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2166U -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2166U
CN210832166U CN201921628015.7U CN201921628015U CN210832166U CN 210832166 U CN210832166 U CN 210832166U CN 201921628015 U CN201921628015 U CN 201921628015U CN 210832166 U CN210832166 U CN 210832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lectric heating
heating element
heat storag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80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召
王玉东
刘春荣
王玉纯
王智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Qinn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Qinn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Qinn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Qinn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80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2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2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21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包括壳体和裙座,还包括蓄热系统和直热系统,蓄热系统包括保温层、蓄热电热元件和蓄热体,保温层设置在壳体与蓄热体壳体之间,蓄热电热元件放置在瓷管内,蓄热电热元件的接线端位于裙座内;直热系统包括盘式电热器,包括盘式管状电热元件和金属铝盘,盘式管状电热元件的接线端贯穿钢管后位于裙座内,裙座上设置有自动化控制用的电器元件,多个电器元件通过线路集合在一起实现该多功能炉的全时段自动化控制。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蓄热系统与直热系统有效结合,实现了采暖与厨用双重功效,且在使用过程中二者优势互补,产生比使用单一热源有更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固体蓄热设备多为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和蓄热式电锅炉,其中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主要用于采暖,蓄热式电锅炉主要用于采暖或工业用热。电加热式固体蓄热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储存热能,利用低谷电(市电、风电或光伏发电等)对固体蓄能材料加热并储存热能,在用电高峰期将储存的热能持续释放到需要。
目前,市场现有的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其蓄热体由预制蓄热型砖码成,蓄热型砖是以氧化镁为主要成分的固体材料,蓄热型砖中心区域搁置电热元件,蓄热型砖外作保温,保温层外包金属壳体。其结构与原理具体见图1-1、1-2,电热元件3’加热蓄热型砖2’,蓄热型砖2’的蓄热通过通道上传至上部风室,最后通过格栅1’释放出去。该电采暖炉的控制方式为通断电模式,该设备结构决定其功能仅为采暖,市场使用率较低。
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所有可再生新能源技术中,风力发电是比较成熟且具备规模开发和商业发展前景,发展风电可以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由于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下降,电网接纳风电的空间减小,调峰调频能力和输电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三北地区冬季供热期弃风现象日益严重。三北是我国风电的主场产区,弃风就是把已经得到的电力无奈地丢掉,弃风让能源损失惨重,而另一方面是我国电力的短缺,在制约人民生活的需求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利用蓄热式电锅炉供暖消纳风电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弃风,也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蓄热式电锅炉功率调节受有关机械机构运动速度、频率等因素限制,导致电锅炉功率调节速率过慢,无法适应风功率的快速波动,限制了蓄热式电锅炉使用数量和应用范围的扩展。
蓄热储能融合蓄热式电锅炉,是现阶段技术消纳风电的最好办法,储能蓄热具有电能双向流动;能量时移及灵活调节调控方便;清洁无污染;将用电高峰时段的用电量转移至低谷时段;缩小电网峰谷差的能力和特性,可充分利用峰谷电价政策,大幅度降低运行费用,成为重要的清洁采暖技术。储能系统的直接加入可有效减少电力资源损失,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可有效弥补风蓄热供暖系统适配性不足,对弃风的消纳效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都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因此,如何开发一款新型的蓄热、直热式多功能炉,实现储能、蓄热功能,且可大量应用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为百姓带来方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解决现有技术蓄热型砖功能单一,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包括壳体和裙座,所述壳体连接在所述裙座的顶面上,还包括蓄热系统和直热系统,所述蓄热系统和直热系统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蓄热系统包括保温层、蓄热电热元件和蓄热体,所述蓄热电热元件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