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8080U - 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8080U
CN210808080U CN201921966632.8U CN201921966632U CN210808080U CN 210808080 U CN210808080 U CN 210808080U CN 201921966632 U CN201921966632 U CN 201921966632U CN 210808080 U CN210808080 U CN 210808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fa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filter scree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66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长晖
卡毛才让
李芳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id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id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filed Critical Qinghai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id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Priority to CN2019219666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8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8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8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和风扇,壳体的右端侧壁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内部固定设置有进气筒,进气筒的外端可拆卸的设置有滤网,滤网的内侧在进气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四个固定块,固定块内端嵌套有固定栓,风扇的四角固定设置有风扇支块,固定栓的两端嵌套在风扇支块上,固定块和风扇支块之间的固定栓上嵌套有弹簧,壳体的前有两侧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若干窗叶。滤网和窗叶配合,避免了灰尘进入壳体内部污染设备。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防尘效果好,全方位减震,流动顺畅,散热速率快,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设备机箱是用来容纳、安装通信设备用的,由于通信设备的电路模块的发热量大,所以必须给密闭的机箱配备散热器以供散热,一般的通信设备机箱均包括机箱体和散热器两部分。散热器在有限的空间内还是散热面积总量较小,型材热阻大,较难满足大功率模块的散热要求。即使采用散热片式的结构,也常常因为在有限的空间中散热不良,散热片不能很好地发挥效用。需要额外装置来进行物理降温,例如直形冷凝管,降低进风空气温度,再让装置内部进行空气对流,加速热量散失。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08617146 A,公告日:2018.10.02)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盖板,且箱体相对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芯片,芯片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盖板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风机,且第二风机与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高度相同,盖板一侧外壁开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散热孔,且散热孔与第二风机高度相同,箱体顶部外壁焊接有进风管,且进风管一侧内壁一端焊接有过滤网。该装置结构复杂,灰尘荣已从进气孔进入污染设备,造成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和风扇。壳体的右端侧壁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内部固定设置有进气筒,进气筒的外端可拆卸的设置有滤网,滤网对从进气口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避免灰尘进入壳体内部污染设备。
滤网的内侧在进气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四个固定块,固定块内端嵌套有固定栓,风扇的四角固定设置有四组风扇支块,每组风扇支块有两个。固定栓的两端嵌套在风扇支块上。固定块和风扇支块之间的固定栓上嵌套有弹簧,风扇支块可以在固定栓上滑动,从而挤压弹簧,以此起到减震作用。在风扇的作用下,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芯片,壳体的前有两侧开设有出气口,空气携带热量从出气口排出,从而实现散热。出气口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若干窗叶。在风扇的作用下,气流将窗叶顶开,空气从出气口排出,风扇关闭,窗叶受重力作用,处于竖直状态并将出气口关闭,避免空气携带灰尘进壳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壳体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脚,支脚对壳体具有支撑作用,使装置放置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进气筒为喇叭状结构,从而减小了滤网对空气的阻力,使空气流动更加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固定块的内部在固定栓上设置有橡胶套,橡胶套的设置对纵向力进行减震,从而实现全方位减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芯片的右侧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芯片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片,散热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散热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芯片上设置与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处理器与风扇电性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过高,通过处理器启动风扇进行降温,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滤网对从进气口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避免灰尘进入壳体内部污染设备。风扇支块可以在固定栓上滑动,从而挤压弹簧,以此起到减震作用。在风扇的作用下,气流将窗叶顶开,空气从出气口排出,风扇关闭,窗叶受重力作用,处于竖直状态并将出气口关闭,避免空气携带灰尘进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防尘效果好,全方位减震,流动顺畅,散热速率快,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中进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进气口2,出气口3,窗叶4,支脚5,进气筒6,散热片7,芯片8,滤网9,固定块10,风扇支块11,风扇12,固定栓13,橡胶套14,弹簧15,温度传感器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和风扇12。壳体1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脚5,支脚5对壳体1具有支撑作用,使装置放置更加稳定。壳体1的右端侧壁开设有进气口2,进气口2内部固定设置有进气筒6,进气筒6的外端可拆卸的设置有滤网9,滤网9对从进气口2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避免灰尘进入壳体1内部污染设备。进气筒6为喇叭状结构,从而减小了滤网9对空气的阻力,使空气流动更加顺畅。
