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2409U - 防烟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烟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2409U
CN210832409U CN201921488773.3U CN201921488773U CN210832409U CN 210832409 U CN210832409 U CN 210832409U CN 201921488773 U CN201921488773 U CN 201921488773U CN 210832409 U CN210832409 U CN 210832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front chamber
guide limiting
antechamber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887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震方
张正强
房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iangyouli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iangyouli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iangyouli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iangyouli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887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2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2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24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烟通风装置,涉及建筑消防设施,旨在解决现有的前室防烟结构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组设置于前室的活动型挡风帘、挡风帘收纳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活动型挡风帘使用时平行于前室的门且适配前室的纵截面,所述活动型挡风帘包括横架和多个相互平行且侧边相互抵接的门帘片,所述横架固定于前室顶部,所述门帘片一端连接于横架,另一端抵接前室地面,至少一组正压划分装置靠近前室连通室内的门,前室和送风系统的连通口位于活动型挡风帘和前室连通室内的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防烟通风装置,具有相对较好的防烟效果且相对方便前室的门启闭,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防烟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消防设施,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烟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浓烟,浓烟四处弥漫一方面导致人员无法看清逃生路线,另一方面导致人员被烟熏,窒息死亡。当楼房内发生火灾,楼梯间通常是最为有效的人员疏散和逃生通道,当浓烟弥漫至楼梯间,则影响其逃生效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有选择为楼梯间增设前室,然后利用送风系统(竖向风井)在前室内生成正压区,用于阻挡浓烟,以保障楼梯间的逃生效用。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阻挡浓烟进入楼梯间,但是其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送风系统送入前室的风量较小时,在前室的门开启后无法有效阻挡浓烟进入,影响防烟效果,若风量过大,则导致门相对难以开启,影响使用效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烟通风装置,具有相对较好的防烟效果且相对方便前室的门启闭,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烟通风装置,包括若干组设置于前室的正压区划分装置,所述正压区划分装置包括活动型挡风帘、挡风帘收纳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活动型挡风帘使用时平行于前室的门且适配前室的纵截面,所述活动型挡风帘包括横架和多个相互平行且侧边相互抵接的门帘片,所述横架固定于前室顶部,所述门帘片一端连接于横架,另一端抵接前室地面,所述控制装置在发生火情后控制挡风帘收纳装置展开活动型挡风帘,至少一组正压划分装置靠近前室连通室内的门,前室和送风系统的连通口位于活动型挡风帘和前室连通室内的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火灾,本实用新型启用时,送风系统将风送至活动型挡风帘和前室连通室内的门之间形成正压区(非严格意义的正压,主要指空气从该区域向外排的区域),用于阻挡烟雾进入;此时送风系统送入正压区的风量可相对较小,因为正压区的空间相对较小,所以前室的门相对方便开启,同时因为活动型挡风帘的阻挡,即便前室的门开启时有少许浓烟进入,也可以通过活动型挡风帘进行一定阻挡,加强防烟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架包括导引限制板,所述导引限制板平行前室的顶面且侧边固定于前室的墙体,所述导引限制板和前室顶面之间形成有导引限制槽,所述导引限制槽的开口侧朝向前室的门,所述挡风帘收纳装置位于导引限制槽的开口侧,所述挡风帘收纳装置包括平行于导引限制板的绕辊以及用于驱使绕辊转动的电机,所述门帘片穿过导引限制槽且一端固定于绕辊,另一端位于导引限制槽背离挡风帘收纳装置的一侧,所述控制装置耦接并控制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没有发生火灾时,可开启电机带动绕辊转动,对门帘片进行卷绕,以收纳活动型挡风帘,避免干扰人员正常通行前室;当火灾发生时,利用电机带动绕辊转动并放松门帘片,此时门帘片在其伸出现导引限制槽并下垂的部分的重力作用下移动,以展开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引限制板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与之平行的转动辊,所述门帘片落在转动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门帘片移动时,其可带动转动辊转动,以将滑动摩擦减小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