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3323U - 呼吸管路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呼吸管路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3323U
CN210813323U CN201920742398.4U CN201920742398U CN210813323U CN 210813323 U CN210813323 U CN 210813323U CN 201920742398 U CN201920742398 U CN 201920742398U CN 210813323 U CN210813323 U CN 210813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main part
temperature sensing
pcb
adapter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23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李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W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a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a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a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23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3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3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3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管路转接头,包括转接头主体以及设置在转接头主体上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PCB板上的连接端口,连接端口用于连接加热件和感温件件,通过在转接头主体上内置电路板,并设置连接端口分别连接加热件和感温件,可以测量进入转接头主体内的气体温度,且在一个病人使用完之后可以直接更换,不需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通过将转接头主体分段式设计为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并通过卡勾机械连接,方便拆卸,易于更换和维护。

Description

呼吸管路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呼吸机,具体为一种呼吸管路转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呼吸机对生命体征的维持具有良好的效果,呼吸机被广泛应用与医疗行业,呼吸机的输出的气体通常需要经过加热和/或加湿来保证气体温度和 /或湿度处于人体舒适范围,尤其是对需要呼吸机维持呼吸的病人来说,对进入人体的气体温湿度更加敏感,市面上有可以对气体进行加热/加湿的设备,但无法满足病患的具体要求,比如一般的呼吸机不能根据具体气流温度进行监测,而一些具备加热功能的呼吸机则需要在呼吸机内部进行加热,因此呼吸机管路需要定期消毒维护,以避免经不同病人使用后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而温度监控装置一旦固定后就不便于消毒处理,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相关器械和设备中一些现存的技术问题。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是为了解决现有呼吸机及配件中对气体温度进行精确的测控、并且在加热加湿过程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
一种呼吸管路转接头,包括转接头主体以及设置在转接头主体上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PCB板上的连接端口,连接端口用于连接加热件和感温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头主体设置为管状结构,转接头主体底端分别设有加热腔体以及感温腔体连接端口,分别设置在加热腔体以及感温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头主体与PCB板连接处设有PCB包胶,PCB板的一端嵌入PCB包胶内与转接头主体形成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头主体由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组装而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其中一端设为圆形管状,用于连接波纹管,另一端底部设有卡钩用于与第二连接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头主体侧面还设有定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内还设有安装槽,用于安装控制装置,在安装槽远离第一连接端一侧还分别设有加热腔体以及感温腔体,加热腔体以及感温腔体贯通安装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头主体由耗材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接头主体上内置电路板,并设置连接端口分别连接加热件和感温件,可以测量进入转接头主体内的气体温度,且在一个病人使用完之后可以直接更换,不需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通过将转接头主体分段式设计为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并通过卡钩机械连接,方便拆卸,易于更换和维护。
将连接端口直接设置在PCB板上,可以保证接插件的相对位置,方便在包胶时加工以及保证温度传感器感应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中心……)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一种呼吸管路转接头,包括转接头主体1以及设置在转接头主体1上的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包括PCB板21以及设置在PCB板21上的连接端口22,连接端口22用于连接加热件和感温件(图未示)。
进一步地,连接端口22直接固定连接在PCB板21上。
进一步地,加热件优选为加热丝3,该加热丝设置在与转接头主体1连接的波纹管(图未示)内,所述波纹管是指用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状弹性元件,连接于呼吸机与患者呼吸面罩之间用于将呼吸机内的气流输送至呼吸面罩中,方便患者呼吸氧气等气流,转接头主体1可将呼吸机与波纹管连接起来。
更进一步地加热丝3为绝缘加热丝。
进一步地,连接端口22优选为插针,设置为4个,可分成两组,每组两个,其中一组用于连接加热件,该组插针一端穿过PCB与加热丝连接,简化了线路连接,另一端与呼吸机主机(图未示)连接;另一组插针用于连接设置于呼吸机主机上的感温件,即该组中的插针一端与PCB板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感温件连接,感温件是用来测量管路入口处气体的温度,该感温件可为温度传感器,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只采用两组连接端口22,简化了管路设计,将连接端口直接设置在PCB板上,可以保证接插件的相对位置,方便在包胶时加工以及保证温度传感器感应的准确度。更进一步地,连接端口22均与PCB板21电连接,用于控制和/或监测感温件和/或加热件。
更进一步地,转接头主体1设置为管状结构,转接头主体1底端(如图6所示) 分别设有加热腔体121以及感温腔体122,加热腔体121和感温腔体122彼此独立,优选加热腔体121以及感温腔体122内各设有一组连接端口22,分别用于与加热件和感温件连接,则使得加热件和感温件独立设置,独立设置加热件与感温件则使呼吸机在的配置设置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兼容性,加热件和感温件可以分别单独与呼吸机主机连接。
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转接头主体1与PCB板21连接处设有能够将二者固定的PCB包胶4,PCB板21的一端通过嵌入PCB包胶4内与转接头主体1固定连接,该PCB包胶4优选为采用无毒绝缘材料制成的胶。
更进一步地,转接头主体1为呼吸管路耗材的一部分,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更进一步地,转接头主体1由耗材制作而成,该耗材与制作呼吸管路的材料相同,其中,使用该耗材制作的部件包括:呼吸管路转接头,管路,管路加热丝及管路与病人界面。因为均使用同样的耗材进行制作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通过在转接头主体1上内置PCB板,并设置连接端口22分别连接加热件和感温件,可以测量进入转接头主体内的气体温度,且在一个病人使用完之后可以直接更换,不需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实施例2
参照图3和图4,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转接头主体1由第一连接端 11和第二连接端12组装而成。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端11其中一端设为圆形管状,用于连接波纹管,另一端底部设有卡钩111,该卡钩111设置在第一连接端11的底部边缘,方向向外设置为三角形或梯形突起用于与第二连接端12上的卡槽7(参见图2)过盈配合达到固定连接的目的,通过机械锁定机构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通过将转接头主体1分段式设计为第一连接端11以及第二连接端 12,并通过卡钩111机械连接,方便拆卸,易于更换和维护,且11或12中的任何一个损坏,直接作为耗材扔掉便可,不影响另一个的使用,使用便利,降低成本。
