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2230U -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2230U
CN210832230U CN201921580681.8U CN201921580681U CN210832230U CN 210832230 U CN210832230 U CN 210832230U CN 201921580681 U CN201921580681 U CN 201921580681U CN 210832230 U CN210832230 U CN 210832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vent
assembly
housing assembly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06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华
成凯
黄煜鹏
杨永祥
罗永前
贾冰冰
佟蒙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5806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2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2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2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通风口;过滤网组件,过滤网组件与壳体可拆卸地相连接,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打开的打开位置。通过在通风口处设置过滤网组件,并使得该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具有将通风口打开的打开位置。这样设置使得当出风口停止作业时,可以通过将过滤网组件控制于关闭位置以将通风口关闭,以防止灰尘通过通风口进入壳体内。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壳体组件更加清洁,使得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空调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内机往往只有一个出风口,送风范围、性能有限,且进风口进风量有限,不能满足人们多样的生活需求。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的空调,不仅出风范围广,而且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开启上风口送风或者下风口送风模式,送风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是空调运行时由于进风风口长时间的开启空气中的灰尘将进入的空调器中,时间久了则会产生细菌等影响用户的健康,如果在风口放置过滤网时间久了,灰尘则会堵塞过滤网,影响进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灰尘容易进入空调器内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通风口;过滤网组件,过滤网组件与壳体可拆卸地相连接,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打开的打开位置。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具有布满通风口时的过滤位置,以及过滤网具有避让通风口时的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挡板,挡板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当通风口处于进风模式或出风模式时,挡板位于打开位置。
进一步地,当通风口处于进风模式时,过滤网位于过滤位置。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过滤网支架,过滤网支架与壳体可拆卸地相连接,过滤网和挡板与过滤网支架可活动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过滤网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第一支架本体开设有挡板导槽,挡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挡板导槽内;第二支架本体,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相连接并具有夹角地设置,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二支架本体的朝向第一支架本体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过滤网导槽,过滤网可活动地设置于过滤网导槽内。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与第一支架本体和第二支架本体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轴与挡板相连接,第一驱动部可驱动挡板位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和/或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与第一支架本体和第二支架本体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第二驱动部的输出轴与过滤网相连接,第二驱动部可驱动过滤网位于过滤位置或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挡板导槽的槽口形成于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的连接处,过滤网导槽的槽口形成于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过滤网导槽的槽口的几何中心线与挡板导槽的槽口的几何中线相平行地设置,以使挡板从过滤网导槽的槽口推出时,与过滤网从过滤网导槽的槽口推出时相平行。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除尘机构,除尘机构设置于容纳空间内,除尘机构包括:灰尘收集盒,灰尘收集盒与第一支架本体相连接,灰尘收集盒的朝向过滤网一侧具有开口;滚刷,滚刷设置于灰尘收集盒内,滚刷的外表面与过滤网相接触地设置;第三驱动部,第三驱动部与滚刷相连接,第三驱动部可驱动滚刷相对过滤网转动地设置,以使滚刷将过滤网上的灰尘清扫至灰尘收集盒内。
进一步地,当过滤网从避让位置移动至过滤位置,或者,过滤网从过滤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的过程中,滚刷的转动方向与过滤网的移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除尘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地,过滤网和挡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齿条。
进一步地,壳体组件还包括连接机构,第一支架本体通过连接机构与壳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本体通过连接机构设置于通风口的侧壁上,以使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部形成部分的通风口的通风通道。
进一步地,连接机构包括导槽和导柱,导槽和导柱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支架本体的外表面上,导槽和导柱中的另一个设置于壳体上。
进一步地,通风口包括上风口和下风口,过滤网组件设置于上风口处。
进一步地,通风口包括上风口和下风口,过滤网组件为两个,两个过滤网组件中的一个设置于上风口处,另一个过滤网组件设置于下风口处,两个过滤网组件独立地控制。
