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3641U - 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3641U
CN210853641U CN201921222115.XU CN201921222115U CN210853641U CN 210853641 U CN210853641 U CN 210853641U CN 201921222115 U CN201921222115 U CN 201921222115U CN 210853641 U CN210853641 U CN 210853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barrier film
composite barrier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21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翔
钱伟
李仁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aibao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aibao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aibao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aibao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21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3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3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3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复合阻隔膜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的PETG热封层、中间阻隔层、支撑层以及第一防滑层,其中,所述中间阻隔层包括层叠设置的PA薄膜层和EVOH薄膜层,所述支撑层包括双向拉伸薄膜层,所述第一防滑层包括纳米SiO2薄膜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有纳米SiO2薄膜层的第一防滑层,利用纳米SiO2薄膜层的防滑性能,增强了复合阻隔膜的表面摩擦力,从而起到了防滑作用,使得用户撕拉复合阻隔膜时不会滑移,便于撕开。

Description

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包装材料性能越来越高的需求,复合阻隔膜逐渐成为常用包装材料之一。复合阻隔膜由多层膜材料复合而成,具有高阻隔性能和优良的机械特性,可以起到阻氧阻水的作用,能够满足耐蒸煮、耐烘烤和耐低温冷冻的标准,应用范围广泛。复合阻隔膜的表面往往比较光滑,在需要撕开复合阻隔膜来享用被包装的食品时,阻隔膜容易从手中滑开,使用户使不上力,不易撕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旨在提供一种便于用户撕拉的复合阻隔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阻隔膜,所述复合阻隔膜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的PETG热封层、中间阻隔层、支撑层以及第一防滑层,其中,所述中间阻隔层包括层叠设置的PA薄膜层和EVOH薄膜层,所述支撑层包括双向拉伸薄膜层,所述第一防滑层包括纳米SiO2薄膜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滑层呈条形,且在其长度方向上沿所述复合阻隔膜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滑层的宽度小于所述支撑层的宽度,且在所述复合阻隔膜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支撑层一端的边缘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滑层、所述支撑层、所述中间阻隔层和所述PETG 热封层的厚度比为(1~2):(3~5):(10~12):(3~6)。
可选地,所述支撑层的宽度大于所述中间阻隔层的宽度,以使所述支撑层的内侧边缘具有至少一处不与所述中间阻隔层连接的自由边,所述自由边的内侧粘接有第二防滑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防滑层包括纳米SiO2薄膜层。
可选地,任意相邻两层之间设有粘合层。
可选地,所述中间阻隔层与所述PETG热封层之间以及所述PA薄膜层和所述EVOH薄膜层之间通过所述粘合层熔融共挤复合连接。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
底盒,包括封口部和容纳仓,且所述底盒为PET材质;
盖膜,包括如上所述的复合阻隔膜,其中,所述复合阻隔膜的所述PETG 热封层与所述封口部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包括有纳米SiO2薄膜层的第一防滑层,利用纳米SiO2薄膜层的防滑性能,增强了复合阻隔膜的表面摩擦力,从而起到了防滑作用,使得用户撕拉复合阻隔膜时不会滑移,便于撕开;而且,纳米SiO2还具有增强薄膜强度,提高耐磨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复合阻隔膜的机械特性。此外,设置PETG热封层,该材质的热封层在撕拉时,可以彻底脱落包装盒而不在粘接处残留,利于包装盒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阻隔膜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阻隔膜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阻隔膜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阻隔膜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复合阻隔膜 3 支撑层
1 PETG热封层 4 第一防滑层
2 中间阻隔层 5 粘合层
21 PA薄膜层 6 第二防滑层
22 EVOH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复合阻隔膜的表面往往比较光滑,在需要撕开复合阻隔膜来享用被包装的食品时,阻隔膜容易从手中滑开,使用户使不上力,不易撕扯。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阻隔膜100,以下结合具体的附图主要对复合阻隔膜100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阻隔膜100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复合阻隔膜100由多个膜层叠设置而成,以其与包装盒粘接的一面作为内侧,所述多个膜层从内至外依次为PETG热封层1、中间阻隔层2、支撑层3以及第一防滑层4。
