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4217U - 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4217U
CN210864217U CN201922334321.6U CN201922334321U CN210864217U CN 210864217 U CN210864217 U CN 210864217U CN 201922334321 U CN201922334321 U CN 201922334321U CN 210864217 U CN210864217 U CN 210864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rror body
lens body
installation cavity
polarization beam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43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Ouye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Ouye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Ouye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Ouye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43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4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4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4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透镜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包括第一镜体、第二镜体和第三镜体,第一镜体的顶面设有一安装腔,安装腔截面由长方形和等腰三角形上下堆叠构成,第二镜体与安装腔相配合并嵌设在安装腔中,第一镜体的等腰三角形两等边相对的安装腔表面和第二镜体之间、第一镜体切割面和第三镜体斜面之间均夹设有平板玻璃,平板玻璃的两面均镀有偏振分光膜,第一镜体和第二镜体之间、第二镜体和第三镜体之间均通过光学胶水粘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使P光四次透射通过偏振分光膜,S光被偏振分光两次,消光比更高,且可用来制作大通光孔径的偏振分光棱镜,使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
背景技术
偏振棱镜是偏振光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器件,主要起到偏振分光的作用,在激光系统,光通讯器件以及光测试测量仪表,显示仪器等消费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偏振分光棱镜通常包括两个直角棱镜,两个直角棱镜的斜面通过光学胶水胶合,且二者之间设置偏振分光膜,从而构成偏振分光棱镜,但这种偏振分光棱镜的消光比较低,且两直角棱镜之间粘接的稳定性较差。自然光入射,出射的为两束偏振度很高的线偏振光,Tp:Ts>1000:1,这两束偏振光相互垂直,但在很多系统应用中,需要更高的消光比,这时现有的玻璃偏振棱镜不能满足要求。
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193478.4提出的“一种高消光比的偏振分光棱镜”,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特征为:“一种可旋转的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镜体和第二镜体,第一镜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腔,第二镜体与安装腔相配合并嵌设在安装腔内,第一镜体与第二镜体之间夹设平板玻璃,平板玻璃的两面均镀有偏振分光膜,且各镜体之间均通过光学胶水粘接。”,虽然本实用新型使偏振分光棱镜总体结构的稳定性增强,而且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偏振分光棱镜的消光比,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虽然保证了P偏光的消光比,但是S偏光还是常规的消光比,有待提高;另外,对于大通光孔径的应用场合,如此的偏振分光棱镜就不可通过对棱镜的高度控制来制成合适的偏振分光棱镜,适用范围较局限。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包括第一镜体、第二镜体和第三镜体,所述第一镜体呈长方体状,且其顶面设有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截面由长方形和等腰三角形上下堆叠构成,所述第二镜体与所述安装腔相配合并嵌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一镜体远离所述第二镜体的部分切去一个直角三棱柱,所述第三镜体与所述直角三棱柱形状一致,所述第一镜体的等腰三角形两等边相对的安装腔表面和第二镜体之间、所述第一镜体切割面和所述第三镜体斜面之间均夹设有平板玻璃,所述平板玻璃的两面均镀有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镜体和第二镜体之间、所述第二镜体和所述第三镜体之间均通过光学胶水粘接。
优选的,所述平板玻璃的厚度为0.01~0.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体、第二镜体和第三镜体除与所述平板玻璃相对的表面以外,其余表面均镀有增透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体、第二镜体和第三镜体的材料是光学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由于所述第一镜体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等边相对的安装腔表面和第二镜体之间、所述第一镜体切割面和所述第三镜体斜面之间均夹设有平板玻璃,且平板玻璃的两面均镀有偏振分光膜,故P光四次透射通过偏振分光膜,S光被偏振分光两次,使得消光比更高;另外,出射的两偏振光束是相互平行的,其间距是通过调整第二镜体与第三镜体之间的高度差来控制,可用来制作大通光孔径的偏振分光棱镜,使其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路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镜体,2-第二镜体,3-第三镜体,4-平板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第一镜体1、第二镜体2和第三镜体3,第一镜体1呈长方体状,且其顶面设有一安装腔,安装腔截面由长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上下堆叠构成,第二镜体2与安装腔相配合并嵌设在安装腔中,第一镜体1远离第二镜体2的部分切去一个等腰直角三棱柱,第三镜体3与等腰直角三棱柱形状一致,第一镜体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等边相对的安装腔表面和第二镜体2之间、第一镜体1切割面和第三镜体3斜面之间均夹设有平板玻璃4,平板玻璃4的两面均镀有偏振分光膜,第一镜体1和第二镜体2之间、第二镜体2和第三镜体3之间均通过光学胶水粘接,出射的相互平行的P光和S光之间的间距为d,且通光孔径为D,d的最小值为2D。
