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7760U - 屋檐蝴蝶篷 - Google Patents

屋檐蝴蝶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7760U
CN210857760U CN201921337442.XU CN201921337442U CN210857760U CN 210857760 U CN210857760 U CN 210857760U CN 201921337442 U CN201921337442 U CN 201921337442U CN 210857760 U CN210857760 U CN 210857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rnice
hinged
ten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74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卫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engtai Garden Furnitur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time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time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time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74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7760U/zh
Priority to JP2019004318U priority patent/JP3226419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7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7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屋檐蝴蝶篷,包括支架和篷布,支架包括多根立杆,各立杆的顶端连接有顶部杆组,顶部杆组的内端枢接至枢接座;顶部杆组包括端部铰接的内杆和外杆;相邻立杆间连接有侧杆组,各立杆顶端设置有挑檐结构;挑檐结构包括各立杆顶端固定连接的挑檐座、挑檐杆及其铰接的部分顶部杆组;挑檐座包括下端设置有螺纹孔的固定部及挑檐座主体,挑檐座主体上设置有将挑檐座主体沿立杆对角方向贯穿的限位槽;挑檐座主体靠近枢接座的顶面边角处设置有限高部,限高部连接限位槽两侧;挑檐杆中部插入限位槽,挑檐杆和挑檐座无固定连接,当挑檐杆上翘后,挑檐杆与限高部抵接;挑檐结构不用人为撑开挑檐杆,省时省力,且增大了帐篷的遮蔽面积,提高了帐篷的有效使用率。

Description

屋檐蝴蝶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檐蝴蝶篷。
背景技术
帐篷因其遮阳挡雨可折叠的特性,广泛应用在各种临时场所;现有的帐篷遮蔽空间普遍局限于帐篷四周的立杆围成的面积,或只对篷布的四个角做屋檐结构设计,没有关注篷布每边中点处的屋檐设计,且结构较为复杂,展开较为麻烦,需要人为拨动相应的杆件,无法在拉伸相应杆件时是屋檐结构自动展开,因此需要一种在帐篷四周合理布置有屋檐结构并能够方便展开或收折的帐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自动展开挑檐结构的屋檐蝴蝶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屋檐蝴蝶篷,包括支架和覆盖在支架上的篷布,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三根立杆,所述立杆为可伸缩套杆,各所述立杆的顶端连接有顶部杆组,所述顶部杆组呈放射状分布在蓬顶,所述顶部杆组的内端枢接至一位于帐篷顶面中心的枢接座,所述枢接座周围分布有铰接固定部;所述顶部杆组包括相邻端部铰接的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另一端与枢接座铰接,所述外杆另一端与立杆铰接;相邻的所述立杆间连接有可展开或内收的侧杆组,各所述立杆顶端设置有挑檐结构;所述挑檐结构包括各立杆顶端固定连接的挑檐座、挑檐杆、第一斜撑杆及与第一斜撑杆铰接的外杆;一体成型的所述挑檐座包括下端套在立杆顶端固定的固定部及处于固定部上方的挑檐座主体,所述固定部周向分布有供相邻的两个侧杆组铰接的两个第一连接部,所述挑檐座主体上设置有供外杆端部铰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结构为向外杆方向延伸的开设有螺纹孔的两块竖直板件,所述挑檐座主体靠近枢接座的一侧设置有拱形的限高部,所述限高部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部竖直板件外壁和固定部顶面;所述立杆和外杆间铰接有第一斜撑杆,所述挑檐杆为中部折弯的圆杆,所述挑檐杆靠近帐篷中心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斜撑杆上,所述挑檐杆中部插入限高部中,所述挑檐杆和限高部无固定连接,当所述挑檐杆上翘后,所述挑檐杆与限高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枢接座连接有八根内杆,八根所述内杆以伞状分布,所述枢接座下方设有一推拉