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7472U - 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7472U
CN210797472U CN201921653827.7U CN201921653827U CN210797472U CN 210797472 U CN210797472 U CN 210797472U CN 201921653827 U CN201921653827 U CN 201921653827U CN 210797472 U CN210797472 U CN 210797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drainage channel
drain
gat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38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耀耀
姚鹏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usheng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usheng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usheng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usheng Planning And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38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7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7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7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其包括排水渠、设置在排水渠两侧且与排水渠连通的回转排水渠、设置在回转排水渠中部的净化箱,排水渠靠近回转排水渠的一侧均设置有闸门,两个闸门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进行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排水渠侧壁处的电机、放置在电机两侧的竖板,竖板沿排水渠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竖板之间均插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且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齿轮,第二齿条的长度大于第一齿条的长度,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通过铰接组件与闸门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使两侧的闸门同步进行调节,减小每次都需要调节的情况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面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到下游受纳水体中,从而引起大面积的水体环境污染,这种污染的发生和扩散方式称为农业面源污染。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近年来农业生产规模和水平到了快速的发展,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从而造成过量施肥的现象严重,并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扭转,土壤中的氮、磷养分富集还将继续严重化,农田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威胁将有增无减。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河湖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对生态系统功能、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现有的,公告号为CN104326552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灌区排水沟渠的回流式生态净化池,包括闸门、回流进水渠、净化池、回流出水渠、分水墙和生态净化箱。净化池对称地开设于农田排水沟渠的两侧,并通过回流进水渠和回流出水渠与农田排水沟渠连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闸门安装于回流进水渠入口处的农田排水沟渠上,当需要将闸门进行转动时,需要对每侧的闸门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使两侧的闸门同步进行调节,减小每次都需要调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包括排水渠、设置在排水渠两侧且与排水渠连通的回转排水渠、设置在回转排水渠中部的净化箱,排水渠靠近回转排水渠的一侧均设置有闸门,两个所述闸门之间通过驱动组件进行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排水渠侧壁处的电机、放置在电机两侧的竖板,竖板沿排水渠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竖板之间均插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且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大于第一齿条的长度,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通过铰接组件与闸门铰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开启电机,电机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转动的同时将第一齿条向远离排水渠的一侧推动、将第二齿条向另外一侧推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移动时带动铰接组件移动,铰接组件带动闸门发生转动;使两侧的闸门同步进行调节,减小每次都需要调节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闸门包括竖直设置在排水渠与回转排水渠交叉点处的固定座、竖直开设在固定座外侧壁处的弧形槽、放置在弧形槽内部的转动杆、连接在转动杆外侧壁处的阻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转动杆进行