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42843U - 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42843U CN210842843U CN201921456516.1U CN201921456516U CN210842843U CN 210842843 U CN210842843 U CN 210842843U CN 201921456516 U CN201921456516 U CN 201921456516U CN 210842843 U CN210842843 U CN 2108428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dirt cup
- cleaning device
- subassembly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2070 germicid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844 anti-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38876 Aca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RBNBYFPJCCKTO-UHFFFAOYSA-N 1,2,5-trichloro-3-(2-chlorop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l)=C(Cl)C(C=2C(=CC=CC=2)Cl)=C1 NRBNBYFPJCCKT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EHONNLQRWTIFF-UHFFFAOYSA-N 3,3',4,4',5-pentachlorobiphenyl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Cl)=CC=C1C1=CC(Cl)=C(Cl)C(Cl)=C1 REHONNLQRWTIF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7/00—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for additional purposes; Tables with suction openings for cleaning purposes; Containers for cleaning articles by suction;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cleaning of brushes;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taking-up liqui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6—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a suction effec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包括:机身,机身具有平行于工作平面的横向以及平行于工作平面且垂直于横向的纵向,机身包括底座组件以及安装在底座组件上的动力组件和尘杯组件,其中,动力组件和尘杯组件沿横向依次布置,尘杯组件包括靠近动力组件的进风过滤件、位于进风过滤件上游且横向延伸的旋风器、和收容旋风器的尘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通过在进风过滤件上游设置横向延伸的旋风器,夹杂有灰尘的气流在流经旋风器时,灰尘和气流可以在旋风器内旋转,部分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与气流进行分离并收纳在尘杯内,由此可以减少流向进风过滤件的灰尘量,从而不再需要频繁的更换或者清理进风过滤件,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申请号为201821822622.2,申请日为2018年11月06日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并要求该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本申请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除螨仪在工作时,除螨仪内的过滤网需要经常的更换或清洗,费时费力,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可以实现沿横向和纵向两个功能角度的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具有平行于工作平面的横向以及平行于所述工作平面且垂直于所述横向的纵向,所述机身包括底座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的动力组件和尘杯组件,其中,所述底座组件包括杀菌灯,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尘杯组件沿所述横向依次布置,所述尘杯组件包括靠近动力组件的进风过滤件、位于进风过滤件上游且横向延伸的旋风器、和收容所述旋风器的尘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通过在进风过滤件上游设置横向延伸的旋风器,夹杂有灰尘的气流在流经旋风器时,灰尘和气流可以在旋风器内旋转,部分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与气流进行分离并收纳在尘杯内,由此可以减少流向进风过滤件的灰尘量,从而不再需要频繁的更换或者清理进风过滤件,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尘杯组件上具有外露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尘杯组件上具有避让开口和与所述避让开口正对的外露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尘杯组件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盖设在所述尘杯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盖上具有避让开口,所述尘杯上具有与所述避让开口正对的外露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盖包括顶盖部和由所述顶盖部的边沿向下延伸的侧盖部,所述避让开口形成在所述顶盖部和所述侧盖部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所述侧盖部上,且所述避让开口形成在所述侧盖部上的部分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所述顶盖部上,且所述避让开口形成在所述顶盖部上的部分沿所述横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拍打装置,所述拍打装置与所述杀菌灯沿所述纵向依次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尘杯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主体部和底托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