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组件自枢接座底部依次连接有加长杆、挂架、副底座、主底座、锁定部件和手托;所述手托上设置有左右相对的两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锁定部件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主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锁定部件与凹槽配合;所述支撑部的外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手托上还设置有从上至下的开口,所述开口内壁设置有柱状的定位销;所述锁定部件由盖片、第一弹簧和锁扣配合而成,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盖片的内侧配合,另一端与锁扣配合,所述锁定部件设置在手托的左右两侧并且倾斜面与锁扣的末端抵接,所述主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主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副底座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挂架包括轴体、以及设置在轴体末端的倾斜部和阶梯台,所述轴体的另一末端设置锁定凸起,所述定位销与手托的开口、主底座的定位孔配合;所述加长杆上设置有与锁定凸起配合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杆和推拉组件之间还连接有内撑杆,四根所述内撑杆铰接在副底座上,四根所述内撑杆铰接在主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杆组包括八根侧杆,八根所述侧杆以两根相邻立柱距离的一半为中心镜像对称;与所述立杆铰接的两根侧杆分别为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所述第一侧杆一端铰接在立杆顶端,所述第二侧杆和立杆的铰接点与立杆顶端有一定的竖直距离,所述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中部交叉成X形,交叉点为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的铰接点;所述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远离立杆的一端分别铰接第三侧杆和第四侧杆,所述第四侧杆另一端与外杆铰接,铰接点为上铰接点;所述第三侧杆展开时保持水平,所述第三侧杆与其相接的、同样保持水平的第三侧杆铰接,铰接点为下铰接点;所述外杆和下铰接点间还连接有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二斜撑杆一端铰接在下铰接点,另一端铰接在外杆靠近枢接座的一端与上铰接点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铰接点上还铰接有中部挑檐杆,所述中部挑檐杆靠近帐篷中心的一端铰接在外杆上,所述中部挑檐杆为中部折弯的圆杆。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的数量为四根,所述立杆的杆身上安装有伸缩组件;所述立杆由第一套杆和接触地面的第二套杆组成,所述第一套杆直径大于第二套杆,两个套杆连接处设置一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卡紧部和装在卡紧部外侧相邻两面的弯曲部,所述卡紧部内部有与立杆相适配的中空结构,中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纹;L形的所述弯曲部一端固定在卡紧部一外侧面,另一端可活动,所述弯曲部可活动端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延伸固定在弯曲部的活动端和活动端相对的卡紧部外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篷布为四方形或八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不用人为撑开挑檐杆,立杆展开至一定程度时,挑檐杆在外杆和第一斜撑杆的拉动下逐渐抬升,与此同时,侧杆组也逐渐撑开,处于侧杆组中间的两根第四侧杆形成人字支撑,中部挑檐杆在上铰接点的拉动下,绕与外杆的铰接点转动,撑开篷布,形成屋檐结构;增大了帐篷的遮蔽面积,提高了帐篷的有效使用率,使得帐篷空间增加,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并且经过优化的挑檐结构不用人为撑开挑檐杆,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装上篷布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的A部挑檐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挑檐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的B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枢接座及其连接的顶部杆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枢接座及其下端连接的推拉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侧杆组及其连接的中部挑檐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的C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的D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立杆;111-第一套杆;112-第二套杆;113-伸缩组件;1131-卡紧部;1132-弯曲部;
