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7721U -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7721U
CN210857721U CN201921327374.9U CN201921327374U CN210857721U CN 210857721 U CN210857721 U CN 210857721U CN 201921327374 U CN201921327374 U CN 201921327374U CN 210857721 U CN210857721 U CN 210857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ib net
hanging ring
outer leaf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73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思明
刘俊东
范阿龙
刘海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engyuan Assembly 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hengyuan Assembly 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hengyuan Assembly 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hengyuan Assembly 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73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7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7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7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外叶板,外叶板的截面为L形且内部设有内筋网;在外叶板的内侧设有内保温层;内筋网由L形横向钢筋和平直纵向钢筋焊接得到,在内筋网上还设有多个玻璃纤维筋;在外叶板的顶部设有顶部第一吊环和顶部第二吊环,在外叶板的一侧边缘设有侧部第一吊环和侧部第二吊环;在位于一侧的外叶板与内保温层两者的中下部设有侧部窗口,在位于另一侧的外叶板与内保温层两者的顶部设有顶部缺口、底部设有底部缺口,在内筋网的内侧、顶部缺口的周围设有上部加强筋网,在内筋网的内侧、侧部窗口和底部缺口的周围设有下部加强筋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占地面积小且表面平整。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建筑理念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诸多优点而得到了推广。1、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2、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3、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越来越高;4、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5、节能环保。随着技术的技术以及环保理念的加深,装配式建筑必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PCF板(Precastconcrete facade panel)即预制外挂墙板,是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部品之一,建筑施工中先布置好墙体内层的结构钢筋,之后在外侧布置安装PCF板,之后进行内层墙体的现场浇筑并在内外墙体之间设置保温层,浇筑成型后得到整体的建筑外墙,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位于外侧的PCF板起到的是浇筑模板的作用,同时由于PCF板是在工厂内预制加工的,其外立面可以加工得十分整齐美观,这也提升了装配式建筑自身的美观效果。
装配式建筑中较难以施工的位置是上述PCF板的转角转接处,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在 PCF板的交界处搭建结构钢筋并采用现浇工艺进行施工或者在转角处设置预制柱构件并将PCF板与预制柱构件连接。前一种方式下施工的难度大大提升,同时降低了施工的速度;后一种方式下,由于预制柱构件的结构尺寸通常大于PCF板的厚度,因此施工后较为占用面积而且导致墙体不平整。另一方面,上述施工方式难以在必要位置预留如排风管道、管线布线槽等结构,令装配式建筑后续的功能搭建存在不便(如后续开沟、挖槽、打孔等)。