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13056U - 一种改良三通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三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13056U
CN210813056U CN201921166452.1U CN201921166452U CN210813056U CN 210813056 U CN210813056 U CN 210813056U CN 201921166452 U CN201921166452 U CN 201921166452U CN 210813056 U CN210813056 U CN 210813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liquid medicine
lug
way valve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64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海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Tumor Hospital (changzhou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Tumor Hospital (changzhou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Tumor Hospital (changzhou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Tumor Hospital (changzhou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1664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13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13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130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三通,包括三通阀本体和过滤器;三通阀本体包括阀体、阀芯、连接杆以及圆板,阀体的底端为封闭结构,且阀体的上端为开口结构;过滤器包括圆柱型壳体、空气过滤膜、聚醚砜药液过滤膜以及底盖。本实用新型,可对药液进行过滤,聚醚砜药液过滤膜可将药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有效滤掉,空气过滤膜可将药液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从而提高输液质量,单向阀可防止三通阀本体内部的药液反流到过滤器的内部,同时也可防止患者的血液倒流,用指示箭头和“开”字以及“关”字相配合,可使得护士一眼就看出该改良三通阀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尤其是刚开始使用时,可避免造成药液通过三通阀本体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三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三通。
背景技术
医用输液三通一般由阀体、阀芯和操作手柄以及三个接口构成,在临床工作中为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常需要为患者开通两条静脉通道;在临床麻醉手术过程中或危急重症抢救过程中以及一些特殊治疗过程中,常需要用微量泵精确、微量、长时间静脉注射两种或多种药物。鉴于此临床上使用了医用输液三通。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 208756677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三通阀,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通过在环状凸台的外壁设置凹口一、凹口二与凹口三,当凸条卡入到凹口一、凹口二或凹口三内时都会发出轻微的吧嗒声,同时护士通过柄体也能够感受到凸条卡入到各凹口内的动作,也就是说通过凸条与各凹口的配合可以使护士知晓阀芯的转动角度,避免阀芯转动角度不到位而护士不知情,使得护士能够准确地进行通路的切换,同时对应接口能够充分开启来保证出液流量;
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其不具备防止药液反流以及过滤药液杂质的性能;
2)虽然其通过在环状凸台的外壁设置凹口一、凹口二与凹口三,当凸条卡入到凹口一、凹口二或凹口三内时都会发出轻微的吧嗒声,同时护士通过柄体也能够感受到凸条卡入到各凹口内的动作,也就是说通过凸条与各凹口的配合可以使护士知晓阀芯的转动角度,即使是这样护士也不能够一眼就看出其所述的三通阀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尤其是刚开始使用时,可能会造成药液通过所述的三通阀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三通,可对药液进行过滤,聚醚砜药液过滤膜可将药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有效滤掉,空气过滤膜可将药液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从而提高输液质量,单向阀可防止三通阀本体内部的药液反流到过滤器的内部,同时也可防止患者的血液倒流,用指示箭头和“开”字以及“关”字相配合,可使得护士一眼就看出该改良三通阀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尤其是刚开始使用时,可避免造成药液通过三通阀本体流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三通,包括三通阀本体和过滤器;
所述三通阀本体包括阀体、阀芯、连接杆以及圆板,所述阀体的底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阀体的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阀体的外侧面上一体设有一个第一接口以及两个第二接口,两个所述第二接口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接口垂直于所述第二接口设置,所述阀芯通过密封盖可转动安装在所述阀体的内部,且所述阀芯的外壁与所述阀体的内壁相贴合设置,所述阀芯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第一通槽以及两个第二通槽,两个所述第二通槽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通槽用于与两个所述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槽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通槽均与所述第一通槽相连通设置,所述密封盖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杆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的内部,且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所述阀芯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端部,且所述圆板的侧部一体设有一个第一凸条以及两个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接口的位置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凸条的位置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接口的位置设置;