转动即可使阻隔板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组件包括铰接连接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靠近渠门一侧的第一杆、铰接连接在第一杆靠近渠门一侧的第二杆、连接在第二杆底部且分别与转动杆固定连接的竖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齿轮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一齿条向远离排水渠的一侧移动,第二齿条向远离第一齿条的一侧移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带动第一杆进行移动,第一杆移动时带动第二杆进行转动,从而使阻隔板的角度沿转动杆进行转动,便完成对阻隔板角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槽的开设角度大于180度,所述转动杆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固定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弧形槽的角度设置为大于180度,转动杆转动的幅度较大,为了使转动杆与固定座之间连接较好,减小转动杆从固定座内部脱离情况的出现,故而设置有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转动杆外侧壁的燕尾环槽、开设在转动环外侧壁处且与燕尾环槽连通的放置口、放置在燕尾环槽内部的燕尾块、固定连接在燕尾块远离转动杆一侧处的方形块,所述方形块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外侧壁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燕尾块从放置口内部放入,然后对燕尾块进行滑动,使燕尾块滑动至燕尾环槽内部,然后将方形块与固定座的外侧壁进行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壁处开设有用于放置方形块的方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块放置在方形槽内部,减小两侧方形块对阻隔板转动角度的限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转排水渠的侧壁处连接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限位板,使阻隔板与限位板之间连接较好,限制阻隔板的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处连接有卡接在回转排水渠侧壁处的U形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U形框,U形框卡接在回转排水渠的侧壁处,方便将限位板放置在回转排水渠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机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反向移动,使两侧的闸门同步进行移动,使用较为方便;
2、设置铰接组件,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带动闸门进行转动;
3、设置固定组件,使闸门的转动角度较为顺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排水渠;11、净化箱;2、回转排水渠;21、限位板;22、U形框;3、闸门;31、固定座;32、弧形槽;33、转动杆;34、阻隔板;4、驱动组件;41、电机;42、竖板;43、第一齿条;44、第二齿条;45、齿轮;5、铰接组件;51、第一杆;52、第二杆;53、竖杆;6、固定组件;61、燕尾环槽;62、放置口;63、燕尾块;64、方形块;65、螺栓;66、方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包括水平延伸设置的排水渠1、沿排水渠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排水渠1两侧的回转排水渠2,设置在回转排水渠2中部的净化箱11,回转排水渠2为呈U形且两端与排水渠1连通。
参照图2,排水渠1靠近回转排水渠2的一侧均设置有闸门3,两个闸门3之间通过驱动组件4连接转动。驱动组件4包括电机41、竖板42、第一齿条43、第二齿条44、齿轮45。电机41固定连接在排水渠1的位于地面的上部;竖板42设置两个均沿电机41对称设置,竖板42的延伸方向与排水渠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齿条43穿过两个竖板42;第二齿条44穿过两个竖板42,第二齿条44的长度大于第一齿条43的长度,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均通过铰接组件5与闸门3铰接连接。
参照图2-3,闸门3包括固定座31、弧形槽32、转动杆33、阻隔板34。固定座31均设置在排水渠1和回转排水渠2之间;弧形槽32竖直开设在固定座31远离排水渠1内侧壁的侧壁处,弧形槽32的开设角度大于180度,转动杆33与固定座31之间均通过固定组件6连接;转动杆33竖直放置在弧形槽32内部处;阻隔板34固定连接在转动杆33外侧壁处,阻隔板34起到分流渠水的作用。
参照图3,固定组件6包括燕尾环槽61、放置口62、燕尾块63、方形块64、螺栓65。燕尾环槽61开设在转动杆33的外侧壁处;放置口62开设在转动杆33的外侧壁处且与燕尾环槽61连通;燕尾块63从放置口62放入然后滑动至燕尾环槽61内部;方形块64固定连接在燕尾块63远离燕尾环槽61的一侧处,固定座31的外侧壁处对应方形块64处均开设有方形槽66,方形块64放置在方形槽66内部。
参照图4,回转排水渠2的侧壁处远离固定座31的一侧处连接有限位板21,为了方便将限位板21安装在回转排水渠2上部,故而在限位板21的上端面处连接有卡接在回转排水渠2侧壁处且为倒置的U形框22。
参照图2,铰接组件5包括第一杆51、第二杆52、竖杆53。第一杆51设置两个分别铰接连接在第一齿条43远离齿轮45的一侧处;第二杆52铰接连接在第一杆51的自由端处;竖杆53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杆52的底部处且与转动杆3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开启电机41,电机41带动齿轮45进行转动,齿轮45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齿条43向远离排水渠1的一侧移动,第二齿条44向远离第一齿条43的一侧移动,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带动第一杆51进行移动,第一杆51移动时带动第二杆52进行转动,从而使阻隔板34的角度沿转动杆33进行转动,便完成对阻隔板34角度的同步调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包括排水渠(1)、设置在排水渠(1)两侧且与排水渠(1)连通的回转排水渠(2)、设置在回转