电机腔,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腔的电机,所述尘杯组件设在所述底托部的顶部,且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横向依次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身还包括电池包,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设置有弹片的充电组件,其中所述底座组件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充电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弹片电性接触的充电弹片,以使所述充电组件为所述电池包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将所述底座组件放置于所述充电组件时,所述动力组件的中心和所述尘杯组件的中心的连线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充电组件的长度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身上的手柄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除去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手柄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动力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尘杯组件的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底座组件的分解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充电组件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清洁装置100,
机身10,安装部101,连接轴1011,
底座组件11,拍打装置110,弹片111,杀菌灯112,杀菌灯盖板113,出风海绵114,拍打头115,拍打头电机116,底座117,
动力组件12,电机上盖121,吸口密封圈122,电机密封圈123,电机124,电池包125,PCB板126,电机下罩127,主体部128,底托部129,
尘杯组件13,进风过滤件131,旋风器132,挡尘片133,尘杯134,外露区域1341,装饰盖135,避让开口1351,顶盖部1352,侧盖部1353,
手柄组件20,连接柱201,手柄部202,手柄座21,手柄盖22,开关按钮23,按键垫24,按键板25,固定块26,
手柄固定件30,
充电组件40,充电座上盖41,充电弹片42,充电座PCB板43,线卡44,充电座下盖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包括:机身10,机身10具有平行于工作平面的横向(如图1所示的a-a所指的方向)以及平行于工作平面且垂直于横向的纵向(如图1所示的b-b所指的方向),机身10包括底座组件11以及安装在底座组件11上的动力组件12和尘杯组件13,其中,底座组件11包括杀菌灯112(参照图6),动力组件12和尘杯组件13沿横向依次布置。例如,杀菌灯112为UV感应灯(其中UV是Ultra-Violet Ray的缩写,中文名称是紫外线)。
可以理解的是,动力组件12的中心和尘杯组件13的中心在纵向方向上是重合的。由此,不仅可以提升清洁装置100重心的稳定性,还可以提升动力组件12和尘杯组件13排列的整齐性,从而提升清洁装置100的美观性。此外,还可以减少动力组件12和尘杯组件13在纵向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提升清洁装置100结构的紧凑型,有利于实现清洁装置100的小型化。
如图2和图5所示,尘杯组件13包括靠近动力组件12的进风过滤件131、位于进风过滤件131上游且横向延伸的旋风器132、和收容旋风器132的尘杯134。通过在进风过滤件131上游设置横向延伸的旋风器132,夹杂有灰尘的气流在流经旋风器132时,灰尘和气流可以在旋风器132内旋转,部分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与气流进行分离并收纳在尘杯134内,由此可以减少流向进风过滤件131的灰尘量,从而不再需要频繁的更换或者清理进风过滤件131,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通过在进风过滤件131上游设置横向延伸的旋风器132,夹杂有灰尘的气流在流经旋风器132时,灰尘和气流可以在旋风器132内旋转,部分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与气流进行分离并收纳在尘杯134内,由此可以减少流向进风过滤件131的灰尘量,从而不再需要频繁的更换或者清理进风过滤件131,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5所示,尘杯组件13还包括:装饰盖135,装饰盖135盖设在尘杯134外。可以理解的是,装饰盖135具有装饰的效果,通过设置装饰盖135可以提升尘杯组件13视觉上的美观性。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装饰盖135罩设在尘杯134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装饰盖135上具有避让开口1351,尘杯134上具有与避让开口1351正对的外露区域1341。其中,外露区域1341的透明状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外露区域1341可以透明的,外露区域1341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当外露区域1341是透明的时,用户可以透过避让开口1351和外露区域1341观察尘杯134内的积灰情况,从而可以便于用户及时对尘杯134进行清理。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尘杯组件13还可以不具有装饰盖135。此时,避让开口1351可以直接形成在尘杯134上,外露区域1341可以是填充于避让开口1351的玻璃盖板。或者,尘杯134上也可以不具有避让开口1351,直接将尘杯134的部分加工成透明的作为外露区域1341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装饰盖135包括顶盖部1352和由顶盖部1352的边沿向下延伸的侧盖部1353,避让开口1351形成在顶盖部1352和侧盖部1353中的至少一个上。可以理解的是,避让开口1351可以仅形成在顶盖部1352上;或者,避让开口1351仅形成在侧盖部1353上;或者,避让开口1351既形成在顶盖部1352上又形成在侧盖部1353上。具体地,可以根据清洁装置100的应用环境和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设计。由此,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避让开口1351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侧盖部1353上,且避让开口1351形成在侧盖部1353上的部分沿上下方向延伸。