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9446U - 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29446U CN210829446U CN201921650064.0U CN201921650064U CN210829446U CN 210829446 U CN210829446 U CN 210829446U CN 201921650064 U CN201921650064 U CN 201921650064U CN 210829446 U CN210829446 U CN 2108294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or
- fixed
- doc
- wiring harness
- sc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包括顺序相接的DOC氧化催化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尿素混合器与SCR催化还原器,在DOC氧化催化器的前端固定有进气管,在尿素混合器上安装有尿素喷嘴,在SCR催化还原器的后端部固定有排气管;在DOC氧化催化器的前端部固定有DOC上游NOX传感探头与DOC上游排温传感探头,在DOC氧化催化器上固定有双头线束接插件,在DOC上游排温传感探头上连接有呈架空设置的第一线束,在双头线束接插件的一端插接有线束汇总接插件。本实用新型将所有的第一线束汇总后接入线束汇总接插件,线束汇总接插件与双头线束接插件相插接,实现了即插即用,线束布置简单,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柴油机后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背景技术
国五后处理总成装置只集成了排温传感器座、氮氧传感器座、尿素喷嘴等,其对应的传感器及其附件、线束等需要主机厂自行安装,主机厂装配时会出现误装,导致DPF无法正常再生,尿素无法正常喷射等现象,而且存在传感器的线束布置混乱导致失效等问题。国六阶段后处理系统使得整车线束布置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节省国六后处理总成线束的布置空间、实现线束布置的集成化、模块化,提高装配效率并保证生产的一致性的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包括顺序相接的DOC氧化催化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尿素混合器与SCR催化还原器,在DOC氧化催化器的前端固定有进气管,在尿素混合器上安装有尿素喷嘴,在SCR催化还原器的后端部固定有排气管;
在DOC氧化催化器的前端部固定有DOC上游NOX传感探头与DOC上游排温传感探头,在DOC氧化催化器上固定有双头线束接插件,在DOC上游排温传感探头上连接有呈架空设置的第一线束,在双头线束接插件的一端插接有线束汇总接插件;
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的前端部固定有DPF上游排温传感探头,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上固定有压差传感器与DOC上游NOX传感器,在DPF上游排温传感探头上安装有第二线束,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的前端部固定有压差传感前探头,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的后端部固定有压差传感后探头,压差传感前探头与压差传感器之间以及压差传感后探头与压差传感器通过第二线束相连,在压差传感器上安装有第一线束,DOC上游NOX传感器与DOC上游NOX传感探头通过第二线束相连,DOC上游NOX传感器上安装有第一线束;
在尿素喷嘴上安装有第一线束;
在SCR催化还原器上固定有SCR下游NOX传感器与PM传感器,在SCR催化还原器的后端部的排气管上固定有SCR下游NOX传感探头与PM传感探头,SCR下游NOX传感器与SCR下游NOX传感探头通过第二线束相连,在SCR下游NOX传感器上安装有第一线束,PM传感器与PM传感探头之间通过第二线束相连,在PM传感器上安装有第一线束,在SCR催化还原器的前端部固定有SCR上游排温传感探头,在SCR上游排温传感探头上连接有第一线束,在SCR催化还原器的后端部有SCR下游排温传感探头,在SCR下游排温传感探头上连接有第一线束;
所有第一线束与第二线束均呈架空设置,且所有第一线束汇总后接入线束汇总接插件。
在所述DOC氧化催化器上固定有线束接插件固定支架,在线束接插件固定支架上固定有双头线束接插件。
在所述DPF柴油颗粒过滤器上固定有压差传感器支架,在压差传感器支架上固定有压差传感器。
在所述DPF柴油颗粒过滤器上固定有DOC上游NOX传感器支架,在DOC上游NOX传感器支架上固定有DOC上游NOX传感器。
在所述SCR催化还原器上固定有传感器集成支架,在传感器集成支架上固定有SCR下游NOX传感器与PM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高集成度的一体式总成线束安装设计,将SCR下游NOX传感器与PM传感器集成在传感器集成支架上,集成度高,安装方便,保证了国六后处理系统标定的准确性及一致性;
(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DOC氧化催化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尿素混合器与SCR催化还原器的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通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将所有的第一线束汇总后接入线束汇总接插件,线束汇总接插件与双头线束接插件相插接,实现了即插即用,线束布置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包括顺序相接的DOC氧化催化器1、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尿素混合器3与SCR催化还原器4,在DOC氧化催化器1的前端固定有进气管,在尿素混合器3上安装有尿素喷嘴12,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后端部固定有排气管;
在DOC氧化催化器1的前端部固定有DOC上游NOX传感探头71与DOC上游排温传感探头81,在DOC氧化催化器1上固定有双头线束接插件91,在DOC上游排温传感探头81上连接有呈架空设置的第一线束19,在双头线束接插件91的一端插接有线束汇总接插件92;
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的前端部固定有DPF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0,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上固定有压差传感器110与DOC上游NOX传感器72,在DPF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0上安装有第二线束20,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的前端部固定有压差传感前探头111,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的后端部固定有压差传感后探头112,压差传感前探头111与压差传感器110之间以及压差传感后探头112与压差传感器110通过第二线束20相连,在压差传感器110上安装有第一线束19,DOC上游NOX传感器72与DOC上游NOX传感探头71通过第二线束20相连,DOC上游NOX传感器72上安装有第一线束19;