所述过滤器包括圆柱型壳体、空气过滤膜、聚醚砜药液过滤膜以及底盖,所述圆柱型壳体的上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圆柱型壳体的底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圆柱型壳体的外侧面上一体设有两个第三接口,两个所述第三接口对称设置,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接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连接,所述空气过滤膜通过固定环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壳体的内顶壁底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圆柱型壳体的顶壁中心位置处还开设有与所述空气过滤膜相配合的气孔,所述聚醚砜药液过滤膜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壳体的内侧壁上,且所述聚醚砜药液过滤膜倾斜设置,所述聚醚砜药液过滤膜将两个所述第三接口相隔离设置,所述底盖固定且密封地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壳体的底端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通阀本体用于为患者提供两条静脉通道,尤其是对于需要用微量泵精确、微量、长时间静脉注射两种或多种药物,使用该改良三通,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用药;过滤器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聚醚砜药液过滤膜可将药液中的细菌内毒素等杂质有效滤掉,空气过滤膜可将药液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从而提高输液质量。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还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可防止三通阀本体内部的药液反流到过滤器的内部,同时也可防止患者的血液倒流。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一体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相匹配的第一插套,且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一体设有与所述第三接口相匹配的第二插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使得第三接口便于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接口相连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接口的外部均螺接有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锁紧螺母将带有输液针的输液管牢固的安装在第二接口的端部,可避免第二接口的端部漏药液。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端部开设有与所述螺钉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圆板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螺钉头部相匹配的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的上端端部开设有与螺钉相匹配的螺纹孔,使得圆板便于通过螺钉安装在连接杆的上端端部,在圆板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螺钉头部相匹配的容纳槽,这样可防止螺钉头部凸出圆板的上表面,可避免影响该三通阀本体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外侧面上还一体设有第一凸块以及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均靠近所述阀体的上端边缘设置,所述第一凸块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凸条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凸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字,所述第二凸块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关”字,所述第一凸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指示箭头,所述指示箭头背离所述圆板的中心轴指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指示箭头和“开”字以及“关”字相配合,可使得护士一眼就看出该改良三通阀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尤其是刚开始使用时,可避免造成药液通过三通阀本体流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三通阀本体用于为患者提供两条静脉通道,尤其是麻醉手术过程中或危急重症抢救过程中以及一些特殊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微量泵精确、微量、长时间静脉注射两种或多种药物,使用该改良三通,可避免患者短时间多次静脉穿刺,不但降低了患者痛苦,避免穿刺部位淤血,还能提高药物输注的精准度,确保治疗效果;
2、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聚醚砜药液过滤膜可将药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有效滤掉,空气过滤膜可将药液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从而提高输液质量;
3、本实用新型,在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可防止三通阀本体内部的药液反流到过滤器的内部,同时也可防止患者的血液倒流;
4、本实用新型,利用指示箭头和“开”字以及“关”字相配合,可使得护士一眼就看出该改良三通阀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尤其是刚开始使用时,可避免造成药液通过三通阀本体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改良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三通阀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改良三通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三通阀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三通阀本体的另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通阀本体;2、过滤器;3、连接管;4、单向阀;5、第一插套;6、第二插套;7、阀体;8、第二凸块;9、第二通槽;10、第一通槽;11、阀芯;12、密封盖;13、安装孔;14、连接杆;15、第一凸条;16、第二凸条;17、圆板;18、螺钉;19、指示箭头;20、容纳槽;21、第一接口;22、第二接口;23、锁紧螺母;24、第一凸块;25、圆柱型壳体;26、气孔;27、第三接口;28、空气过滤膜;29、固定环片;30、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1、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三通,如图1所示,包括三通阀本体1和过滤器2;
如图2-3和5所示,所述三通阀本体1包括阀体7、阀芯11、连接杆14以及圆板17,所述阀体7的底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阀体7的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阀体7的外侧面上一体设有一个第一接口21以及两个第二接口22,两个所述第二接口2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接口21垂直于所述第二接口22设置,所述阀芯11通过密封盖12可转动安装在所述阀体7的内部,且所述阀芯11的外壁与所述阀体7的内壁相贴合设置,所述阀芯11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第一通槽10以及两个第二通槽9,两个所述第二通槽9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通槽9用于与两个所述第二接口22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槽10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口21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通槽9均与所述第一通槽10相连通设置,所述密封盖12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13,所述连接杆14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3的内部,且所述连接杆14的底端与所述阀芯1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板17通过螺钉18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14的上端端部,且所述圆板17的侧部一体设有一个第一凸条15以及两个第二凸条16,所述第一凸条15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接口21的位置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凸条16的位置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接口22的位置设置;
