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9156U - 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9156U
CN210859156U CN201921889742.9U CN201921889742U CN210859156U CN 210859156 U CN210859156 U CN 210859156U CN 201921889742 U CN201921889742 U CN 201921889742U CN 210859156 U CN210859156 U CN 210859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compressor
condenser
flow path
refrigeran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97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奇雄
赵家强
欧汝浩
岳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97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9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9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9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包括:安装部,安装部被配置为适于安装待测试压缩机,安装部包括进气连接部、第一排气连接部和第二排气连接部,进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待测压缩机的进气口,第一排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二排气口;第一冷媒流路,第一冷媒流路的入口与第一排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一冷媒流路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二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的入口与第二排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二冷媒流路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通过设置两条独立且闭环的冷媒流路,可对具有双排气压力的压缩机进行有效地测试。

Description

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需要对压缩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以确定压缩机的具体性能是否达标。尤其对于双排气压缩机,由于双排气压缩机具有两个不同的蒸发温度,因此如何准确确定各种压缩机的性能参数,是一个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包括:安装部,安装部被配置为适于安装待测试压缩机,安装部包括进气连接部、第一排气连接部和第二排气连接部,进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待测压缩机的进气口,第一排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二排气口;第一冷媒流路,第一冷媒流路的入口与第一排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一冷媒流路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二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的入口与第二排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二冷媒流路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缩机的测试装置中设置有两路量独立的冷媒流路,具体为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同时,安装部包括第一排气连接部和第二排气连接部,分别接入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因此在测试具有双排气的压缩机时,可以将双排气压缩机的两个排气口分别接入于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进而分别测量计算两个流路的漏热量,可以准确地测得双排气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同时,该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同样适用于一次测量两台单排气的压缩机,进而可实现对两台单排气压缩机在相同工况环境下的性能参数的对比测试。
其中,安装部包括有多个安装位,进气连接部、第一排气连接部和第二排气连接部均具有多种连接方式,可以适应多种尺寸或规格的压缩机。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冷媒流路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的入口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接,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一冷凝器的入口与第一排气口相连接;第二冷媒流路包括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二蒸发器的入口与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接,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二冷凝器的入口与第二排气口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蒸发器的入口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接,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一冷凝器的入口与第一排气口相连接,当待测试压缩机安装至安装部后,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待测试压缩机的进气口及第一排气口对应连接后,形成为一个独立的闭环冷媒流路,即第一冷媒流路。
同样的,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和待测试压缩机的进气口及第二排气口对应连接后,形成为另一个独立的闭环冷媒流路,即第二冷媒流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压缩机的测试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设置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加热装置被配置为调整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出口温度;过冷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过冷调节装置被配置为调整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和过冷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蒸发组件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用于调节蒸发组件的出口温度,其中,蒸发组件的出口温度可以表示流出蒸发组件的冷媒温度。冷凝组件上设置有过冷调节装置,过冷调节装置可用于调节冷凝组件中冷却流体的温度,进而模拟出多种不同的工况状态,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气连接部包括第一进气连接部和第二进气连接部,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第一进气连接部相连通,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第二进气连接部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蒸发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对应于“双排气压缩机”的两个不同蒸发压力,进而形成两路独立的蒸发循环流路,实现对双排气压缩机性能的准确测试。
