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6575U - 一种新型送纱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送纱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26575U CN210826575U CN201921758367.4U CN201921758367U CN210826575U CN 210826575 U CN210826575 U CN 210826575U CN 201921758367 U CN201921758367 U CN 201921758367U CN 210826575 U CN210826575 U CN 2108265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roller
- yarn
- yarn guide
- motor
- bear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新型送纱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导纱辊和防结杆,所述导纱辊一侧设有过纱杆,所述导纱辊远离所述箱体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纱辊、防结杆和过纱杆连接固定;所述导纱辊为中空筒体结构,内部设有辊轴,所述辊轴两侧通过轴承及轴承座与所述导纱辊连接,所述辊轴上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有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上设有风叶,所述箱体、轴承座和连接板均上设有通风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送纱器,有助于解决现有结构体积大,运行中出现精度不足和发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送纱器。
背景技术
电脑横机送纱器安装在电脑横机上,用于将电脑横机机架顶部挑线盘上引出的纱线送至针织横机,这种送纱器一般由驱动电机、传动箱、送纱辊及过纱杆等结构组成。
目前,市场上电脑横机送纱器大多数采用驱动电机固定在传动箱一侧,另一侧装设导纱辊,通过传动箱内的传动皮带等传动件进行多个导纱辊的同步传动连接,这种结构体积较大,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出现皮带松动影响设备的运作精度,启停速度受到约束,另一方面,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由于纱线与导纱辊表面发生摩擦会出现发热现象,会对纱线的品质及设备的运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送纱器,有助于解决现有结构体积大,长时间运行出现精度不足和发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送纱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导纱辊和防结杆,所述导纱辊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纱辊和第二导纱辊,所述第二导纱辊一侧设有过纱杆,所述过纱杆上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过纱孔,所述导纱辊远离所述箱体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纱辊、防结杆和过纱杆连接固定;
所述导纱辊为中空筒体结构,中心轴线上设有辊轴,所述辊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辊轴与所述导纱辊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辊轴两侧通过轴承及轴承座与所述导纱辊连接,所述辊轴上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有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上设有风叶,所述箱体、轴承座和连接板均上设有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动子和定位套,所述定子与所述辊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子设于所述定子外侧,所述定位套套设于所述动子外侧用来限制所述动子的轴向位移,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导纱辊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外侧面设有用来装设所述轴承和所述电机的第一座槽,所述第一轴承座上绕着所述第一座槽圆周外侧中心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孔,所述电机端盖与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外侧面贴合固定连接,所述风叶为若干个呈中心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轴承座靠近所述连接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侧面设有用来装设所述轴承的第二座槽,所述第二轴承座上绕着所述第二座槽圆周外侧中心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箱体远离所述导纱辊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纱辊的安装位置对齐设置;所述盖板上还设有供电线穿过的接线口。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孔对齐设置,所述出风口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防结杆包括第一防结杆和第二防结杆,所述第一防结杆平行设于所述第一导纱辊一侧,所述第二防结杆平行设于所述第二导纱辊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结杆为无槽防结杆,所述第二防结杆为有槽防结杆。
优选地,所述过纱杆的数量为两个,上下对齐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纱辊一侧。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外转子电机。
有益效果
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流无刷外转子电机装设在导纱辊内部的结构设计,大大减小了体积,使得机构更加紧凑,且启停响应速度快;本实用新型的导纱辊采用中空结构,重量减轻,减少电机的运行负载,运行动作更加灵活轻便;本实用新型配合新型电机安装结构还在电机端盖上设计风叶,配合通风孔使用,使得导纱辊在转动过程中内部空气流动,起到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纱辊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纱辊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