如图3和6所示,所述过滤器2包括圆柱型壳体25、空气过滤膜28、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以及底盖31,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上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底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外侧面上一体设有两个第三接口27,两个所述第三接口27对称设置,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接口27通过连接管3与所述第一接口21相连通连接,所述空气过滤膜28通过固定环片29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内顶壁底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顶壁中心位置处还开设有与所述空气过滤膜28相配合的气孔26,所述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内侧壁上,且所述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倾斜设置,所述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将两个所述第三接口27相隔离设置,所述底盖31固定且密封地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底端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通阀本体1用于为患者提供两条静脉通道,尤其是麻醉手术过程中或危急重症抢救过程中以及一些特殊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微量泵精确、微量、长时间静脉注射两种或多种药物,使用该改良三通,可避免患者短时间多次静脉穿刺,不但降低了患者痛苦,避免穿刺部位淤血,还能提高药物输注的精准度,确保治疗效果;过滤器2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可将药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有效滤掉,空气过滤膜28可将药液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从而提高输液质量。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管3上还固定安装有单向阀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管3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4,单向阀4可防止三通阀本体1内部的药液反流到过滤器2的内部,同时也可防止患者的血液倒流。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一体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21相匹配的第一插套5,且所述连接管3的另一端一体设有与所述第三接口27相匹配的第二插套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插套5和第二插套6,使得第三接口27便于通过连接管3与第一接口21相连通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两个所述第二接口22的外部均螺接有锁紧螺母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锁紧螺母23将带有输液针的输液管牢固的安装在第二接口22的端部,可避免第二接口22的端部漏药液。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杆14的上端端部开设有与所述螺钉18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圆板17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螺钉18头部相匹配的容纳槽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14的上端端部开设有与螺钉18相匹配的螺纹孔,使得圆板17便于通过螺钉18安装在连接杆14的上端端部,在圆板17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螺钉18头部相匹配的容纳槽20,这样可防止螺钉18头部凸出圆板17的上表面,可避免影响该三通阀本体1的操作。
具体的,如图3和4所示,所述阀体7的外侧面上还一体设有第一凸块24以及第二凸块8,所述第一凸块24和所述第二凸块8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凸块24和所述第二凸块8均靠近所述阀体7的上端边缘设置,所述第一凸块24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凸条15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凸块2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字,所述第二凸块8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关”字,所述第一凸条1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指示箭头19,所述指示箭头19背离所述圆板17的中心轴指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指示箭头19和“开”字以及“关”字相配合,可使得护士一眼就看出该改良三通阀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尤其是刚开始使用时,可避免造成药液通过三通阀本体1流失。
工作原理:该改良三通,三通阀本体1用于为患者提供两条静脉通道,尤其是麻醉手术过程中或危急重症抢救过程中以及一些特殊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微量泵精确、微量、长时间静脉注射两种或多种药物,使用该改良三通,可避免患者短时间多次静脉穿刺,不但降低了患者痛苦,避免穿刺部位淤血,还能提高药物输注的精准度,确保治疗效果;
过滤器2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可将药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有效滤掉,空气过滤膜28可将药液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从而提高输液质量;在连接管3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4,单向阀4可防止三通阀本体1内部的药液反流到过滤器2的内部,同时也可防止患者的血液倒流;利用指示箭头19和“开”字以及“关”字相配合,可使得护士一眼就看出该改良三通阀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尤其是刚开始使用时,可避免造成药液通过三通阀本体1流失。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没有连接的那一个第三接口27通过输液管与输液瓶连接或者与微量泵进行连接,然后利用锁紧螺母23将带有输液针的输液管牢固的安装在第二接口22的端部,然后将输液针刺入患者不同位置的静脉中,即可为患者进行输液。
安装方法:
第一步、组装三通阀本体1,将连接杆14的底端与阀芯11的上部固定连接,再将阀芯11通过密封盖12可转动安装在阀体7的内部,将圆板17通过螺钉18固定安装在连接杆14的上端端部;
第二步、组装过滤器2,将空气过滤膜28通过固定环片29固定安装在圆柱型壳体25的内顶壁底部中心位置处,且在圆柱型壳体25的顶壁中心位置处开设气孔26,将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固定安装在圆柱型壳体25的内侧壁上,且保持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倾斜设置,并确保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将两个第三接口27相隔离,再将底盖31固定且密封地焊接在圆柱型壳体25的底端端部;
第三步、连接三通阀本体1和过滤器2,将其中一个第三接口27通过连接管3与第一接口21相连通连接,至此安装完毕。
