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1514U - 氛围灯 - Google Patents

氛围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1514U
CN210831514U CN201921581929.2U CN201921581929U CN210831514U CN 210831514 U CN210831514 U CN 210831514U CN 201921581929 U CN201921581929 U CN 201921581929U CN 210831514 U CN210831514 U CN 210831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latform
conductive
rod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19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磊
彭赛龙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onlu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onlu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onlu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onlu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19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1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1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1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氛围灯,包括发光灯条和透光灯罩。发光灯条包括具有柔性特性的导电带以及多个均电连接于导电带并均经导电带接收电能来发光的发光芯片,各发光芯片沿导电带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导电带包括相互连接并相互对折设置的第一导电段和第二导电段,第一导电段于背离第二导电段的侧面设有多个发光芯片,第二导电段于背离第一导电段的侧面设有多个发光芯片;透光灯罩由具有透光特性及散光特性的材料制成,并开设有用于收纳发光灯条的收纳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氛围灯具有较广的发光范围和较均匀的发光效果,使用性能较高。

Description

氛围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氛围灯。
背景技术
氛围灯能够用于营造舒适、合适的氛围,因而其被广泛应用于酒店、家居、艺术照明等地。然而,传统的氛围灯的灯光范围普遍较小,导致其使用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氛围灯,旨在解决现有氛围灯灯光范围较小、使用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氛围灯,包括:
发光灯条,包括具有柔性特性的导电带以及多个均电连接于所述导电带并均经所述导电带接收电能来发光的发光芯片,各所述发光芯片沿所述导电带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导电带包括相互连接并相互对折设置的第一导电段和第二导电段,所述第一导电段于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段的侧面设有多个所述发光芯片,所述第二导电段于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段的侧面设有多个所述发光芯片;
透光灯罩,由具有透光特性及散光特性的材料制成,并开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发光灯条的收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灯罩呈筒状设置且上下延伸设置,所述氛围灯还包括设于所述透光灯罩上筒口并与所述透光灯罩可拆卸连接的顶盖、设于所述透光灯罩下筒口并与所述透光灯罩可拆卸连接的底座,以及上下延伸设置且用于支撑所述发光灯条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发光灯条搭载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导电段和所述第二导电段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呈杆状设置且上下延伸设置的支撑杆、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端且用于与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的顶连接结构,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下端且用于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底连接结构,所述顶盖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顶连接结构插接配合的顶连接台,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底连接结构插接配合的底连接台。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还于其前侧面连接有两间隔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前限位条,两所述前限位条共同用于在所述发光灯条搭载于所述支撑杆上时对所述第一导电段进行限位;
所述支撑杆还于其后侧面连接有两间隔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后限位条,两所述后限位条共同用于在所述发光灯条搭载于所述支撑杆上时对所述第二导电段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顶连接结构包括用于搭载所述发光灯条的顶连接本体、连接于所述顶连接本体下侧面且向下延伸设置的顶杆插接部,以及两分别连接于所述顶连接本体的左右两侧且向上延伸设置的顶台插接部,所述支撑杆于其上侧面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顶杆插接部插接配合的顶杆插接槽,所述顶连接台于其下侧面开设有用于与两所述顶台插接部插接配合的顶台插接槽,所述发光灯条在搭载于所述顶连接本体上时位于两所述顶台插接部之间;
