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4700U - 一种地震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震报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4700U
CN210804700U CN201921628803.6U CN201921628803U CN210804700U CN 210804700 U CN210804700 U CN 210804700U CN 201921628803 U CN201921628803 U CN 201921628803U CN 210804700 U CN210804700 U CN 210804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ead
wire
earthquak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88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88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4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4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47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报警器,包括横波感应装置、纵波感应装置、开关、电源和导通提示装置,横波感应装置和纵波感应装置相互并联构成感应电路模块,感应电路模块的第一端通过开关与电源串联设置,感应电路模块的第二端通过导通提示装置与电源串联设置,导通提示装置包括发声器件和发光器件,发声器件和发光器件相互并联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适合推广使用;可以综合感知地震的横波和纵波,能够在地震来临时及时准确的监测到并快速报警,通过大分贝的蜂鸣器提示音和报警灯的闪烁提醒人们地震的来临,为人们及时避险赢得珍贵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地震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预警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报警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无数的生命因为地震的发生而被无情的夺取,由于地震发生的时间很随机,而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提前预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现在的很多地震,都是刚刚发生时震感很微弱,特别是在晚上,人们基本都是属在睡觉的状态,使得人们难以察觉,没有及时做好提前撤离或防范的措施,从而造成悲剧的产生。现有的地震报警装置往往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推广使用。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地震报警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报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震报警器,包括横波感应装置、纵波感应装置、开关、电源和导通提示装置,横波感应装置和纵波感应装置相互并联构成感应电路模块,感应电路模块的第一端通过开关与电源串联设置,感应电路模块的第二端通过导通提示装置与电源串联设置,导通提示装置包括发声器件和发光器件,发声器件和发光器件相互并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横波感应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埋线盒,第一外壳内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一L形支架,空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二L形支架,第一L形支架的高度高于第二L形支架的高度,第一L形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接触线,接触线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球,第二L形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接触环,金属球通过接触线穿过接触环,埋线盒内设置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穿过第一L形支架与接触线相连接,第二导线的第一端穿过第二L形支架与接触环相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L形支架、第一外壳、埋线盒和第二L形支架均为绝缘材料结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纵波感应装置包括第二外壳,第二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置有下接触板,下接触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弹簧柱,弹簧柱的外侧设置有绝缘材料层,弹簧柱的底部与第二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柱的顶部与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上接触块,上接触块与第三导线的第一端相连接,下接触板与第四导线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外壳、连接板和支撑柱均为绝缘材料结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外壳、埋线盒和第二外壳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聚氨酯材料保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发声器件为蜂鸣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发光器件为报警灯。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地震报警器,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适合推广使用;通过横波感应装置、纵波感应装置、开关、电源和导通提示装置结构设置,可以综合感知地震的横波和纵波,能够在地震来临时及时准确的监测到并快速报警,通过大分贝的蜂鸣器提示音和报警灯的闪烁提醒人们地震的来临,为人们及时避险赢得珍贵的时间。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震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横波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纵波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横波感应装置 2 纵波感应装置
3 开关 4 电源
5 发声器件 6 发光器件
7 第一L形支架 8 第一外壳
9 金属球 10 埋线盒
11 接触线 12 接触环
13 第二L形支架 14 第一导线
15 第二导线 16 第二外壳
17 连接板 18 上接触块
19 下接触板 20 支撑柱
21 弹簧柱 22 第三导线
23 第四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
一种地震报警器,包括横波感应装置1、纵波感应装置2、开关3、电源4和导通提示装置,横波感应装置1和纵波感应装置2相互并联构成感应电路模块,感应电路模块的第一端通过开关3与电源4串联设置,感应电路模块的第二端通过导通提示装置与电源4串联设置,导通提示装置包括发声器件5和发光器件6,发声器件5和发光器件6相互并联设置。
优选的,横波感应装置1包括第一外壳8和埋线盒10,第一外壳8内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一L形支架7,空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二L形支架13,第一L形支架7的高度高于第二L形支架13的高度,第一L形支架7的顶部设置有接触线11,接触线11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球9,第二L形支架13的顶部设置有接触环12,金属球9通过接触线11穿过接触环12,埋线盒10内设置有第一导线14和第二导线15,第一导线14的第一端穿过第一L形支架7与接触线11相连接,第二导线15的第一端穿过第二L形支架13与接触环12相连接,第一导线14和第二导线1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4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
优选的,第一L形支架7、第一外壳8、埋线盒10和第二L形支架13均为绝缘材料结构设置。
当地震横波传递过来时,金属球由于左右晃动,会导致接触线11与接触环12相导通,使得第一导线14、接触线11、接触环12、第二导线15和电源4之间形成一个可导通的回路,进而通过发声器件5和发光器件6进行报警提醒。
