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9081U - 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9081U
CN210839081U CN201922270285.1U CN201922270285U CN210839081U CN 210839081 U CN210839081 U CN 210839081U CN 201922270285 U CN201922270285 U CN 201922270285U CN 210839081 U CN210839081 U CN 210839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side
variable
nonlinear
wireless power
primary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02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京
李定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22702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9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9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90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原边侧整流滤波单元、原边侧高频逆变器、原边侧DC/DC单元、原边侧线性拓扑结构、原边侧发射线圈、副边侧接收线圈、副边侧并联电容、副边侧可变电感或电容结构、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等,副边侧可变电感或电容结构中包含至少一个工作于开关状态的线性电感L2或线性电容C3,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电压波形介于正弦波和方波之间,可以实现变耦合系数条件下的自动稳压、扩频,且不需要主动控制器件的参与。本系统的稳定性无需依赖通信反馈,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可以在耦合系数变化时维持无线电能传输的高效率及稳定性。

Description

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工程领域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体涉及磁场耦合型无线电能传输装置(Magnetic-field coupled power transmission),是一种利用自然或人造可变电感或电感的非线性谐振来改进传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从而提高系统传输距离和传输稳定性的方法,具体公开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的进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其中,磁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以其传输功率大、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势,有望在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手机充电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00年前。当时,尼古拉特斯拉提出了基于火花隙的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方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技术方案和方法至今未被重现。
为了提高无线输电传输的性能,研究者尝试引入了各种补偿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以克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低耦合系数、高漏感特性,从而增加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并提升传输效率。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RagifE.Hamam等人参照量子力学中的电磁感应透明(EIT)效应,提出中继线圈的概念,大大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和距离。2011年,剑桥大学三菱电子研究所将电磁超材料应用于无线输电领域,使用类似电磁超材料中的SRR环结构大大加强了无线输电的距离,并提高了无线输电的效率。也有的学者从改进基本拓扑结构出发,提出LCC拓扑结构、LLC拓扑结构等,以期获得恒流输出、恒压输出等性能,并将其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电能传输。
然而,传统的研究方法没有突破线性谐振的局限,导致系统稳定性不好,或者控制电路过于复杂,成本过高,从而不能够顺利从实验室进入工业领域。为了解决变耦合系数条件下无线输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赵雷使用混合拓扑结构,实现了在空间一定范围内的恒功率传输;华南理工大学张波课题组使用分数阶的方法,实现了变耦合系数条件下的恒功率输出。本质上,这些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基于通信的反馈控制,实现了基于能量的控制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电感量或电容量控制的大功率、非线性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该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线性谐振模式,在较高工作频率下(10KHz-300KHz)实现了系统的变耦合系数稳定性,而且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到工业领域。