其中,对于待测试压缩机是“双进双排”式的双排气压缩机的情况,第一蒸发器通过第一进气连接部连接至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一个进气口,第二蒸发器通过第二进气连接部连接至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二个进气口。
对于待测试压缩机是两个“单进单排”式的压缩机的情况,第一个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至第一进气连接部,第一个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至第一排气连接部。第二个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至第二进气连接部,第二个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至第二排气连接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压缩机的测试装置还包括:管路组件,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安装部通过管路组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包括管路组件,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安装部通过管路组件顺次连接,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冷媒流路,即第一冷媒流路。同样的,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和安装部通过管路组件顺次连接,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冷媒流路,即第二冷媒流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节流装置,设置于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之间,第一节流装置被配置为调节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之间的冷媒流量;第二节流装置,设置于第二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之间,第二节流装置被配置为调节第二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之间的冷媒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构成第一冷媒循环流路,第一冷媒循环流路通过第一节流装置调节冷媒流量,第二冷媒循环流路通过第二节流装置调节冷媒流量,以模拟出多种不同的工况环境,对空调器进行精确可靠的测试。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压缩机的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安装部、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相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适于根据待测试压缩机的运行功率、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的漏热量确定待测试压缩机的性能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调整节流阀、加热蒸发器以及调节冷凝组件中冷却流体的温度等方式标定压缩机的工况环境,针对不同的工况环境对压缩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可得到更贴近压缩机实际工作中性能表现的性能参数。
同时,获取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和冷媒流路的漏热量,根据漏热量和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可准确地测试得到压缩机的性能参数,该方法适用于多种形式的压缩机,可准确的测得具有“双排气压力”的压缩机性能参数。
具体地,压缩机的工况环境包括压缩机的目标吸气温度、目标蒸发温度、目标过冷度和目标冷凝温度。通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发组件,可以调整蒸发组件出口流出的冷媒温度,即蒸发器的吸气温度至目标吸气温度。通过调整节流装置的开度可调节冷媒流量,并通过过冷量调节装置调节冷媒流路中冷凝组件的过冷量,进而得到目标蒸发温度和目标冷凝温度,实现对压缩机工况环境的自由标定,使得可以自由测试多种不同工况下压缩机的性能表现,提高了测试效果和测试准确性。
其中,计算性能参数的公式具体为:
η=[(P1+P2)-(Ф0102)]÷P3
其中,η性能参数,P1为第一蒸发器对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P2为第二蒸发器对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Ф01为第一蒸发器的漏热量,Ф02为第二蒸发器的漏热量,P3为压缩机的运行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双排气压缩机”,其性能参数可通过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对应的加热功率P1和P2,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漏热量Ф01和Ф02,以及压缩机的运行功率P3计算得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测试装置还包括:流量传感器,设置于管路组件中,与控制器相连接,流量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管路组件中的冷媒流量;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上,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传感器组件检测管路组件中的冷媒热量,以及检测蒸发组件的蒸发温度和冷凝组件的冷凝温度。其中,流量传感器可以是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可以为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包括:均热部,设置于第一蒸发组件和第二蒸发组件上;加热器,与控制器相连接,多个加热器间隔设置于均热部上;保温层,第一蒸发组件和第二蒸发组件、均热部以及加热器均位于保温层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包括均热部、加热器和保温层。均热部可以将加热部发出的热量平均地传递至蒸发组件上,使得蒸发组件上的热量和温度更加平均,以模拟现实中的使用工况。