周均匀排布在所述蓄热体内,所述蓄热体的外周设置有蓄热体壳体,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蓄热体壳体之间,所述蓄热电热元件放置在瓷管内,所述瓷管设置在所述蓄热体内,所述蓄热电热元件的接线端位于所述裙座内;所述直热系统包括盘式电热器,所述盘式电热器包括盘式管状电热元件和金属铝盘,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的顶部设置在所述金属铝盘内,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的接线端贯穿钢管后位于所述裙座内,所述钢管设置在所述蓄热体内,所述金属铝盘位于所述蓄热体的上方;所述裙座上设置有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包括总开关、微电脑时控开关、手动/自动切换按钮、旋钮式温控器、第一功率调节器、直热电热元件开关、档位开关和电源插头,所述蓄热电热元件上的第一合金电热元件的一端接通电源,第一合金电热元件的另一端通过档位开关接电源,且依次串接旋钮式温控器、微电脑时控开关、插座、电源插头;所述手动/自动切换按钮与所述微电脑时控开关并联连接;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上的第二合金电热元件的一端接电源,第二合金电热元件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一功率调节器、直热电热元件开关,所述直热电热元件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插座的入口端;所述第一功率调节器上连接有功率调节器插座、第一电位器,所述第一电位器和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之间设置有转换开关。
进一步的,还包括桌面,所述壳体的顶端插入到桌面的中心方孔内,所述桌面上设置有第二功率调节器和第二电位器,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器和第二电位器连接后的另一端连接有功率调节器插头,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头与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相连接,从而使得桌面与所述裙座上电器元件相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盘式电热器的上方放置有圆顶格栅或炊具。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器安装在所述桌面周边板面上,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头与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接合时,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的操作和控制通过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器执行;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头与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脱离时,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的操作和控制通过所述第一功率调节器执行。
再进一步的,所述蓄热电热元件具体设置有三组。
再进一步的,所述蓄热电热元件具体设计为U型,包括金属管和第一合金电热元件,所述第一合金电热元件装入到所述金属管内并通过填充绝缘材料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合金电热元件的两端头焊接在接线柱上,所述接线柱的外螺纹上连接有垫片和螺母;所述接线柱与金属管之间通过瓷珠封口定位。
再进一步的,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具体设置有一个,位于所述金属铝盘内的部分弯折呈盘形,连接端两根并排竖直向下伸出;包括金属管和第二合金电热元件,所述第二合金电热元件装入到所述金属管内并通过填充绝缘材料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合金电热元件的两端头焊接在接线柱上,所述接线柱的外螺纹上连接有垫片和螺母;所述接线柱与金属管之间通过瓷珠封口定位。
再进一步的,所述裙座的构型具体设计为正三维梯形,通过钢板连接而成;所述总开关、微电脑时控开关、手动/自动切换按钮、旋钮式温控器安装在所述正三维梯形的一个斜面上,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第一功率调节器、直热电热元件开关安装在所述正三维梯形的另一个斜面上,所述档位开关和电源插头分别安装在所述正三维梯形的剩余两个斜面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裙座的底部安装有脚轮,所述脚轮具体采用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包括壳体和裙座,壳体连接在裙座的顶面上,还包括蓄热系统和直热系统,蓄热系统和直热系统安装在壳体内;首先,蓄热系统包括保温层、蓄热电热元件和蓄热体,蓄热体浇筑成型,封闭性好,蓄热材料利用率较高,蓄热效果好;通过微电脑全自动时段控制,可以补偿蓄热材料的导热不足,在额定蓄热量、蓄热率下,电热元件不过热,保证电热元件安全运行;其次,直热系统包括盘式电热器,盘式电热器包括盘式管状电热元件和金属铝盘,金属铝盘用金属铝铸造成型导热散热效果好,盘式管状电热元件融合于蓄热结构中,形成蓄热直热组合结构。金属铝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并产生均温效应,炊具接触金属铝加热优于接触电热元件;伴直热作蓄热,满足采暖之急需,伴蓄热作直热,蓄热烘托炊事,炊之余热补蓄热,减少炊事热损,两热相伴,提高该多功能炉的用途和能源利用率。