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8761U - 一种隔声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声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8761U
CN210798761U CN201921570821.3U CN201921570821U CN210798761U CN 210798761 U CN210798761 U CN 210798761U CN 201921570821 U CN201921570821 U CN 201921570821U CN 210798761 U CN210798761 U CN 210798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frame
frame
layer
frame body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08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体
王卫皇
彭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Lanbao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Lanbao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Lanbao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Lanbao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708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8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8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8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隔声门,包括第一门组件,第一门组件包括上框体、上金属框以及上隔音部件;上框体形成有第一开口,上金属框嵌在上框体内,上框体的边缘包括第一半槽;第二门组件,第一门组件包括下框体、下金属框以及下隔音部件;下框体套设在下金属框外侧,下框体的边缘包括第二半槽,下框体形成有与第一开口相匹配的第二开口;第二半槽与第一半槽相匹配以共同形成的孔槽;以及用于堵住孔槽的堵口塞,堵口塞的外侧端形状与孔槽的出口适配的V形面;上金属框与下金属框位于孔槽的区域采用焊接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隔声门,具有拼接痕迹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隔声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声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门是划分空间的重要建筑结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对于门窗隔热、隔声等性能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传统的隔声门在门体内加入了多层结构进行减震消音,而对于一些高端场所中,尤其是高端酒店客房,仅仅消音仍然不够,还需要保证其强度以确保能应对各类爆炸安全,因此很多厂家在该类门的外侧采取了金属框,但由此引发了新的问题,金属框需要实现拼接必然会留下拼接痕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拼接痕迹小的隔声门。
本申请实施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隔声门,包括第一门组件,第一门组件包括上框体、上金属框以及上隔音部件;上框体形成有第一开口,上金属框嵌在上框体内,上隔音部件设置在上金属框形成的半封闭腔中,上框体的边缘包括第一半槽,上框体与上金属框远离第一开口的封口用于嵌入门框内;第二门组件,第一门组件包括下框体、下金属框以及下隔音部件;下隔音部件设置在下金属框形成的半封闭腔中,下框体套设在下金属框外侧,下框体的边缘包括第二半槽,下框体形成有与第一开口相匹配的第二开口,下框体与下金属框靠近第二开口的一端形成嵌入门框的止口;第二半槽与第一半槽相匹配以共同形成的孔槽;以及用于堵住孔槽的堵口塞,堵口塞的外侧端形状与孔槽的出口适配的V形面;其中,上金属框与下金属框位于孔槽的区域采用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堵口塞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层。
进一步地,上金属框与下金属框位于孔槽的区城采用点焊连接。
进一步地,上隔音部件依次包括上岩棉层、孔板层以及上泡沫层,孔板层与上金属框固定连接,上岩棉层设置在由孔板层与上金属框隔绝出的空腔中,上泡沫层与孔板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下隔音部件依次包括下岩棉层以及下泡沫层,下泡沫层的边缘与下金属框固定连接,下岩棉层设置在上泡沫层与下金属框形成的空腔中。
进一步地,下泡沫层与上泡沫层间隔以形成空气层。
进一步地,下泡沫层面向上泡沫层的表面上设置有下条纹,上泡沫层面向下泡沫层的表面上设置有上条纹,下条纹与上条纹错位。
进一步地,隔声门还包括多个述支撑柱,支撑柱设置在下泡沫层与上泡沫层之间。
进一步地,隔声门还包括紧固螺钉,上框体设置有开口朝向内侧的螺纹盲孔,上金属框设置有对应的阶梯孔,紧固螺钉穿过阶梯孔与螺纹盲孔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隔声门还包括外装饰层,外装饰层包裹上框体与下框体共同形成的木质框外。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隔声门,通过设置第一门组件、第二门组件以及堵口塞;第一门组件包括上框体、上金属框以及上隔音部件;上框体的边缘包括第一半槽;第二门组件包括下框体、下金属框以及下隔音部件;下框体的边缘包括第二半槽,第二半槽与第一半槽相匹配以共同形成的孔槽;上金属框与下金属框位于孔槽的区域采用焊接连接,从而使得上框体与下框体本身只是形成搭接缝,待焊接固定完成,即可采用堵口塞堵住孔槽,从而完全封闭门体,使得焊接部位在内侧,堵口塞的外侧端形状具有与孔槽的出口适配的V形面,使得从外部看来门体为一整体而无焊接位置,拼接痕迹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隔声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部件堵口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部件第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向视图;