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用于PDF板转角位置的预制结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占地面积小且表面平整、具有管路布置功能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混凝土材质的外叶板,外叶板的截面为L形且内部设有内筋网;在外叶板的内侧设有发泡聚氨酯材质的内保温层,内保温层的截面为L形;内筋网由 L形横向钢筋和平直纵向钢筋焊接得到,在内筋网上还设有多个玻璃纤维筋,各玻璃纤维筋的长度方向与所在内筋网的平面垂直,各玻璃纤维筋的外端位于外叶板内、内端位于内保温层内;在外叶板的顶部设有顶部第一吊环和顶部第二吊环,在外叶板的一侧边缘设有侧部第一吊环和侧部第二吊环;在位于一侧的外叶板与内保温层两者的中下部设有横向贯通的侧部窗口,在位于另一侧的外叶板与内保温层两者的顶部设有横向贯通的顶部缺口、底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底部缺口,内筋网上与侧部窗口、顶部缺口和底部缺口对应的部分通过切割去除,在内筋网的内侧、顶部缺口的周围设有上部加强筋网,在内筋网的内侧、侧部窗口和底部缺口的周围设有下部加强筋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通过提供一种预制的转角板构件,解决了现有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相邻两个转角位置的PCF板之间的连接问题。整个转角板构件自成单元,十分便于整体运输、吊装和安装施工。通过在内侧设置内保温层并在外叶板与内保温层之间设置多个玻璃纤维筋,令本转角板构件自身具备保温能力的同时保证了外叶板与内保温层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以及装配式建筑存在的周期内发生脱离和脱落问题,保证了建筑的保温性能。通过在顶部和侧部设置多个吊环,令整个转角板构件便于进行吊装,多个吊点的设计令吊装过程更稳定,施工过程更可控。通过设置侧部窗口、顶部缺口和底部缺口,令本转角板构件能够作为功能单元与PCF板或者其它如预制建筑风道连接,为建筑提供功能设计(如排风管道、布线管道、水电煤气管路通道等)。由于本转角板构件是在工厂内预制成型的,与现场浇筑的方式相比,形成的外墙体表面光滑平整,占地面积更小。
优选地:在外叶板顶部的外侧设有顶部外向槽口、底部的外侧设有底部嵌合凸棱,所述转角板构件在竖直方向码放时,上一外叶板的底部嵌合凸棱落入下一外叶板的顶部外向槽口。
优选地:在外叶板的顶部设有多个顶部插杆,各顶部插杆的中心线均与外叶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在外叶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底部插套,各底部插套的中心线分别与各顶部插杆的中心线共线。
优选地:顶部插杆为圆钢段,下端与内筋网焊接固定;底部插套为上端封口的金属管段,截面为椭圆形,底部插套的上端与内筋网焊接固定。
优选地:顶部第一吊环、顶部第二吊环、侧部第一吊环和侧部第二吊环四者均为“几”字形,各采用同一钢筋段弯折成型;顶部第一吊环和顶部第二吊环两者的下部、侧部第一吊环和侧部第二吊环两者的内部均与内筋网焊接固定。
优选地:内筋网的L形横向钢筋采用同一钢筋段弯折制得,内筋网的L形横向钢筋位于外侧、平直纵向钢筋位于内侧。
优选地:在所述转角板构件的两个板体上各设有多个平吊预埋件,平吊预埋件为带有内螺纹的套管,其中部与内筋网焊接固定、外端与外叶板的外立面平齐、内端与内保温层的内立面平齐,平吊预埋件的中心线与所在的内筋网的平面垂直。
优选地:上部加强筋网包括上部L横筋和上部平直纵筋,上部加强筋网与顶部缺口对应的部分通过切割去除;下部加强筋网包括下部L横筋和下部平直纵筋,下部加强筋网与侧部窗口和底部缺口对应的部分通过切割去除。
优选地:在所述转角板构件的两个板体上,外叶板的长度均大于内保温层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筋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叶板;1-1、顶部外向槽口;1-2、底部嵌合凸棱;2、底部插套;3、侧部窗口;4、顶部第二吊环;5、顶部第一吊环;6、顶部插杆;7、玻璃纤维筋;8、平吊预埋件;9、内保温层;10、侧部第一吊环;11、侧部第二吊环;12、顶部缺口; 13、底部缺口;14、内筋网;15、上部加强筋网;16、下部加强筋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混凝土材质的外叶板1,外叶板1的截面为L形且内部设有内筋网14;在外叶板1的内侧设有发泡聚氨酯材质的内保温层9,内保温层9的截面为L形。
内筋网14作为外叶板1的内部结构骨架,外叶板1采用混凝土一体浇筑在内筋网14上成型。内筋网14由L形横向钢筋和平直纵向钢筋焊接得到。本实施例中,内筋网14的 L形横向钢筋采用同一钢筋段弯折制得,内筋网14的L形横向钢筋位于外侧、平直纵向钢筋位于内侧。
请参见图1、图6和图7,在外叶板1顶部的外侧设有顶部外向槽口1-1、底部的外侧设有底部嵌合凸棱1-2,两者都在外叶板1上一体成型得到,从图6和图7给出的截面放大结构来看,顶部外向槽口1-1和底部嵌合凸棱1-2两者的轮廓形状是一致的,可以实现配合对接连接。本转角板构件在施工时沿竖直方向码放,因此上一外叶板1的底部嵌合凸棱1-2落入下一外叶板1的顶部外向槽口1-1,通过在两者之间的缝隙内注浆来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
请参见图1和图2,在内筋网14上还设有多个玻璃纤维筋7,各玻璃纤维筋7的长度方向与所在内筋网14的平面垂直,各玻璃纤维筋7的外端位于外叶板1内、内端位于内保温层9内。
各玻璃纤维筋7的作用是保证外叶板1与内保温层9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相当于锚栓,一端浇筑在外叶板1的混凝土土体内,另一端发泡在内保温层9内,完成外叶板1与内保温层9两者之间的多点固定连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以及装配式建筑的整个存续期间,内保温层9与外叶板1之间保持紧密的连接,不易脱落,保证保温效果。
