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3737U - 一种水浸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浸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3737U
CN210803737U CN201921964580.0U CN201921964580U CN210803737U CN 210803737 U CN210803737 U CN 210803737U CN 201921964580 U CN201921964580 U CN 201921964580U CN 210803737 U CN210803737 U CN 210803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resistor
detection
circuit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45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天佑
王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junhao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junhao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junhao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junhao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645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3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3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37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浸传感器,包括控制电路、主机壳和检测线缆,检测线缆的检测端连接至少两个电极,当采用第一电极进行检测时,第二电极的可剥离绝缘层与自由端面粘合,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部分折叠,检测端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性连接;当采用第二电极进行检测时,第二电极的可剥离绝缘层与自由端面分离,第二电极的自由端变为打开状态,检测端仅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该水浸传感器在进行浸水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电极处于检测状态,替换电极被绝缘材料隔离使其处于绝缘状态,当检测电极发生锈蚀后,检测线缆使替换电极代替之前的检测电极继续检测,大大延长了水浸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水浸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水浸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浸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水浸传感器一般分为接触式水浸传感器和非接触式水浸传感器。接触式水浸传感器是利用液体导电原理进行浸水检测的。接触式水浸传感器在正常状态时,两电极探头被空气绝缘,接触式水浸传感器在浸水状态时,两电极探头触水导通后会输出干接点信号,以便水浸传感器向人们发出提醒信息。不过,由于接触式水浸传感器进行检测时,两电极探头会一直暴露于湿度不可控的外界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电极探头总会或多或少的因接触空气中的水分而出现锈蚀现象,进而大大降低水浸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而这也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浸传感器,在进行浸水检测的过程中,能够在一个电极锈蚀后方便的用另一个电极替换该锈蚀电极,以便继续进行浸水检测,大大延长了水浸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水浸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浸传感器,包括控制电路、主机壳和检测线缆,控制电路设置于主机壳,控制电路和检测线缆电性连接,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水浸检测电路、提醒电路、LED指示电路、显示电路和室内定位电路,水浸检测电路、提醒电路、LED指示电路、显示电路和室内定位电路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提醒电路的蜂鸣器设置于主机壳,LED指示电路的双色LED指示灯设置于主机壳,显示电路的数码显像管设置于主机壳;
检测线缆的检测端可拆卸连接至少两个电极,至少两个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为金属片,第二电极为柔性金属片,柔性金属片的侧面包覆绝缘层,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面粘有一层可剥离绝缘层,当采用第一电极进行检测时,可剥离绝缘层与自由端面粘合,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部分折叠,第二电极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比第一电极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短,且检测端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性连接;当采用第二电极进行检测时,可剥离绝缘层与第二电极的自由端面分离,第二电极的自由端从部分折叠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第二电极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和第一电极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相等,且检测端仅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优选地,检测线缆的检测端通过接线端子连接至少两个电极,至少两个电极和接线端子螺丝连接。
优选地,至少两个电极的形状为条形。
优选地,可剥离绝缘层为自粘式软质绝缘薄膜。
优选地,当采用第一电极进行检测时,第二电极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比第一电极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短2-6毫米。
优选地,主机壳的边缘设置用于连接螺丝的螺纹孔,主机壳的边缘还设置用于悬挂的悬挂孔。
优选地,室内定位电路包括WIFI电路、蓝牙电路或RFID电路。
优选地,水浸检测电路包括8050型的PNP型的三极管Q2、电阻R8、电阻 R9、电阻R10和电阻R11;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第一路通过电阻R8连接电源输入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第二路连接单片机,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的第一路通过电阻R10 连接电源输入端,电阻R9的另一端的第二路通过电阻R11接地。
优选地,提醒电路包括蜂鸣器LS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和8550型的PNP型的三极管Q1;蜂鸣器的一端的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连接电源输入端,三极管 Q1的基极的第一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的第一路接地,电容 C1的另一端的第二路连接蜂鸣器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的第二路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的第一路通过电阻R4连接电源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的第二路连接单片机。