滤网9的内侧在进气筒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四个固定块10,固定块10内端嵌套有固定栓13,风扇12的四角固定设置有四组风扇支块11,每组风扇支块11有两个。固定栓13的两端嵌套在风扇支块11上。固定块10和风扇支块11之间的固定栓13上嵌套有弹簧15,风扇支块11可以在固定栓13上滑动,从而挤压弹簧15,以此起到减震作用。固定块10的内部在固定栓13上设置有橡胶套14,橡胶套14的设置对纵向力进行减震,从而实现全方位减震。在风扇12的作用下,空气从进气口2进入。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芯片8,芯片8的右侧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7,芯片8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片7,散热片7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散热速率。壳体1的前有两侧开设有出气口3,空气携带热量从出气口3排出,从而实现散热。出气口3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若干窗叶4。在风扇12的作用下,气流将窗叶4顶开,空气从出气口3排出,风扇12关闭,窗叶4受重力作用,处于竖直状态并将出气口3关闭,避免空气携带灰尘进壳体1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启动风扇12,在风扇12的驱动下,空气从进气口2进入壳体1内部,滤网9对从进气口2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芯片8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片7,散热片7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了散热速率。空气携带热量从出气口3排出,从而实现散热。气流将窗叶4顶开,空气从出气口3排出,风扇12关闭,窗叶4受重力作用,处于竖直状态并将出气口3关闭,避免空气携带灰尘进壳体1内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芯片8上设置与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6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处理器与风扇12电性连接,当温度传感器16感应到温度过高,通过处理器启动风扇12进行降温,温度传感器16的设置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和风扇(12),壳体(1)的右端侧壁开设有进气口(2),进气口(2)内部固定设置有进气筒(6),其特征在于,进气筒(6)的外端可拆卸的设置有滤网(9),滤网(9)的内侧在进气筒(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四个固定块(10),固定块(10)内端嵌套有固定栓(13),风扇(12)的四角固定设置有风扇支块(11),固定栓(13)的两端嵌套在风扇支块(11)上,固定块(10)和风扇支块(11)之间的固定栓(13)上嵌套有弹簧(15),壳体(1)的前有两侧开设有出气口(3),出气口(3)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若干窗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支脚(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筒(6)为喇叭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块(10)的内部在固定栓(13)上设置有橡胶套(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芯片(8)的右侧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芯片(8)上设置与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6)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处理器与风扇(12)电性连接。
CN201921966632.8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 Active CN210808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6632.8U CN210808080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6632.8U CN210808080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8080U true CN21080808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2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6632.8U Active CN210808080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80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2000A (zh) * 2020-11-24 2021-03-30 深圳贵扬紫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彩喷印控制装置
CN112702857A (zh) * 2020-12-14 2021-04-23 湖南维创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散热保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2000A (zh) * 2020-11-24 2021-03-30 深圳贵扬紫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彩喷印控制装置
CN112702857A (zh) * 2020-12-14 2021-04-23 湖南维创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散热保护装置
CN112702857B (zh) * 2020-12-14 2022-04-15 云南丰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散热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8080U (zh) 一种通信设备用散热装置
CN209821768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装置
CN204741656U (zh) 一种有源滤波通风散热结构
CN203574996U (zh) 一种一体化电除尘用高频电源立体风冷散热风道
CN215733553U (zh) 一种风冷便携式储能电源
CN210518392U (zh) 一种自散热的路由器
CN205356924U (zh) 一种电气柜散热系统
CN217019622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导轨防护罩
CN113745722B (zh) 一种具有断电保护功能且无尘散热的户外电源模组结构
CN213243803U (zh) 一种方便更换配件的高防护散热式电源适配器
CN211481672U (zh) 一种通讯机柜散热结构
CN211321892U (zh) 一种新型无线通信网关
CN210983320U (zh) 一种计算机风冷区域对流式多通路散热结构
CN208425079U (zh) 一种出风口可调节的通信设备机柜
CN103702546A (zh) 一种变频器及其散热方法
CN210075885U (zh) 一种机房高效散热装置
CN213484668U (zh) 一种高散热的抗震式电机外壳
CN215269260U (zh) 一种高压转化仪器
CN215298153U (zh) 一种防尘机箱
CN214102011U (zh) 一种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盒
CN213368449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终端通信设备
CN211352877U (zh) 一种抗震散热机箱
CN216528876U (zh) 一种高抗干扰芯片
CN213341334U (zh) 一种减震型配电柜
CN21563360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真空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7

Address after: 201508 room 6812, building 2, No. 293, Weichang Road,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u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10700 No.46 Wenhua street, Ledu District, Haido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hai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id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