12-顶部杆组;121-内杆;122-外杆;13-枢接座;131-铰接固定部;
14-侧杆组;141-第一侧杆;142-第二侧杆;143-第三侧杆;144-第四侧杆;145-上铰接点;1451-U型板件;1452-中空限位件;146-下铰接点;
15-挑檐结构;151-挑檐座;1511-固定部;15111-第一连接部;1512-挑檐座主体;1513-第二连接部;1514-限高部;152-挑檐杆;16-第一斜撑杆;
17-推拉组件;171-加长杆;172-挂架;1721-轴体;1722-倾斜部;1723- 阶梯台;1724-锁定凸起;173-副底座;1731-第二轴孔;174-主底座;1741-第一轴孔;175-锁定部件;1751-盖片;1752-第一弹簧;1753-锁扣;176-手托; 1761-支撑部;1762-定位销;18-内撑杆;19-第二斜撑杆;120-中部挑檐杆;
2-篷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屋檐蝴蝶篷,包括支架1和覆盖在支架1上的篷布2,支架1包括至少三根立杆11,立杆11为可伸缩套杆,各立杆11的顶端连接有顶部杆组12,顶部杆组12呈放射状分布在蓬顶,形成顶部支架,顶部杆组12 的内端枢接至一位于帐篷顶面中心的枢接座13,枢接座13周围分布有铰接固定部131;顶部杆组12包括相邻端部铰接的内杆121和外杆122,内杆121另一端与枢接座13铰接,外杆122另一端与立杆11铰接;相邻的立杆11间连接有可展开或内收的侧杆组14,各立杆11顶端设置有挑檐结构15。
篷布2为四方形或八边形,四方形的四角及每边中点或者八边形的每个顶点上均缝制有套袋(图中未示出),用于插入对应的杆的外端,以实现结构的固定。
如图3至图4所示,挑檐结构15包括与各立杆11顶端固定连接的挑檐座 151、挑檐杆152、第一斜撑杆16及其铰接的外杆122;一体成型的挑檐座151 包括下端套在立杆顶端固定的固定部1511及处于固定部1511上方的挑檐座主体 1512,固定部1511周向分布有供相邻的两个侧杆组14铰接的两个第一连接部 15111,第一连接部15111结构为水平对应位置开设有螺纹孔的两块竖直板件;挑檐座主体1512上设置有供外杆端部铰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1513,第二连接部 1513结构为向外杆方向延伸的开设有螺纹孔的两块竖直板件,将固定外杆122的第二连接部1513设置得高于固定侧杆组1的第一连接部15111是为了减少帐篷开闭过程中杆件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使各自的运动路径更加流畅;挑檐座主体 1512靠近枢接座13的一侧设置有拱形的限高部1514,限高部1514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513竖直板件外壁和固定部1511顶面,用于限制挑檐杆152 的最大上翘幅度及约束挑檐杆152不会水平转动。
立杆11和外杆122间夹角处铰接有第一斜撑杆16,用于加强支撑力的同时使挑檐结构15更为合理;挑檐杆152为中部折弯一定角度的圆杆,挑檐杆152 通过两处连接实现其运动路径,挑檐杆152靠近帐篷中心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斜撑杆16上,该铰接处固定了挑檐杆152与顶部杆组的相对位置,使帐篷展开时挑檐杆152的角度跟随顶部杆组的展开实时变化;挑檐杆152中部弯折段插在限高部1514中,挑檐杆152和限高部1514无固定连接,依靠其限位结构限制其空间位置,当挑檐杆152上翘一定程度后,挑檐杆152与限高部1514抵接。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枢接座13连接有八根内杆121,八根内杆 121以伞状分布,枢接座13下方设有一推拉组件17,推拉组件17自枢接座13 底部依次连接有加长杆171、挂架172、副底座173、主底座174、锁定部件175 和手托176;手托176上设置有左右相对的两个支撑部1761,支撑部1761的中部设置有凹槽,锁定部件175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主底座174的左右两侧;锁定部件175与凹槽配合;支撑部1761的外侧设置有倾斜面,手托176上还设置有从上至下的开口,开口内壁设置有柱状的定位销1762;锁定部件175由盖片1751、第一弹簧1752和锁扣1753配合而成,第一弹簧1752的一端与盖片1751的内侧配合,另一端与锁扣1753配合,锁定部件175设置在手托176的左右两侧并且倾斜面与锁扣1753的末端抵接,主底座174上设置有第一轴孔1741,主底座174 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销1762配合的定位孔,副底座173上设置有第二轴孔1731,挂架172包括轴体1721、以及设置在轴体1721末端的倾斜部1722和阶梯台1723,轴体1721的另一末端设置锁定凸起1724,定位销1762与手托176的开口、主底座174的定位孔配合;加长杆171上设置有与锁定凸起1724配合的孔。另外,内杆121和推拉组件17之间还连接有内撑杆18,由于内撑杆18数量较多,为了展开时互不干扰,四根内撑杆18铰接在副底座173上,四根内撑杆18铰接在主底座174上,内撑杆18用于带动内杆121配合推拉组件17的运动,从而实现展开或收缩。