优选地,LED指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的第一路依次通过电阻 R6和电容C2接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的第二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的第三路连接单片机,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通过电阻R5连接电源输入端,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通过电阻R7连接电源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水浸传感器,包括控制电路、主机壳和检测线缆,控制电路设置于主机壳,控制电路和检测线缆电性连接,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水浸检测电路、提醒电路、LED指示电路、显示电路和室内定位电路,水浸检测电路、提醒电路、LED指示电路、显示电路和室内定位电路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提醒电路的蜂鸣器设置于主机壳,LED指示电路的双色LED指示灯设置于主机壳,显示电路的数码显像管设置于主机壳;检测线缆的检测端可拆卸连接至少两个电极,至少两个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为金属片,第二电极为柔性金属片,柔性金属片的侧面包覆绝缘层,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面粘有一层可剥离绝缘层,当采用第一电极进行检测时,可剥离绝缘层与自由端面粘合,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部分折叠,第二电极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比第一电极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短,且检测端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性连接;当采用第二电极进行检测时,可剥离绝缘层与第二电极的自由端面分离,第二电极的自由端从部分折叠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第二电极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和第一电极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相等,且检测端仅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该水浸传感器的每一根检测线缆的自由端都连接至少两个电极,在进行浸水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电极处于检测状态,替换电极被绝缘材料隔离使其处于绝缘状态,当检测电极发生锈蚀后,检测线缆断开检测电极,同时,打开替换电极的折叠部分并分离其自由端面的可剥离绝缘层,就可使替换电极代替之前的检测电极继续进行浸水检测,大大延长了水浸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水浸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水浸传感器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水浸传感器的电路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机壳、2-检测线缆、3-蜂鸣器、4-数码显像管、5-双色LED指示灯、 6-第一电极、7-第二电极、8-接线端子、9-螺纹孔、10-悬挂孔、11-单片机、 12-水浸检测电路、13-提醒电路、14-LED指示电路、15-显示电路、16-室内定位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2,一种水浸传感器,包括控制电路、主机壳1和检测线缆2,控制电路设置于主机壳1,控制电路和检测线缆2电性连接,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11、水浸检测电路12、提醒电路13、LED指示电路14、显示电路15和室内定位电路16,水浸检测电路12、提醒电路13、LED指示电路14、显示电路15 和室内定位电路16均与单片机11电性连接,提醒电路13的蜂鸣器3设置于主机壳1,LED指示电路14的双色LED指示灯5设置于主机壳1,显示电路15的数码显像管4设置于主机壳1;
检测线缆2的检测端可拆卸连接至少两个电极,至少两个电极包括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第一电极6为金属片,第二电极7为柔性金属片,柔性金属片的侧面包覆绝缘层,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面粘有一层可剥离绝缘层,当采用第一电极6进行检测时,可剥离绝缘层与自由端面粘合,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部分折叠,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比第一电极6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短,且检测端分别与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7电性连接;当采用第二电极7进行检测时,可剥离绝缘层与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分离,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从部分折叠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和第一电极6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相等,且检测端仅与第二电极7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水浸传感器,它的每一根检测线缆2的自由端都连接至少两个电极,在进行浸水检测的过程中,检测电极处于检测状态,替换电极被绝缘材料隔离使其处于绝缘状态,当检测电极发生锈蚀后,检测线缆2 断开检测电极,同时,打开替换电极的折叠部分并分离其自由端面的可剥离绝缘层,就可使替换电极代替之前的检测电极继续进行浸水检测,大大延长了水浸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水浸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实用性强。
目前有很多场景都需要使用水浸传感器进行浸水检测,如机房和加工车间等,就需要使用水浸传感器对室内的水管密封性进行检测。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大型的机房和加工车间都体积庞大,该庞大建筑物的室内被分割成很多个房间,且每个房间的楼层和位置都是不一样的,而每一个房间也都需要进行浸水检测。当有一个房间的水浸传感器检测到发生浸水事件后,人们往往无法及时确定到底是哪个房间发生的,以至于无法快速到达现场解决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水浸传感器设置了室内定位电路16,能够实时检测浸水事件,并在检测到发生浸水事件后第一时间发出提醒且实现快速室内定位,方便人们尽快到达现场,解决问题。
优选地,检测线缆2的检测端可拆卸连接两个电极,其中包括一个检测电极,一个替换电极。上述第一电极6就对应于检测电极,上述第二电极7就对应于替换电极。当然,检测线缆2的检测端还可拆卸连接更多的电极,如3个或4个,除一个正常的检测电极之外,其余的都是替换电极。替换电极越多,水浸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越长,不过替换电极越多,水浸传感器的体积也就会越大,给使用和制作该水浸传感器增加一定的困难度。所以,电极数量的选择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确定。
具体地,当采用第一电极6进行检测时,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部分折叠,所以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比第一电极6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短,以便进一步降低替换电极在非检测状态下接触到泄漏的水分的可能性;当采用第二电极7进行检测时,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从部分折叠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和第一电极6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相等,可以免去操作人员重新调节电极位置的步骤,直接打开第二电极7,除去可剥离绝缘层就可以继续进行检测,操作简单,实现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水浸传感器设置了提醒电路13,该提醒电路13的提醒功能是利用蜂鸣器3实现的,相对于其他提醒方式,利用蜂鸣器3 提醒的实现电路更简单,产品的成本更低,且同样能达到及时的提醒相应的工作人员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水浸传感器设置了LED指示电路14,该LED 指示电路14设置了双色LED指示灯5,如红蓝双色LED指示灯,当水浸传感器正常通电工作时,LED指示电路14的蓝灯点亮,当水浸传感器出现故障或检测到浸水事件,LED指示电路14的红灯点亮,该设计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简单明了的分辨水浸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水浸传感器设置了显示电路15,该显示电路15的显示功能是利用数码显像管4实现的,数码显像管4可用于显示日期、时间或水浸传感器的检测时长等信息,相对于LCD显示屏的显示方式,数码显像管4的实现电路更简单且制作成本更低。
进一步地,检测线缆2的检测端通过接线端子8连接至少两个电极,至少两个电极和接线端子8螺丝连接。
具体地,接线端子8为螺钉式接线端子,该螺钉式接线端子能够方便操作人员简单快速地拆除锈蚀的电极,当然接线端子8也可以采用插拔式接线端子或其他形式的接线端子8,只要是能够实现方便快速拆除锈蚀电极的目的即可。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电极的形状为条形。