该多功能炉零排放,不产生废气污染,环保性能更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蓄热系统与直热系统有效结合,实现了采暖与厨用双重功效,且在使用过程中二者优势互补,产生比使用单一热源有更好的效果,满足多种多样需求,进而扩大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1;1-2为现有技术蓄热式电采暖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蓄热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直热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蓄热系统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蓄热系统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蓄热体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蓄热体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设备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器元件布局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桌面分离蓄热采暖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U型金属管电热元件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盘式电热器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盘式电热器K向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盘式管状电热元件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盘式管状电热元件剖视结构;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圆顶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桌面结构侧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吊环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吊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桌面;2、保温层;3、蓄热电热元件;4、瓷管;5、盘式电热器;6、钢管;7、蓄热体;8、蓄热体壳体;9、壳体;10、吊环;11、裙座;12、脚轮;13、圆顶格栅;14、总开关;15、微电脑时控开关;16、手动/自动切换按钮;17、旋钮式温控器;18-1、功率调节器插座;18-2、功率调节器插头;19、第一功率调节器;20、直热电热元件开关;21、档位开关;22、第二功率调节器;23、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4、金属铝盘;25、金属管;26、绝缘填料;27、第二合金电热元件;28、瓷珠;29、螺母;30、接线柱;31、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2、第一电位器;32’、第二电位器;33、转换开关;34、插座;35、电源插头;R、炊具;W、热水器;1'、格栅;2’、蓄热型砖;3’、电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20所示,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包括壳体9和裙座11,所述壳体9连接在所述裙座11的顶面上,还包括蓄热系统和直热系统,所述蓄热系统和直热系统安装在所述壳体9内;所述蓄热系统包括保温层2、蓄热电热元件3和蓄热体7,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周均匀排布在所述蓄热体7内,所述蓄热体7的外周设置有蓄热体壳体8,所述保温层2设置在所述壳体9与所述蓄热体壳体8之间,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放置在瓷管4内,所述瓷管4设置在所述蓄热体7内,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的接线端位于所述裙座11 内;所述直热系统包括盘式电热器5,所述盘式电热器5包括盘式管状电热元件 23和金属铝盘24,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的顶部设置在所述金属铝盘24内,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的接线端贯穿钢管6后位于所述裙座11内,所述钢管6设置在所述蓄热体7内,所述金属铝盘24位于所述蓄热体7的上方。所述盘式电热器5的上方放置有圆顶格栅13或炊具R,如图17所示,圆顶格栅13 由金属板制造,半球形圆顶面上作成条状螺旋型孔,成为气流通道,炊具R可以是水壶、电饭锅等,通过放置在金属铝盘24上过渡导热,实现热水或炒菜做饭的功能。所述裙座11的底部安装有脚轮12,所述脚轮12具体采用万向轮,便于该多功能炉的移动。如图2、19、20所示,壳体9的四周每面设有两只吊环10,共计有八只,为搬运时用,吊环10采用埋入式装配在壳体的表面。
如图9所示,所述裙座11上设置有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包括总开关14、微电脑时控开关15、手动/自动切换按钮16、旋钮式温控器17、第一功率调节器19、直热电热元件开关20、档位开关21和电源插头35。所述裙座11的构型具体设计为正三维梯形,通过钢板连接而成;所述总开关14、微电脑时控开关 15、手动/自动切换按钮16、旋钮式温控器17安装在所述正三维梯形的一个斜面上,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18-1、第一功率调节器19、直热电热元件开关20 安装在所述正三维梯形的另一个斜面上,所述档位开关21和电源插头35分别安装在所述正三维梯形的剩余两个斜面上,连接方式为螺钉或卡装,具体的连接方式服从电器元件连接的设计要求。由于裙座为设备的低温区,电热元件受温度影响很小。具体的,档位开关21在总开关14处于ON状态下,可直接控制蓄热电热元件的开启和关闭,调节功率的大小。
如图18、8所示,还包括桌面1,所述壳体9的顶端插入到桌面1的中心方孔内,所述桌面1上设置有第二功率调节器22和第二电位器32’,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器22和第二电位器32’连接后的另一端连接有功率调节器插头18-2,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头18-2与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18-1相连接,从而使得桌面1 与所述裙座11上电器元件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首先,蓄热系统制造:
第一步,模型的制作:壳体9通过钢板焊接成型,在壳体9的内侧壁上安装保温层2,然后装入蓄热体壳体8,蓄热体壳体8即为模型。在装入前,蓄热体壳体8制成如图6所示的状态(去除蓄热体7),即在蓄热体壳体8中预先装入瓷管4和钢管6;