进一步地,通风口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滤网轨道,过滤网可沿过滤网轨道移动至避让位置或过滤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为上述的壳体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通风口处设置过滤网组件,并使得该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具有将通风口打开的打开位置。这样设置使得当出风口停止作业时,可以通过将过滤网组件控制于关闭位置以将通风口关闭,以防止灰尘通过通风口进入壳体内。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壳体组件更加清洁,使得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空调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9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上风口;12、下风口;
20、过滤网组件;21、过滤网;22、挡板;
23、过滤网支架;
231、第一支架本体;
232、第二支架本体;
233、过滤网导槽;
234、挡板导槽;
24、第二驱动部;
30、容纳空间;
41、灰尘收集盒;42、滚刷;
51、导槽;52、导柱;
60、齿条;70、过滤网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壳体组件包括壳体10和过滤网组件20。壳体10具有通风口。过滤网组件20与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接,过滤网组件20具有将通风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过滤网组件20具有将通风口打开的打开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通风口处设置过滤网组件,并使得该过滤网组件具有将通风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具有将通风口打开的打开位置。这样设置使得当出风口停止作业时,可以通过将过滤网组件控制于关闭位置以将通风口关闭,以防止灰尘通过通风口进入壳体内。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壳体组件更加清洁,使得具有该壳体组件的空调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其中,过滤网组件20包括过滤网21。过滤网21具有布满通风口时的过滤位置,以及过滤网21具有避让通风口时的避让位置。将过滤网设置成可移动地方式,能够使得该通风口为出风模式时可以将过滤网21隐藏起来,避免过滤网21对气流产生风阻。
过滤网组件20还包括挡板22。挡板22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当通风口处于进风模式或出风模式时,挡板22位于打开位置。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当通风口停止作业时可以将通风口关闭,起到防止灰尘落入壳体内的作用。其中,当通风口处于进风模式时,过滤网21位于过滤位置。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实现对进入壳体内的气流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过滤网组件20还包括过滤网支架23。过滤网支架23与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接,过滤网21和挡板22与过滤网支架23可活动地相连接。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过滤网 21和过滤网支架23的安装稳定性。
过滤网支架23包括第一支架本体231和第二支架本体232。第一支架本体231开设有挡板导槽234,挡板22可活动地设置于挡板导槽234内。第二支架本体232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架本体231的第一端相连接并具有夹角地设置。第二支架本体232的第二端与第一支架本体 231的第二端之间形成容纳空间30,第二支架本体232的朝向第一支架本体231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过滤网导槽233,过滤网21可活动地设置于过滤网导槽233内。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小过滤网支架23的安装所占用的空间,提高了过滤网组件20的实用性。
过滤网组件20还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24。第一驱动部与第一支架本体231和第二支架本体23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轴与挡板22相连接,第一驱动部可驱动挡板22位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第二驱动部24与第一支架本体231和第二支架本体 23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第二驱动部24的输出轴与过滤网21相连接,第二驱动部24可驱动过滤网21位于过滤位置或避让位置。其中,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24可以是电机。
其中,挡板导槽234的槽口形成于第一支架本体23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232的第一端的连接处,过滤网导槽233的槽口形成于第一支架本体23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232 的第一端的连接处。过滤网导槽233的槽口的长度方向的几何中心线与挡板导槽234的槽口的长度方向的几何中线相平行地设置,以使挡板22从过滤网导槽233的槽口推出时,与过滤网21从过滤网导槽233的槽口推出时相平行。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过滤网组件20运行时的可靠性。
如图6所示,过滤网组件20还包括除尘机构。除尘机构设置于容纳空间30内,除尘机构包括灰尘收集盒41、滚刷42和第三驱动部。灰尘收集盒41与第一支架本体231相连接,灰尘收集盒41的朝向过滤网21一侧具有开口。滚刷42设置于灰尘收集盒41内,滚刷42的外表面与过滤网21相接触地设置。第三驱动部与滚刷42相连接,第三驱动部可驱动滚刷42 相对过滤网21转动地设置,以使滚刷42将过滤网21上的灰尘清扫至灰尘收集盒41内。其中,第三驱动部可以是电机。这样设置能够对附着在过滤网上的灰尘进行及时的清理。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尘机构的除尘效率,当过滤网21从避让位置移动至过滤位置,或者,过滤网21从过滤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的过程中,将滚刷42的转动方向设置成与过滤网 2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式。
优选地,除尘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空间30内。这样能够有效地利用过滤网组件的内部空间,使得壳体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美观。
如图7和图8所示,过滤网21和挡板2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齿条60。这样设置能够提高过滤网21的移动速度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壳体与过滤网组件的连接可靠性,壳体组件还包括连接机构,第一支架本体231 通过连接机构与壳体10相连接。其中,第一支架本体231通过连接机构设置于通风口的侧壁上,以使第一支架本体23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本体232的第一端的端部形成部分的通风口的通风通道。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利用了过滤网组件的端部结构,同时有效地增加了通风口的送风距离。
优选地,连接机构包括导槽51和导柱52。导槽51和导柱52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支架本体231的外表面上,导槽51和导柱52中的另一个设置于壳体10上。如图8至图11所示,导柱52设置于第一支架本体231的外表面上,导槽51设置于壳体10上。当然,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6中C所示,也可以通过将连接机构设置挂钩的方式将过滤组件与壳体相连接。