该实用新型的空气隙结构有望复现特斯拉当年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可变电感或可变电容来实现非线性谐振,从而改善传统无线输电系统的性能局限,提高其变耦合系数条件下的输出电压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可变电感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原边侧和副边侧,所述原边侧包括顺序电连接的原边侧交流电源、原边侧整流滤波单元、原边侧DC/DC单元、原边侧高频逆变器、原边侧LCC线性拓扑结构(也可采用其他线性拓扑结构)和原边侧发射线圈;所述副边侧包括顺序电连接的副边侧接收线圈、副边侧并联电容、副边侧可变电感结构、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和负载;所述的副边侧接收线圈通过互感M接收原边侧发射线圈所发射的电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所述副边侧包括顺序电连接的副边侧接收线圈、副边侧并联电容、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所述的副边侧接收线圈通过互感M接收原边侧发射线圈所发射的电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所述副边侧并联电容与所述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之间还设有与所述并联电容并联连接的非线性装置,所述非线性装置基于所述副边侧接收线圈两端电压为判断条件进行变换与所述副边侧并联电容耦合的电感或电容值。
所述非线性装置使用带有漏磁结构的磁饱和变压器实现开关切换,所述磁饱和变压器其磁芯交替工作于BH特性曲线的线性区和饱和区。
所述非线性装置为副边侧可变电感结构或副边侧可变电容结构,所述副边侧可变电感结构中包含:至少一个交替工作于不同电感量的可变电感。其实现方法可以是磁芯材料的自然特性,也可以是线性电感的电路切换;所述副边侧并联电容可以与上述可变电感或电容结构形成非线性谐振,谐振波形介于正弦波和方波之间,其电容值的选择不同于线性谐振,副边侧所有并联电容的总电容C与副边侧所有电感的总电感L形成非线性谐振时,此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1<LCω2 0<2。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原边侧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所述副边侧包括顺序电连接的副边侧接收线圈、副边侧并联电容、副边侧可变电容结构、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和负载;所述的副边侧接收线圈通过互感M接收原边侧发射线圈所发射的电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所述副边侧可变电容结构中包含:至少一个交替工作于不同电容量的可变电容。其实现方法是线性电容的电路切换;所述副边侧可变电容可以与副边侧接收线圈形成非线性谐振,谐振波形介于正弦波和方波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副边侧可变电感结构采用了如下电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可控电感L2、一个定压通断开关K2。根据频率及非线性谐振条件,当K2的两端电压大于设定值时,开关导通;小于设定值时,开关截止。所述定压开关可以是火花隙(可以通过间隙调节放电电压)、也可以是陶瓷放电管等无源结构;所述定压开关也可以是基于电压检测的MOS管等有源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副边侧可变电感结构也可以利用磁性材料的饱和特性,即磁芯交替工作于BH特性曲线的线性区和饱和区;
优选地,所述的副边侧可变电感结构可以使用带有漏磁结构的磁饱和变压器;可以使用铁氧体、纳米非晶合金磁性材料中的一种作为漏磁结构的材料,其漏磁气隙在0.2mm-1mm之间,其工作频率在10KHz-300KHz之间,其输入线圈的电感量大于副边侧接收线圈(250)电感量的3倍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副边侧可变电容结构采用了如下电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可控电容C3、一个定压通断开关K2。根据频率及非线性谐振条件,当K2的两端电压大于设定值时,开关切换;所述定压开关可以是基于电压检测的MOS管等有源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无需任何通信和反馈环节,本系统实现了变耦合系数条件下输出电压恒定。即系统输出电压与距离无关。
2、副边侧的漏磁变压器配置省去了传统的副边侧DC/DC的稳压环节,简化系统结构。
3、本拓扑的谐振特性不受传统LC谐振曲线的限制,可以在较宽频带内进行谐振,避免了由于工作温度及元器件误差造成的系统性能下降。特别适合电动汽车、高铁等需要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应用。
4、本系统的高稳定性源自非线性器件的自适应特性,无需主动有源器件进行控制干预,大大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特别适用于电动汽车、高铁等需要高速移动无线电能传输的设备。
5、可变电感和可变电容的非线性谐振具有负阻效应,具有两个跳变的稳定工作点。在合适条件下,负阻效应可以抵消系统损耗,从理论上提高系统品质因数Q及线圈ESR损耗,改善系统幅频特性的矩形比,从而使传输距离更远,效率更高。
6、优选的火花隙结构的方案有望复现100年前特斯拉的谐振放大器的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从理论上突破传统无线输电系统的性能局限,而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易于商业应用,是本领域的重要技术和方法创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电感方案系统总体框图。
图2是基于压控开关K2结构的可变电感非线性谐振方案。
图3是基于有源器件的压控开关K2结构图。
图4是基于高频漏磁变压器的可变电感非线性谐振方案。
图5是不对称结构高频漏磁变压器可变电感结构图。
图6是对称结构高频漏磁变压器可变电感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电容方案系统总体框图。
图8是基于压控开关K2结构的可变电容非线性谐振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电感方案系统总体框图。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副边侧可变电感非线性谐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原边侧100和副边侧200,所述原边侧100包括顺序电连接的原边侧交流电源160、原边侧整流滤波单元110、原边侧DC/DC单元120、原边侧高频逆变器130、原边侧线性拓扑结构140和原边侧发射线圈150;所述副边侧200包括顺序电连接的副边侧接收线圈250、副边侧并联电容210、副边侧可变电感结构220a、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230和负载240;所述的副边侧接收线圈250通过互感M接收原边侧发射线圈150所发射的电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副边侧变电感结构220a包括如下三种电路结构:
第一种,可变电感由线性电感L2和压控开关K2组成,线性电感L2与开关K2串联,并与副边侧接收线圈250和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230并联连接。具体结构参见图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压控开关K2包括如下结构:
1、火花隙(SparkGap)结构。这也是当年特斯拉产生高频信号使用的结构。其气隙可以是空气,也可以是惰性气体。
2、陶瓷放电管或半导体放电管等具有限压导通功能的器件。
3、使用整流二极管D1和电容C检测副边侧接收线圈两端的电压,使用电压比较器进行比较,当超过一定值时,驱动MOS管等有源器件闭合,完成K2的开关功能。见图3。
第二种:可变电感由具有饱和特性的高频漏磁变压器L2构成,高频电容C2和高频漏磁变压器L2并联后与副边侧接收线圈250串联连接,高频漏磁变压器L2的二次输出绕制变压后与整流滤波单元230并联连接。具体结构参见图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高频漏磁变压器可包括如下结构:
1、不对称E型结构。如图5所示。在E型变压器一侧留有气隙,而另一侧不留气隙,使高频变压器右侧交替工作于饱和及截止状态,实现可变电感。
2、对称漏磁结构。
可以使用铁氧体、纳米非晶合金磁性材料中的一种作为漏磁结构,其漏磁气隙在0.2mm-1mm之间,其工作频率在10KHz-300KHz之间,其输入线圈的电感量大于副边侧接收线圈(250)电感量的3倍以上。
如图6所示。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电容方案系统总体框图。由图7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副边侧可变电容非线性谐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原边侧100和副边侧200,所述原边侧100包括顺序电连接的原边侧交流电源160、原边侧整流滤波单元110、原边侧DC/DC单元120、原边侧高频逆变器130、原边侧线性拓扑结构140和原边侧发射线圈150;所述副边侧200包括顺序电连接的副边侧接收线圈250、副边侧并联电容210、副边侧可变电容结构220b、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230和负载240;所述的副边侧接收线圈250通过互感M接收原边侧发射线圈150所发射的电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副边侧可变电容结构220b包括如下电路结构:
可变电容由线性电容C3和压控开关K2组成。线性电容C3与开关K2串联,并与副边侧接收线圈250和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230并联连接,其中压控开关的实现方式如上所述同样包括三种实现方式,具体结构参见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副边侧可变电容结构既可以使用火花隙、陶瓷放电管等无源结构,也可以使用有源开关结构,具体如下:
使用整流二极管D1和电容C检测副边侧接收线圈两端的电压,使用电压比较器进行比较,当超过一定值时,驱动MOS管等有源器件断开,完成K2的开关功能。即通过开关切换线性电容C3来完成非线性的谐振频率转换。电路图见图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可变电容或可变电感的非线性谐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无需任何通信和反馈环节,本系统实现了变耦合系数条件下输出电压恒定,即系统输出电压与距离无关;另,本系统的副边侧的漏磁变压器配置省去了传统的副边侧DC/DC的稳压环节,简化系统结构;而且,本拓扑的谐振特性不受传统LC谐振曲线的限制,可以在较宽频带内进行谐振,避免了由于工作温度及元器件误差造成的系统性能下降。特别适合电动汽车、高铁等需要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无线电能传输应用;本系统的高稳定性源自非线性器件的自适应特性,无需主动有源器件进行控制干预,大大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特别适用于电动汽车、高铁等需要高速移动无线电能传输的设备;可变电感和可变电容的非线性谐振具有负阻效应,具有两个跳变的稳定工作点。在合适条件下,负阻效应可以抵消系统损耗,从理论上提高系统品质因数Q及线圈ESR损耗,改善系统幅频特性的矩形比,从而使传输距离更远,效率更高。

Claims (6)

1.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一个将有线电流转换为电磁波的原边侧(100),所述原边侧(100)包括顺序电连接的原边侧交流电源(160)、原边侧整流滤波单元(110)、原边侧DC/DC单元(120)、原边侧高频逆变器(130)、原边侧线性拓扑结构(140)和原边侧发射线圈(150),还包括与发射端配合的至少一个用于接收来自发射端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为有线电流的副边侧;所述副边侧(200)包括顺序电连接的副边侧接收线圈(250)、副边侧并联电容(210)、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230);