蒸发组件、均热部和加热器均设置于保温层内,热量损失小,加热器工作时以较小的发热量和工作功率即可将蒸发组件加热至目标温度,一方面减少能耗,另一方面提高加热速度,使测试效率得到提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过冷调节装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水浴装置、风冷装置、电加热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水浴装置可以是水浴锅等水浴器皿。风冷装置可以是风轮、涡扇等风扇装置。电加热装置可以是压缩机加热装置、电阻式加热装置或光辐射加热装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测试装置的拓扑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测试装置中压缩机各端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测试装置中压缩机各端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测试装置中压缩机各端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测试装置中压缩机各端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测试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测试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的再一个流程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安装部,102第一蒸发器,104第一冷凝器,106第二蒸发器,108 第二冷凝器,110第一节流装置,112第二节流装置,114第一加热器,116 第二加热器,118温度传感器,120加热部,122均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包括:
安装部100,安装部100被配置为适于安装待测试压缩机,安装部100 包括进气连接部、第一排气连接部和第二排气连接部,进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待测压缩机的进气口,第一排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二排气口;第一冷媒流路,第一冷媒流路的入口与第一排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一冷媒流路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二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的入口与第二排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二冷媒流路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媒流路包括第一蒸发器102和第一冷凝器 104,第一蒸发器102的入口与第一冷凝器104的出口相连接,第一蒸发器 102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一冷凝器104的入口与第一排气口相连接;第二冷媒流路包括第二蒸发器106和第二冷凝器108,第二蒸发器 106的入口与第二冷凝器108的出口相连接,第二蒸发器106的出口与进气连接部相连接,第二冷凝器108的入口与第二排气口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的测试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设置于第一蒸发器102和第二蒸发器106,加热装置被配置为调整第一蒸发器102 和第二蒸发器106的蒸发温度;过冷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一冷凝器104和第二冷凝器108,过冷调节装置被配置为调整第一冷凝器104和第二冷凝器108的冷凝温度和过冷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蒸发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102和第二蒸发器106,第一蒸发器102的出口、和第二蒸发器106的出口和进气连接部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蒸发组件包括第一蒸发器102和第二蒸发器106,进气连接部包括第一进气连接部和第二进气连接部,第一蒸发器102的出口与第一进气连接部相连通,第二蒸发器106的出口与第二进气连接部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凝组件包括第一冷凝器104和第二冷凝器108,排气连接部包括第一排气连接部和第二排气连接部,第一冷凝器104的入口与第一排气连接部相连通,第二冷凝器108的入口与第二排气连接部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的测试装置还包括:管路组件,第一蒸发器102、第二蒸发器106、第一冷凝器104、第二冷凝器108和安装部100 通过管路组件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节流装置110,设置于第一冷凝器104和第一蒸发器102之间,第一节流装置110被配置为调节第一冷凝器104和第一蒸发器102之间的冷媒流量;第二节流装置112,设置于第二冷凝器108和第二蒸发器106之间,第二节流装置112被配置为调节第二冷凝器108和第二蒸发器106之间的冷媒流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的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安装部、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相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适于根据待测试压缩机的运行功率、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的漏热量确定待测试压缩机的性能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测试装置还包括:流量传感器,设置于管路组件中,与控制器相连接,流量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管路组件中的冷媒流量;温度传感器118,设置于第一蒸发器102、第二蒸发器106、第一冷凝器104 和第二冷凝器108上,温度传感器118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包括:均热部122,设置于第一蒸发组件和第二蒸发组件上;加热器,与控制器相连接,多个加热器间隔设置于均热部122上;保温层,第一蒸发组件和第二蒸发组件、均热部122以及加热器均位于保温层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冷调节装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水浴装置、风冷装置、电加热装置。
具体地,压缩机的测试装置中设置有两路量独立的冷媒流路,具体为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同时,安装部100包括第一排气连接部和第二排气连接部,分别接入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因此在测试具有双排气的压缩机时,可以将双排气压缩机的两个排气口分别接入于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进而分别测量计算两个流路的漏热量,可以准确地测得双排气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同时,该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同样适用于一次测量两台单排气的压缩机,进而可实现对两台单排气压缩机在相同工况环境下的性能参数的对比测试。
