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7175U - 一种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7175U
CN210867175U CN201921839357.3U CN201921839357U CN210867175U CN 210867175 U CN210867175 U CN 210867175U CN 201921839357 U CN201921839357 U CN 201921839357U CN 210867175 U CN210867175 U CN 210867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kage current
control unit
voltage
resistor
rectifier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93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闰文明
仇国建
李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eaderw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eaderw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eaderwa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eaderw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93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7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7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7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Direct Current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流互感器、漏电流转换单元、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第一电阻、第一整流桥、第一电容和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利用电流互感器进行漏电流检测,在电流互感器感应的电流之和不为零时,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可以关断电机驱动控制单元中的可控开关管,从而达到保护控制器或者电机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保护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关于电机漏电保护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设备上的压缩机、风机、水泵等装置均安装有电机,发明人发现: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电机内部线圈与外壳绝缘不好,或驱动线束破损后与接地金属接触,会产生漏电;在电机运行过程中,漏电不仅可能导致器件损坏,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器,以解决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机漏电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流互感器、漏电流转换单元、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第一电阻、第一整流桥、第一电容和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所述电源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初级绕组串联在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整流桥的输入侧之间;
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并联,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用于连接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包括可控开关管和与所述可控开关管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整流桥的输出侧,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容之间;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到漏电流转换单元,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将所述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的漏电流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与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的驱动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2个初级绕组和1个次级绕组,其中1个所述初级绕组连接在所述电源正极和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子之间,另一个所述初级绕组连接在所述电源负极和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子之间;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整流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次级绕组两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两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低电压输出端子连接到地。
一种控制器,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流互感器、漏电流转换单元、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第一电阻、第一整流桥、第一电容和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所述电源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初级绕组串联在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和电机之间;
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并联,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用于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包括可控开关管和与所述可控开关管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整流桥的输出侧,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容之间;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到漏电流转换单元,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将所述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的漏电流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与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的驱动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3个初级绕组和1个次级绕组,所述3个初级绕组分别串接在每相电机驱动回路中;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整流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次级绕组两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两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低电压输出端子连接到地。
可选地,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次级绕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三电容并联、且两端分别与地和所述第二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之间。
可选地,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和硬件保护单元,所述硬件保护单元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输出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芯片包括保护端口;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端连接到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所述比较器的基准端连接到一阈值电压,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至所述保护端口。