具体地,条形电极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电极形状,采用这个形状,可以进一步降低水浸传感器的加工难度,压缩产品成本。
进一步地,可剥离绝缘层为自粘式软质绝缘薄膜。
具体地,自粘式软质绝缘薄膜可以选用绝缘胶粘带材料,俗称绝缘黑胶布,该材料是以软质聚氯乙烯(PVC)薄膜为基材,涂橡胶型压敏胶制造而成。该绝缘自粘带防水和绝缘性能良好但易破,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面粘有一层该材料的可剥离绝缘层,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剥离且达到很好的绝缘效果。
进一步地,当采用第一电极6进行检测时,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比第一电极6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短2-6毫米。
优选地,当采用第一电极6进行检测时,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比第一电极6的自由端面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短2毫米、4毫米或6毫米。其中,2毫米和4毫米更为常用。
进一步地,主机壳1的边缘设置用于连接螺丝的螺纹孔9,主机壳1的边缘还设置用于悬挂的悬挂孔10。
具体地,本产品设计了螺纹孔9和悬挂孔10,方便操作人员灵活地部署水浸传感器。
进一步地,室内定位电路16包括WIFI电路、蓝牙电路或RFID电路。
具体地,WIFI电路是通过无线接入点组成的无线局域网络,实现复杂环境中的定位、监测和追踪任务。它以网络节点的位置信息为基础和前提,采用经验测试和信号传播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对已接入的移动设备进行位置定位。蓝牙电路的蓝牙通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在室内安装适当的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后,将网络配置成基于多用户的基础网络连接模式,并保证蓝牙局域网接入点始终是这个微网络的主设备。这样通过检测信号强度就可以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RFID电路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实现移动设备识别和定位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WIFI电路、蓝牙电路或RFID电路的技术实现手段已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手段,此处不再就上述电路的具体实现技术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水浸检测电路12包括8050型的PNP型的三极管Q2、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11;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第一路通过电阻R8连接电源输入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第二路连接单片机11,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的第一路通过电阻R10连接电源输入端,电阻R9的另一端的第二路通过电阻R11接地。
具体地,水的电阻约为60千欧。通过上述水浸检测电路12可实现水浸传感器的功能,当分压电阻不和水并联时,三极管Q2断开;当分压电阻和水并联时,R10分得的电压减小,R11分得的电压增大,使得此时分压电压大于0.7V,这时三极管Q2导通,水浸检测电路12向单片机11发送浸水信号。
进一步地,提醒电路13包括蜂鸣器LS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和8550型的PNP型的三极管Q1;蜂鸣器3的一端的连接三极管 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连接电源输入端,三极管Q1的基极的第一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的第一路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的第二路连接蜂鸣器3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的第二路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的第一路通过电阻R4连接电源输入端,电阻R3的另一端的第二路连接单片机11。
具体地,该提醒电路13可直接连接到单片机11的I/O端口进行使用,电路设计简单易实现。
进一步地,LED指示电路14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 R5、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的第一路依次通过电阻R6和电容C2接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的第二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 的负极,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的第三路连接单片机11,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通过电阻R5连接电源输入端,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通过电阻R7连接电源输入端。
具体地,该LED指示电路14由单片机11控制通断,实现水浸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指示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水浸检测电路12、提醒电路13和LED指示电路14还可以是其他形式,此处仅为举例说明,本实施方式不限制上述水浸检测电路12、提醒电路13和LED指示电路14 的具体实现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水浸传感器,包括控制电路、主机壳(1)和检测线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主机壳(1),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检测线缆(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11)、水浸检测电路(12)、提醒电路(13)、LED指示电路(14)、显示电路(15)和室内定位电路(16),所述水浸检测电路(12)、提醒电路(13)、LED指示电路(14)、显示电路(15)和室内定位电路(16)均与所述单片机(11)电性连接,所述提醒电路(13)的蜂鸣器(3)设置于所述主机壳(1),所述LED指示电路(14)的双色LED指示灯(5)设置于所述主机壳(1),所述显示电路(15)的数码显像管(4)设置于所述主机壳(1);
所述检测线缆(2)的检测端可拆卸连接至少两个电极,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包括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所述第一电极(6)为金属片,所述第二电极(7)为柔性金属片,所述柔性金属片的侧面包覆绝缘层,所述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面粘有一层可剥离绝缘层,当采用所述第一电极(6)进行检测时,所述可剥离绝缘层与所述自由端面粘合,所述柔性金属片的自由端部分折叠,所述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到所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比所述第一电极(6)的自由端面到所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短,且所述检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6)、所述第二电极(7)电性连接;当采用所述第二电极(7)进行检测时,所述可剥离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分离,所述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从部分折叠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所述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到所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和所述第一电极(6)的自由端面到所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相等,且所述检测端仅与所述第二电极(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缆(2)的检测端通过接线端子(8)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电极,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