如图8至图9所示,相邻的立杆11间均连接有侧杆组14,本实施例中侧杆组14包括八根侧杆,八根侧杆以两根相邻立柱距离的一半为中心镜像对称;与立杆11铰接的两根侧杆分别为第一侧杆141和第二侧杆142,第一侧杆141一端铰接在立杆11顶端,第二侧杆142和立杆11的铰接点与立杆11顶端有一定的竖直距离,第一侧杆141和第二侧杆142中部交叉成X形,交叉点为第一侧杆 141和第二侧杆142的铰接点;第一侧杆141和第二侧杆142远离立杆11的一端分别铰接第三侧杆143和第四侧杆144,第四侧杆144另一端与外杆122铰接,铰接点为上铰接点145;第三侧杆143展开时保持水平,由于八根侧杆镜像对称,第三侧杆143与其相接的、同样保持水平的第三侧杆143铰接,铰接点为下铰接点146;上铰接点和下铰接点的连接件结构均设置有多个方向的铰接点,方便收纳杆件,缩小包装;外杆122和下铰接点146间还连接有第二斜撑杆19,第二斜撑杆19一端铰接在下铰接点146,另一端铰接在外杆122靠近枢接座13的一端与上铰接点145之间,用于增强支架1的支撑力;另外,上铰接点145上还铰接有中部挑檐杆120,中部挑檐杆152为中部折弯一定角度的圆杆,中部挑檐杆 120靠近帐篷中心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斜撑杆19上,中部挑檐杆120中部折弯处通过上铰接点处的连接件限制其位置。
上铰接点145处具体的连接方式为,靠近上铰接点的外杆端部套设有一体成型的U型板件1451,U型板件1451三侧的板件均开设有螺纹孔,相邻的两个第四侧杆144的端部均开设有螺纹孔,螺丝依次插进两个第四侧杆144的螺纹孔及U型板件1451中间板的螺纹孔,拧紧固定,即可实现两个第四侧杆144及其相邻外杆的铰接固定;中部挑檐杆120是通过一中空限位件1452铰接在U型板件 1451的侧面板件上的,该中空限位件1452的中空处插入中部挑檐杆120,中空限位件1452为一中空的长方体,长方体下部为贴合中部挑檐杆120转动路径,处理成圆弧形曲面,圆弧形曲面侧壁有螺丝通孔,用于插入螺丝使其与U型板件 1451侧壁固定;展开时,拉伸两相邻立杆11,与立杆11铰接的第一侧杆141 和第二侧杆142受力运动,带动第三侧杆143和第四侧杆144做远离运动,利用铰接的交叉联动,各侧杆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上铰接点145相连的第四侧杆144和水平的第三侧杆143形成三角结构,中部挑檐杆120由于铰接固定处的拉伸自动抬升。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立杆11的数量为四根,立杆11的杆身上安装有伸缩组件113;立杆11由第一套杆111和接触地面的第二套杆112组成,第一套杆111直径略大于第二套杆112,两个套杆连接处设置一伸缩组件113,伸缩组件113包括卡紧部1131和装在卡紧部1131外侧相邻两面的弯曲部1132,卡紧部1131内部有与立杆11相适配的中空结构,中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纹(图中未示出),用于加强卡紧效果;L形的弯曲部1132一端固定在卡紧部 1131一外侧面,另一端可活动,弯曲部1132可活动端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弹簧(图中未示出),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延伸固定在弯曲部1132的活动端和活动端相对的卡紧部1131外侧面上。调节长度时,掰开弯曲部1132的活动端并保持掰开状态,抽拉第二套杆112至所需长度,松开弯曲部1132,第二弹簧回弹,卡紧连接处,实现伸缩固定。
需要展开时,将篷布套袋套在相应的杆端部,两至三人对角呈对角站立,往外拉相应立杆,调节立杆上的伸缩组件使立杆伸长至所需长度;立杆展开至一定程度时,挑檐杆在外杆和第一斜撑杆的拉动下逐渐抬升,与此同时,侧杆组也逐渐展开,处于侧杆组中间的两根第四侧杆形成人字支撑,中部挑檐杆在上铰接点的拉动下,绕与外杆的铰接点转动,撑开篷布,形成屋檐结构;当帐篷需要收折时,取下篷布,向帐篷中心推动立杆,支架收缩运动结束后合并收起来存放。
本实用新型屋檐蝴蝶篷具有屋檐结构,相应的杆件会将篷布往上顶起,避免篷布下陷导致积水;同时增大了帐篷的遮蔽面积,提高帐篷的有效使用率,使得帐篷空间增加,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并且经过优化的挑檐结构不用人为撑开挑檐杆,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屋檐蝴蝶篷,包括支架(1)和覆盖在支架(1)上的篷布(2),所述支架(1)包括至少三根立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1)为可伸缩套杆,各所述立杆(11)的顶端连接有顶部杆组(12),所述顶部杆组(12)呈放射状分布在蓬顶,所述顶部杆组(12)的内端枢接至一位于帐篷顶面中心的枢接座(13),所述枢接座(13)周围分布有铰接固定部(131);所述顶部杆组(12)包括相邻端部铰接的内杆(121)和外杆(122),所述内杆(121)另一端与枢接座(13)铰接,所述外杆(122)另一端与立杆(11)铰接;相邻的所述立杆(11)间连接有可展开或内收的侧杆组(14),各所述立杆(11)顶端设置有挑檐结构(15);所述挑檐结构(15)包括各立杆(11)顶端固定连接的挑檐座(151)、挑檐杆(152)、第一斜撑杆(16)及与第一斜撑杆(16)铰接的外杆(122);一体成型的所述挑檐座(151)包括下端套在立杆顶端固定的固定部(1511)及处于固定部(1511)上方的挑檐座主体(1512),所述固定部(