可选地,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包括软件保护模块;所述软件保护模块包括中央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芯片包括信号接收端口,所述信号接收端口连接到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接收所述第一电压;所述中央处理芯片根据所述第一电压输出信号至所述控制芯片。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boost电路,所述boost电路包括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电感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整流桥的低电压输出端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的高电压端,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到开关管控制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阻包括热敏电阻,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热敏电阻并联。
可选地,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包括6个IGBT和分别与之并联的6个续流二极管组成的三相电机驱动电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在电流互感器感应的电流之和不为零时,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可以关断所述可控开关管,从而达到保护控制器或/和电机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控制器有两种实现方式,两种实现方式中漏电流转换单元和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的放置位置不同,现分别进行介绍。
参照图1,第一种控制器结构可以包括:
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流互感器CT1、漏电流转换单元、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第一电阻R1、第一整流桥DB1、第一电容E1(比如:电解电容)和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电机驱动控制单元与电机M连接。
电源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参照图2,电源可以是中国市电电源(第一电源),电压为220V,此时,电源输入端连接到中国市电电源L-N两端;也可以是欧美日的市电电源(第二电源),此时电源输入端连接到欧美日的市电电源的L1-L2两端,电压为230V。
电流互感器CT1的初级绕组串联在电源输入端和第一整流桥DB1的输入侧之间;
第一电容E1和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并联,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用于连接电机 M;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包括可控开关管和与可控开关管并联的续流二极管;可控开关管可以是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第一电容E1连接在第一整流桥DB1的输出侧,第一电阻R1连接在电源输入端和第一电容E1之间;第一电阻R1用于在对第一电容E1进行充电时,防止第一电容E1直接与电源相连,导致第一电容E1损坏。
电流互感器CT1的次级绕组连接到漏电流转换单元,漏电流转换单元将电流互感器CT1检测到的漏电流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与漏电流转换单元相连,用于接收第一电压,并根据第一电压输出控制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的驱动控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电流互感器CT1可以包括2个初级绕组和1个次级绕组,其中1个初级绕组连接在电源正极L/L1和第一整流桥DB1的第一输入端子2之间,另一个初级绕组连接在电源负极N/L2和第一整流桥DB1的第二输入端子3之间;漏电流转换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二整流桥DB2;第二电阻R2与次级绕组并联,第二整流桥DB2的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两端相连,第二整流桥DB2的高电压输出端子1与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相连,第二整流桥 DB2的低电压输出端子4连接到地。
参照图3,第二种控制器的结构可以包括:
电源输入端、电流互感器CT2、漏电流转换单元、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第一电阻R1、第一整流桥DB1、第一电容E1(也可以称为电解电容)和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电源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参照图4,电源可以是中国市电电源(第一电源),电压为220V,此时,电源输入端连接到中国市电电源L-N两端;也可以是欧美日的市电电源(第二电源),此时电源输入端连接到欧美日的市电电源的L1-L2两端,电压为230V。
电流互感器CT2的初级绕组串联在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和电机M之间;
第一电容E1和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并联,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用于连接电机 M;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包括可控开关管和与可控开关管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第一电容E1连接在第一整流桥DB1的输出侧,第一电阻R1连接在电源输入端和第一电容E1之间,用于在对第一电容E1进行充电时,防止第一电容E1 直接与电源相连,导致第一电容E1损坏。
电流互感器CT2的次级绕组连接到漏电流转换单元,漏电流转换单元将电流互感器CT2检测到的漏电流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与漏电流转换单元相连,用于接收第一电压,并根据第一电压输出控制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的驱动控制信号。上述这两种结构不同的地方是,第一种结构中电流互感器CT1检测的是电源输入端的感应电流,第二种结构中电流互感器CT2检测的是电机输入端的感应电流,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控制功能相同,均用于控制电机驱动控制单元中的可控开关管。
参照图4,电流互感器CT2包括3个初级绕组和1个次级绕组,3个初级绕组分别串接在每相电机驱动回路中;漏电流转换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二整流桥DB2;第二电阻R2与次级绕组两端相连,第二整流桥DB2的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两端相连,第二整流桥DB2的高电压输出端子1与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相连,第二整流桥DB2的低电压输出端子4连接到地。
针对上述两种控制器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参照图2和图4,漏电流转换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C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阻R4;
第二电容C2与次级绕组两端相连,第三电阻R3和第三电容C3并联、且两端分别与地和第二整流桥DB2的高电压输出端子1连接;
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二整流桥DB2的高电压输出端子1与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之间。
其中,R3//C3组成RC滤波电路,通过该滤波电路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第一电压。第四电阻为阻抗匹配电阻。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U1和硬件保护单元,硬件保护单元包括控制芯片IC1;控制芯片IC1用于输出控制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控制芯片IC1包括保护端口FO;比较器U1的比较端连接到漏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接收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基准端连接到一阈值电压,用于与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至保护端口FO。具体的,以附图2/4中的IC1为例,当发生漏电时,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上将产生一个感应电压,此时漏电流转换单元产生第一电压,比较器U1对第一电压和一设定的阈值电压进行比较,当第一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证明发生漏电,比较器U1输出高电平。控制芯片IC1的保护端口FO接收到高电平的比较信号后,输出关断M1-M6开关管的控制信号。利用硬件保护单元可以实现漏电保护的快速响应,提高保护效果,增强控制器的可靠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还可以包括软件保护模块;软件保护模块包括中央处理芯片MCU,中央处理芯片MCU包括信号接收端口 AIN0,信号接收端口AIN0连接到漏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接收第一电压;中央处理芯片MCU根据第一电压输出信号至控制芯片IC1。以附图2/4所示 MCU为例,MCU的输出端(P00-P06)与IC1的输入端(HIN1、HIN2、HIN3、LIN1、 LIN2和LIN3)分别通过UVWXYZ线连接;IC1的输出端(HO1、HO2、HO3、 LO1、LO2和LO3)分别与每一IGBT的门极连接;MCU的输出端、IC1的输入端以及IC1的输出端的数量分别与IGBT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均为六个。当发生漏电时,由漏电流转换单元产生第一电压,即MCU的AIN0口检测到电压变化,如果AIN0口检测到的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通过软件关断输出到控制芯片IC1的驱动信号,进一步关断IGBT驱动信号,保护IGBT不受损坏。