减小门帘片展示受到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辊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导引限制槽的两个开口的下边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转动辊相对更好的减小门帘片受到的摩擦;因为门帘片伸出导引限制槽的部分始终受重力作用而下下垂,则当转动辊设置于导引限制槽的开口下边沿,其减小摩擦的作用相对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帘片的下端侧面固定有多个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配重块增大门帘片伸出导引限制槽自然下垂的部分的重力,保证绕辊放松门帘片后,门帘片能够自动下滑展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帘片为耐高温的柔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火灾的情况下使用效果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帘片的侧边设置有多个磁块,多个所述磁块沿门帘片的长度方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加强各个门帘片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门帘片随意分离导致无法有效构成正压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耦接于控制器的烟雾报警器,所述烟雾报警器设置于前室的门外侧,所述控制器根据烟雾报警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挡风帘收纳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控制器做设置后,若烟雾报警器检测到浓烟并反馈检测信号到控制器,则控制器可自动控制挡风帘收纳装置动作,展开活动型挡风帘,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前室内设置有活动型挡风帘,活动型挡风帘使用时平行于前室的门且适配前室的纵截面,其和前室连通室内的门之间形成正压区,从而此时送风系统送入正压区的风量可相对较小,因为正压区的空间相对较小,所以前室的门相对方便开启,同时因为活动型挡风帘的阻挡,即便前室的门开启时有少许浓烟进入,也可以通过活动型挡风帘进行一定阻挡,加强防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安装于前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后的纵截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活动型挡风帘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主要用以展示控制装置的结构。
图中:1、活动型挡风帘;11、横架;111、导引限制板;112、导引限制槽;12、门帘片;13、磁块;14、配重块;2、挡风帘收纳装置;21、绕辊;22、电机;23、转动辊;3、控制装置;31、控制器;32、烟雾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防烟通风装置,包括安装在前室内的正压区划分装置,正压区划分装置可安装多组,本实用新型以安装一组为例,其靠近前室连通室内的门一侧,间距可为0.5m。
参照图1、图2和图4,正压区划分装置包括活动型挡风帘1、挡风帘收纳装置2以及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控制挡风帘收纳装置2展开活动型挡风帘1,活动型挡风帘1展开使用时平行于前室的门且适配前室的纵截面。前室和送风系统的连通口位于活动型挡风帘1和前室连通室内的门之间。
当发生火灾,本实用新型启用时,送风系统将风送至活动型挡风帘1和前室连通室内的门之间形成正压区(非严格意义的正压,主要指空气从该区域向外排的区域),用于阻挡烟雾进入;此时送风系统送入正压区的风量可相对较小,因为正压区的空间相对较小,所以前室的门相对方便开启,同时因为活动型挡风帘1的阻挡,即便前室的门开启时有少许浓烟进入,也可以通过活动型挡风帘1进行一定阻挡,加强防烟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时可配合以下结构使用:另外于正压区安装连通外界的排烟管,送风系统的送风量大于排烟管的排气量,以用于将门启闭导致进入的浓烟逐渐排出,提高使用效果。
参照图2和图3,活动型挡风帘1包括横架11和多个相互平行且侧边相互抵接的门帘片12,横架11安装于前室顶部,门帘片12柔性且连接于横架11。
横架11包括导引限制板111,导引限制板111平行于前室的顶面且其侧边固定连接于前室的墙体,以实现固定;导引限制板111和前室的顶面之间形成有导引限制槽112,导引限制槽112的开口侧朝向前室的门。
在前室顶部于导引限制槽112的开口一侧固定有挡风帘收纳装置2,挡风帘收纳装置2包括平行于导引限制板111的绕辊21,绕辊21的端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前室的墙体。在前室的墙体内安装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轴(或通过减速机)固定于绕辊21,用于驱使绕辊21转动。门帘片12的一端固定于绕辊21,另一端伸入导引限制槽112且从导引限制槽112背离挡风帘收纳装置2的一侧开口伸出并下垂。多个门帘片12沿绕辊21的长度方向排布。
火灾未发生时,开启电机22带动绕辊21转动并卷绕门帘片12,以收纳门帘片12;当发生火灾时,电机22开启带动绕辊21转动放松门帘片12,门帘片12在伸出导引限制槽112并下垂的部分的重力作用下移动,以逐渐展开。
参照图2,为减小门帘片12和导引限制板111之间的摩擦,在导引限制板11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辊23。转动辊23的长度沿导引限制板11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导引限制槽112的两开口下边沿位置;转动辊23绕自身中心轴转动,门帘片12搭设于转动辊23上。
参照图3,为保证门帘片12能够顺利展开,进一步的,在门帘片12的下端(非固定端)的侧面固定有多个配重块14用于增加门帘片12下部的重量。
门帘片12的侧面还固定有多个磁块13,多个磁块13沿门帘片12的长度方向分布且相邻两个门帘片12相向侧的磁块13相互吸合,以用于加强门帘片12之间的连接强度。
门帘片12优选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例如:防火布、阻燃布,以优化其消防使用效果。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包括控制器31,例如:单片机控制器,其耦接有烟雾报警器32,烟雾报警器32安装固定在前室的门外侧;控制器31还耦接于电机22。