1511)周向分布有供相邻的两个侧杆组(14)铰接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5111),所述挑檐座主体(1512)上设置有供外杆端部铰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1513),所述第二连接部(1513)结构为向外杆方向延伸的开设有螺纹孔的两块竖直板件,所述挑檐座主体(1512)靠近枢接座(13)的一侧设置有拱形的限高部(1514),所述限高部(1514)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513)竖直板件外壁和固定部(1511)顶面;所述立杆(11)和外杆(122)间铰接有第一斜撑杆(16),所述挑檐杆(152)为中部折弯的圆杆,所述挑檐杆(152)靠近帐篷中心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斜撑杆(16)上,所述挑檐杆(152)中部插入限高部(1514)中,所述挑檐杆(152)和限高部(1514)无固定连接,当所述挑檐杆(152)上翘后,所述挑檐杆(152)与限高部(1514)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檐蝴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座(13)连接有八根内杆(121),八根所述内杆(121)以伞状分布,所述枢接座(13)下方设有一推拉组件(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檐蝴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组件(17)自枢接座(13)底部依次连接有加长杆(171)、挂架(172)、副底座(173)、主底座(174)、锁定部件(175)和手托(176);所述手托(176)上设置有左右相对的两个支撑部(1761),所述支撑部(1761)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锁定部件(175)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主底座(174)的左右两侧;所述锁定部件(175)与凹槽配合;所述支撑部(1761)的外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手托(176)上还设置有从上至下的开口,所述开口内壁设置有柱状的定位销(1762);所述锁定部件(175)由盖片(1751)、第一弹簧(1752)和锁扣(1753)配合而成,所述第一弹簧(1752)的一端与盖片(1751)的内侧配合,另一端与锁扣(1753)配合,所述锁定部件(175)设置在手托(176)的左右两侧并且倾斜面与锁扣(1753)的末端抵接,所述主底座(174)上设置有第一轴孔(1741),所述主底座(174)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销(1762)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副底座(173)上设置有第二轴孔(1731),所述挂架(172)包括轴体(1721)、以及设置在轴体(1721)末端的倾斜部(1722)和阶梯台(1723),所述轴体(1721)的另一末端设置锁定凸起(1724),所述定位销(1762)与手托(176)的开口、主底座(174)的定位孔配合;所述加长杆(171)上设置有与锁定凸起(1724)配合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檐蝴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121)和推拉组件(17)之间还连接有内撑杆(18),四根所述内撑杆(18)铰接在副底座(173)上,四根所述内撑杆(18)铰接在主底座(17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檐蝴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组(14)包括八根侧杆,八根所述侧杆以两根相邻立柱距离的一半为中心镜像对称;与所述立杆(11)铰接的两根侧杆分别为第一侧杆(141)和第二侧杆(142),所述第一侧杆(141)一端铰接在立杆(11)顶端,所述第二侧杆(142)和立杆(11)的铰接点与立杆(11)顶端有竖直距离,所述第一侧杆(141)和第二侧杆(142)中部交叉成X形,交叉点为第一侧杆(141)和第二侧杆(142)的铰接点;所述第一侧杆(141)和第二侧杆(142)远离立杆(11)的一端分别铰接第三侧杆(143)和第四侧杆(144),所述第四侧杆(144)另一端与外杆(122)铰接,铰接点为上铰接点(145);所述第三侧杆(143)展开时保持水平,所述第三侧杆(143)与其相接的、同样保持水平的第三侧杆(143)铰接,铰接点为下铰接点(146);所述外杆(122)和下铰接点(146)间还连接有第二斜撑杆(19),所述第二斜撑杆(19)一端铰接在下铰接点(146),另一端铰接在外杆(122)靠近枢接座(13)的一端与上铰接点(14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檐蝴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点(145)上还铰接有中部挑檐杆(120),所述中部挑檐杆(120)靠近帐篷中心的一端铰接在外杆(122)上,所述中部挑檐杆(120)为中部折弯的圆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檐