玻璃纤维筋7为市售部件,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由高性能纤维与合成树脂基体、固化剂采用适当的成型工艺所形成的材料;高性能纤维为增强材料,合成树脂为基体材料。纤维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的主要提供者,主要起承受荷载作用,主要分为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纤维、玻璃纤维等。基体材料有粘结、传递剪力的作用,其物理性质可以影响纤维增强材料的物理性质。
如图中所示,多个玻璃纤维筋7以矩阵式方式布置在本转角板构件的两侧板体上,具体地,各玻璃纤维筋7的位置并无特定要求,由于起到的是连接的作用,因此在多点位进行布置即可,然而可以想到的是将多个玻璃纤维筋7以有序的、如图示中的矩阵式方式布置,将有助于保证转角板构件部品生产的规范化,也更易于实现品质的控制。
生产过程中,多个玻璃纤维筋7采用金属绑丝绑紧固定到内筋网14上,并采用必要的定位件进行辅助定位,之后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请参见图1和图2,在外叶板1的顶部设有顶部第一吊环5和顶部第二吊环4,在外叶板1的一侧边缘设有侧部第一吊环10和侧部第二吊环11。上述四个吊环用于对本转角板构件部品进行吊装,相当于在顶部和侧部各设置了两个吊点,吊装移动时可以从顶部采用两个吊索进行吊装(竖向吊装)、从侧部采用两个吊索进行吊装(横向吊装)。
本实施例中,顶部第一吊环5、顶部第二吊环4、侧部第一吊环10和侧部第二吊环11四者均为“几”字形,采用同一钢筋段弯折成型;顶部第一吊环5和顶部第二吊环4 两者的下部、侧部第一吊环10和侧部第二吊环11两者的内部均与内筋网14焊接固定。进一步地,顶部第一吊环5和顶部第二吊环4两者分别位于外叶板1顶部两侧中间的位置,侧部第一吊10和侧部第二吊环11两者分别位于外叶板1侧部边缘的中上部和中下部位置。
请参见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顶部第一吊环5、顶部第二吊环4、侧部第一吊环 10和侧部第二吊环11四者的端部均设有弯钩,弯钩部分可以勾挂在内筋网14的L形横向钢筋、平直纵向钢筋上,也可以不与内筋网14勾挂而只依靠焊接固定,当产生勾挂连接时,将有效提升吊环与外叶板1之间结合的强度,有效防止脱出。
考虑到本转角板构件部品的高度尺寸远大于宽度尺寸,因此以竖向吊装的方式进行吊装移动会比横向吊装的方式更加平稳。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本转角板构件的两个板体上各设有多个平吊预埋件8,平吊预埋件8为带有内螺纹的套管,其中部与内筋网14焊接固定(可以焊接固定到L形横向钢筋或平直纵向钢筋上,也可以焊接在两者的交叉位置)、外端与外叶板1的外立面平齐、内端与内保温层9的内立面平齐,平吊预埋件8的中心线与所在的内筋网14的平面垂直。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每个本转角板构件的板体上各设有上中下三个平吊预埋件8,为了保证吊装的稳定性,这三个平吊预埋件8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对本转角板构件进行横向吊装时,两个吊索连接侧部第一吊环10和侧部第二吊环11,另外三根吊索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至本转角板构件的同一个板体上的三个平吊预埋件8,最好是连接至边缘未设置吊环的那一个板体上的三个平吊预埋件8上,连接件是与吊索连接的螺柱,使用时螺柱旋转连接到平吊预埋件8内,拆装方便,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同时提升吊装操作的效率。横向吊装时,通过在侧部第一吊环10、侧部第二吊环11这两个吊点之外另外设置三个吊点,保证了吊装移动时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1和图2,在位于一侧的外叶板1与内保温层9两者的中下部设有横向贯通的侧部窗口3,在位于另一侧的外叶板1与内保温层9两者的顶部设有横向贯通的顶部缺口12、底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底部缺口13,内筋网14上与侧部窗口3、顶部缺口12和底部缺口13对应的部分通过切割去除。上述侧部窗口3用于与风道等进行连接,也可以将预制的风道等从侧部窗口内延伸进入。顶部缺口12和底部缺口13两者可以作为水电煤气等管路的通道,因此本转角板构件除了作为相邻两个PCF板转角处的衔接组件之外,还具备了一定的功能属性,令装配式建筑功能更加完善,施工更加便利。
由于在外叶板1上开设窗口和缺口后会一定程度上削弱板体的结构强度,因此在内筋网14的内侧、顶部缺口12的周围设有上部加强筋网15,在内筋网14的内侧、侧部窗口 3和底部缺口13的周围设有下部加强筋网16。本实施例中,上部加强筋网15包括上部L 横筋和上部平直纵筋,上部加强筋网15与顶部缺口12对应的部分通过切割去除;下部加强筋网16包括下部L横筋和下部平直纵筋,下部加强筋网16与侧部窗口3和底部缺口 13对应的部分通过切割去除。
上部加强筋网15和下部加强筋网16两者用于局部结构加强使用,两者各自焊接成型后再与内筋网14焊接固定,上部加强筋网15和下部加强筋网16两者两者选用的搭建钢筋可以比构成内筋网14的钢筋粗一些,如内筋网14的钢筋选取为8mm直径的圆钢或螺纹钢,上部加强筋网15和下部加强筋网16两者选取为12mm直径的圆钢或螺纹钢。
请参见图1和图2,在外叶板1的顶部设有多个顶部插杆6,各顶部插杆6的中心线均与外叶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在外叶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底部插套2,各底部插套2的中心线分别与各顶部插杆6的中心线共线。施工时,本转角板构件堆叠码放,此时位于下方的顶部插杆6插入位于上方的底部插套2内,实现上下两个转角板构件之间的对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顶部插杆6为圆钢段,下端与内筋网14焊接固定,一体浇筑在外叶板1的混凝土土体内;底部插套2为上端封口的金属管段,截面为椭圆形,底部插套2的上端与内筋网14焊接固定,一体浇筑在外叶板1的混凝土土体内。将底部插套2设计为椭圆形截面的作用是为各顶部插杆6留出足够的插接余量,限于加工精度等因素,不能严格保证底部插套2的中心线分别与各顶部插杆6的中心线共线完全共线,因此会有一定的偏离,上述椭圆形截面的形状设计令各顶部插杆6都能顺利地插入相应的底部插套2内。