其中,第一防滑层4包括纳米SiO2薄膜层。纳米SiO2是一种无机化工材料,由于是超细纳米级,尺寸范围在1~100nm,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具有对抗紫外线的光学性能,能提高其他材料抗老化、强度和耐化学性能,可以作为防滑层使用。具体地,可以将纳米SiO2直接涂布在支撑层3外侧表面以形成第一防滑层4;也可以如图1所示,将纳米SiO2作为填料与PE基材等共混后挤压制成第一防滑层4,然后通过粘合层5粘接在支撑层3表面,其中,纳米SiO2添加量为1~3(w/w)%。如此,可以在支撑层3的外表面形成起防滑作用的保护层,一方面加强了复合阻隔膜100的强度,另一方面增强了复合阻隔膜100的表面摩擦力,从而起到了防滑作用,使用户在触碰复合阻隔膜100时先接触到第一防滑层4,从而不会滑移,进而使得用户更易于捏住复合阻隔膜100以撕开。
支撑层3包括双向拉伸薄膜层,即包括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和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中的至少一种,既可以是BOPP和BOPET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BOPP和BOPET共同组成的复合薄膜。支撑层3位于复合阻隔膜100的最外层,主要起支撑作用,用以保护下面的中间阻隔层2以及PETG热封层1。此外,支撑层3作为最外层,同样也是印刷的承载面,可以在其外侧表面涂抹、粘贴或打印图案或文字信息。
中间阻隔层2主要起阻隔水汽、氧气等以保护膜内物品,延长膜内食品保鲜期或保质期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阻隔层2包括层叠设置的PA 薄膜层21和EVOH薄膜层22,PA薄膜层21和EVOH薄膜层22与支撑层3 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作限定,即复合阻隔膜100的各个膜层顺序既可以是图2 所示的PETG热封层1、PA薄膜层21、EVOH薄膜层22、支撑层3以及第一防滑层4,也可以是PETG热封层1、EVOH薄膜层22、PA薄膜层21、支撑层3以及第一防滑层4。其中,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层对氧气、水蒸气、溶剂等具有良好的阻断作用,作为阻隔膜中间层,复合后能增强复合膜的阻隔性能,增强对膜内物品的保护效果;PA(聚酰胺)薄膜层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好、耐磨、耐热的优点,作为阻隔膜中间层,复合后能增强复合膜的耐冲击和抗穿刺等性能,且与EVOH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膜的阻隔性能。
PETG热封层1包括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 薄膜。PETG具有良好的粘粘性,其在与阻隔层复合时,具有高稳定性,从而使得PETG热封层1在被撕拉时,可以彻底脱落包装盒而不在粘接处残留,利于包装盒回收再利用。进一步地,PETG与PET材质的粘接性小于常用的热封层塑材PP、PE与PET材质的粘接性,当需要覆膜的包装盒为PET材质时,PETG热封层1更易被撕拉脱离。
此外,在相邻两层之间还设有粘合层5。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复合阻隔膜100包括PETG热封层1、粘合层5、PA薄膜层21、粘合层5、EVOH 薄膜层22、粘合层5、支撑层3、粘合层5以及第一防滑层4,如此,可以将相邻两层粘合以形成一个整体。粘合层5可以由任意一种常见的粘合剂形成,例如丙烯酸、丙烯酸酯或者环氧树脂等。
进一步地,相邻两层之间可以通过粘合层5直接粘合连接,也可以通过共挤复合的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中间阻隔层2与PETG热封层1之间、以及PA薄膜层21和EVOH薄膜层22之间通过粘合层5熔融共挤复合连接;支撑层3与中间阻隔层2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其中,熔融共挤复合连接是指将多个膜层的原料(例如PETG、PA、EVOH等)通过多台挤出机熔融塑化后送入同一口模中,一并挤压成型制成复合膜。
此外,第一防滑层4、支撑层3、中间阻隔层2和PETG热封层1的厚度比为(1~2):(3~5):(10~12):(3~6),在此厚度比范围内制得的复合阻隔膜100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的同时,第一防滑层4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滑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滑层4呈条形,请参阅图3,第一防滑层4在其长度方向上沿复合阻隔膜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进一步地,为节省第一防滑层4材料,降低复合阻隔膜100成本,第一防滑层4的宽度小于支撑层3的宽度,如此第一防滑层4只覆盖支撑层3的上表面的部分区域。具体地,在复合阻隔膜100的宽度方向上,第一防滑层4靠近支撑层3一端的边缘设置,即第一防滑层4既可以靠近支撑层3左端或右端的边缘设置,也可以同时在靠近支撑层3两端的边缘设置。如此,当复合阻隔膜100被覆在包装盒的盒口处时,如果用户要撕开复合阻隔膜100,用户需要捏住的只是复合阻隔膜 100的两端的区域,第一防滑层4被设置在此处,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而对于复合阻隔膜100中部、用户不需触及的区域,不设置第一防滑层4,可以节省第一防滑层4的耗材。
进一步地,为使用户在撕开复合阻隔膜100时更加方便,支撑层3的宽度大于中间阻隔层2的宽度,如此,支撑层3在粘接到中间阻隔层2上时,支撑层3的内侧边缘必然会多出至少一处不与中间阻隔层2连接的自由边:当中间阻隔层2在支撑层3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支撑层3的中部时,自由边分设在中间阻隔层2的左右两侧;当中间阻隔层2的一端与支撑层3的一端对齐贴合时,自由边位于中间阻隔层2的另一端的外侧。如图4所示,以中间阻隔层2的一端与支撑层3的一端对齐贴合的情况为例,在本实施例中,自由边的内侧粘接有第二防滑层6,如此,当用户要撕开复合阻隔膜100时,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捏住自由边的内、外侧,第一、二防滑层的设置起到了防滑作用。
