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7283U - 电缆工作井 - Google Patents

电缆工作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7283U
CN210857283U CN201921298823.1U CN201921298823U CN210857283U CN 210857283 U CN210857283 U CN 210857283U CN 201921298823 U CN201921298823 U CN 201921298823U CN 210857283 U CN210857283 U CN 210857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plate
cross beam
plate
work well
wir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88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亚兵
唐小亮
康善斌
杨芳
宁国标
康刚
李鹏
李详开
邹铭威
邹军雄
潘灿飞
宾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88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7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7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7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电缆工作井,包括:框体组件,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梁体组件,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一立板形成矩形通过孔,所述矩形通过孔的上方设有贯穿所述顶板的安装槽;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一立板用作所述盖板的支撑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工作井,既可以缩减外观上占据的道路面积,又能保证合适的操作和存储空间。

Description

电缆工作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工作井。
背景技术
电缆一般敷设于地下的电缆沟内。因每盘电缆只有一定长度,约几百米,为了敷设更长的电缆线路,必须将多段电缆相接,制作和放置电缆接头需要一定空间,此空间称为工作井;其中工作井的周侧利用混凝土制成的挡墙构成,工作井上端的周侧通常需要开设凹槽,凹槽内用于放置盖板,盖板即可用于将工作井进行密封。
为了美观,施工方希望盖板占据的面积尽量小。一般地,为了实现密封,均会使盖板的横截面积大于电缆井的横截面积,所以当盖板的横截面积较小时,工作井的直径就会过小,不便于电力人员进行接线和将电缆弯曲存储等操作。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工作井进行改进,既可以缩减外观上占据的道路面积,又能保证合适的操作和存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工作井,既可以缩减外观上占据的道路面积,又能保证合适的操作和存储空间。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工作井,包括:
框体组件,所述框体组件的内部设有工作腔,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并依次连接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
梁体组件,所述梁体组件固接于所述顶板的底部,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三立板二者靠近所述第二立板的一端的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三立板二者靠近所述第四立板的一端的第二横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立板和第四立板二者靠近所述第三立板的一端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一立板形成矩形通过孔,所述矩形通过孔的上方设有贯穿所述顶板的安装槽;
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一立板用作所述盖板的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中央位置设有贯穿所述底板的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为PVC管。
优选的,所述底板从四周向中央位置倾斜向下。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内填充有沙粒。
优选的,所述盖板组件由若干块并排设置的长方体盖板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工作井,既可以缩减外观上占据的道路面积,又能保证合适的操作和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电缆工作井的俯视时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电缆工作井的俯视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电缆工作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框体组件;101、顶板;102、底板;103、第一立板;104、第二立板;105、第三立板;106、第四立板;107、工作腔;108、安装槽;109、矩形通过孔;
2、梁体组件;201、第一横梁;202、第二横梁;203、第三横梁;
3、盖板组件;
4、排水管;
5、沙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工作井,包括框体组件1、梁体组件2和盖板组件3。
所述框体组件1的内部设有工作腔107,其包括顶板101、底板102以及位于所述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并依次连接的第一立板103、第二立板104、第三立板105和第四立板106。所述梁体组件2固接于所述顶板101的底部,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立板103和第三立板105二者靠近所述第二立板104的一端的第一横梁201、连接所述第一立板103和第三立板105二者靠近所述第四立板106的一端的第二横梁20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立板104和第四立板106二者靠近所述第三立板105的一端的第三横梁203;所述第一横梁201、第二横梁202、第三横梁203和第一立板103形成矩形通过孔109,所述矩形通过孔109的上方设有贯穿所述顶板101的安装槽108。所述盖板组件3位于所述安装槽108中,所述第一横梁201、第二横梁202、第三横梁203和第一立板103用作所述盖板的支撑件。
优选的,框体组件1可以采用水泥和钢筋结构,施工完毕后回填砂石和修复路面,使顶板101和路面平齐,从外观上看整个电缆工作井占用的地面面积就只有盖板组件3占用的面积那么大,但实际上工作腔107的横截面积却远大于盖板组件3的面积,拥有充足的操作空间和存储电缆的存储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2的中央位置设有贯穿所述底板102的排水管4。可以理解的是,排水管4的设计可以防止工作腔107内积水。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4为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02从四周向中央位置倾斜向下。具体地,倾斜向下的设计便于排水。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4内填充有沙粒5。具体地,填充沙粒5可以防止老鼠等动物爬进工作腔107中损坏电缆。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3由若干块并排设置的长方体盖板组成,优选地,可以在安装槽108的槽口处安置角铁以保护安装槽10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工作井,既可以缩减外观上占据的道路面积,又能保证合适的操作和存储空间。