其中安装部100包括有多个安装位,进气连接部和排气连接部具有多种连接方式,进而可以适应多种尺寸、规格的压缩机。
蒸发组件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用于调节蒸发组件的蒸发温度,冷凝组件上设置有过冷调节装置,过冷调节装置可用于调节冷凝组件中冷却流体的温度,进而模拟出多种不同的工况状态,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对于“双排气压缩机”,由于其具有两种不同的蒸发压力,因此在蒸发组件中设置第一蒸发器102和第二蒸发器106分别对应于“双排气压缩机”的两路排气,并形成两路独立的蒸发循环流路,进而实现对双排气压缩机性能的准确测试。
对于“单进双排”式的双排气压缩机,第一蒸发器102和第二蒸发器 106的出口汇集后,通过进气连接部连接至压缩机的进气口。
对于“双进双排”式的双排气压缩机,第一蒸发器102通过第一进气连接部连接至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一个进气口,第二蒸发器106通过第二进气连接部连接至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二个进气口。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装置也可以同时测试两个“单进单排”的压缩机,并对两个单进单排压缩机的性能进行对比。
具体地,对于第一蒸发器102和第二蒸发器106的出口相连接的情况,如图4所示,第一蒸发器102的出口和第二蒸发器106的出口汇集后,再次分路为两路,分别连接至两个单进单排的压缩机的进气口。
对于第一蒸发器102和第二蒸发器106的出口相独立的情况,如图5 所示,第一蒸发器102的出口连接至第一台压缩机的进气口,第二蒸发器 106的出口连接至第二个压缩机的进气口。
第一冷凝器104和第一蒸发器102构成第一冷媒循环流路,第一冷媒循环流路通过第一节流装置110调节冷媒流量,第二冷媒循环流路通过第二节流装置112调节冷媒流量,以模拟出多种不同的工况环境,对空调器进行精确可靠的测试。
其中,节流装置可以为节流阀、电子膨胀阀等。
如图6所示,加热装置包括均热部122、加热器和保温层。均热部122 可以将加热部120发出的热量平均地传递至蒸发组件上,使得蒸发组件上的热量和温度更加平均,以模拟现实中的使用工况。蒸发组件、均热部122 和加热器均设置于保温层内,热量损失小,加热器工作时以较小的发热量和工作功率即可将蒸发组件加热至目标温度,一方面减少能耗,另一方面提高加热速度,使测试效率得到提高。
水浴装置可以是水浴锅等水浴器皿。风冷装置可以是风轮、涡扇等风扇装置。电加热装置可以是压缩机加热装置、电阻式加热装置或光辐射加热装置。
在待测试压缩机安装在测试装置上后,通过传感器组件检测管路组件中的冷媒热量,以及检测蒸发组件的蒸发温度和冷凝组件的冷凝温度。并通过功率计获取加热装置和压缩机的运行功率。
通过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及对应的冷流流路的流量等参数计算漏热量,并根据漏热量、加热装置的运行功率和压缩机的运行功率计算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可以准确地测得具有“双排气压力”的压缩机性能参数。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组成如图7所示,包括制冷剂系统、测量控制系统和计算单元。其中,制冷剂系统即冷媒流路,测量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组件、加热装置、过冷量调节装置等,计算单元根据各部件获取的参数值计算得到压缩机的性能参数。
具体地,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根据功率和漏热量确定压缩机在工况环境下的性能参数:
η=[(P1+P2)-(Ф0102)]÷P3
其中,η性能参数,P1为第一蒸发器102对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P2为第二蒸发器106对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Ф01为第一蒸发器102 的漏热量,Ф02为第二蒸发器106的漏热量,P3为压缩机的运行功率。
具体地,该测试装置的安装拓扑如图1所示,其中上位机与测试主机相连接,用于发送测试命令并接收测试结果。测试主机连接至第一冷凝模块、第二冷凝模块、第一蒸发模块、第二蒸发模块、第一节流装置110、第二节流装置112和待测试压缩机,用于获取测试数据,以及标定测试工况。
通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发组件,可以调整蒸发组件出口流出的冷媒温度,即蒸发器的吸气温度至目标吸气温度。通过调整节流装置的开度可调节冷媒流量,并通过过冷量调节装置调节冷媒流路中冷凝组件的过冷量,进而得到目标蒸发温度、目标过冷度和目标冷凝温度,实现对压缩机工况环境的自由标定,使得可以自由测试多种不同工况下压缩机的性能表现,提高了测试效果和测试准确性。
实施例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完整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制冷剂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循环流路和第二制冷循环流路,其中第一制冷循环流路和第二制冷循环流路中设置有待测试压缩机,第一制冷魂环流路包括:第一冷凝器104、第一节流装置110和第一蒸发器102;第二制冷循环流路包括:第二冷凝器108、第二节流装置112和第二蒸发器106。
待测试压缩机可以是两台相同的独立压缩机,或者一台具有双排气的压缩机,用于连接两个制冷剂流路,使之形成闭环流路。
为便于更换压缩机,模块中采用具有螺纹的子母接口,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
第一冷凝器104用于冷却第一制冷剂流路中,待测试压缩机排出的高压高温制冷剂,使之达到一定的冷凝温度和过冷度,模块内包含精确控制第一制冷剂流路过冷度的外部热源或冷源。
第一蒸发器102用于加热第一制冷剂流路中经第一节流装置110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使之达到一定的蒸发温度和过热度,模块内包含用于精确控制第一制冷剂过热度的外部热源或冷源。
第二冷凝器108与第一冷凝器104类似,用于精确控制第二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过冷度。
第二蒸发器106与第一蒸发器102类似,用于精确控制第二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和过热度。
在图7中,测量控制系统用于精确获取制冷系统的状态,包含了多种传感器以及阀门等辅助控制装置,包括功率计(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118、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流量计(图中未示出)。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得到双排气压缩机的热力学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凝器通过水、风等载冷流体在热交换器内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体换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凝器可以通过水浴或者电加热的形式精确控制其过冷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发器以水、风等载热流体或者电加热在热交换器内与低温低压制冷剂流体换热,从而精确得到其加热量。