由此,可以简化避让开口1351结构的复杂度,降低避让开口1351的制造难度,提升装饰盖135的生产效率,减少装饰盖135的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提升视觉上的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避让开口1351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顶盖部1352上,且避让开口1351形成在顶盖部1352上的部分沿横向延伸。由此,可以简化避让开口1351结构的复杂度,降低避让开口1351的制造难度,提升装饰盖135的生产效率,减少装饰盖135的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提升视觉上的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避让开口1351的部分形成在侧盖部1353上,形成在侧盖部1353上的避让缺口沿上下方向延伸,避让开口1351的另一部分形成在顶盖部1352上,形成在顶盖部1352上避让开口1351沿横向延伸,尘杯134上具有与避让开口1351正对的透明的外露区域1341。由此,用户不仅可以在清洁装置100的上方观察到尘杯134内部的积灰情况,还可以在清洁装置100的前方观察到尘杯134内部的积灰情况,从而可以增大用户的可视范围,进而降低用户观察尘杯134内部积灰的难度,提升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底座组件11还包括拍打装置110,拍打装置110与杀菌灯112沿纵向依次排列。在拍打装置110的拍打下,外部空间上的螨虫可以被拍打起来,使得螨虫暴露在杀菌灯112可照射的范围内,通过杀菌灯112照射后,从而可以实现对螨虫的杀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拍打装置110为多个,多个拍打装置110在底座组件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拍打装置110包括拍打头115和拍打头电机116,拍打头115设在拍打头电机116的输出轴上,拍打头电机116驱动拍打头115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4所示,动力组件12与尘杯组件13可拆卸地连接,动力组件12包括主体部128和底托部129,主体部128形成有电机腔,动力组件12包括设于电机腔的电机124,尘杯组件13设在底托部129的顶部,且与主体部128沿横向依次排列。由此,可以降低尘杯组件13与动力组件12对位配合的难度,有利于提升尘杯组件13与动力组件12对位装配的效率。此外,将尘杯组件13设在底托部129的顶部,不仅可以减少尘杯组件13占用的空间,还可以提升尘杯组件13与动力组件12的一体性,视觉上更为美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机身10还包括电池包125,清洁装置100还包括设置有弹片111的充电组件40,其中底座组件11的至少部分收纳于充电组件40,底座组件11包括用于与弹片111电性接触的充电弹片42,以使充电组件40为电池包125充电。
相关技术中,清洁装置设有电源线,用户在使用清洁装置时,需要首先将电源线插设在插座上,通过电源线给清洁装置供电,由于电源线的长度有限,用户需要加装具有较长连接线的电插板或者需要不断的改变电源线的插接位置,从而影响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而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电池包125,电池包125可以为清洁装置100提供电源,从而不再需要通过电源线向清洁装置100供电,由此可以增大清洁装置100的工作范围,同时还可以提升清洁装置100的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当将底座组件11放置于充电组件40时,动力组件12的中心和尘杯组件13(参照图2)的中心的连线延伸方向平行于充电组件40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a-a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动力组件12的中心和尘杯组件13的中心在充电组件40内的宽度方向是重合的。由此,不仅可以提升清洁装置100重心的稳定性,还可以提升动力组件12和尘杯组件13排列的整齐性,从而提升清洁装置100的美观性。此外,还可以减少动力组件12和尘杯组件13在充电组件40内的宽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从而可以提升清洁装置100结构的紧凑型,有利于实现清洁装置100的小型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清洁装置10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在机身10上的手柄组件20。由此,可以根据清洁装置100的前进方向改变手柄组件20的延伸方向,从而提升用户操作的方便性。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包括机身10和手柄组件20。机身10具有横向(如图1所示的a-a所指的方向)和纵向(如图1所示的b-b所指的方向),横向平行于工作平面,纵向平行于工作平面且垂直于横向。
机身10的顶部具有安装部11。手柄组件20设于安装部11,并且手柄组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旋转,当手柄组件20旋转至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的手柄组件20所处的位置)时,清洁装置100以横向为前进方向,从而实现沿横向移动的操作;当手柄组件20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清洁装置100以纵向为前进方向,从而实现沿纵向移动的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通过将手柄组件20设于安装部11,使手柄组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从而实现沿横向和纵向两个功能角度的操作,避免了单一方向的操作,扩大了清洁装置100的功能使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柄组件20可旋转地设于机身10的顶部,并且手柄组件20的旋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这样,无论用户将手柄组件20旋转至任何位置,用户握持手柄组件20的角度均不会改变,从而不改变用户握持手柄组件20的手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柄组件20的旋转角度为90度。具体地,当手柄组件20位于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柄组件20推动清洁装置100沿横向移动,从而进行清洁,当用户将手柄组件2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即将手柄组件20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用户可以通过手柄组件20推动清洁装置100沿纵向移动,从而进行清洁,进而实现90度的旋转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手柄组件20包括连接柱201和手柄部202,连接柱201的一端设于安装部11。手柄部202形成适于人手握持的长条形,且手柄部202的一端与连接柱201的另一端连接。例如,如图1所示,连接柱201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手柄部202形成适于人手握持的长条形,连接柱201的下端与安装部11连接,连接柱201的上端与手柄部202的一端连接,手柄部202的另一端形成自由端,方便人手握持。