其中,平板玻璃的厚度为0.01~0.5mm,第一镜体1、第二镜体2和第三镜体3除与所述平板玻璃4相对的表面以外,其余表面均镀有增透膜,第一镜体1、第二镜体2和第三镜体3的材料是光学玻璃。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入射光从第一镜体1的靠近第三镜体3一侧面垂直入射,进入到第一层偏振分光膜,P光透射,S光反射,然后P光继续通过平板玻璃4和第二镜体2,最后从第一镜体1的另一侧面垂直出射,反射的S光入射到第三镜体3斜面上的偏振分光面膜,再次反射,最终也会从第一镜体1的另一侧面垂直出射,且出射的P光和S光会相互平行,故P光总共四次透射通过偏振分光膜,而S光被偏振分光两次,使得整个棱镜消光比更高;由于出射的两束偏振光速是相互平行的,两束偏振光间的间距为d,且间距d由第二镜体与第三镜体之间的高度差而定,其二者的高度差则与通光孔径D成正比关系,并且d的最小值为2D,需注意的是,由第一镜体1、第二镜体2和第三镜体3所组成的偏振分光棱镜的棱长也是根据通光孔径D的大小来决定的,对于大通光孔径的应用场合,如此的偏振分光棱镜就可通过对棱镜的高度调整来制成符合实际应用的偏振分光棱镜,适用范围更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包括第一镜体(1)、第二镜体(2)和第三镜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体(1)呈长方体状,且其顶面设有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截面由长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上下堆叠构成,所述第二镜体(2)与所述安装腔相配合并嵌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一镜体(1)远离所述第二镜体(2)的部分切去一个等腰直角三棱柱,所述第三镜体(3)与所述等腰直角三棱柱形状一致,所述第一镜体(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等边相对的安装腔表面和第二镜体(2)之间、所述第一镜体(1)切割面和所述第三镜体(3)斜面之间均夹设有平板玻璃(4),所述平板玻璃(4)的两面均镀有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镜体(1)和第二镜体(2)之间、所述第二镜体(2)和所述第三镜体(3)之间均通过光学胶水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玻璃(4)的厚度为0.1 ~ 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体(1)、第二镜体(2)和第三镜体(3)除与所述平板玻璃(4)相对的表面以外,其余表面均镀有增透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体(1)、第二镜体(2)和第三镜体(3)的材料是光学玻璃。
CN201922334321.6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 Active CN210864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4321.6U CN210864217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4321.6U CN210864217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4217U true CN210864217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309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4321.6U Active CN210864217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4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8418A (en)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CN101359100B (zh) 偏振光转换器及具有该偏振光转换器的投影系统
US4641926A (en) Polarizing element
WO2002061490A3 (en) Low-observability, wide-field-of-view, situation awareness viewing device
CN209895095U (zh) 一种偏振分光棱镜及3d投影光调制系统
US10908454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1732177U (zh) 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
CN101295076A (zh) 一种偏振分光器件及使用其的投影显示装置
CN201820001U (zh) 一种宽角度偏振转换器及使用其的投影光学引擎
CN207895096U (zh) 一种高消光比偏振分光棱镜结构
CN210864217U (zh) 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
CN201004093Y (zh) 一种偏振分束棱镜
CN102401916A (zh) 一种高消光比的偏振分光棱镜
CN101881891B (zh) 偏振光分束仪
CN217689634U (zh) 一种高精度pbs棱镜
CN201203713Y (zh) 一种单片式液晶投影系统
US20110261457A1 (en) Optical device configured by bonding first and second transparent members having birefringent property
CN210348114U (zh) 自由空间的偏振光隔离组件及其自由空间型相干接收机
CN213544970U (zh) 一种偏振分光棱镜组件
CN202362475U (zh) 一种光胶偏振分光棱镜
CN102073143A (zh) 一种晶体起偏、合束、分束器
CN110488511B (zh) 一种可全角度阻挡的光隔离器
JPH07306314A (ja) 偏光子
CN111736254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8728383U (zh) 一种y形的扩展出瞳的光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