所述底连接结构包括底连接本体、连接于所述底连接本体上侧面且向上延伸设置的底杆插接部,以及两分别连接于所述底连接本体的左右两侧且向下延伸设置的底台插接部,所述支撑杆于其下侧面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杆插接部插接配合的底杆插接槽,所述底连接台于其上侧面开设有用于与两所述底台插接部插接配合的底台插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连接台还于所述顶台插接槽的前槽壁上连接有两间隔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前抵持条,所述顶连接台还与所述顶台插接槽的后槽壁上连接有两分别与两所述前抵持条对位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后抵持条,在两所述顶台插接部与所述顶台插接槽插接配合时,两所述前抵持条和两所述后抵持条共同用于抵持所述支撑杆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于其外周侧凸设有至少一个顶卡接结构,所述透光灯罩于其内筒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且用于与所述顶卡接结构卡接配合的顶卡接孔;
所述底座于其外周侧凸设有至少一个底卡接结构,所述透光灯罩于其内筒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且用于与所述底卡接结构卡接配合的底卡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卡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梯形设置,所述底卡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梯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氛围灯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下侧的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和所述底座的重量之和大于所述顶盖、所述透光灯罩、所述发光灯条和所述支撑件的重量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灯罩于其外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收纳腔相通设置的趣味透光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氛围灯通过具有柔性特性的导电带的设置,将第一导电段和第二导电段对折使用,并将若干发光芯片间隔设于第一导电段背离第二导电段的侧面和第二导电段背离第一导电段的侧面上,以使得该发光灯条可朝向两侧均匀发光,随后通过具有透光特性及散光特性的透光灯罩可对发光灯条所发出的光进行扩散,以营造合适的氛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氛围灯具有较广的发光范围和较均匀的发光效果,使用性能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氛围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氛围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提供的A-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2提供的B-B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顶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底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底座和发光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氛围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2209189690000041
Figure BDA000220918969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氛围灯,包括发光灯条100和透光灯罩200。
发光灯条100包括具有柔性特性的导电带110以及多个均电连接于导电带110并均经导电带110接收电能来发光的发光芯片120,各发光芯片120沿导电带110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导电带110包括相互连接并相互对折设置的第一导电段111和第二导电段112,第一导电段111于背离第二导电段112的侧面设有多个发光芯片120,第二导电段112于背离第一导电段111的侧面设有多个发光芯片12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导电带110具有柔性特定,即其硬度相对较软,能够随意弯折。本实施例通过将上述导电带110的第一导电段111和第二导电段112对折设置,以使第一导电段111上的发光芯片120与第二导电段112上的发光芯片120相背设置。基于上述设置,在发光芯片120从导电带110上获取到电能和相应的电信号时,第一导电段111上的发光芯片120可产生背离第二导电段112的光,而第二导电段112上的发光芯片120可产生背离第一导电段111的光,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该氛围灯的发光范围。补充说明的是,通过调整第一导电段111和第二导电段112的长度比,可相应调整氛围灯相对两侧所呈现的灯光效果的对比度。优选地,上述第一导电段111与上述第二导电段112的长度相等设置,如此设置,可使氛围灯的发光效果均匀化。