此外,第二防滑层6也可以包括纳米SiO2薄膜层。其中,纳米SiO2薄膜层可以采用将纳米SiO2直接涂布在支撑层3外侧表面以形成第二防滑层6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将纳米SiO2作为填料与PE基材等共混后挤压制成第二防滑层6的方式,然后通过粘合层5粘接在支撑层3表面,其中,纳米SiO2添加量为1~3(w/w)%。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包括底盒和盖膜。其中,底盒包括封口部和容纳仓;盖膜包括如上所述的复合阻隔膜100。复合阻隔膜100平铺在容纳仓的上方,且PETG热封层1与封口部贴合设置,从而可以保护盛放在容纳仓内的物品。其中,PETG热封层1与封口部的贴合处形成热封圈,在本实施例中,自由边位于热封圈的外围,第一防滑层4位于自由边的外侧面,第二防滑层6位于自由边的内侧面。此外,本实施例中,底盒为PET材质,相较常用的PP、PE等热塑层材质,PETG与PET之间粘连性较小,在盖膜被撕离底盒时,PETG热封层1可以很容易地、彻底脱离封口部,而不在封口处残留,从而避免了底盒在被回收再利用时去除热封层的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阻隔膜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的PETG热封层、中间阻隔层、支撑层以及第一防滑层,其中,所述中间阻隔层包括层叠设置的PA薄膜层和EVOH薄膜层,所述支撑层包括双向拉伸薄膜层,所述第一防滑层包括纳米SiO2薄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层呈条形,且在其长度方向上沿所述复合阻隔膜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层的宽度小于所述支撑层的宽度,且在所述复合阻隔膜的宽度方向上,靠近所述支撑层一端的边缘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层、所述支撑层、所述中间阻隔层和所述PETG热封层的厚度比为(1~2):(3~5):(10~12):(3~6)。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复合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宽度大于所述中间阻隔层的宽度,以使所述支撑层的内侧边缘具有至少一处不与所述中间阻隔层连接的自由边,所述自由边的内侧粘接有第二防滑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滑层包括纳米SiO2薄膜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隔膜,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层之间设有粘合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阻隔层与所述PETG热封层之间以及所述PA薄膜层和所述EVOH薄膜层之间通过所述粘合层熔融共挤复合连接。
9.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盒,包括封口部和容纳仓,且所述底盒为PET材质;
盖膜,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阻隔膜,其中,所述复合阻隔膜的所述PETG热封层与所述封口部粘接。
CN201921222115.XU 2019-07-30 2019-07-30 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Active CN210853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115.XU CN210853641U (zh) 2019-07-30 2019-07-30 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115.XU CN210853641U (zh) 2019-07-30 2019-07-30 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3641U true CN210853641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307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2115.XU Active CN210853641U (zh) 2019-07-30 2019-07-30 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36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1401A (zh) * 2022-03-23 2022-07-29 毕玛时软包装(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体包装的洁净易揭封口盖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1401A (zh) * 2022-03-23 2022-07-29 毕玛时软包装(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体包装的洁净易揭封口盖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23519B2 (ja) 包装シート及び包装体
EP4279273A1 (en) Layered body and packaging bag
CN210853641U (zh) 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US11292649B2 (en) Packaging bag
JP7166749B2 (ja) 包装袋
CN111819136A (zh) 套筒及包装袋
CN210590900U (zh) 耐穿刺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JP7286925B2 (ja) エージングレス印刷基材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耐内容物性エージングレス積層体と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とインモールド成形容器
JP4499674B2 (ja) 易引裂性包装用積層材料、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袋
US20080029584A1 (en) Soap Bar Wrapper
JP6988190B2 (ja) 包装材用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包装材、包装体
JP7077596B2 (ja) 包装袋
CN214029958U (zh) 一种易撕口型复合袋
WO2023176817A1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体
CN210590901U (zh) 高强度复合阻隔膜以及包装盒
JP2016172572A (ja) 包装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包装体
JP2003237841A (ja) 液体・粘体用包装体
WO2022172702A1 (ja) フィルム、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袋
JP6693054B2 (ja) 包装袋
EP4279271A1 (en) Laminate and package body
US20040238608A1 (en) Soap bar wrapper
JP7259353B2 (ja) 包装袋および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CN210821278U (zh) 一种三层阻氧复合膜及包装盒
JP7259268B2 (ja) 開口部形状保持部材付きスタンディングパウチ
US20240066844A1 (en) Laminated Body and Packaging Ba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