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改良三通,包括三通阀本体(1)和过滤器(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通阀本体(1)包括阀体(7)、阀芯(11)、连接杆(14)以及圆板(17),所述阀体(7)的底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阀体(7)的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阀体(7)的外侧面上一体设有一个第一接口(21)以及两个第二接口(22),两个所述第二接口(2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接口(21)垂直于所述第二接口(22)设置,所述阀芯(11)通过密封盖(12)可转动安装在所述阀体(7)的内部,且所述阀芯(11)的外壁与所述阀体(7)的内壁相贴合设置,所述阀芯(11)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第一通槽(10)以及两个第二通槽(9),两个所述第二通槽(9)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通槽(9)用于与两个所述第二接口(22)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槽(10)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口(21)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通槽(9)均与所述第一通槽(10)相连通设置,所述密封盖(12)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13),所述连接杆(14)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3)的内部,且所述连接杆(14)的底端与所述阀芯(1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板(17)通过螺钉(18)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14)的上端端部,且所述圆板(17)的侧部一体设有一个第一凸条(15)以及两个第二凸条(16),所述第一凸条(15)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接口(21)的位置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凸条(16)的位置对应两个所述第二接口(22)的位置设置;
所述过滤器(2)包括圆柱型壳体(25)、空气过滤膜(28)、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以及底盖(31),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上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底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外侧面上一体设有两个第三接口(27),两个所述第三接口(27)对称设置,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接口(27)通过连接管(3)与所述第一接口(21)相连通连接,所述空气过滤膜(28)通过固定环片(29)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内顶壁底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顶壁中心位置处还开设有与所述空气过滤膜(28)相配合的气孔(26),所述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内侧壁上,且所述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倾斜设置,所述聚醚砜药液过滤膜(30)将两个所述第三接口(27)相隔离设置,所述底盖(31)固定且密封地安装在所述圆柱型壳体(25)的底端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上还固定安装有单向阀(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一体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21)相匹配的第一插套(5),且所述连接管(3)的另一端一体设有与所述第三接口(27)相匹配的第二插套(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三通,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接口(22)的外部均螺接有锁紧螺母(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4)的上端端部开设有与所述螺钉(18)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圆板(17)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螺钉(18)头部相匹配的容纳槽(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7)的外侧面上还一体设有第一凸块(24)以及第二凸块(8),所述第一凸块(24)和所述第二凸块(8)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凸块(24)和所述第二凸块(8)均靠近所述阀体(7)的上端边缘设置,所述第一凸块(24)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凸条(15)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凸块(2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开”字,所述第二凸块(8)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关”字,所述第一凸条(1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指示箭头(19),所述指示箭头(19)背离所述圆板(17)的中心轴指向。
CN201921166452.1U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改良三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13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6452.1U CN210813056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改良三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6452.1U CN210813056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改良三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13056U true CN210813056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645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13056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改良三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13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55824A1 (en) Blood Flow Reversal Valv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EP3146995B1 (en) Self-flushing valve
US7708027B2 (en) Connector
CN202605427U (zh) 具有防逆流阀的留置针导管组件
CN210813056U (zh) 一种改良三通
WO2001097883A1 (fr) Disque de soupape et dispositif de remplissage de combinaison utilisant le disque de soupape, tube,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de tuyaux, dispositif de fabrication de ports de connexion, et systeme de raccordement de tuyaux
CN204158807U (zh) 一种耐压型留置针
CN213252015U (zh) 一种新型电子输注泵药盒装置
US10945650B2 (en) Medical connector
KR101553227B1 (ko) 수액 세트
CN215023981U (zh) 一种无夹防针刺留置针
CN215426549U (zh) 一种输液用加药三通
CN113573753B (zh) 输液装置的多通连接组件
CN215025208U (zh) 一种防止血液回流的输液三通管
WO2023127935A1 (ja) アクセスポート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5134818U (zh) 一种防逆流的留置针
CN219071559U (zh) 一种静脉输液管路接口保护盒
CN218075896U (zh) 一种防回流直型无针接头
CN219921713U (zh) 一种改进型加药接头
CN211561352U (zh) 一种硅胶弹性体多层自密封式无针输液接头
CN219896748U (zh) 带可调节按扣式止流夹的中心静脉导管装置
CN219208654U (zh) 一种组装式静脉导管
CN214911877U (zh) 一种肿胀液注射器
CN213941683U (zh) 一种母针基盖
CN217612309U (zh) 一种双腔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