和所述接线端子(8)螺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极的形状为条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剥离绝缘层为自粘式软质绝缘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采用所述第一电极(6)进行检测时,所述第二电极(7)的自由端面到所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比所述第一电极(6)的自由端面到所述检测端的端面的距离短2-6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1)的边缘设置用于连接螺丝的螺纹孔(9),所述主机壳(1)的边缘还设置用于悬挂的悬挂孔(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定位电路(16)包括WIFI电路、蓝牙电路或RFID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浸检测电路(12)包括8050型的PNP型的三极管Q2、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11;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第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8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第二路连接所述单片机(11),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的第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10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的第二路通过所述电阻R11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电路(13)包括蜂鸣器(3)LS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和8550型的PNP型的三极管Q1;所述蜂鸣器(3)的一端的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通过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的第一路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的第一路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的第二路连接所述蜂鸣器(3)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的第二路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的第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的第二路连接所述单片机(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指示电路(14)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的第一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6和所述电容C2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的第二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的第三路连接所述单片机(1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R5连接电源输入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R7连接电源输入端。
CN201921964580.0U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水浸传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03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4580.0U CN210803737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水浸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4580.0U CN210803737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水浸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3737U true CN210803737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6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458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03737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种水浸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37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311A1 (en) * 2021-07-08 2023-01-12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Micro analyte sensor
CN117311229A (zh) * 2023-10-23 2023-12-29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水浸传感器的智能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311A1 (en) * 2021-07-08 2023-01-12 Medtrum Technologies Inc. Micro analyte sensor
CN117311229A (zh) * 2023-10-23 2023-12-29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水浸传感器的智能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11229B (zh) * 2023-10-23 2024-04-26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水浸传感器的智能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3737U (zh) 一种水浸传感器
US10564065B1 (en) Water detection assembly
US8242919B2 (en) Moisture detection label, moisture detection device, moisture detection method, power shutoff method, and electronics device
CN108370492A (zh) 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CN109996220A (zh) 基于蓝牙寻找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alameh et al. An end-to-end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gas leakage detection in industrial facilities
CN107345951A (zh) 一种空气质量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9758706A (zh) 一种消防监控系统
CN106847026B (zh) 电学实验装置和系统
CN206648681U (zh) 鸡舍温湿度手机报警装置
CN109239280A (zh) 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系统
CN108709262A (zh) 处理器、过滤网和空调器
CN209858092U (zh) 温湿度检测系统及温湿度检测装置
CN108226246B (zh) 一种钙钛矿电极水质检测笔及制备钙钛矿电极的方法
CN206757347U (zh) 防爆型两键控制系统
CN207198597U (zh) 一种地铁机房环境监测仪和监测系统
CN207651145U (zh) 智能显示装置及显示系统
CN206684598U (zh) 一种智能温湿度传感器
CN109917763A (zh) 3d机房可视化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205644901U (zh) 一种摔倒报警器
CN206712900U (zh) 用于无人机检测的监控装置
CN205316599U (zh) 一种智能加湿系统
CN211977981U (zh) 一种智能环境检测设备
CN105717164A (zh) 一种家用蓝牙空气质量检测探头
CN208402133U (zh) Wifi室内定位数据采集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