第一插孔时,由于第一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电表主板相连,第一插孔的第二接触部通过所连的管脚与用于为电表主板提供主电源的系统供电端子相连,通过第一插销尾部的插入,使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导通,从而使电表主板与系统供电端子连通,进而使主电源为电表主板供电;当开关插座体的插孔插入了第二插销尾部或者未插入第一插销尾部时,该插孔的两个接触部是不导通的,因此,若第一插孔插入了第一插销尾部,即第二插孔插入的是第二插销尾部,第二插销尾部未固设导电部,使辅助供电端子与电表主板就无法连通。
通过将开关插销旋转180度,可以实现对两个插孔所插入的插销尾部的改变。当在第一插孔插入的第一插销尾部被拔出并插入至第二插孔时,随着第一插销尾部的拔出而使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不再导通,从而断开主电源为电表主板提供的电源;而在第二插孔随着第一插销尾部的插入,使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导通,从而使电表主板与辅助供电端子连通,进而使辅助电源为电表主板供电,这样就实现了将为电表提供的电源由主电源切换至辅助电源,此时由于绝缘的第二插销尾部插入的是第一插孔,加强了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绝缘。同理,当在第二插孔插入的固设导电部的第一插销尾部被拔出并插入至第一插孔时,将再次使电表主板与系统供电端子连通,进而使主电源为电表主板供电,这个过程将电表的电源由辅助电源再次切换至主电源,此过程首先通过开关插销的拔出断开了辅助电源的供电,然后再通过绝缘的第二插销尾部插入第二插孔,进一步加强了第二插孔的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之间的绝缘。
虽然,在前述实施例中,插孔的两个接触部设置在与插孔的并列排布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个侧壁上,但还可以将插孔的两个接触部设置在与插孔的并列排布方向平行的方向的两个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销可以仅包括一个插销尾部,导电部固设于该插销尾部上。由于插孔在不插入开关插销时,其两个接触部自身就是通过空气断开的,因此,若开关插销仅包括一个插销尾部并且该插销尾部上固设了导电部,通过对开关插销的拔出和插入也可以实现对电表供电的切换,若要把相应的线路导通只需把开关插销插入相应的插孔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部可以固设于第一插销尾部的外表面。通过多种方式将导电部固设于第一插销尾部的外表面上都可以实现对一个插孔的两个接触片的导通。比如,导电部可以完全包覆在第一插销尾部的外表面上。
比如,参见图2A-2C,导电部(230、230'、230”)包括两个接触片,它们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插销尾部的两侧上,通过绕过第一插销尾部底部的接触片一体相连,第一插销尾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240”,导电部(230、 230'、230”)的两个接触片分别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或者通孔,其中,第一插销尾部的两侧与插孔的两个接触部相对应。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销的侧视图,该图显示的插销尾部可以是开关插销的第一插销尾部,参考图5可以更加明晰这一导电部的固设方式。参见图5所示,开关插销包括插销头部510、第一插销尾部520、第一接触片530、第二接触片540、通孔及凸起550,第一接触片530和第二接触片540是导电部,两个接触片通过绕过第一插销尾部 520底部的接触片一体相连,第一插销尾部5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550,导电部的两个接触片分别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通孔,可以将导电部的接触片牢固地固定在第一插销尾部上。
当在第一插销尾部520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凸起较小时,导电部的两个接触片可以分别设置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同样可以导电部的接触片起到固定作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导电部的固设方式。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销的侧视图。参照图4所示,该图显示的插销尾部是开关插销的第一插销尾部,开关插销包括插销头部410、第一插销尾部420、第一接触片430、第二接触片440、通孔及导电体450,第一接触片430和第二接触片440是导电部,两个接触片通过贯通的通孔及导电体450相连。本实施方式同样可以使插孔的两个接触片导通。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开关插销的正视图或侧视图。参照图6所示,包括插销头部610、第一插销尾部620、导电部 630,导电部630固设于所述第一插销尾部620的底部。当图5所示的开关插销的第一插销尾部插入至插孔时,也可以使该插孔的两个接触片导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表供电切换电路中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绝缘部的插销头部和插销尾部可以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表供电切换电路中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绝缘部的绝缘部可以为塑胶,导电部可以为金属。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表供电切换电路中电表供电切换开关的接触部可以为弹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表系统。
一种智能电表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电表供电切换电路。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电表系统的结构框图。参照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电表系统包括电表电源板、电表主板以及机械切换开关,电表主板与电表电源板相连,机械切换开关与电表主板相连,机械切换开关即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表供电切换电路中的电表供电切换开关,机械切换开关通过切换可以使系统供电电源端子与辅助供电电源端子交替与电表主板导通,从而交替实现由系统供电电源和辅助供电电源为电表供电,方便快捷。
另外,虽然图7实施例示出的系统供电端子和辅助供电端子位于智能电表系统之外,但该智能电表系统可以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表系统一样,包括系统供电端子和辅助供电端子,即可以将系统供电端子和辅助供电端子视为智能电表系统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表供电切换电路及智能电表系统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电路简单,结构清晰,可以节约成本。
2.可以为用户省电,节能环保。
3.切换方便、安全可靠。
4.能够实现在主电源离线后,即时启用辅助电源供电,以维持智能电表系统继续工作,从而保持电表系统数据准确性与完整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