具体地,在对待测试压缩机进行测试的过程中,第一步,进行连接。连接,将双排气压缩机第一排气口、第一冷凝器104、第一节流装置110、第一蒸发器102、双排气压缩机吸气口依次连接,同理,将双排气压缩机第二排气口、第二冷凝器108、第二节流装置112、第二蒸发器106、双排气压缩机吸气口依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双排气压缩机具有双吸气口,则第一吸气口与第一制冷剂流路相连,第二吸气口与第二制冷剂流路相连。
第二步,执行控制。具体地,通过调节冷凝器的载冷流体流量、入口温度或者换热面积实现额定冷凝温度和过冷度,通过调节节流装置控制蒸发压力对应的蒸发温度,通过调节蒸发器内的热流体流量、入口温度或者电加热功率等控制吸气温度。
第三步,控制系统稳定。通过不断调节上述部件,从而使第一冷凝温度、第一阀前温度、第一蒸发温度、第一吸气温度、第二冷凝温度、第二阀前温度、第二蒸发温度和第二吸气温度保持稳定状态。
第四步,测量记录。待上述工况稳定后,间隔30min记录上述温度及压力、流量、压缩机功率、频率、电加热功率等数值。
第五步,更换两台单排气压缩机,并重复执行第一步至第四步。
第六步,进行计算。具体地,双排气压缩机的COP值(Coefficient OfPerformance,循环性能系数)COP1=(第一制冷剂流路的制冷量+第二制冷剂流路的制冷量-第一蒸发器漏热量-第二蒸发器漏热量)÷压缩机功率。
两台单排气压缩机组合的COP值COP2=(第一制冷剂流路的制冷量+ 第二制冷剂流路的制冷量-第一蒸发器漏热量-第二蒸发器漏热量)÷(第一压缩机功率+第二压缩机功率)。
如图6所示,在对双排气压缩机进行测试的情况下,测试环境中包括:双排气压缩机、第一冷凝器104、第二冷凝器108、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第一加热器114、第二加热器116以及阀体等。
其中,蒸发组件采用铜管外表面缠绕电加热线形成加热模块,为了准确测量其漏热量,在电加热外表面布置了锡箔纸,以减少辐射漏热。在锡箔纸的外表面等距敷设多个热电偶,以确定其表面温度平均,再将整个蒸发组件放进发泡层或者缠绕保温层进行报文。
本实施例中的冷凝组件为水冷冷凝器,可以改变其进水温度及流量。节流元件采用电子膨胀阀,制冷剂流路中,在每一部件的进出口设置温度和压力测量装置,在水侧设置温度和流量测量装置。同时,在加热器中设置有功率调节及测量装置,在压缩机中有频率及功率测量装置。
由于该压缩机只有一个吸气口,两个制冷流路在蒸发模块之后汇成了一股,故压力平衡后,第一蒸发模块和第二蒸发模块将具有相同的蒸发压力。通过调节冷凝模块的流量、冷却流体温度和节流元件开度,使得两路流体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达到设定工况,再通过调节电加热功率使得压缩机吸气温度达到工况要求,经过多次调节后最终达到稳定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阀前温度和吸气温度,最终稳定后每隔30min记录其温度、电加热功率P1和P2、压缩机的运行功率P3,每个工况记录4组。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双排气压缩机在该测试工况下的性能为:
η=[(P1+P2)-(Ф0102)]÷P3
其中,η性能参数,P1为第一蒸发器102对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P2为第二蒸发器106对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Ф01为第一蒸发器102 的漏热量,Ф02为第二蒸发器106的漏热量,P3为压缩机的运行功率。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对压缩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的流程如下:
步骤S1002,系统初始化;
步骤S1004,设定测试工况;
步骤S1006,启动压缩机和冷凝模块;
步骤S1008,测试数据;
步骤S1010,存储数据;
步骤S1012,判断压力是否达到要求,是则进入步骤S1016,否则进入步骤S1014;
步骤S1014,调整冷凝组件和节流部件;并返回步骤S1008;
步骤S1016,判断温度是否达到要求,是则进入步骤S1020,否则进入步骤S1018;
步骤S1018,调整加热装置的加热量;并返回步骤S1008;
步骤S1020,判断是否达到稳定时间,是则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1008。
其中,根据功率和漏热量确定压缩机在工况环境下的性能参数的公式,具体为:η=[(P1+P2)-(Ф0102)]÷P3;其中,η性能参数,P1为第一蒸发器对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P2为第二蒸发器对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Ф01为第一蒸发器的漏热量,Ф02为第二蒸发器的漏热量,P3为压缩机的运行功率。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调整节流阀、加热蒸发器以及调节冷凝组件中冷却流体的温度等方式标定压缩机的工况环境,针对不同的工况环境对压缩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可得到更贴近压缩机实际工作中性能表现的性能参数。
同时,获取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和冷媒流路的漏热量,根据漏热量和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可准确地测试得到压缩机的性能参数,该方法适用于多种形式的压缩机,可准确的测得具有“双排气压力”的压缩机性能参数。
压缩机的工况环境包括压缩机的目标吸气温度、目标蒸发温度和目标冷凝温度。具体地,通过控制加热装置加热蒸发组件,可以调整蒸发组件出口流出的冷媒温度,即蒸发器的吸气温度至目标吸气温度。通过调整节流装置的开度可调节冷媒流量,并通过过冷量调节装置调节冷媒流路中冷凝组件的过冷量,进而得到目标蒸发温度和目标冷凝温度,实现对压缩机工况环境的自由标定,使得可以自由测试多种不同工况下压缩机的性能表现,提高了测试效果和测试准确性。
对于“双排气压缩机”,其性能参数可通过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对应的加热功率P1和P2,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对应的漏热量Ф01和Ф02,以及压缩机的运行功率P3计算得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被配置为适于安装待测试压缩机,所述安装部包括进气连接部、第一排气连接部和第二排气连接部,所述进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所述待测压缩机的进气口,所述第一排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所述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连接部被配置为适于连接至所述待测试压缩机的第二排气口;
第一冷媒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媒流路的出口与所述进气连接部相连接;
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出口与所述进气连接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进气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相连接;
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包括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进气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为调整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温度;