其中,当手柄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手柄部202在工作平面的正投影平行于横向,用户可以通过手柄组件20推动清洁装置100沿横向移动,从而进行清洁。当手柄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手柄部202在工作平面的正投影平行于纵向,用户可以通过手柄组件20推动清洁装置100沿纵向移动,从而进行清洁,调节方便。
在一些示例中,手柄部20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连接柱201的轴线。也就是说,手柄部202平行于工作平面,当手柄组件20旋转至第一位置时,手柄部202沿横向延伸,用户握持手柄部202,从而推动清洁装置100沿横向移动;当手柄组件20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手柄部202沿纵向延伸,用户握持手柄部202,从而推动清洁装置100沿纵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安装部11在横向上位于机身10的中间位置,并且安装部11在纵向上位于机身10的中间位置,从而将手柄组件20安装在机身10的中间位置,使用时,可以保证清洁装置100的平衡。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部11设于机身10顶部的中央,进一步保证清洁装置100在使用时的平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清洁装置100还包括:手柄固定件30,手柄组件20通过手柄固定件30与安装部11连接。也就是说,手柄固定件30连接在机身10的安装部11与手柄组件20之间,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部11具有沿手柄组件20的旋转轴线延伸的连接轴111,例如,连接轴111沿上下方向延伸,连接轴111和手柄组件20分别与手柄固定件30卡接相连,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机身10包括底座组件11以及安装在底座组件11上的动力组件12和尘杯组件13,其中,动力组件12和尘杯组件13沿横向并排布置,动力组件12和尘杯组件13可拆卸地连接,由于清洁装置100的重量主要集中在动力组件12,因而将手柄组件20可旋转地设于动力组件12,从而可以保证清洁装置使用时的平衡。
可选地,清洁装置100为除螨仪。通过将手柄组件20设于安装部11,使手柄组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从而实现沿横向和纵向两个功能角度的操作,避免了单一方向的操作,扩大了除螨仪的功能使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以除螨仪为例,并结合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图7,除螨仪包括机身10、手柄组件20、手柄固定件30以及充电组件40。
机身10包括底座组件11、动力组件12、尘杯组件13。动力组件12和尘杯组件13安装于底座组件11的顶部且动力组件12与尘杯组件13连接。
底座组件11包括弹片111、杀菌灯112、杀菌灯盖板113、出风海绵114、拍打头115、拍打头电机116和底座117。动力组件12包括电机上盖121、吸口密封圈122、电机密封圈123、电机124、电池包125、PCB板126和电机下罩127。尘杯组件13包括进风过滤件131、旋风器132、挡尘片133、尘杯134和装饰盖135。
手柄组件20可旋转地设于机身10顶部,手柄组件20包括手柄座21、手柄盖22、开关按钮23、按键垫24、按键板25和固定块26。
充电组件40包括充电座上盖41、充电弹片42、充电座PCB板43、线卡44和充电座下盖45。当需要充电时,可以将机身10安装在充电组件40上,从而与充电组件40实现电连接以进行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具有平行于工作平面的横向以及平行于所述工作平面且垂直于所述横向的纵向,所述机身包括底座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的动力组件和尘杯组件,其中,所述底座组件包括杀菌灯,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尘杯组件沿所述横向依次布置,所述尘杯组件包括靠近动力组件的进风过滤件、位于进风过滤件上游且横向延伸的旋风器、和收容所述旋风器的尘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组件上具有外露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组件上具有避让开口和与所述避让开口正对的外露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组件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盖设在所述尘杯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上具有避让开口,所述尘杯上具有与所述避让开口正对的外露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包括顶盖部和由所述顶盖部的边沿向下延伸的侧盖部,所述避让开口形成在所述顶盖部和所述侧盖部中的至少一个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所述侧盖部上,且所述避让开口形成在所述侧盖部上的部分沿上下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所述顶盖部上,且所述避让开口形成在所述顶盖部上的部分沿所述横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拍打装置,所述拍打装置与所述杀菌灯沿所述纵向依次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尘杯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主体部和底托部,所述主体部形成有电机腔,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机腔的电机,所述尘杯组件设在所述底托部的顶部,且与所述主体部沿所述横向依次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还包括电池包,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设置有弹片的充电组件,其中所述底座组件的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充电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弹片电性接触的充电弹片,以使所述充电组件为所述电池包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底座组件放置于所述充电组件时,所述动力组件的中心和所述尘杯组件的中心的连线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充电组件的长度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身上的手柄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226222 | 2018-11-06 | ||