在尿素喷嘴12上安装有第一线束19;
在SCR催化还原器4上固定有SCR下游NOX传感器151与PM传感器161,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后端部的排气管上固定有SCR下游NOX传感探头152与PM传感探头162,SCR下游NOX传感器151与SCR下游NOX传感探头152通过第二线束20相连,在SCR下游NOX传感器151上安装有第一线束19,PM传感器161与PM传感探头162之间通过第二线束20相连,在PM传感器161上安装有第一线束19,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前端部固定有SCR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3,在SCR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3上连接有第一线束19,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后端部有SCR下游排温传感探头14,在SCR下游排温传感探头14上连接有第一线束19;
所有第一线束19与第二线束20均呈架空设置,且所有第一线束19汇总后接入线束汇总接插件92。
在所述DOC氧化催化器1上固定有线束接插件固定支架9,在线束接插件固定支架9上固定有双头线束接插件91。
在所述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上固定有压差传感器支架11,在压差传感器支架11上固定有压差传感器110。
在所述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上固定有DOC上游NOX传感器支架70,在DOC上游NOX传感器支架70上固定有DOC上游NOX传感器72。
在所述SCR催化还原器4上固定有传感器集成支架18,在传感器集成支架18上固定有SCR下游NOX传感器151与PM传感器16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节省国六后处理总成线束的布置空间,将各传感器的过渡线束(即第一线束19)汇总到一根线束总线上,实现线束布置的集成化、模块化,提高装配效率,保证生产的一致性。
使用时,汽车废气依次流向DOC氧化催化器1、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尿素混合器3与SCR催化还原器4。
在DOC氧化催化器1的前端设有DOC上游排温传感探头81;
为了测量排气温度,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的前端设有DPF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0;为了测量再生温度,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SCR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3和SCR下游排温传感探头14;将DOC上游NOX传感探头71设置在DOC氧化催化器1的前端部,将SCR下游NOX传感探头152设置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后端部的排气管上,可以有效地检测后处理前后的氮氧化物浓度。
将PM传感探头162布置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后端部的排气管上,可以有效地检测PM含量。在DOC氧化催化器1、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尿素混合器3与SCR催化还原器4均固定有卡扣支架6,在每个卡扣支架6上均固定有一个线束固定卡扣5,便于后期通过线束固定卡扣5和螺栓将所有第一线束19和第二线束20固定在特定位置,保证了装配的一致性。
将DOC上游NOX传感探头71、DOC上游排温传感探头81、DPF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0、SCR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3、SCR下游排温传感探头14、SCR下游NOX传感探头152与PM传感探头162根据标签安装好,将DOC上游NOX传感器72固定在DOC上游NOX传感器支架70上,将SCR下游NOX传感器151与PM传感器161安装在传感器集成支架18上,通过传感器集成支架18可以让结构更加紧凑,线束走向更加简单,安装更加方便;每个传感探头上的第二线束20均通过固定在卡扣支架6上的线束固定卡扣5进行约束并架空布置,使线束更加整齐,走向清晰,第一线束19汇总后接入线束汇总接插件92,线束汇总接插件92与安装在线束接插件固定支架9上的双头线束接插件91插接。
Claims (5)
1.一种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包括顺序相接的DOC氧化催化器(1)、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尿素混合器(3)与SCR催化还原器(4),在DOC氧化催化器(1)的前端固定有进气管,在尿素混合器(3)上安装有尿素喷嘴(12),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后端部固定有排气管;
其特征是:在DOC氧化催化器(1)的前端部固定有DOC上游NOX传感探头(71)与DOC上游排温传感探头(81),在DOC氧化催化器(1)上固定有双头线束接插件(91),在DOC上游排温传感探头(81)上连接有呈架空设置的第一线束(19),在双头线束接插件(91)的一端插接有线束汇总接插件(92);
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的前端部固定有DPF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0),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上固定有压差传感器(110)与DOC上游NOX传感器(72),在DPF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0)上安装有第二线束(20),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的前端部固定有压差传感前探头(111),在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的后端部固定有压差传感后探头(112),压差传感前探头(111)与压差传感器(110)之间以及压差传感后探头(112)与压差传感器(110)通过第二线束(20)相连,在压差传感器(110)上安装有第一线束(19),DOC上游NOX传感器(72)与DOC上游NOX传感探头(71)通过第二线束(20)相连,DOC上游NOX传感器(72)上安装有第一线束(19);
在尿素喷嘴(12)上安装有第一线束(19);
在SCR催化还原器(4)上固定有SCR下游NOX传感器(151)与PM传感器(161),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后端部的排气管上固定有SCR下游NOX传感探头(152)与PM传感探头(162),SCR下游NOX传感器(151)与SCR下游NOX传感探头(152)通过第二线束(20)相连,在SCR下游NOX传感器(151)上安装有第一线束(19),PM传感器(161)与PM传感探头(162)之间通过第二线束(20)相连,在PM传感器(161)上安装有第一线束(19),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前端部固定有SCR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3),在SCR上游排温传感探头(13)上连接有第一线束(19),在SCR催化还原器(4)的后端部有SCR下游排温传感探头(14),在SCR下游排温传感探头(14)上连接有第一线束(19);