第二步,蓄热体成型,如图6、7所示,首先准备好蓄热材料配料(按成分和粒度),依次经过均匀混合、搅拌、加入辅料、均匀混合搅拌后浇注到第一步的模型内,再经过振捣、祛湿固化、烧结后成型;最后是焊接封装壳体9的上盖板,使蓄热体7封闭。
第三步,组装,如图4、5所示,将三个蓄热电热元件3、一个盘式电热器 5分别安装到周边的瓷管4和中心的钢管6中;
第四步,保温层设计,如图2、3所示,
确定传热链:电热元件-瓷管-蓄热体-保温层-壳体-壳体与空气层;
确定传热链上的热阻分布,进而确定出保温层热阻,并根据常规的计算选定一个合理的厚度;
选择绝热性能优秀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为已知,依据传热定律,确定保温层厚度即δ=λR;其中:λ为导热系数,单位为W/m.K;R为热阻,单位m2.K/W。
第五步,蓄热电热元件3的设计制造,如图12所示,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 具体设置有三组,且呈圆周均布。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具体设计为U型,包括金属管25和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所述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装入到所述金属管25内并通过填充绝缘材料26进行固定并使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与外界绝缘,所述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的两端头焊接在接线柱30上,所述接线柱30的外螺纹上连接有垫片和螺母29,用于连接和紧固,所述接线柱30与金属管25之间通过瓷珠28封口定位。
第六步,盘式电热器5的设计制造,如图13-16所示,盘式电加热器5由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和合金铝盘24构成,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具体设置有一个,位于所述金属铝盘24内的部分弯折呈盘形,连接端两根并排竖直向下伸出;包括金属管25和第二合金电热元件27,所述第二合金电热元件27装入到所述金属管25内并通过填充绝缘材料26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合金电热元件 27的两端头焊接在接线柱30上,所述接线柱30的外螺纹上连接有垫片和螺母 29,用于连接和紧固;所述接线柱30与金属管25之间通过瓷珠28封口定位。
如图13所示,金属铝盘采用铸造方式将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熔铸在其中,成型后经金属切削加工成图示的规则形状。
第七步,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上的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共有三相,一端接通电源N,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的另一端通过档位开关21接电源L,且依次串接旋钮式温控器17、微电脑时控开关15、插座34、电源插头35;所述手动/自动切换按钮16与所述微电脑时控开关15 并联连接;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上的第二合金电热元件27的一端接电源N,第二合金电热元件27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一功率调节器19、直热电热元件开关 20,所述直热电热元件开关20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插座34的入口端;所述第一功率调节器19上连接有功率调节器插座18-1、第一电位器32,所述第一电位器32和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18-1之间设置有转换开关33。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器22安装在所述桌面1周边板面上,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头18-2与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18-1接合时,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的操作和控制通过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器22执行;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头 18-2与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18-1脱离时,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的操作和控制通过所述第一功率调节器19执行。
直热功率调节原理:
第一功率调节器19旋钮旋转,第二电位器32’工作,调节电位的高低,实现功率的调节。转换开关33为常闭开关,桌面第二功率调节器22脱开时,第一功率调节器19正常工作,当第二功率调节器22接入时,转换开关与第二功率调节器22接通,由第二功率调节器22执行操作。
第八步,行走与搬运,如图2所示,利用裙座底部的脚轮12实现行走移动,通过壳体四周的吊环10实现吊装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与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具体运行方式,如图2、3所示:
如图2所示,采暖工作时运行原理:
蓄热和释热:均匀排布的三个蓄热式电热元件3连通电源后开始工作供热,使蓄热体7加热并蓄热,蓄热结束后蓄热7开始释热,释热通道为周围的四个表面及顶面。当蓄热体释热到额定剩余温度时再次通电进行蓄热,上述作业流程循环进行。
传热方式:壳体8的内部为热传导,壳体8的外部为自然对流和辐射。
热传导通道为蓄热式电热元件3、瓷管4、蓄热体7、蓄热体壳体8、保温层2、壳体9,即蓄热式电热元件3发出的热量依次经过瓷管4、蓄热体7、蓄热体壳体8、保温层2、壳体9后传导到室内空气中。
采暖状态时,将圆顶格栅13置于炉体上方中心位置,热流经格栅孔释放。采暖功能时段可以带桌面如图8所示,也可以脱离桌面如图10所示,脱离桌面 1后可以减小占据空间。
温水式采暖时:
去掉圆顶格栅13,放上加热的水容器,将冷水加热为热水,热水沿管道流动并通过交换器进行温度的交换从而将热量释放到空气中,进行采暖过程。
热流缓释:在壳体8的顶部增加一个非固接式的绝热封盖,将顶部开口罩住,此时热量在四周表面进行缓慢释放,绝热封盖由硅酸铝陶瓷纤维作成,该材料的导热系数小,密度约为0.33t/m3,形状为圆形,厚度约100mm。