优选地,通风口包括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过滤网组件20设置于上风口11处。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灰尘通过上风口11落入壳体内。
进一步地,通风口包括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过滤网组件20为两个,两个过滤网组件 20中的一个设置于上风口11处,另一个过滤网组件20设置于下风口12处,两个过滤网组件 20独立地控制。这样设置能够根据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的出风模式,控制过滤网位于相应的位置处。例如,当上风口11处于进风模式,下风口12处于出风模式时,位于上风口11处的过滤网组件20的过滤网位于过滤位置,位于下风口12处的过滤网组件20的过滤网位于避让位置。当上风口11处于出风模式,下风口12处于进风模式时,位于上风口11处的过滤网组件20的过滤网位于避让位置,位于下风口12处的过滤网组件20的过滤网位于过滤位置。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壳体组件的洁净度,即避免了灰尘进入壳体内部。
为了能够使得过滤网能够顺畅的滑行,如图1所示,通风口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滤网轨道 70,过滤网21可沿过滤网轨道70移动至避让位置或过滤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该可以应用于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
具体地,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过滤网能够自动伸缩覆盖进风口且容易拆卸清洗的上下出风空调,该空调不仅具有上风口送风和下风口送风的送风模式,同时过滤网能够自动覆盖进风口且方便拆洗,保证了空调器的干净和健康。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上出风或者下出风,过滤网可以自动伸缩覆盖进风口。其中,过滤网机构作为模块方便拆卸。
该过滤网组件为可以自动打开收起的过滤网,运用于上下出风的空调中,实现当选择不同的风口出风时,过滤网能够自动覆盖到进风口实现阻挡灰尘的作用,同时过滤网方便拆卸清洗,极大地保证了空调的健康和舒适效果。实现当选择不同的的出风口进行出风时,过滤网能自动覆盖到进风口阻挡灰尘。当出风口成出风口时,过滤网能自动收起,不影响出风。
过滤网运动机构单独作为一个可拆卸模块通过导柱与卡扣装配在空调的出风口处,壳体的面板体上设有与过滤网模块导柱配合的导槽,过滤网模块如图3所示,由过滤网网支架、过滤网、挡板、积灰盒即灰尘收集盒、滚刷组成。过滤网支架上设有挡板导槽、过滤网导槽,用于挡板、过滤网运动轨迹限位,同时空调器出风口处也有对应的导轨,过滤网如图7所示设有齿条,齿条与电机齿轮配合传动。
当空调器不运行时,过滤网模块的挡板升起能够盖住通风口,形成外观上的全封闭效果,既能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空调器中,也能保证外观的完整性,此时过滤网回收在过滤网支架的过滤网导槽中。当空调开始运行时,挡板在电机的驱动下收回到过滤网模块的过滤网支架的挡板导槽中,空调器根据用户出风模式的选择(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或上风口出风,下风口进风),自动判定进风侧,使得进风口的过滤网在电机齿轮、齿条的驱动下沿着过滤网导槽慢慢推出,用以覆盖进风口,起到空气过滤的作用,保证了空气中的灰尘不进入到空调器中,能有效防止空调器风道因灰尘而滋生细菌,保证了用户的健康。
当用户切换出风模式时,原进风侧变成了出风侧,此时过滤网为了不影响送风,则会在电机的带到下回收到过滤网支架的过滤网导槽中。同时地,在过滤网上升或下降的时候,过滤网模块中的滚刷则会以与过滤网相反的运动方向转动,在滚刷转动的同时将过滤网上残留的灰尘扫下至积灰盒中存放,保证了过滤网网面的清洁度。由于过滤网运动机构单独作为一个模块安装在出风口处,且可以采用提供导柱和卡扣装配飞方式,方便拆卸,当用户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将过滤网模块拆下,将积灰盒中的灰尘倒掉,同时也可抽出过滤网进行更彻底的清洗,防止过滤网因长时间积灰而影响风量,同时保证了空调的洁净。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出的滤网运动结构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装在空调器的两个风口的下部,整个模块可以在不拆开空调的情况下进行拆卸,运动轨迹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需要沿弧线运动,本文的运动轨迹为从风道底部升起至风道顶部进行过滤空气且不需要在两个风口之间来回运动。控制方式也不同,现有技术中每次实现不同风口出风的切换时过滤网均需要从原来风口位置沿圆弧滑动到另一个风口位置,本申请只需将原风口过滤网收回,另一个风口处过滤网升起即可。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通风口;
过滤网组件(20),所述过滤网组件(2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过滤网组件(20)具有将所述通风口关闭的关闭位置,以及所述过滤网组件(20)具有将所述通风口打开的打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件(20)包括:
过滤网(21),所述过滤网(21)具有布满所述通风口时的过滤位置,以及所述过滤网(21)具有避让所述通风口时的避让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件(20)还包括:
挡板(22),所述挡板(22)具有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当所述通风口处于进风模式或出风模式时,所述挡板(22)位于所述打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风口处于进风模式时,所述过滤网(21)位于过滤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件(20)还包括:
过滤网支架(23),所述过滤网支架(23)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过滤网(21)和所述挡板(22)与所述过滤网支架(23)可活动地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支架(23)包括:
第一支架本体(231),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开设有挡板导槽(234),所述挡板(2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挡板导槽(234)内;
第二支架本体(232),所述第二支架本体(2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的第一端相连接并具有夹角地设置,所述第二支架本体(23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的第二端之间形成容纳空间(30),所述第二支架本体(232)的朝向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过滤网导槽(233),所述过滤网(21)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过滤网导槽(23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件(20)还包括:
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和所述第二支架本体(23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轴与所述挡板(22)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可驱动所述挡板(22)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或所述关闭位置,和/或