透光灯罩200由具有透光特性及散光特性的材料制成,并开设有用于收纳发光灯条100的收纳腔。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透光灯罩200由具有透光特性和散光特性的材料制成,当发光灯条100容纳于收纳腔内并发光时,该透光灯罩200的一部分可将将第一导电段111上的发光芯片120所发出的光沿多角度扩散出去,同时,该透光灯罩200的另一部分可将第二导电段112上的发光芯片120所发出的光沿多角度扩散出去,从而可均衡化该氛围灯的灯光范围和灯光强度,使其具有发光均匀的效果。优选地,该透光灯罩200可由但不限于由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扩散板制成,采用PP扩散板制成的透光灯罩200不仅具有高透光率,还具有良好的光源遮蔽性,能避免氛围灯出现点光源刺眼、眩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氛围灯通过具有柔性特性的导电带110的设置,将第一导电段111和第二导电段112对折使用,并将若干发光芯片120间隔设于第一导电段111背离第二导电段112的侧面和第二导电段112背离第一导电段111的侧面上,以使得该发光灯条100可朝向两侧均匀发光,随后通过具有透光特性及散光特性的透光灯罩200可对发光灯条100所发出的光进行扩散,以营造合适的氛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氛围灯具有较广的发光范围和较均匀的发光效果,使用性能较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氛围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可相应降低其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氛围灯还可通过发光控制器800对发光芯片120进行控制,以使其能够产生静态变化和动态变化,从而可使氛围灯具有较高的实用效果。
补充说明的是,发光控制器800还连接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器插接配合的发光连接器810,通过该发光连接器810可实现与外部电源的稳定连接,并使电流经第一导电段111和第二导电段112分别流入各个发光芯片120内,从而为该氛围灯提供所需电能。
请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透光灯罩200呈筒状设置且上下延伸设置,氛围灯还包括设于透光灯罩200上筒口并与透光灯罩200可拆卸连接的顶盖300、设于透光灯罩200下筒口并与透光灯罩200可拆卸连接的底座400,以及上下延伸设置且用于支撑发光灯条100的支撑件500,支撑件500的上端与顶盖300可拆卸连接,支撑件500的下端与底座400可拆卸连接,发光灯条100搭载于支撑件500上,且第一导电段111和第二导电段112位于支撑件500的前后两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透光灯罩200呈筒状设置,通过调整该透光灯罩200于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可扩大其光扩散范围,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该氛围灯的发光范围。优选地,将该透光灯罩200呈圆筒状设置,以均衡、平衡化其光扩散效果。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顶盖300可用于封闭透光灯罩200的上筒口,而底座400不仅可用于封闭透光灯罩200的下筒口,还能对透光灯罩200、顶盖300及设于收纳腔内的物件进行支撑。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支撑件500的上端与顶盖300连接,支撑件500的下端与底座400连接,可使支撑件500立设于顶盖300和底座400之间,且维持相对固定,基于支撑件500的设置,在发光灯条100搭载于支撑件500上时,支撑件500能够对发光灯条100形成稳定的支撑作用,且使发光灯条100维持相对固定,从而使得发光灯条100和透光灯罩200相对并行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保障透光灯罩200的实际利用率,即,在发光灯条100发光时,发光灯条100所发射的光将沿水平的光路发射至透光灯罩200上,随后透光灯罩200可将发光灯条100所发出的光全数扩散出去,从而可扩大氛围灯的发光范围。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导电段111和第二导电段112分别设于支撑件500的前侧和后侧,可使得在发光灯条100发光时,透光灯罩200的前半部分可将第一导电段111所发射的光扩散至氛围灯前侧,而透光灯罩200的后半部分则可将第二导电段112所发射的光扩散至氛围灯后侧,从而可均衡化氛围灯的灯光范围和灯光强度,使其具有发光均匀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氛围灯先通过将透光灯罩200呈上下延伸的圆筒状设置,再将上下延伸的支撑件500立于顶盖300和底座400之间,随后通过将用于发光的发光灯条100搭载于支撑件500上,并将其第一导电段111和第二导电段112分设于支撑件500相对两侧,即可使发光灯条100所发出的光能通过整个透光灯罩200照射出来,以营造氛围。而通过调整整个透光灯罩200和发光灯条100于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即可相应调整氛围灯的发光范围。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氛围灯的发光范围广且发光均匀,从而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2、5、7,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00包括呈杆状设置且上下延伸设置的支撑杆510、连接于支撑杆510上端且用于与顶盖300可拆卸连接的顶连接结构520,以及连接于支撑杆510下端且用于与底座400可拆卸连接的底连接结构530,请一并参阅图6、8,顶盖300上设有用于与顶连接结构520插接配合的顶连接台310,底座400上设有用于与底连接结构530插接配合的底连接台410。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呈杆状设置的支撑杆510的设置,可利于保障支撑杆510于上下方向上的直线度,从而利于保障支撑杆510和透光灯罩200的平行度,从而利于保障搭载于支撑杆510上的发光灯条100和透光灯罩200的平行度,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氛围灯的发光范围和发光均匀度进行保障。而通过顶连接结构520与顶连接台310插接配合,并通过底连接结构530与底连接台410插接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氛围灯的装卸便利性,并能够对支撑件500和顶盖300及底座400的连接稳定性进行保障,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氛围灯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1-2、4,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510还于其前侧面连接有两间隔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前限位条511,两前限位条511共同用于在发光灯条100搭载于支撑杆510上时对第一导电段111进行限位;支撑杆510还于其后侧面连接有两间隔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后限位条512,两后限位条512共同用于在发光灯条100搭载于支撑杆510上时对第二导电段112进行限位。