如图3所示,为厨用工作时运行原理:
首先,蓄热式电热元件3可以是工作状态,也可以是非工作状态。
然后,启动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加热顶部的金属铝盘24,放置炊具R,展开炊事,通过表面接触授热。此时,桌面1为厨用,兼作其它,例如物品摆放,或直接转为餐桌使用。
热(温)水方式:热(温)水方式的热源可采用蓄热或直热或蓄热加直热,具体方式取决于实际需要。热水器W置于金属铝盘24之上,通过金属铝盘24 表面接触授热。
具体的电器元件控制方法如下:
蓄热过程和采暖:通过档位开关21控制,每一个档位开关控制一相第一电热元件31的开关,增减档位开关21可增减加热功率,出现不同的热量输入。
通过微电脑时控开关15实现时段控制,蓄热和放热按设定的时段进行循环。
厨用过程:
由第二功率调节器22进行开关和功率调节,当桌面1与裙座11上的主设备脱离时,通过直热电热元件开关20、第一功率调节器19执行。
热水方式:
蓄热加热热水,在蓄热和采暖时段下进行。
烧开水,启动第一功率调节器19或第二功率调节器22,并进行功率的调节。
其它方式:
烘干、烫熨、祛湿、加热、焙烧、煎药等皆可在蓄热和直热或二者结合下进行。
手动/自动调节:
设置微电脑全自动定时控制器,实行脉冲式全自动加热和释放的时段控制,由微电脑时控开关15设定时段运行程序。非微电脑时段运行为手动,切换手动 /自动切换按钮16,可使设备分别运行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
设备表面温度通过旋钮式温控器17设定控制。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蓄热系统和直热系统的结合,实现了伴直热作蓄热,满足采暖之急需,伴蓄热作直热,蓄热烘托炊事,炊之余热补蓄热,减少炊事热损,两热相伴,提高了该多功能炉的用途和能源利用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包括壳体(9)和裙座(11),所述壳体(9)连接在所述裙座(11)的顶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热系统和直热系统,所述蓄热系统和直热系统安装在所述壳体(9)内;
所述蓄热系统包括保温层(2)、蓄热电热元件(3)和蓄热体(7),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设置有多个且呈圆周均匀排布在所述蓄热体(7)内,所述蓄热体(7)的外周设置有蓄热体壳体(8),所述保温层(2)设置在所述壳体(9)与所述蓄热体壳体(8)之间,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放置在瓷管(4)内,所述瓷管(4)设置在所述蓄热体(7)内,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的接线端位于所述裙座(11)内;
所述直热系统包括盘式电热器(5),所述盘式电热器(5)包括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和金属铝盘(24),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的顶部设置在所述金属铝盘(24)内,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的接线端贯穿钢管(6)后位于所述裙座(11)内,所述钢管(6)设置在所述蓄热体(7)内,所述金属铝盘(24)位于所述蓄热体(7)的上方;
所述裙座(11)上设置有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包括总开关(14)、微电脑时控开关(15)、手动/自动切换按钮(16)、旋钮式温控器(17)、第一功率调节器(19)、直热电热元件开关(20)、档位开关(21)和电源插头(35),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上的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的一端接通电源(N),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档位开关(21)接电源(L),且依次串接旋钮式温控器(17)、微电脑时控开关(15)、插座(34)、电源插头(35);所述手动/自动切换按钮(16)与所述微电脑时控开关(15)并联连接;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上的第二合金电热元件(27)的一端接电源(N),第二合金电热元件(27)的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一功率调节器(19)、直热电热元件开关(20),所述直热电热元件开关(20)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插座(34)的入口端;所述第一功率调节器(19)上连接有功率调节器插座(18-1)、第一电位器(32),所述第一电位器(32)和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18-1)之间设置有转换开关(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桌面(1),所述壳体(9)的顶端插入到桌面(1)的中心方孔内,所述桌面(1)上设置有第二功率调节器(22)和第二电位器(32’),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器(22)和第二电位器(32’)连接后的另一端连接有功率调节器插头(18-2),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头(18-2)与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18-1)相连接,从而使得桌面(1)与所述裙座(11)上电器元件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电热器(5)的上方放置有圆顶格栅(13)或炊具(R)。