优选的,纵波感应装置2包括第二外壳16,第二外壳16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0,支撑柱20上设置有下接触板19,下接触板19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弹簧柱21,弹簧柱21的外侧设置有绝缘材料层,弹簧柱21的底部与第二外壳16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柱21的顶部与连接板17相连接,连接板17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上接触块18,上接触块18与第三导线22的第一端相连接,下接触板19与第四导线23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三导线22和第四导线2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4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
当地震纵波来临时,连接板17通过弹簧柱21可以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上接触块18上下移动,从而导致上接触块18与下接触板19相导通,使得第三导线22、上接触块18、下接触板19、第四导线23和电源4之间形成一个可导通的回路,进而通过发声器件5和发光器件6进行报警提醒。
优选的,第二外壳16、连接板17和支撑柱20均为绝缘材料结构设置。
优选的,第一外壳8、埋线盒10和第二外壳16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聚氨酯材料保护层。
优选的,发声器件5为蜂鸣器。
优选的,发光器件6为报警灯。
本实用新型地震报警器,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适合推广使用;通过横波感应装置1、纵波感应装置2、开关3、电源4和导通提示装置结构设置,可以综合感知地震的横波和纵波,能够在地震来临时及时准确的监测到并快速报警,通过大分贝的蜂鸣器提示音和报警灯的闪烁提醒人们地震的来临,为人们及时避险赢得珍贵的时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开关3、电源4、蜂鸣器和报警灯等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因此在此不做结构以及型号的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波感应装置(1)、纵波感应装置(2)、开关(3)、电源(4)和导通提示装置,所述横波感应装置(1)和纵波感应装置(2)相互并联构成感应电路模块,所述感应电路模块的第一端通过开关(3)与电源(4)串联设置,所述感应电路模块的第二端通过导通提示装置与电源(4)串联设置,所述导通提示装置包括发声器件(5)和发光器件(6),所述发声器件(5)和发光器件(6)相互并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波感应装置(1)包括第一外壳(8)和埋线盒(10),所述第一外壳(8)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侧设置有第一L形支架(7),所述空腔的右侧设置有第二L形支架(13),所述第一L形支架(7)的高度高于第二L形支架(13)的高度,所述第一L形支架(7)的顶部设置有接触线(11),所述接触线(11)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球(9),所述第二L形支架(13)的顶部设置有接触环(12),所述金属球(9)通过接触线(11)穿过接触环(12),所述埋线盒(10)内设置有第一导线(14)和第二导线(15),所述第一导线(14)的第一端穿过第一L形支架(7)与接触线(11)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线(15)的第一端穿过第二L形支架(13)与接触环(12)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线(14)和第二导线(1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4)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支架(7)、第一外壳(8)、埋线盒(10)和第二L形支架(13)均为绝缘材料结构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波感应装置(2)包括第二外壳(16),所述第二外壳(16)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20),所述支撑柱(20)上设置有下接触板(19),所述下接触板(19)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弹簧柱(21),所述弹簧柱(21)的外侧设置有绝缘材料层,所述弹簧柱(21)的底部与第二外壳(1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柱(21)的顶部与连接板(17)相连接,所述连接板(17)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上接触块(18),所述上接触块(18)与第三导线(22)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下接触板(19)与第四导线(23)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导线(22)和第四导线(2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4)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16)、连接板(17)和支撑柱(20)均为绝缘材料结构设置。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壳(8)、埋线盒(10)和第二外壳(16)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聚氨酯材料保护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5)为蜂鸣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6)为报警灯。
CN201921628803.6U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地震报警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04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8803.6U CN210804700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地震报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8803.6U CN210804700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地震报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4700U true CN21080470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7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880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04700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地震报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4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4700U (zh) 一种地震报警器
CN106408882A (zh) 灾害预警灯及灾害预警系统
CN203518997U (zh) 一种水平测试装置
CN101377549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地震警示方法
CN211906481U (zh)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CN214252958U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监测装置
CN214230893U (zh) 蒸烤箱
CN211527532U (zh) 一种水位报警装置
CN212992393U (zh) 一种用于老年智能手机的警报提示装置
CN210584365U (zh) 一种通过电解方式除湿的主动式除湿器
CN201804410U (zh) 高灵敏度地震报警器
CN10794667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
CN208669357U (zh) 一种隧道瓦斯监控系统
CN209043541U (zh) 用于水管的漏水检测装置
CN213024656U (zh) 一种基于声光的报警设备
CN2786980Y (zh) 海杆专用声光报警器
CN202422358U (zh) 老人摔倒报警器
CN206348904U (zh) 报震器
CN215097003U (zh) 一种新型油箱防盗报警器
CN210864989U (zh) 竹梯用角度可视声光警示仪
CN208367887U (zh) 一种简易震动报警装置
CN216564504U (zh) 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电瓶高温报警装置
CN220323983U (zh) 一种声光报警器
CN201622672U (zh) 地震报警仪
CN218631015U (zh) 一种用于货架的安全生产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