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两前限位条511的设置,可将第一导电段111尽数限位于两前限位条511之间,从而可使第一导电段111与支撑杆510的前侧面相贴设置,从而能够进一步保障第一导电段111与透光灯罩200的平行度,从而可进一步优化氛围灯的发光范围和发光均匀度,并进一步提高氛围灯的使用性能。同理,通过两后限位条512的设置,可将第二导电段112尽数限位于两后限位条512之间,从而可使第二导电段112与支撑杆510的后侧面相贴设置,从而能够进一步保障第二导电段112与透光灯罩200的平行度,从而可进一步优化氛围灯的发光范围和发光均匀度,并进一步提高氛围灯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2、5、7,在本实施例中,顶连接结构520包括用于搭载发光灯条100的顶连接本体521、连接于顶连接本体521下侧面且向下延伸设置的顶杆插接部522,以及两分别连接于顶连接本体521的左右两侧且向上延伸设置的顶台插接部523,支撑杆510于其上侧面开设有用于与顶杆插接部522插接配合的顶杆插接槽513,请一并参阅图6,顶连接台310于其下侧面开设有用于与两顶台插接部523插接配合的顶台插接槽311,发光灯条100在搭载于顶连接本体521上时位于两顶台插接部523之间。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顶杆插接部522与顶杆插接槽513插接配合,不仅可于顶连接结构520和支撑杆510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连接关系,还可对支撑杆510的直线度进行保障,并避免支撑杆510因连接强度大于结构强度出现弯曲变形现象。而通过两顶台插接部523一并和顶台插接槽311插接配合,则可在顶连接结构520和顶盖300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连接关系,从而可实现支撑杆510和顶盖300的稳定连接,并具有装卸方便、利于后期维护的优点。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光灯条100搭载于顶连接本体521上时,其还可通过两顶台插接部523对发光灯条100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以限制发光灯条100从支撑件500上掉落,从而可进一步保障氛围灯的使用性能。
补充说明的是,优选地,在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支撑杆510上端更易于出现弯曲现象,因而,本实施例还将顶连接本体521和顶台插接部523于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支撑杆510于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等设置,基于该设置,再结合顶台插接槽311与顶台插接部523插接配合的设置,能够在支撑杆510和顶盖300建立起稳定的连接关系后,通过顶台插接槽311的前槽壁和后槽壁的支撑杆51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进行抵持,以进一步维持支撑杆510的相对固定状态,并进一步保障支撑杆510的直线度,以保障氛围灯的发光效果。
底连接结构530包括底连接本体531、连接于底连接本体531上侧面且向上延伸设置的底杆插接部532,以及两分别连接于底连接本体531的左右两侧且向下延伸设置的底台插接部533,支撑杆510于其下侧面开设有用于与底杆插接部532插接配合的底杆插接槽,请一并参阅图8,底连接台410于其上侧面开设有用于与两底台插接部533插接配合的底台插接槽411。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底杆插接部532与底杆插接槽插接配合,不仅可于底连接结构530和支撑杆510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连接关系,还可对支撑杆510的直线度进行保障,并避免支撑杆510因连接强度大于结构强度出现弯曲变形现象。而通过两底台插接部533一并和底台插接槽411插接配合,则可在底连接结构530和底座400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连接关系,从而可实现支撑杆510和底座400的稳定连接,并具有装卸方便、利于后期维护的优点。
请参阅图1-2、6,在本实施例中,顶连接台310还于顶台插接槽311的前槽壁上连接有两间隔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前抵持条312,顶连接台310还与顶台插接槽311的后槽壁上连接有两分别与两前抵持条312对位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后抵持条313,在两顶台插接部523与顶台插接槽311插接配合时,两前抵持条312和两后抵持条313共同用于抵持支撑杆51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重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支撑杆510上端更易于出现弯曲现象,因而本实施例通过两前抵持条312和两后抵持条313的设置,可在两顶台插接部523一并与顶台插接槽311插接配合以建立支撑杆510和顶盖300的连接关系时,共同对支撑件50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进行抵持,结合顶台插接槽311的前槽壁和后槽壁对支撑件500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抵持效果,可对支撑件500起到全面的支撑和护持作用,从而可进一步维持支撑杆510的相对固定状态,并进一步保障支撑杆510的直线度,以进一步优化氛围灯的发光范围和发光均匀度,以进一步提高氛围灯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2、6、8,在本实施例中,顶盖300于其外周侧凸设有至少一个顶卡接结构320,透光灯罩200于其内筒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且用于与顶卡接结构320卡接配合的顶卡接孔201;底座400于其外周侧凸设有至少一个底卡接结构420,透光灯罩200于其内筒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且用于与底卡接结构420卡接配合的底卡接孔20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顶卡接结构320与顶卡接孔201卡接配合,不仅可于顶盖300和透光灯罩200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连接关系,以利于该氛围灯产品化,还可对其装卸便利性进行保障,以保障其后期维护效果。同理,通过底卡接结构420与底卡接孔202卡接配合,不仅可于底座400和透光灯罩200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连接关系,以利于该氛围灯产品化,还可对其装卸便利性进行保障,以保障其后期维护效果。