蝴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1)的数量为四根,所述立杆(11)的杆身上安装有伸缩组件(113);所述立杆(11)由第一套杆(111)和接触地面的第二套杆(112)组成,所述第一套杆(111)直径大于第二套杆(112),两个套杆连接处设置一伸缩组件(113),所述伸缩组件(113)包括卡紧部(1131)和装在卡紧部(1131)外侧相邻两面的弯曲部(1132),所述卡紧部(1131)内部有与立杆(11)相适配的中空结构,中空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纹;L形的所述弯曲部(1132)一端固定在卡紧部(1131)一外侧面,另一端可活动,所述弯曲部(1132)可活动端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延伸固定在弯曲部(1132)的活动端和活动端相对的卡紧部(1131)外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檐蝴蝶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2)为四方形或八边形。
CN201921337442.XU 2019-08-16 2019-08-16 屋檐蝴蝶篷 Active CN210857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7442.XU CN210857760U (zh) 2019-08-16 2019-08-16 屋檐蝴蝶篷
JP2019004318U JP3226419U (ja) 2019-08-16 2019-11-14 ひさし付きバタフライ式テン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7442.XU CN210857760U (zh) 2019-08-16 2019-08-16 屋檐蝴蝶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7760U true CN210857760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03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7442.XU Active CN210857760U (zh) 2019-08-16 2019-08-16 屋檐蝴蝶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26419U (zh)
CN (1) CN21085776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26419U (ja)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40513C1 (ru) Складной навес
US11499334B2 (en) Pole frame structure of foldable tent
USRE40544E1 (en) Roof structure for folding tent frame
US8056573B2 (en) Freestanding collapsible shelter
US7055538B2 (en) Foldable tent having eaves
KR101796394B1 (ko) 접이식 대형 파라솔
CN116335471A (zh) 一种可折叠帐篷
US6827094B1 (en) Shielding assembly
US20080289673A1 (en) Foldable expandable shelter
WO2002064918A1 (fr) Auvent repliable
CN210857760U (zh) 屋檐蝴蝶篷
CN210195425U (zh) 一种防积水帐篷
CN212957962U (zh) 一种可伸缩的帐篷架
CN215803658U (zh) 一种折叠帐篷的篷檐结构
CN214424187U (zh) 一种可折叠帐篷
CN209924575U (zh) 一种帐篷的改进结构
CN212500883U (zh) 一种游艇用遮阳棚骨架
CN209799543U (zh) 一种伞形帐篷的改进结构
KR101153274B1 (ko) 접철식 천막
CN212406316U (zh) 一种户外用双翼展开支撑式自动开合篷
JP3244443U (ja) 折り畳みブラケット
CN218623644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支架
CN215055941U (zh) 手动展开带车边篷的折叠车顶帐篷
CN210714065U (zh) 一种具有屋檐结构的遮阳棚
GB1600242A (en) Tent fram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0

Address after: 315413 Xingfu village, Sanqi Town,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Shengtai Garden Furni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No.10 Sanhe line, Sanqi Town,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SUNTIME LEISURE PRODUC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