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6481U -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6481U
CN211906481U CN202020476014.1U CN202020476014U CN211906481U CN 211906481 U CN211906481 U CN 211906481U CN 202020476014 U CN202020476014 U CN 202020476014U CN 211906481 U CN211906481 U CN 211906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late
box
box body
earthquake
alarm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60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磊
许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60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6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6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64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开口的顶部外侧卡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连接线与底部的金属球相连接,金属球位于箱体的内部靠近底部悬空设置,箱体内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板和第三接触板,箱体内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接触板,箱体内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电源,箱体外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报警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较为简单,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同时具备感应地震横波或者纵波的功能,感应范围较广;通过电源模块提高了装置持续续航能力;通过箱体和底座之间设置的若干个弹性套筒,提高了对地震信号感应的灵敏度。

Description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用报警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现有技术中家用的地震报警相关装置大多结构较为复杂,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同时大多报警装置只能感应地震横波或者纵波,感应范围和灵敏度较差。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开口的顶部外侧卡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连接线与底部的金属球相连接,金属球位于箱体的内部靠近底部悬空设置,箱体内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板和第三接触板,箱体内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接触板,箱体内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电源,箱体外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报警器,第一接触板、第二接触板和第三接触板均通过导线与电源和报警器电性连接设置,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箱体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套筒,弹性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弹性套筒的数量为2~8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电源外侧的箱体上设置有充电口,充电口通过导线与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电源为可充电锂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报警器为蜂鸣器或者闪烁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接触板、第二接触板和第三接触板均为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板的直径大于开口的直径。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结构设置较为简单,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同时具备感应地震横波或者纵波的功能,感应范围较广;通过电源模块提高了装置持续续航能力;通过箱体和底座之间设置的若干个弹性套筒,提高了对地震信号感应的灵敏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连接板 2开口
3电源 4充电口
5箱体 6第一接触板
7导线 8第二接触板
9弹性套筒 10底座
11固定块 12弹簧
13第三接触板 14金属球
15报警器 16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包括箱体5,箱体5的顶部设置有开口2,开口2 的顶部外侧卡接有连接板1,连接板1通过连接线16与底部的金属球14相连接,金属球14位于箱体5的内部靠近底部悬空设置,箱体5内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板6和第三接触板13,箱体5内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接触板8,箱体5内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电源3,箱体5外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报警器15,第一接触板6、第二接触板8和第三接触板13均通过导线7与电源3和报警器15 电性连接设置,箱体5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0。
优选的,底座1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1。
优选的,箱体5和底座10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套筒9,弹性套筒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2。
优选的,弹性套筒9的数量为2~8个。
优选的,电源3外侧的箱体5上设置有充电口4,充电口4通过导线7与电源3电性连接。
优选的,电源3为可充电锂电池。
优选的,报警器15为蜂鸣器或者闪烁灯。
优选的,第一接触板6、第二接触板8和第三接触板13均为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连接板1的直径大于开口2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地震信号传输过程中,通过金属球14 左右摇摆与第一接触板6和第三接触板13相接触,进而感应地震横波;通过金属球14上下晃动并且掉落感受地震纵波;地震信号经过导线7传播至报警器15 进行报警处理。同时电源3为整个装置源源不断的提供电力支持,提高了装置持续续航能力。
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结构设置较为简单,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同时具备感应地震横波或者纵波的功能,感应范围较广;通过电源模块提高了装置持续续航能力;通过箱体5和底座10之间设置的若干个弹性套筒9,提高了对地震信号感应的灵敏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咧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5),所述箱体(5)的顶部设置有开口(2),所述开口(2)的顶部外侧卡接有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通过连接线(16)与底部的金属球(14)相连接,所述金属球(14)位于箱体(5)的内部靠近底部悬空设置,所述箱体(5)内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触板(6)和第三接触板(13),所述箱体(5)内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接触板(8),所述箱体(5)内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电源(3),所述箱体(5)外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报警器(15),所述第一接触板(6)、第二接触板(8)和第三接触板(13)均通过导线(7)与电源(3)和报警器(15)电性连接设置,所述箱体(5)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和底座(10)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套筒(9),所述弹性套筒(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筒(9)的数量为2~8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3)外侧的箱体(5)上设置有充电口(4),所述充电口(4)通过导线(7)与电源(3)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3)为可充电锂电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15)为蜂鸣器或者闪烁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板(6)、第二接触板(8)和第三接触板(13)均为压力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的直径大于开口(2)的直径。
CN202020476014.1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06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6014.1U CN211906481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6014.1U CN211906481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6481U true CN211906481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2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601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06481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64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6820A (zh) * 2022-08-03 2022-10-11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一种煤田用地震勘探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6820A (zh) * 2022-08-03 2022-10-11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一种煤田用地震勘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6481U (zh) 一种家用地震报警装置
CN212229189U (zh) 一种地震信息采集装置
CN206141766U (zh) 一种自发电的海洋监测浮标
CN216531784U (zh) 一种振动传感器
CN205623995U (zh) 电子浮标系统
CN213340650U (zh) 一种采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11184430U (zh) 柔性电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08672014U (zh) 一体化水质监测设备
CN207703209U (zh) 一种水文水资源遥测装置
CN206950170U (zh) 人体颈部活动检测器
CN212807386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蓄电池监控装置
CN206420961U (zh) 机房地阻数据综合监测设备
CN217007704U (zh) 一种带数据存储功能的微型地震拾震器
CN216593369U (zh) 一种新型杆塔角度倾斜监测装置
CN213543505U (zh) 一种滑坡多点位移智能监测装置
CN207351547U (zh) 一种噪声监测装置
CN218566629U (zh) 一种便携超声波水位测量装置
CN211352688U (zh) 一种楼宇自动化控制装置
CN217639236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远程电表
CN217385782U (zh) 一种涉水漏电报警装置
CN216348555U (zh) 一种支柱角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2515074U (zh) 一体式无线强震仪
CN217133839U (zh) 一种水浸监控装置
CN214150783U (zh) 一种能计算虚拟温度的超声波测风仪
CN219956605U (zh) 一种井盖异动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