具体的,在控制器运行过程中,控制电机M的大功率开关IGBT模块,可能会因为电机M内部线圈与外壳绝缘不好,或者驱动线束破损与系统金属接触产生的漏电流导致损坏或者电机M被大电流击穿。
为了保护因为电机M或者电机M驱动线束绝缘不好产生的漏电流损坏 IGBT或电机M,拟在电源的输入端增加一个电流互感器CT1或在电机M控制端增加电流互感器CT2。
以图2为例,图2中实线箭头所示电流方向,为穿过电流互感器CT1线束中电流的流向,根据电路原理和电流互感器特性得出,当电路正常运行时,流过电流互感器CT1的I1+I2=0,电流互感器CT1采样的电流信号整流滤波以后输出的电压信号(第一电压)即为零;当电机M或者驱动线束对地存在漏电流时流过电流互感器CT1的I1+I2≠0,电流互感器CT1感应的电流经过转化后就会输出漏电流信号(第一电压);MCU的AIN0口能检测到电压变化,如果检测到的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电压,MCU就会关断输出到IC1的驱动信号,进一步关断IGBT驱动信号,保护IGBT和电机M不受损坏。比较器U1通过“+”端的输入第一电压信号,与“-”端的阈值电压比较,输出高电平控制FO直接关断IGBT 驱动信号,以达到保护IGBT模块和电机M的目的。
另外,设置在电机控制端的电流互感器CT2的工作过程类似,具体的,在控制器运行过程中,控制电机M的大功率开关IGBT模块,可能会因为电机M 内部线圈与外壳绝缘不好,或者驱动线束破损与系统金属接触产生的漏电流导致IGBT模块损坏或者电机M被大电流击穿。
为了保护因为电机M或者电机M驱动线束绝缘不好产生的漏电流损坏 IGBT或电机M,拟在电机M控制端增加一个电流互感器CT2。
图4中,箭头所示电流方向,为穿过电流互感器CT2线束中电流的流向,根据电路原理和电流互感器特性得出,当电路正常运行时,流过电流互感器 CT2的I1+I2+I3=0,电流互感器CT2采样的电流信号整流滤波以后输出的电压信号即为零;当电机M或者驱动线束对地存在漏电流时流过电流互感器CT2 的I1+I2+I3≠0,电流互感器CT2感应的电流经过转化后就会输出电压信号;图中软件:MCU的AIN0口能检测到电压变化,如果检测到的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电压,MCU就会关断输出到IC1的驱动信号,进一步关断IGBT驱动信号,保护IGBT不受损坏。图中硬件部分,IC2通过“+”端的输入信号,与“-”端参考电压(阈值电压)比较,输出高电平控制FO直接关断IGBT驱动信号,以达到保护IGBT模块和电机M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利用电流互感器进行漏电流检测,在电流互感器感应的电流之和不为零时,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可以关断电机驱动控制单元中的可控开关管,从而达到保护控制器或者电机的效果。
进一步,参照图2,控制器还包括boost电路,boost电路包括电感L,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开关管K1,电感L的一端连接到第一整流桥DB1的高电压输出端子1,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开关管K1的第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开关管K1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整流桥DB1的低电压输出端子4,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到第一电容E1的高电压端,第一开关管K1的控制端连接到开关管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管K1为PFC主开关管。
进一步,第一电阻包括热敏电阻PTC1,控制器还包括继电器RY1;继电器RY1与热敏电阻PTC1并联。
参照图2或图4,继电器RY1的线圈分别与控制器MCU-P01和高电平VCC 连接;PTC1的第一端和RY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的正极L/L1连接;PTC1的第二端和RY1的第二端分别与整流桥DB1的第一输入端子2连接。
此外,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包括6个IGBT和分别与之并联的6个续流二极管组成的三相电机驱动电路。
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解电容(第一电容)E1的公共端与第一IGBT M1 的集电极、第三IGBT M3的集电极、第五IGBT M5的集电极连接;第二IGBT M2的发射极、第四IGBTM4的发射极、第六IGBT M6的发射极与第一整流桥 DB1的低电压输出端子4和电解电容E1的公共端连接;
第一IGBT M1的发射极、第三IGBT M3的发射极、第五IGBT M5的发射极、第二IGBTM2的集电极、第四IGBT M4的集电极和第六IGBT M6的集电极接入电机M的三相绕组,即M1-M6构成用于驱动电机的三相逆变电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和硬件保护单元还可以集成设置,比如集中在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中。
本实施例中,设置boost电路,可以使得控制器的电压调节能力更好,设置电流互感器,在发生漏电时,产生漏电的感应电压,并将感应电压通过漏电流转换单元进行转换为第一电压,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中的硬件保护模块或者软件保护模块根据第一电压进行漏电保护,具体可以为关断电机驱动控制单元中的可控开关管(如IGBT),从而保护电机或者控制器(尤其是IGBT 模块)不会因为发生漏电而损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流互感器、漏电流转换单元、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第一电阻、第一整流桥、第一电容和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所述电源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初级绕组串联在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整流桥的输入侧之间;
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并联,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用于连接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包括可控开关管和与所述可控开关管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整流桥的输出侧,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容之间;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到漏电流转换单元,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将所述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的漏电流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与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的驱动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2个初级绕组和1个次级绕组,其中1个所述初级绕组连接在所述电源正极和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子之间,另一个所述初级绕组连接在所述电源负极和所述第一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子之间;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整流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次级绕组两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两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低电压输出端子连接到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次级绕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三电容并联、且两端分别与地和所述第二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和硬件保护单元,所述硬件保护单元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输出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芯片包括保护端口;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端连接到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所述比较器的基准端连接到一阈值电压,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至所述保护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包括软件保护模块;所述软件保护模块包括中央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芯片包括信号接收端口,所述信号接收端口连接到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接收所述第一电压;所述中央处理芯片根据所述第一电压输出信号至所述控制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boost电路,所述boost电路包括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电感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整流桥的低电压输出端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的高电压端,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到开关管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包括热敏电阻,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热敏电阻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包括6个IGBT和分别与之并联的6个续流二极管组成的三相电机驱动电路。