1-箱体;11-盖板;12-安装座;13-进风口;14-接线口;2-导纱辊; 21-第一导纱辊;22-第二导纱辊;23-辊轴;231-连接孔;24-空腔;3- 防结杆;31-第一防结杆;32-第二防结杆;4-过纱杆;41-过纱孔;5-连接板;51-出风口;52-紧固件;6-电机;61-定子;62-动子;63-定位套; 7-轴承;8-轴承座;81-第一轴承座;811-第一座槽;812-第一通风孔;82-第二轴承座;821-第二座槽;822-第二通风孔;9-电机端盖;91-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参见图1至图4,一种新型送纱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导纱辊2和防结杆3,所述导纱辊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纱辊21和第二导纱辊22,所述第二导纱辊22一侧设有过纱杆4,所述过纱杆4一端固定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过纱杆4上排列设置有若干个供纱线穿过的过纱孔4,所述过纱孔4可装设导纱瓷眼,所述导纱辊2远离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与所述导纱辊2、防结杆3和过纱杆4连接固定,起到定位并加固结构强度作用。
所述导纱辊2为中空筒体结构,中心轴线上设有辊轴23,所述辊轴23 两端设有连接孔231,所述连接孔231为螺纹孔结构,通过所述连接孔231 所述辊轴23一端固定装设在所述箱体1上,另一端通过紧固件52与所述连接板5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52为滚花螺钉,所述辊轴23与所述导纱辊2之间形成空腔24,相较于传统实心结构,所述导纱辊2更加轻便,减轻了所述电机6的运行负载,能够提高使用寿命,所述辊轴23两侧通过轴承7及轴承座8与所述导纱辊2连接,所述辊轴23上装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为外转子电机,所述电机6一侧设有电机端盖9,所述电机端盖9 上设有风叶91,所述箱体1、轴承座8和连接板5均上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6包括定子61、动子62和定位套63,所述定子 61与所述辊轴23固定连接,所述动子62设于所述定子61外侧,所述定位套63套设于所述动子62外侧用来限制所述动子62的轴向位移,所述定位套63与所述导纱辊2固定连接,当所述动子62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导纱辊2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8包括第一轴承座81和第二轴承座82,所述第一轴承座81外侧面设有用来装设所述轴承7和所述电机6的第一座槽 811,所述第一轴承座81上绕着所述第一座槽811圆周外侧中心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孔812,所述第一通风孔812为直圆孔结构,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座81,所述电机端盖9与所述第一轴承座81的外侧面贴合固定连接,所述风叶91为若干个呈中心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风孔812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轴承座82靠近所述连接板5一侧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82 侧面设有用来装设所述轴承7的第二座槽821,所述第二轴承座82上绕着所述第二座槽821圆周外侧中心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孔822,所述第二通风孔822为直条槽型孔结构,贯穿所述第二轴承座8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风孔822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风孔812的尺寸,且与所述第一通风孔812对应设置,使得气流能够顺畅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远离所述导纱辊2一侧设有盖板11,所述盖板 11上开设有进风口13,所述进风口13与所述导纱辊2的安装位置对齐设置,当所述电机6转动后,能够从所述进风口13处引入气流,所述进风口 13上可装设防尘网,用来防止空气中的飞絮和粉尘进入所述导纱辊2内部造成堵塞;所述盖板11上还设有供电线穿过的接线口14,方便接线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用来与电脑横机连接固定的安装座12。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5上设有出风口51,所述出风口51与所述第二通风孔822对齐设置所述出风口51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二通风孔822 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防结杆3包括第一防结杆31和第二防结杆32,所述第一防结杆31平行设于所述第一导纱辊21一侧,所述第二防结杆32平行设于所述第二导纱辊22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结杆31为无槽防结杆,所述第二防结杆32为有槽防结杆,所述第二防结杆32上的槽位于所述过纱孔41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纱杆4的数量为两个,上下对齐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纱辊22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6为直流无刷外转子电机。
工作原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的送纱器装设在电脑横机上,所述辊轴23固定于所述箱体1上保持静止,所述电机6的动子62 带动所述导纱辊2转动,此时,所述电机端盖9上的风叶91随其转动,搅动周围的空气形成气流,将所述进风口13外侧的空气引入,先后经过所述进风口13和所述第一通风孔812后进入所述导纱辊2内部的所述空腔24,而后经所述第二通风孔822和所述出风口51排出,实现所述导纱辊2在转动的同时,有气流穿过内部,能够及时带走纱线与所述导纱辊2表面发生摩擦产生的热量,减少发热带来的影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送纱器,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导纱辊和防结杆,所述导纱辊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纱辊和第二导纱辊,所述第二导纱辊一侧设有过纱杆,所述过纱杆上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过纱孔,所述导纱辊远离所述箱体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纱辊、防结杆和过纱杆连接固定;