排水渠(2)中部的净化箱(11),其特征在于:排水渠(1)靠近回转排水渠(2)的一侧均设置有闸门(3),两个所述闸门(3)之间通过驱动组件(4)进行转动,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设置在排水渠(1)侧壁处的电机(41)、放置在电机(41)两侧的竖板(42),竖板(42)沿排水渠(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竖板(42)之间均插接有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电机(4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位于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之间且与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啮合的齿轮(45),所述第二齿条(44)的长度大于第一齿条(43)的长度,所述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均通过铰接组件(5)与闸门(3)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3)包括竖直设置在排水渠(1)与回转排水渠(2)交叉点处的固定座(31)、竖直开设在固定座(31)外侧壁处的弧形槽(32)、放置在弧形槽(32)内部的转动杆(33)、连接在转动杆(33)外侧壁处的阻隔板(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5)包括铰接连接在第一齿条(43)和第二齿条(44)靠近渠门一侧的第一杆(51)、铰接连接在第一杆(51)靠近渠门一侧的第二杆(52)、连接在第二杆(52)底部且分别与转动杆(33)固定连接的竖杆(5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32)的开设角度大于180度,所述转动杆(33)与固定座(31)之间通过固定组件(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开设在转动杆(33)外侧壁的燕尾环槽(61)、开设在转动环外侧壁处且与燕尾环槽(61)连通的放置口(62)、放置在燕尾环槽(61)内部的燕尾块(63)、固定连接在燕尾块(63)远离转动杆(33)一侧处的方形块(64),所述方形块(64)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65)连接在固定座(31)的外侧壁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1)的外侧壁处开设有用于放置方形块(64)的方形槽(6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排水渠(2)的侧壁处连接有限位板(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1)的上端面处连接有卡接在回转排水渠(2)侧壁处的U形框(22)。
CN201921653827.7U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 Active CN210797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3827.7U CN210797472U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3827.7U CN210797472U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7472U true CN210797472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8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3827.7U Active CN210797472U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74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6323A (zh) * 2022-12-02 2023-03-03 西北大学 一种可生态修复型生态水渠
CN115726323B (zh) * 2022-12-02 2024-05-28 西北大学 一种可生态修复型生态水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6323A (zh) * 2022-12-02 2023-03-03 西北大学 一种可生态修复型生态水渠
CN115726323B (zh) * 2022-12-02 2024-05-28 西北大学 一种可生态修复型生态水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3576A (zh) 富营养化河水净化和非点源污染拦截系统
CN104326552B (zh) 一种适用于灌区排水沟渠的回流式生态净化池
CN210797472U (zh) 一种适用于生态灌区的回流式净化池
CN109380088A (zh) 一种低丘红壤小流域生态治理系统
CN104529067B (zh) 一种阻截农田初期雨水污染物流入农村沟道的生态净化系统
CN101595791A (zh) 一种利用污染河道河底淤泥重建水体生态群落的方法
CN110306503A (zh) 一种多雨季地区农业防涝系统
AT8533U1 (de) Fisch auf- und abstieg
CN108729426B (zh) 一种针对农田径流排水分离净化的沟渠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620295A (zh) 一种装配式减轻非点源污染的排水沟过水堰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N210140870U (zh) 一种小流量管道取水布置结构
CN102190414A (zh) 一种双瓮式厕所化粪池
CN109534516A (zh) 一种潜流式农田排水沟生态净化器
CN211367146U (zh) 一种生态浮床
CN208618369U (zh) 一种针对农田径流排水分离净化的沟渠系统
CN203769035U (zh) 一种初雨、后雨分流蓄排系统
CN209891349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结构
CN205475601U (zh) 一种具有雨污分流和溢流功能的河道箱涵
CN108238674B (zh) 一种畜禽养殖粪水自动处理发酵设施
CN208251032U (zh) 一种农沟自动控制蓄排水闸
CN220528700U (zh) 一种抗冲刷生态花钵
CN109440745A (zh) 一种增压进水的农田水利灌溉沟渠的河水引进导流装置
CN211080119U (zh) 阶梯式水土保持生态护坡
CN210086183U (zh) 一种新型生态拦河坝装置
CN211421035U (zh)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