本实施例中,在转角板构件的两个板体上,外叶板1的长度均大于内保温层9的长度,从图2至图4中可以看出。进一步地,外叶板1的外侧边缘与内保温层9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5cm,优选为4cm。
本转角板构件的生产过程:
将多个L形横向钢筋和平直纵向钢筋焊接成型得到内筋网14;在内筋网14上的相应位置焊接安装顶部第一吊环5、顶部第二吊环4、侧部第一吊环10和侧部第二吊环11,焊接安装多个顶部插杆6和多个底部插套2,焊接安装多个平吊预埋件8(上述附件在焊接安装时需要具备足够的位置精度,因此需要辅助的定位工具进行定位),在内筋网14 上的相应位置绑扎固定各多个玻璃纤维筋7(同样采用定位工具进行定位);分别焊接成型上部加强筋网15和下部加强筋网16,之后将两者焊接固定到内筋网14的上部和下部的外侧;之后在侧部窗口3、顶部缺口12和底部缺口13的位置处采用液压剪等工具去除内筋网14、上部加强筋网15和下部加强筋网16;之后将上述组件置于浇筑模具内并进行固定,将混凝土导入模具并振捣,成型后得到外叶板1;之后在外叶板1的内壁上设置发泡模具并将发泡聚氨酯材料在内壁上发泡,得到内保温层9。
本转角板构件的施工过程:
采用吊装设施、运输设施将本转角板构件输送至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现场,采用吊装工具将本转角板构件吊装至指定安装位置并采用支撑杆等进行必要的支撑,切割去除顶部的两个吊环和侧部的两个吊环;本转角板构件的两侧对接安装PCF板以形成墙面,多个本转角板构件堆叠至墙体的高度;堆叠时,下一转角板构件的顶部插杆6插入上一转角板构件的底部插套2内,在PCF板与本转角板构件之间的缝隙内、相邻两个本转角板构件之间的缝隙内采用人工或机械等方式灌浆,浆料硬化后将缝隙的位置密封。需要成型内墙体时,需要在内侧设置内墙体的结构钢筋,之后现场浇筑形成内墙体,此时本转角板构件相当于该转角位置的外浇筑模板;将预制风道等连接到侧部窗口3上,可以将水电煤气管路通过顶部缺口12和底部缺口13贯通至内部,实际施工时若不需要侧部窗口3、顶部缺口 12和底部缺口13提供相应的功能,则采用石膏板、水泥板等切割成适配的大小并塞入相应窗口、缺口内,采用粘胶、水泥钉等进行固定,外表面刷浆找平。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其特征是:包括位于外侧的混凝土材质的外叶板(1),外叶板(1)的截面为L形且内部设有内筋网(14);在外叶板(1)的内侧设有发泡聚氨酯材质的内保温层(9),内保温层(9)的截面为L形;内筋网(14)由L形横向钢筋和平直纵向钢筋焊接得到,在内筋网(14)上还设有多个玻璃纤维筋(7),各玻璃纤维筋(7)的长度方向与所在内筋网(14)的平面垂直,各玻璃纤维筋(7)的外端位于外叶板(1)内、内端位于内保温层(9)内;在外叶板(1)的顶部设有顶部第一吊环(5)和顶部第二吊环(4),在外叶板(1)的一侧边缘设有侧部第一吊环(10)和侧部第二吊环(11);在位于一侧的外叶板(1)与内保温层(9)两者的中下部设有横向贯通的侧部窗口(3),在位于另一侧的外叶板(1)与内保温层(9)两者的顶部设有横向贯通的顶部缺口(12)、底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底部缺口(13),内筋网(14)上与侧部窗口(3)、顶部缺口(12)和底部缺口(13)对应的部分通过切割去除,在内筋网(14)的内侧、顶部缺口(12)的周围设有上部加强筋网(15),在内筋网(14)的内侧、侧部窗口(3)和底部缺口(13)的周围设有下部加强筋网(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其特征是:在外叶板(1)顶部的外侧设有顶部外向槽口(1-1)、底部的外侧设有底部嵌合凸棱(1-2),所述转角板构件在竖直方向码放时,上一外叶板(1)的底部嵌合凸棱(1-2)落入下一外叶板(1)的顶部外向槽口(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其特征是:在外叶板(1)的顶部设有多个顶部插杆(6),各顶部插杆(6)的中心线均与外叶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在外叶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底部插套(2),各底部插套(2)的中心线分别与各顶部插杆(6)的中心线共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其特征是:顶部插杆(6)为圆钢段,下端与内筋网(14)焊接固定;底部插套(2)为上端封口的金属管段,截面为椭圆形,底部插套(2)的上端与内筋网(14)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其特征是:顶部第一吊环(5)、顶部第二吊环(4)、侧部第一吊环(10)和侧部第二吊环(11)四者均为“几”字形,各采用同一钢筋段弯折成型;顶部第一吊环(5)和顶部第二吊环(4)两者的下部、侧部第一吊环(10)和侧部第二吊环(11)两者的内部均与内筋网(14)焊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其特征是:内筋网(14)的L形横向钢筋采用同一钢筋段弯折制得,内筋网(14)的L形横向钢筋位于外侧、平直纵向钢筋位于内侧。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转角板构件的两个板体上各设有多个平吊预埋件(8),平吊预埋件(8)为带有内螺纹的套管,其中部与内筋网(14)焊接固定、外端与外叶板(1)的外立面平齐、内端与内保温层(9)的内立面平齐,平吊预埋件(8)的中心线与所在的内筋网(14)的平面垂直。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其特征是:上部加强筋网(15)包括上部L横筋和上部平直纵筋,上部加强筋网(15)与顶部缺口(12)对应的部分通过切割去除;下部加强筋网(16)包括下部L横筋和下部平直纵筋,下部加强筋网(16)与侧部窗口(3)和底部缺口(13)对应的部分通过切割去除。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转角板构件的两个板体上,外叶板(1)的长度均大于内保温层(9)的长度。
CN201921327374.9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 Active CN210857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7374.9U CN210857721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7374.9U CN210857721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7721U true CN210857721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305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7374.9U Active CN210857721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77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8956A (zh) * 2020-11-16 2021-03-19 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一种pcf板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8956A (zh) * 2020-11-16 2021-03-19 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一种pcf板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6744B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整体墙板及其生产工艺
CN209817249U (zh) 一种用于建筑填充墙的预制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
CN21085772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转角板构件
CN21071360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pcf转角板
CN21079804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内墙板
CN21071356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女儿墙构件
CN113323262A (zh) 一种3d打印的预制墙模块、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218597477U (zh) 保温装饰一体楼面免拆板
CN21071319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空调板构件
CN218668173U (zh) 保温装饰一体内墙免拆板
CN101029512B (zh) 一种现浇砼空心板
CN101173545B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103074955B (zh) 预制混凝土模板及其构成的装配化建筑及建造方法
CN100577959C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100593619C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101230752B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100564756C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100545394C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101117850B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100537942C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101311470A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101230689A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101230688A (zh) 一种现浇砼填充用空心胎体
CN101876190A (zh) 一种现浇砼空心板
CN102051954A (zh) 一种轻质墙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