过冷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过冷调节装置被配置为调整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和过冷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连接部包括第一进气连接部和第二进气连接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气连接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气连接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管路组件,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管路组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件包括:
第一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的冷媒流量;
第二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的冷媒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适于根据所述待测试压缩机的运行功率、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漏热量确定所述待测试压缩机的性能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管路组件中,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管路组件中的冷媒流量;
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均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蒸发组件和所述第二蒸发组件上;
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多个所述加热器间隔设置于所述均热部上;
保温层,所述第一蒸发组件和所述第二蒸发组件、所述均热部以及所述加热器均位于所述保温层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调节装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
水浴装置、风冷装置、电加热装置。
CN201921889742.9U 2019-11-05 2019-11-05 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Active CN210859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9742.9U CN210859156U (zh) 2019-11-05 2019-11-05 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9742.9U CN210859156U (zh) 2019-11-05 2019-11-05 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9156U true CN210859156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7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9742.9U Active CN210859156U (zh) 2019-11-05 2019-11-05 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91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8831A (zh) * 2022-02-09 2022-05-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8831A (zh) * 2022-02-09 2022-05-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The novel use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in refrigeration plant. Part 1: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CN106016628B (zh) 空调器化霜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127553A1 (en) Retro-fit energy exchange system for transparent incorporation into a plurality of existing energy transfer systems
CN110925940B (zh) 一种双级压缩补气空调系统的补气控制方法
CN109140725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WO2023005271A1 (zh) 热泵式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218725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热泵热水器
CN107477930A (zh) 空调系统、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8131755A (zh) 一种电气设备组件柜温湿度协同控制方法
CN110410878B (zh) 空调系统及冷却方法
Jiang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radiant floor heating condenser with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CN210859156U (zh) 压缩机的测试装置
CN106765931A (zh)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6839218A (zh) 中央空调系统能效提升组件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00266B (zh)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Hu et al.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a multi-connected heating tower heat pump system
EP3998436B1 (en) Water quantity adjustment device
EP3757481B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206637769U (zh) 采用vrv系统的机房热管空调
CN207367079U (zh) 定速槽及定速槽用定速降温系统
CN110887137A (zh) 热管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21881846U (zh) 一种并行管路换热器的温控系统
CN211177163U (zh) 室外机冷凝器、室外机及变频空调器
CN114738867B (zh) 蒸发冷组合式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13841383U (zh) 高精度能量自适应冷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