所有第一线束(19)与第二线束(20)均呈架空设置,且所有第一线束(19)汇总后接入线束汇总接插件(9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DOC氧化催化器(1)上固定有线束接插件固定支架(9),在线束接插件固定支架(9)上固定有双头线束接插件(9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上固定有压差传感器支架(11),在压差传感器支架(11)上固定有压差传感器(1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DPF柴油颗粒过滤器(2)上固定有DOC上游NOX传感器支架(70),在DOC上游NOX传感器支架(70)上固定有DOC上游NOX传感器(7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SCR催化还原器(4)上固定有传感器集成支架(18),在传感器集成支架(18)上固定有SCR下游NOX传感器(151)与PM传感器(16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50064.0U CN210829446U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50064.0U CN210829446U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29446U true CN210829446U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254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50064.0U Active CN210829446U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2944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8591A (zh) * | 2019-09-29 | 2019-12-17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
CN115075926A (zh) * | 2022-05-11 | 2022-09-20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后处理的故障检测装置、方法、柴油机 |
-
2019
- 2019-09-29 CN CN201921650064.0U patent/CN2108294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78591A (zh) * | 2019-09-29 | 2019-12-17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
CN110578591B (zh) * | 2019-09-29 | 2024-05-28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
CN115075926A (zh) * | 2022-05-11 | 2022-09-20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后处理的故障检测装置、方法、柴油机 |
CN115075926B (zh) * | 2022-05-11 | 2024-03-19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后处理的故障检测装置、方法、柴油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78591A (zh) | 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 |
CN102400749B (zh) | 排气后处理系统及操作方法 | |
CN210829446U (zh) | 用于发动机后处理的总成集成线束装置 | |
KR101875228B1 (ko) | Urea-scr 시스템 장치 및 제어방법 | |
EP2568140B1 (en) |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device | |
CN105402007A (zh) | 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 | |
CN111749773B (zh) | 非道路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控制系统 | |
CN102733911A (zh) | 用于内燃机的排气处理系统 | |
CN212296579U (zh) | 柔性混合器及包括其的双盒封装模块系统 | |
CN210948856U (zh) | 一种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堵塞监测装置 | |
CN112127975A (zh) | 一种混合动力柴油机排放控制的催化方法及装置 | |
CN212177261U (zh) | 一种国六柴油发动机紧耦合后处理器 | |
CN214273775U (zh) | 非道路国四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总成装置 | |
CN214304012U (zh) | 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装置和车辆 | |
WO202102631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species and scr catalyst nox storage for scr-related controls and diagnostics | |
CN214384166U (zh) | 非道路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系统 | |
CN217029070U (zh) | 一种紧耦合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系统 | |
CN112780394A (zh) | 非道路国四柴油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总成装置 | |
CN111156068B (zh) | 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及车辆 | |
CN213235171U (zh) | 工程机械发动机及其尾气烟度处理装置 | |
CN108868983B (zh) | 一种集成式scr总成 | |
CN208153103U (zh) | 一种doc-dpf-scr总成装置 | |
CN219492369U (zh) | 一种天然气紧耦合后处理装置 | |
CN113250788A (zh) | 一种用于在用车的尾气双降处理系统 | |
CN112523850A (zh) | 车辆后处理系统的可视化诊断方法、系统及诊断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