第二驱动部(24),所述第二驱动部(24)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和所述第二支架本体(23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24)的输出轴与所述过滤网(21)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24)可驱动所述过滤网(21)位于所述过滤位置或所述避让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导槽(234)的槽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232)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所述过滤网导槽(233)的槽口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232)的第一端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导槽(233)的槽口的几何中心线与所述挡板导槽(234)的槽口的几何中线相平行地设置,以使所述挡板(22)从所述过滤网导槽(233)的槽口推出时,与所述过滤网(21)从所述过滤网导槽(233)的槽口推出时相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件(20)还包括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30)内,所述除尘机构包括:
灰尘收集盒(41),所述灰尘收集盒(41)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相连接,所述灰尘收集盒(41)的朝向所述过滤网(21)一侧具有开口;
滚刷(42),所述滚刷(42)设置于所述灰尘收集盒(41)内,所述滚刷(42)的外表面与所述过滤网(21)相接触地设置;
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与所述滚刷(42)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可驱动所述滚刷(42)相对所述过滤网(21)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滚刷(42)将所述过滤网(21)上的灰尘清扫至所述灰尘收集盒(41)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过滤网(21)从所述避让位置移动至所述过滤位置,或者,所述过滤网(21)从所述过滤位置移动至所述避让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滚刷(42)的转动方向与所述过滤网(21)的移动方向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30)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1)和所述挡板(2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齿条(60)。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壳体(10)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通风口的侧壁上,以使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232)的第一端的端部形成部分的所述通风口的通风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导槽(51)和导柱(52),所述导槽(51)和所述导柱(52)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31)的外表面上,所述导槽(51)和所述导柱(52)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所述过滤网组件(20)设置于所述上风口(11)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所述过滤网组件(20)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滤网组件(20)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上风口(11)处,另一个所述过滤网组件(20)设置于所述下风口(12)处,两个所述过滤网组件(20)独立地控制。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滤网轨道(70),所述过滤网(21)可沿所述过滤网轨道(70)移动至所述避让位置或所述过滤位置。
20.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CN201921580681.8U 2019-09-20 2019-09-20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0832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0681.8U CN210832230U (zh) 2019-09-20 2019-09-20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0681.8U CN210832230U (zh) 2019-09-20 2019-09-20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2230U true CN210832230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5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0681.8U Active CN210832230U (zh) 2019-09-20 2019-09-20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2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2554A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0590369C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单元
AU2006213929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2901140Y (zh) 一种空调过滤网自清洁装置
JP2010525285A (ja) エアコンフィルターセルフ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KR20040002724A (ko) 공기 조화기
CN105783237A (zh) 换新风装置及滤尘件除尘方法
KR100768002B1 (ko) 공기조화기
WO2007066693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0832230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400061U (zh) 除尘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797613A (zh) 风口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0865090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6924561U (zh) 风管机
JP488703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4199015U (zh) 送风设备
KR101305322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6202139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556162A (zh) 过滤网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577180A (zh) 过滤网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336597A (zh) 空调器的除尘结构及其除尘方法
CN214620021U (zh) 风口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0715524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742344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038687U (zh) 过滤网机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