以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意指穷举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的实施例的单独元件或者特征通常不受到特定的实施例的限制,但是在适用时,即使没有具体地示出或者描述,其可以互换和用于选定的实施例。在许多方面,相同的元件或者特征也可以改变。这种变化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种修改意指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提供示例实施例,从而本公开将变得透彻,并且将会完全地将该范围传达至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为了透彻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阐明了众多细节,诸如特定零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显然,对于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且两者都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不对公知的工序、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此,仅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的目的使用专业词汇,并且不是意指为限制的目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作出相反的表示,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the)”可以意指为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因此指定存在所声明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额外地具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除非明确地指示了执行的次序,在此描述的该方法步骤、处理和操作不解释为一定需要按照所论述和示出的特定的次序执行。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者可选择的步骤。
当元件或者层称为是“在……上”、“与……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其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与另一个元件或层接合、连接到或者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也可以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与此相反,当元件或层称为是“直接在……上”、“与……直接接合”、“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则可能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元件或者层。其他用于描述元件关系的词应当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和“直接在……之间”、“相邻”和“直接相邻”等)。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该相关联的所罗列的项目的一个或以上的任一和所有的组合。虽然此处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以描述各种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或部分区分。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在此使用诸如术语“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的术语不意味序列或者次序。因此,在下方论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以采用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的术语而不脱离该示例实施例的教导。
空间的相对术语,诸如“内”、“外”、“在下面”、“在某某的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在此可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使用,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和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特征之间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术语可以意指包含除该图描绘的取向之外该装置的不同的取向。例如如果翻转该图中的装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下方”或者“在元件或者特征的下面”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者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的下方”可以包含朝上和朝下的两种取向。该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例如旋转90度或者其他取向,并且以此处的空间的相对描述解释。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组件,所述框体组件的内部设有工作腔,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并依次连接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
梁体组件,所述梁体组件固接于所述顶板的底部,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三立板二者靠近所述第二立板的一端的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三立板二者靠近所述第四立板的一端的第二横梁以及连接所述第二立板和第四立板二者靠近所述第三立板的一端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一立板形成矩形通过孔,所述矩形通过孔的上方设有贯穿所述顶板的安装槽;
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一立板用作所述盖板的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中央位置设有贯穿所述底板的排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为PVC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从四周向中央位置倾斜向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内填充有沙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由若干块并排设置的长方体盖板组成。
CN201921298823.1U 2019-08-12 2019-08-12 电缆工作井 Active CN210857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8823.1U CN210857283U (zh) 2019-08-12 2019-08-12 电缆工作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8823.1U CN210857283U (zh) 2019-08-12 2019-08-12 电缆工作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7283U true CN210857283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6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8823.1U Active CN210857283U (zh) 2019-08-12 2019-08-12 电缆工作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7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3573B1 (en) Blast-resistant foundations
CN201498612U (zh) 利用杆塔基础降低输电线路接地电阻的接地装置
KR100604083B1 (ko) 공동주택내의 지중선로의 보호장치
CN210857283U (zh) 电缆工作井
WO2005017290A1 (en) Street light foundation
CN107524158A (zh) 一种精密设备使用的隔振基础结构及施工工艺
KR100947049B1 (ko) 채움토 보호벽을 구비한 관로 받침대
CN206359989U (zh) 基底局部降水排水装置
KR101366139B1 (ko) 배수판 조립체
CN210766826U (zh) 一种基坑降水装置
CN204456173U (zh) 高边坡塔机基础安装结构
CN205669213U (zh) 一种箱式线缆井
KR101325717B1 (ko) 배수판 조립체
CN215671365U (zh) 一种水池防水结构
CN211859552U (zh) 一种低压浅槽电缆沟
CN211143957U (zh) 筒式加固的电杆结构
CN212295501U (zh) 一种吸音型地坪结构
CN203866857U (zh) 一种用于安装mini机柜的通用基座
CN209820495U (zh) 一种适用现场恶劣环境的灌浆记录仪
KR200451817Y1 (ko) 반구형 콘크리트 접지극을 이용한 접지장치
CA2832210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keeping humidity/water away from concrete foundations and provide insulation
KR102346248B1 (ko) 콘크리트 수돗가 설치 공법
CN218843007U (zh) 蓄能电站坡坝加固结构
CN217204208U (zh) 一种防护型工程测量控制点埋设桩
CN211143950U (zh) 混凝土桩式电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