根据上述设置,工作人员可以对控制器31设置,使其在烟雾报警器32检测到浓烟反馈检测信号到控制器31后自动控制电机22松开门帘片12,以实现火灾自动展开活动型挡风帘1,从而提高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烟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设置于前室的正压区划分装置,所述正压区划分装置包括活动型挡风帘(1)、挡风帘收纳装置(2)以及控制装置(3),所述活动型挡风帘(1)使用时平行于前室的门且适配前室的纵截面,所述活动型挡风帘(1)包括横架(11)和多个相互平行且侧边相互抵接的门帘片(12),所述横架(11)固定于前室顶部,所述门帘片(12)一端连接于横架(11),另一端抵接前室地面,所述控制装置(3)在发生火情后控制挡风帘收纳装置(2)展开活动型挡风帘(1),至少一组正压划分装置靠近前室连通室内的门,前室和送风系统的连通口位于活动型挡风帘(1)和前室连通室内的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烟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11)包括导引限制板(111),所述导引限制板(111)平行前室的顶面且侧边固定于前室的墙体,所述导引限制板(111)和前室顶面之间形成有导引限制槽(112),所述导引限制槽(112)的开口侧朝向前室的门,所述挡风帘收纳装置位于导引限制槽(112)的开口侧,所述挡风帘收纳装置(2)包括平行于导引限制板(111)的绕辊(21)以及用于驱使绕辊(21)转动的电机(22),所述门帘片(12)穿过导引限制槽(112)且一端固定于绕辊(21),另一端位于导引限制槽(112)背离挡风帘收纳装置(2)的一侧,所述控制装置(3)耦接并控制电机(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烟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限制板(111)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与之平行的转动辊(23),所述门帘片(12)落在转动辊(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烟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23)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导引限制槽(112)的两个开口的下边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烟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帘片(12)的下端侧面固定有多个配重块(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烟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帘片(12)为耐高温的柔性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烟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帘片(12)的侧边设置有多个磁块(13),多个所述磁块(13)沿门帘片(12)的长度方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烟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控制器(31)以及耦接于控制器(31)的烟雾报警器(32),所述烟雾报警器(32)设置于前室的门外侧,所述控制器(31)根据烟雾报警器(32)的输出信号控制挡风帘收纳装置(2)。
CN201921488773.3U 2019-09-06 2019-09-06 防烟通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2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8773.3U CN210832409U (zh) 2019-09-06 2019-09-06 防烟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88773.3U CN210832409U (zh) 2019-09-06 2019-09-06 防烟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2409U true CN210832409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7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8877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2409U (zh) 2019-09-06 2019-09-06 防烟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2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97963B1 (ko) 방화 구획 기능을 갖는 창호 시스템
CN108868512A (zh) 一种吸烟喷水防火门
CN207247448U (zh) 烟雾排出系统
KR101745214B1 (ko) 에어커튼식 화연 확산 방지 장치
KR20110124463A (ko) 고층건물의 제연방법
WO2014098435A1 (en) Window having ventilation structure
CN210832409U (zh) 防烟通风装置
CN205349195U (zh) 一种新型防火卷帘门
CN108019141B (zh) 防火遮阳节能一体化窗
CN110339520A (zh) 一种建筑物灭火逃生装置
CN101025071A (zh) 自动报警防烟火走廊门墙
CN217472607U (zh) 一种可电动手动模式相切换的挡烟垂壁
CN211974823U (zh) 一种防火阻烟消防卷帘门
CN209779956U (zh) 新型百叶玻璃隔断
CN212079096U (zh) 一种具有吸烟功能的防火卷帘门
CN112459681A (zh) 一种具备阻隔有害气体流通功能的高阻燃钢木质防火门
CN209799790U (zh) 一种带有锁定机构的防火卷帘门
CN216240359U (zh) 一种方便人员逃生的电动消防卷帘门
CN219887915U (zh) 一种环保型防火卷帘
CN218150675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卷帘防火隔断
CN220133843U (zh) 一种防烟雾蔓延的防火门
CN218479759U (zh) 防烟分区联级分控排烟系统
CN213418956U (zh) 一种钢质防火防烟卷帘
CN220469723U (zh) 一种防火隔热节能门窗结构
CN114718434B (zh) 一种推拉式隔热隔烟防火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