请参阅图2、6、8,在本实施例中,顶卡接结构320的截面形状呈梯形设置,底卡接结构420的截面形状呈梯形设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将顶卡接结构320的截面形状呈梯形设置,并将顶卡接结构320的尖端背离顶盖300设置,如此设置,可在保障顶卡接结构320的结构强度及其与顶盖300的连接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顶卡接结构320与顶卡接孔201的装卸便利性。同理,将底卡接结构420的截面形状呈梯形设置,并将底卡接结构420的尖端背离底座400设置,如此设置,可在保障底卡接结构420的结构强度及其与底座400的连接强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底卡接结构420与底卡接孔202的装卸便利性。
请参阅图1-2,在本实施例中,氛围灯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底座400下侧的配重件600,配重件600和底座400的重量之和大于顶盖300、透光灯罩200、发光灯条100和支撑件500的重量之和。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配重件600的设置,可使得配重件600和底座400的重量之和大于顶盖300、透光灯罩200和发光组件的重量之和,从而可提高氛围灯的底部稳定性,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易因为风或较小的外力等出现倾倒现象。
请参阅图1-2,在本实施例中,氛围灯还包括贴设于底座400下侧面且用于防滑的防滑垫70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防滑垫700的设置,可增大氛围灯与地面的接触摩擦力,从而可提高该氛围灯的稳定性,提高了该氛围灯的使用性能。优选地,该防滑垫700可为但不限于为绒布防滑垫7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氛围灯通过具有柔性特性的导电带110的设置,将第一导电段111和第二导电段112对折使用,并将若干发光芯片120间隔设于第一导电段111背离第二导电段112的侧面和第二导电段112背离第一导电段111的侧面上,以使得该发光灯条100可朝向两侧均匀发光,随后通过具有透光特性及散光特性的透光灯罩200可对发光灯条100所发出的光进行扩散,以营造合适的氛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氛围灯具有较广的发光范围和较均匀的发光效果,使用性能较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请参阅图9,在本实施例中,透光灯罩200于其外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收纳腔相通设置的趣味透光孔20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趣味透光孔203的形状可呈但不限于呈菱形、圆形、方形等形状,通过趣味透光孔203的设置,可在发光灯条100发光时,使得经趣味透光孔203所散出的光的明亮度大于经透光灯罩200其他地方扩散出的光的明亮度,从而可呈现更为趣味、更有活跃氛围的灯光效果,从而可进一步优化氛围灯的灯光效果,从而可扩大其使用场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灯条,包括具有柔性特性的导电带以及多个均电连接于所述导电带并均经所述导电带接收电能来发光的发光芯片,各所述发光芯片沿所述导电带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导电带包括相互连接并相互对折设置的第一导电段和第二导电段,所述第一导电段于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段的侧面设有多个所述发光芯片,所述第二导电段于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段的侧面设有多个所述发光芯片;
透光灯罩,由具有透光特性及散光特性的材料制成,并开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发光灯条的收纳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灯罩呈筒状设置且上下延伸设置,所述氛围灯还包括设于所述透光灯罩上筒口并与所述透光灯罩可拆卸连接的顶盖、设于所述透光灯罩下筒口并与所述透光灯罩可拆卸连接的底座,以及上下延伸设置且用于支撑所述发光灯条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发光灯条搭载于所述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导电段和所述第二导电段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前后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呈杆状设置且上下延伸设置的支撑杆、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端且用于与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的顶连接结构,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下端且用于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底连接结构,所述顶盖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顶连接结构插接配合的顶连接台,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底连接结构插接配合的底连接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还于其前侧面连接有两间隔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前限位条,两所述前限位条共同用于在所述发光灯条搭载于所述支撑杆上时对所述第一导电段进行限位;