图6为部件第二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向视图,其中,省略了下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隔声门,包括:第一门组件1、第二门组件2以及堵口塞3;
第一门组件1包括上框体11、上金属框12以及上隔音部件13;上框体11形成有第一开口14,上金属框12嵌在上框体11内,上框体11为木质体,例如红木、柚木或榆木等等,隔音效果好且更美观,上隔音部件13设置在上金属框12形成的半封闭腔中以便于隔音,上框体11的边缘包括第一半槽15;
第二门组件2包括下框体21、下金属框22以及下隔音部件23;下隔音部件23设置在下金属框22形成的半封闭腔中以实现隔音,下框体21套设在下金属框22外侧,下框体21为木质体,例如红木、柚木或榆木等等,隔音效果好且更美观,下框体21的边缘包括第二半槽25,下框体21形成有与第一开口14相匹配的第二开口24;本处的相匹配是指的第二开口24与第一开口14形状大小一致从而方便将上框体11与下框体21结合形成封闭框体,最终使得第一门组件1与第二门组件2组装形成门体。
可以理解的是,在组装成门体之前,第一门组件1和第二门组件2还处于开口,可以方便的将各个部件结构装配固定方便快捷,工艺性好。
组装完成后,下框体21与下金属框22靠近第二开口24的一端形成嵌入门框(未标出)的止口,上框体11与上金属框12远离第一开口14的封口用于嵌入门框内,即所形成的门体呈凸形,部分嵌入门框中,部分露在外侧,防止声波从门框与门体的缝隙处穿过,确保隔音效果好。
第二半槽25与第一半槽15相匹配以共同形成的孔槽4;本处的匹配是指的两者可以共同构成一个孔型结构,以方便与堵口塞3配合。门体组装后,还需要对内部的上金属框12和下金属框22进行固定以使得门体形成为一个整体,由于上框体11与下框体21已经将绝大部分包裹,应当选择上金属框12与下金属框22位于孔槽4的区域采用焊接连接,而上框体11与下框体21本身只是形成搭接缝,上框体11与下框体21贴合越好,则搭接缝越细小,直至很难被发觉,两者通过内侧的上金属框12与下金属框22实现固定。待以上焊接固定完成,即可采用堵口塞3堵住孔槽4,从而完全封闭门体,使得焊接部位在内侧,通常由于受到孔槽4的大小限制,上金属框12与下金属框22可采用点焊连接,连接强度越大,孔槽4应当越密集,以符合连接强度要求。堵口塞3的外侧端形状具有与孔槽4的出口适配的V形面31,使得从外部看来门体为一整体而无焊接位置,拼接痕迹小且美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堵口塞3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层32,防止声波从堵口塞3与孔槽4之间的缝隙穿过,也可以避免直接与上框体11、下框体21接触,具有一定缓冲性和膨胀性,不仅可以隔音还可以防止掉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上隔音部件13依次包括上岩棉层131、孔板层132以及上泡沫层133,孔板层132为镀锌孔板,成本低且易于获取,孔板层132与上金属框12通过焊接或者螺栓以实现固定连接,上岩棉层131设置在由孔板层132与上金属框12隔绝出的空腔中,上泡沫层133与孔板层132固定连接,通过多层的材料吸收声波达到阻性消声的目的。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下隔音部件23依次包括下岩棉层231以及下泡沫层232,下泡沫层232的边缘与下金属框22固定连接,下岩棉层231设置在上泡沫层133与下金属框22形成的空腔中,其目的也是通过多层的材料吸收声波达到阻性消声的目的。上隔音部件13与下隔音部件23之间可以设置相同密度的吸音材料,但每一种吸音材料对不同频段的声波吸收效果不一,因此采用不同密度或者性质的吸音材料,可以以应对更宽的声波,从而使得隔声消音效果好。
在已经设置了上隔音部件13与下隔音部件23的前提下,下泡沫层232与上泡沫层133之间还可以间隔以形成空气层7,空气层7也相当于一层吸音材料使得隔声效果好。并且,如图4和图6所示,下泡沫层232面向上泡沫层133的表面上可设置有下条纹234,上泡沫层133面向下泡沫层232的表面上可设置有上条纹134,下条纹234与上条纹134错位。由此在空气层7内形成密度不同的区域,由宽度不同导致,声波传递的效率不同,进而发生折射、散射等,使得空气层7对不同频率的声波有更好的消声效果。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隔声门还包括多个述支撑柱8,在焊接上金属框12和下金属框22之前,装入下泡沫层232与上泡沫层133之间,以使得两者不会因晃动等情况而出现晃动、贴合等不良情况,确保消声质量。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隔声门还包括紧固螺钉5,上框体11设置有开口朝向内侧的螺纹盲孔16,上金属框12设置有对应的阶梯孔17,紧固螺钉5穿过阶梯孔17与螺纹盲孔16紧固连接,从而实现上金属框12与上框体11的固定,不仅固定效果好,并且外表无固定痕迹,美观大方。下框体21与下金属框22的固定方式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隔声门还包括外装饰层6,外装饰层6包裹上框体11与与下框体21共同形成的木质框外,一般外装饰层6为漆层或者橡胶层,一方面美观门体,一方面也可以对木质框形成保护。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隔声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门组件(1),所述第一门组件(1)包括上框体(11)、上金属框(12)以及上隔音部件(13);所述上框体(11)形成有第一开口(14),所述上金属框(12)嵌在所述上框体(11)内,所述上隔音部件(13)设置在所述上金属框(12)形成的半封闭腔中,所述上框体(11)的边缘包括第一半槽(15),所述上框体(11)与所述上金属框(12)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4)的封口用于嵌入门框内;
第二门组件(2),所述第二门组件(2)包括下框体(21)、下金属框(22)以及下隔音部件(23);所述下隔音部件(23)设置在所述下金属框(22)形成的半封闭腔中,所述下框体(21)套设在所述下金属框(22)外侧,所述下框体(21)的边缘包括第二半槽(25),所述下框体(21)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4)相匹配的第二开口(24),所述下框体(21)与所述下金属框(22)靠近所述第二开口(24)的一端形成嵌入门框的止口;所述第二半槽(25)与所述第一半槽(15)相匹配以共同形成的孔槽(4);
以及用于堵住所述孔槽(4)的堵口塞(3),所述堵口塞(3)的外侧端具有形状与所述孔槽(4)的出口适配的V形面(31);