9.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流互感器、漏电流转换单元、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第一电阻、第一整流桥、第一电容和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所述电源输入端用于接入电源;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初级绕组串联在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和电机之间;
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并联,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用于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包括可控开关管和与所述可控开关管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整流桥的输出侧,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在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电容之间;
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到漏电流转换单元,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将所述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的漏电流信号转化为第一电压;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与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相连,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压输出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的驱动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3个初级绕组和1个次级绕组,所述3个初级绕组分别串接在每相电机驱动回路中;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整流桥;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次级绕组两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两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桥的低电压输出端子连接到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阻、第三电容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次级绕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三电容并联、且两端分别与地和所述第二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包括比较器和硬件保护单元,所述硬件保护单元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输出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芯片包括保护端口;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端连接到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所述比较器的基准端连接到一阈值电压,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压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信号至所述保护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流保护控制单元包括软件保护模块;所述软件保护模块包括中央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芯片包括信号接收端口,所述信号接收端口连接到所述漏电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接收所述第一电压;所述中央处理芯片根据所述第一电压输出信号至所述控制芯片。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boost电路,所述boost电路包括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电感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整流桥的高电压输出端子,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整流桥的低电压输出端子,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容的高电压端,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到开关管控制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包括热敏电阻,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热敏电阻并联。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控制单元包括6个IGBT和分别与之并联的6个续流二极管组成的三相电机驱动电路。
CN201921839357.3U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控制器 Active CN210867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9357.3U CN210867175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9357.3U CN210867175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7175U true CN210867175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0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9357.3U Active CN210867175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7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2438Y (zh) 多输入通道模块化高频隔离单相电能回馈型电子负载
CN203840210U (zh) 交流逆变电路
CN110920422B (zh) 一种基于电流源的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011562B (zh) 变频器能耗制动控制电路、变频器及其能耗制动控制方法
CN104113262B (zh) 一种变频空调及其基于z源变换器的电机控制系统
CN112600456A (zh)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系统设计实现的电路结构
CN105515415A (zh) 一种功率转换电路、方法及空调器
CN103973134B (zh) 直流电源装置及提高其功率因数的pwm脉冲控制方法
CN113872241A (zh) 防光伏组件电势诱导衰减的并网逆变系统
CN210867175U (zh) 一种控制器
CN203135735U (zh) 直流电源装置
CN209072366U (zh) 一种低感值准无桥ac-dc电路
CN203554355U (zh) 一种变频空调及其基于z源变换器的电机控制系统
CN214756104U (zh) 一种车载逆变电源系统设计实现的电路结构
CN215498740U (zh) 高压变频电源
CN110729702A (zh) 一种控制器
US11515806B2 (en) Conversion device having reduced common-mode current
CN111817548B (zh) 一种智能功率模块
CN211606083U (zh) 一种ipm电路的短路保护电路、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3381409A (zh) 一种供电调压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312161A (zh) 一种并网光伏逆变器Boost电路
CN216356076U (zh) 一种三相充电模块的电路结构
CN212210885U (zh) 一种双电压永磁电机及新型设备
CN215646189U (zh) 一种供电调压装置
CN219717880U (zh) 智能功率模块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