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器(22)安装在所述桌面(1)周边板面上,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头(18-2)与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18-1)接合时,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的操作和控制通过所述第二功率调节器(22)执行;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头(18-2)与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18-1)脱离时,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的操作和控制通过所述第一功率调节器(19)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具体设置有三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电热元件(3)具体设计为U型,包括金属管(25)和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所述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装入到所述金属管(25)内并通过填充绝缘材料(26)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合金电热元件(31)的两端头焊接在接线柱(30)上,所述接线柱(30)的外螺纹上连接有垫片和螺母(29);所述接线柱(30)与金属管(25)之间通过瓷珠(28)封口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管状电热元件(23)具体设置有一个,位于所述金属铝盘(24)内的部分弯折呈盘形,连接端两根并排竖直向下伸出;包括金属管(25)和第二合金电热元件(27),所述第二合金电热元件(27)装入到所述金属管(25)内并通过填充绝缘材料(26)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合金电热元件(27)的两端头焊接在接线柱(30)上,所述接线柱(30)的外螺纹上连接有垫片和螺母(29);所述接线柱(30)与金属管(25)之间通过瓷珠(28)封口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裙座(11)的构型具体设计为正三维梯形,通过钢板连接而成;所述总开关(14)、微电脑时控开关(15)、手动/自动切换按钮(16)、旋钮式温控器(17)安装在所述正三维梯形的一个斜面上,所述功率调节器插座(18-1)、第一功率调节器(19)、直热电热元件开关(20)安装在所述正三维梯形的另一个斜面上,所述档位开关(21)和电源插头(35)分别安装在所述正三维梯形的剩余两个斜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裙座(11)的底部安装有脚轮(12),所述脚轮(12)具体采用万向轮。
CN201921628015.7U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2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8015.7U CN210832166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8015.7U CN210832166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2166U true CN210832166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6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801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32166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21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3302A (zh) * 2019-09-27 2019-12-10 河北秦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CN113834363A (zh) * 2021-08-31 2021-12-2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3302A (zh) * 2019-09-27 2019-12-10 河北秦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CN110553302B (zh) * 2019-09-27 2024-06-07 河北秦桥热力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CN113834363A (zh) * 2021-08-31 2021-12-2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
CN113834363B (zh) * 2021-08-31 2023-08-0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2166U (zh)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CN101329137A (zh) 蓄热型电力烘烤箱
CN110553302B (zh) 一种蓄热、直热式暖炊多功能炉
CN201948793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1335434Y (zh) 一种节能式电炉灶
CN204635974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101664278B (zh) 一种电加热盘的制作方法
CN201401864Y (zh) 双相变超导储能电暖气
CN201668310U (zh) 微波立体烤箱
CN201450602U (zh) 一种储热保温型电加热器
CN201310957Y (zh) 高效节能电热炉
CN1566253A (zh) 高性能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CN103330473B (zh) 一种蓄热定向导流的电饭煲
CN203642268U (zh) 电磁炉热能转换盘
CN201578037U (zh) 采用陶瓷-金属高温共烧发热元件的电热水壶
CN200998023Y (zh) 多功能桌
CN201569035U (zh) 一种智能控制电陶炉盘
CN2857705Y (zh) 储热式保温容器
CN210035849U (zh) 一种即热型石墨烯膜加热及相变储能的高效电热水装置
CN203454225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灶
CN215723541U (zh) 一种相变储热墙板
CN2254706Y (zh) 储热铁板烧
CN213786750U (zh) 一种新型智能电灶
CN2136954Y (zh) 节能长寿电子取暖器
CN217161726U (zh) 蒸烤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