所述支撑杆还于其后侧面连接有两间隔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后限位条,两所述后限位条共同用于在所述发光灯条搭载于所述支撑杆上时对所述第二导电段进行限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连接结构包括用于搭载所述发光灯条的顶连接本体、连接于所述顶连接本体下侧面且向下延伸设置的顶杆插接部,以及两分别连接于所述顶连接本体的左右两侧且向上延伸设置的顶台插接部,所述支撑杆于其上侧面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顶杆插接部插接配合的顶杆插接槽,所述顶连接台于其下侧面开设有用于与两所述顶台插接部插接配合的顶台插接槽,所述发光灯条在搭载于所述顶连接本体上时位于两所述顶台插接部之间;
所述底连接结构包括底连接本体、连接于所述底连接本体上侧面且向上延伸设置的底杆插接部,以及两分别连接于所述底连接本体的左右两侧且向下延伸设置的底台插接部,所述支撑杆于其下侧面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杆插接部插接配合的底杆插接槽,所述底连接台于其上侧面开设有用于与两所述底台插接部插接配合的底台插接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连接台还于所述顶台插接槽的前槽壁上连接有两间隔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前抵持条,所述顶连接台还与所述顶台插接槽的后槽壁上连接有两分别与两所述前抵持条对位设置且均上下延伸设置的后抵持条,在两所述顶台插接部与所述顶台插接槽插接配合时,两所述前抵持条和两所述后抵持条共同用于抵持所述支撑杆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于其外周侧凸设有至少一个顶卡接结构,所述透光灯罩于其内筒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且用于与所述顶卡接结构卡接配合的顶卡接孔;
所述底座于其外周侧凸设有至少一个底卡接结构,所述透光灯罩于其内筒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且用于与所述底卡接结构卡接配合的底卡接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卡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梯形设置,所述底卡接结构的截面形状呈梯形设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灯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下侧的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和所述底座的重量之和大于所述顶盖、所述透光灯罩、所述发光灯条和所述支撑件的重量之和。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灯罩于其外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收纳腔相通设置的趣味透光孔。
CN201921581929.2U 2019-09-20 2019-09-20 氛围灯 Active CN210831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1929.2U CN210831514U (zh) 2019-09-20 2019-09-20 氛围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1929.2U CN210831514U (zh) 2019-09-20 2019-09-20 氛围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1514U true CN210831514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4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1929.2U Active CN210831514U (zh) 2019-09-20 2019-09-20 氛围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15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065A (zh) * 2021-04-29 2021-07-30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双层结构氛围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065A (zh) * 2021-04-29 2021-07-30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双层结构氛围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6847B2 (en) LED lighting assembly
JP3157497U (ja) 直管形led蛍光灯のダクトレールへの取付装置
CN210831514U (zh) 氛围灯
KR101147292B1 (ko) 평판형 엘이디 등기구 조립체
CN204005457U (zh) 一种led条形灯
CN201434255Y (zh) 一种led灯泡及其灯罩
CN103322459A (zh) Led灯泡
CN202708679U (zh) 发光二极管灯管
JP2016197512A (ja) Led照明器具
CN212361837U (zh) 线条灯
CN212960985U (zh) 可调功率的灯管
CN104848097B (zh) 一种led面板灯
CN215411644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02152941U (zh) Led灯泡结构
CN209042193U (zh) 一种直下式面板灯
CN106704837B (zh) 可自由拼接的插拔式led灯模组
CN216480527U (zh) 一种水晶壁灯
CN214222932U (zh) 一种触摸控制照明灯
CN214745113U (zh) Led线条灯
CN214038282U (zh) Led线性灯连接固定装置
CN211625037U (zh) 一种灯
CN219082861U (zh) 一种led吸顶灯
CN210443167U (zh) 一种用于工控仪表led显示屏的背光源
CN215674868U (zh) 一种台灯
CN210035115U (zh) 一种新型高效发光led球泡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