所述导纱辊为中空筒体结构,中心轴线上设有辊轴,所述辊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辊轴与所述导纱辊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辊轴两侧通过轴承及轴承座与所述导纱辊连接,所述辊轴上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有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上设有风叶,所述箱体、轴承座和连接板均上设有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动子和定位套,所述定子与所述辊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子设于所述定子外侧,所述定位套套设于所述动子外侧用来限制所述动子的轴向位移,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导纱辊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外侧面设有用来装设所述轴承和所述电机的第一座槽,所述第一轴承座上绕着所述第一座槽圆周外侧中心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风孔,所述电机端盖与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外侧面贴合固定连接,所述风叶为若干个呈中心对称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通风孔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轴承座靠近所述连接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侧面设有用来装设所述轴承的第二座槽,所述第二轴承座上绕着所述第二座槽圆周外侧中心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远离所述导纱辊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导纱辊的安装位置对齐设置;所述盖板上还设有供电线穿过的接线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孔对齐设置,所述出风口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结杆包括第一防结杆和第二防结杆,所述第一防结杆平行设于所述第一导纱辊一侧,所述第二防结杆平行设于所述第二导纱辊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结杆为无槽防结杆,所述第二防结杆为有槽防结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纱杆的数量为两个,上下对齐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纱辊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送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外转子电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58367.4U CN210826575U (zh) | 2019-10-18 | 2019-10-18 | 一种新型送纱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58367.4U CN210826575U (zh) | 2019-10-18 | 2019-10-18 | 一种新型送纱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26575U true CN210826575U (zh) | 2020-06-23 |
Family
ID=71271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58367.4U Active CN210826575U (zh) | 2019-10-18 | 2019-10-18 | 一种新型送纱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2657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6499A (zh) * | 2019-10-18 | 2019-12-27 | 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送纱器 |
-
2019
- 2019-10-18 CN CN201921758367.4U patent/CN21082657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6499A (zh) * | 2019-10-18 | 2019-12-27 | 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送纱器 |
CN110616499B (zh) * | 2019-10-18 | 2024-02-23 | 泉州精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送纱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826575U (zh) | 一种新型送纱器 | |
CN109665371B (zh) | 一种纺织用可实现定量收线的机械装置 | |
CN110451307A (zh) | 一种喷气织机用收卷装置 | |
CN107338567A (zh) | 一种自动送纱器 | |
CN110616499A (zh) | 一种新型送纱器 | |
CN109305583A (zh) | 一种家纺布料卷取装置 | |
CN207166289U (zh) | 双直驱丝杆模组 | |
CN201827100U (zh) | 一种轴流风机 | |
CN112520453B (zh) | 一种纺织机械全方位位移结构 | |
CN212018655U (zh) | 一种定型机毛絮处理装置 | |
CN210120475U (zh) | 一种双向调节式栅形弱磁调速永磁同步电机 | |
CN212538164U (zh) | 一种物联网智能仓储用通风换气装置 | |
CN210014442U (zh) | 空调器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 |
CN210561025U (zh) | 一种喷气织机用后梁轴 | |
CN213870422U (zh) | 一种风机磁环组件 | |
CN212028128U (zh) | 一种风向可调节的小型风机出风口结构 | |
CN210197992U (zh) | 一种超厚耐磨鞋革基布生产装置 | |
CN216473687U (zh) | 一种假捻器电机 | |
CN220742431U (zh) |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辊 | |
CN215923903U (zh) | 一种纺织用纺织布传送设备 | |
CN215186269U (zh) | 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滚筒 | |
CN110566479A (zh) | 风扇 | |
CN211522391U (zh) | 一种高效生产人造微纤维保暖复合材料的冷却装置 | |
CN215087379U (zh) | 一种大米加工用碾米机 | |
CN221392664U (zh) | 一种抗皱pu合成革生产用印花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