其中,所述上金属框(12)与所述下金属框(22)位于所述孔槽(4)的区域采用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口塞(3)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层(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框(12)与所述下金属框(22)位于所述孔槽(4)的区城采用点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音部件(13)依次包括上岩棉层(131)、孔板层(132)以及上泡沫层(133),所述孔板层(132)与所述上金属框(12)固定连接,所述上岩棉层(131)设置在由所述孔板层(132)与所述上金属框(12)隔绝出的空腔中,所述上泡沫层(133)与所述孔板层(1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音部件(23)依次包括下岩棉层(231)以及下泡沫层(232),所述下泡沫层(232)的边缘与所述下金属框(22)固定连接,所述下岩棉层(231)设置在所述上泡沫层(133)与所述下金属框(22)形成的空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泡沫层(232)与所述上泡沫层(133)间隔以形成空气层(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泡沫层(232)面向所述上泡沫层(133)的表面上设置有下条纹(234),所述上泡沫层(133)面向所述下泡沫层(232)的表面上设置有上条纹(134),所述下条纹(234)与所述上条纹(134)错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门还包括多个述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设置在所述下泡沫层(232)与所述上泡沫层(13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门还包括紧固螺钉(5),所述上框体(11)设置有开口朝向内侧的螺纹盲孔(16),所述上金属框(12)设置有对应的阶梯孔(17),所述紧固螺钉(5)穿过所述阶梯孔(17)与所述螺纹盲孔(16)紧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隔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门还包括外装饰层(6),所述外装饰层(6)包裹所述上框体(11)与所述下框体(21)共同形成的木质框外。
CN201921570821.3U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隔声门 Active CN210798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0821.3U CN210798761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隔声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0821.3U CN210798761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隔声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8761U true CN210798761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7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0821.3U Active CN210798761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隔声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87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976A (zh) * 2022-07-22 2022-11-01 北京星光陆通视音频广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音结构及音频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976A (zh) * 2022-07-22 2022-11-01 北京星光陆通视音频广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音结构及音频车
CN115257976B (zh) * 2022-07-22 2024-01-12 北京星光陆通视音频广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隔音结构及音频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462899A (en) Wooden dual panel sound insulating structures
US4285184A (en) Method of sound-proof window construction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JP2019510898A (ja) 壁構造
KR100918304B1 (ko) 목재 방화도어
CN210798761U (zh) 一种隔声门
US2880471A (en) Sound insulating structures
US20090000864A1 (en) Architectural acoustic device
CN209838149U (zh) 一种装甲门
US2057071A (en) Sound insulation and material therefor
KR102064271B1 (ko) 차열 성능이 우수한 방화문
CN205117164U (zh) 一种木质隔音门
US11414860B2 (en) Dismantlable anechoic chamber
KR200450881Y1 (ko) 복합 방음 패널
CN205445381U (zh) 多功能型防盗门
CN208072678U (zh) 一种内墙隔音板
CN209384952U (zh) 一种实木门
CN105350888A (zh) 一种木质隔音门
CN218716348U (zh) 一种隔音防火木门
CN211776998U (zh) 一种隔音防火门
CN217783332U (zh) 隔音防火单开门
CN220081247U (zh) 一种隔音室内门
KR200412515Y1 (ko) 방음문 설치구조
KR102396385B1 (ko) 화재 확산 방지 및 방음형 샌드위치 패널
CN211115622U (zh) 隔声门组件
US20160369498A1 (en) Acoustic Mullion Pl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