所述的副边侧接收线圈(250)通过互感M接收原边侧发射线圈(150)所发射的电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边侧并联电容(210)与所述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230)之间还设有与所述并联电容(210)并联连接的非线性装置,所述非线性装置基于所述副边侧接收线圈两端电压为判断条件进行变换与所述副边侧并联电容(210)耦合的电感或电容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装置使用带有漏磁结构的磁饱和变压器实现开关切换,所述磁饱和变压器其磁芯交替工作于BH特性曲线的线性区和饱和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装置为副边侧可变电感结构或副边侧可变电容结构,所述副边侧可变电感或电容结构中包含至少一个交替工作于不同电感量或电容量的可变电感或电容,所述副边侧接收线圈(250)、副边侧并联电容(210)与所述副边侧可变电感或电容结构形成非线性谐振,谐振波形介于正弦波和方波之间,其中,副边侧所有并联电容的总电容C与副边侧所有电感的总电感L形成非线性谐振,此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1<LCω2 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边侧可变电感结构(220a)包括线性电感L 2和压控开关K2组成,所述线性电感L 2与所述压控开关K2串联,并与所述副边侧接收线圈(250)、所述副边侧并联电容(210)和所述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230)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侧可变电容结构(220b)包括由线性电容C3和压控开关K2,所述线性电容C3与所述压控开关K2串联,并与所述副边侧接收线圈(250)、副边侧并联电容(210)和副边侧整流滤波单元(230)并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控开关是火花隙开关、限压导通的陶瓷放电管、限压导通的半导体放电管的一种;或通过整流二极管D1和电容C检测副边侧接收线圈两端的电压,使用电压比较器进行比较,当超过一定值时,驱动MOS管等有源器件闭合,完成K2的开关功能。
CN201922270285.1U 2019-12-17 2019-12-17 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9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0285.1U CN210839081U (zh) 2019-12-17 2019-12-17 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0285.1U CN210839081U (zh) 2019-12-17 2019-12-17 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9081U true CN210839081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8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028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9081U (zh) 2019-12-17 2019-12-17 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90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3387A (zh) * 2020-07-08 2020-11-27 厦门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型s/s补偿网络的恒压恒流无线充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3387A (zh) * 2020-07-08 2020-11-27 厦门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型s/s补偿网络的恒压恒流无线充电系统
CN112003387B (zh) * 2020-07-08 2022-02-18 厦门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型s/s补偿网络的恒压恒流无线充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0220B (zh) 一种恒流恒压复合拓扑的无线充电电路
CN109617190B (zh) 基于恒流-恒压复合拓扑的可抗偏移电池无线充电系统
KR101851995B1 (ko) 무선 충전기용 공진 컨버터 및 그 구현방법
CN111106676B (zh) Lcc-s型mc-wpt系统的磁耦合机构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
CN210608706U (zh) 一种实现恒流恒压输出切换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13765232B (zh) 一种基于三次谐波注入的分数阶恒流输出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4836447A (zh) 大功率并联双正激dc/dc电源模块
CN110504836A (zh) 基于STC电路与谐振Buck电路的降压变换器
CN110048520A (zh) 原边具有c-lcc补偿网络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00530923C (zh) 单相和三相阻抗源升降压交/交变换器
CN210839081U (zh) 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10212778A (zh) 一种非接触单管谐振变换器
CN112003387B (zh) 一种基于改进型s/s补偿网络的恒压恒流无线充电系统
CN112701804A (zh) 具有变耦合系数稳定性的非线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9860675U (zh) 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
CN204858973U (zh) 一种llc谐振变换器的隔离反馈供电电路
CN107026571A (zh) 一种开关电源装置
CN203590068U (zh) 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高频变换电路
CN102810986A (zh) 一种串联拓扑led开关电源电路
CN109787371A (zh) 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磁集成差分e类整流器
CN103368281A (zh) 一种具有pfc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发射装置
CN204696924U (zh) 大功率并联双正激dc/dc电源模块
CN203434754U (zh) 一种具有pfc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发射装置
CN209730880U (zh) 一种大功率恒流充电电源
CN209516748U (zh) 一种无线输电系统接收侧的输出调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