第一连接端11用于将转接头主体1通过波纹管连接呼吸机的气路,第二连接端12用于将转接头主体1与设置在呼吸机主机上的加热件以及感温件固定连接。
实施例3
参照图5和图6,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转接头主体1侧面还设有定位槽5,该定位槽5设置在第一连接端11上,起到在安装时进行辅助定位以及加强结构的作用,该定位槽5下端设有卡扣6,该卡扣6朝向定位槽5的方向设有突起,通过该突起与加湿器或加湿管上的凹槽过盈配合,用于锁定转接头主体1和加湿器或加湿管,主要保证插针与加湿器电气部分充分连接。
更进一步地,转接头主体1的首尾两端内径设为锥形,在于加湿器或加湿灌接口以及波纹管连接时能够通过与该锥形结构形成过盈配合的密封气路。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端12上还设有安装槽123,用于安装控制装置2,在安装槽123远离第一连接端11一侧还分别设有用于与主机连接的加热腔体121以及感温腔体122,加热腔体121以及感温腔体122贯通安装槽123,用于放置设置在控制装置2上的连接端口22,参照图5,安装槽123是个向内凹的槽状结构,而加热腔体121以及感温腔体122是将该槽向下贯通设置的,因为插针设置在PCB板上,PCB板放置在安装槽5内,所以要贯通安装槽5来设置感温腔体和加热腔体。
具体使用/实施时,将PCB板21放置在第二连接端12的安装槽5内,并设置 PCB包胶4固定,该PCB板上设置的插针根据其使用功能分别放置在加热腔体121 以及感温腔体122内,第二连接端12与第一连接端11通过卡槽7和卡钩111的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加热丝3一端与其中一组连接端口2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端11一直延伸至波纹管内。可以给波纹管内的气路进行加热。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第一连接端11通过其设置的锥形内径与波纹管过盈配合,第二连接端12通过卡扣6与呼吸机主机固定连接,保证连接端口22与呼吸机主机连接的相对位置,连接端口22的两组插针分别与加热件以及感温件电连接。
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端口22连接的感温件进行温度监测控制,通过连接端口22连接的加热件进行加热控制,以此达到监测并且控制管路内的气体温度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呼吸管路转接头,包括转接头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转接头主体上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用于连接加热件和感温件;
所述转接头主体设置为管状结构,所述转接头主体底端分别设有加热腔体以及感温腔体,所述连接端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体以及所述感温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管路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主体与所述PCB板连接处设有PCB包胶,所述PCB板通过嵌入所述PCB包胶内与所述转接头主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呼吸管路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主体由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组装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管路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其中一端设计为圆形管状,用于连接波纹管,另一端底部设有卡钩,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管路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主体侧面还设有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管路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内还设有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一侧还分别设有加热腔体以及感温腔体,所述加热腔体以及所述感温腔体贯通所述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呼吸管路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主体由耗材制作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管路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口直接固定连接在所述PCB板上。
CN201920742398.4U 2019-05-22 2019-05-22 呼吸管路转接头 Active CN210813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2398.4U CN210813323U (zh) 2019-05-22 2019-05-22 呼吸管路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2398.4U CN210813323U (zh) 2019-05-22 2019-05-22 呼吸管路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3323U true CN210813323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9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2398.4U Active CN210813323U (zh) 2019-05-22 2019-05-22 呼吸管路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33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1778A (zh) * 2021-11-11 2022-02-18 苏州凯迪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检测连接有效装置的温度传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1778A (zh) * 2021-11-11 2022-02-18 苏州凯迪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检测连接有效装置的温度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68428B2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647926B2 (en) Breathing gas tube for a respirator
US8740808B2 (en) Adaptive temperature sensor for breath monitoring device
CA2780516C (en) Heated conduit for respiratory humidification
JP5989782B2 (ja) 換気管システム
EP2768562B1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of respiratory gas
CN103930152B (zh) 用于呼吸器系统的管
US8475369B2 (en) Integrated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annula
US8783247B2 (en) Pressure release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090306529A1 (en) Adaptive temperature sensor for breath monitoring device
US20090306528A1 (en) Adaptive temperature sensor for breath monitoring device
WO2021047322A1 (zh) 一种呼吸管路接口及应用该呼吸管路接口的呼吸机
CN210813323U (zh) 呼吸管路转接头
WO2018107567A1 (zh) 一种压力指示器
CN211461637U (zh) 一种呼吸管路接口及呼吸机
US20080264418A1 (en) Y-piece for medical respiration systems
EP2745775A1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respiratory gas property, airway adapter and gas analyzing unit for respiratory gas analysis
JP6265363B2 (ja) 気管内挿管チューブ装着器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904526U (zh) 呼吸管路及无创呼吸系统
CN219700759U (zh) 呼吸或手术增湿器系统和电连接器
CN214342293U (zh) 一种口鼻气流传感装置及监测系统
CN208822776U (zh) 一种接入式医疗监测呼吸频率传感器
TW201041615A (en) Breathing tube and moisture respiratory medical device
CN113599655A (zh) 一种基于麻醉科用的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9

Address after: 311222 502A, Building 7, No. 22, Xinyan Road, Donghu Street, Linpi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United w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 / F, 28 Cangling Road, Huzhen Town, Jinyun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AIFU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