CN201821822622 | 2018-11-0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42843U true CN210842843U (zh) | 2020-06-26 |
Family
ID=70516796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28508.3A Pending CN111134567A (zh) | 2018-11-06 | 2019-09-03 | 清洁装置 |
CN201921456516.1U Active CN210842843U (zh) | 2018-11-06 | 2019-09-03 | 清洁装置 |
CN201921456979.8U Active CN210842846U (zh) | 2018-11-06 | 2019-09-03 | 清洁装置 |
CN201921456520.8U Active CN210842845U (zh) | 2018-11-06 | 2019-09-03 | 清洁装置 |
CN201921456517.6U Active CN210842844U (zh) | 2018-11-06 | 2019-09-03 | 清洁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28508.3A Pending CN111134567A (zh) | 2018-11-06 | 2019-09-03 | 清洁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56979.8U Active CN210842846U (zh) | 2018-11-06 | 2019-09-03 | 清洁装置 |
CN201921456520.8U Active CN210842845U (zh) | 2018-11-06 | 2019-09-03 | 清洁装置 |
CN201921456517.6U Active CN210842844U (zh) | 2018-11-06 | 2019-09-03 | 清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5) | CN111134567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4567A (zh) * | 2018-11-06 | 2020-05-12 |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清洁装置 |
CN114052553A (zh) * | 2021-12-17 | 2022-02-18 | 深圳市瑞滋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手持小型家用除螨仪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45408B1 (en) * | 1998-07-28 | 2002-02-1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nd nozzle unit therefor |
US6574831B2 (en) * | 2001-06-21 | 2003-06-10 | Black & Decker Inc. | Upright vacuum cleaner having detachable upright handle |
US9603497B2 (en) * | 2013-02-20 | 2017-03-28 | Chevron (Hk) Limited | Handheld blower |
CN205923911U (zh) * | 2016-04-15 | 2017-02-08 | 苏州腾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手持式吸尘器主机 |
CN107736837A (zh) * | 2017-12-01 | 2018-02-27 |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
CN111134567A (zh) * | 2018-11-06 | 2020-05-12 |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清洁装置 |
-
2019
- 2019-09-03 CN CN201910828508.3A patent/CN111134567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9-03 CN CN201921456516.1U patent/CN210842843U/zh active Active
- 2019-09-03 CN CN201921456979.8U patent/CN210842846U/zh active Active
- 2019-09-03 CN CN201921456520.8U patent/CN210842845U/zh active Active
- 2019-09-03 CN CN201921456517.6U patent/CN210842844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42845U (zh) | 2020-06-26 |
CN210842844U (zh) | 2020-06-26 |
CN111134567A (zh) | 2020-05-12 |
CN210842846U (zh) | 2020-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392244B1 (en) | Hand-held and stick vacuum cleaner | |
CN210842843U (zh) | 清洁装置 | |
CN107468159B (zh) | 吸尘组件及吸尘器 | |
AU6866200A (en) | Air cleaner and its ionizing unit | |
CN212382567U (zh) | 清洁头及手持吸尘器 | |
CN210249701U (zh) | 便携式真空处理装置 | |
CN114623544B (zh) | 空气净化器 | |
KR101735920B1 (ko) | 공기청정기 | |
CN112587026A (zh) | 手持式吸尘器 | |
KR20040075448A (ko) | 공기청정기 | |
CN2930718Y (zh) | 一种空气清新机 | |
CN209252669U (zh) | 尘桶及具有其的手持式清洁设备 | |
CN211022448U (zh) | 除螨吸尘附件及手持式除螨吸尘设备 | |
CN213588157U (zh) | 手持吸尘器 | |
KR20200029962A (ko) | 자동차용 공기청정기 겸용 핸디선풍기 | |
CN213588152U (zh) | 清洁头及手持吸尘器 | |
CN213588158U (zh) | 手持吸尘器 | |
CN212346390U (zh) | 一种多功能便携吸尘器 | |
CN210871289U (zh) | 便携式清洁工具 | |
CN210434148U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210408270U (zh) | 手持式吸尘器 | |
CN211609585U (zh) | 吸尘器和清洗机 | |
CN209827547U (zh) | 可切换烟雾入口的净烟艾灸仪 | |
CN215227202U (zh) | 一种车载手持吸尘应急电源一体机 | |
KR200298886Y1 (ko) | 음이온 공기청정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