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7146U - 一种生态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7146U
CN211367146U CN201922090220.9U CN201922090220U CN211367146U CN 211367146 U CN211367146 U CN 211367146U CN 201922090220 U CN201922090220 U CN 201922090220U CN 211367146 U CN211367146 U CN 211367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ed
ecological floating
sleeve
connecting rod
bed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902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金铃
罗千里
郭静
范中亚
胡艳芳
杨慧珠
杨子仪
马金玉
杨汉杰
赵长进
陈昭婷
吴美柔
曾凡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0902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7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7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7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单体、活动螺栓和轨道;所述活动螺栓可移动地安装在轨道上;所述浮床单体包括种植框和中空的平衡体;所述种植框包括上下设置的框体和承接平台,所述框体的一侧安装有卡套,所述框体通过卡套与活动螺栓连接,所述平衡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承接平台的底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生态浮床结构简单、可拆卸、稳定性高、自行随水位变化保持特定的入水深度、适应多种类型水生植物的种植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在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喜沿河而居,用地空间的压缩,致使城市河涌失去原有生态护坡,取而代之的为垂直硬质驳岸。此类驳岸虽满足防洪要求、牢固、耐腐蚀等,但阻碍了水体与驳岸土壤的接触,缩减了湿地动植物和生物的生长栖息地,同时不利于其它净化工程的施工,特别是恢复和重建水生态系统施工。目前,众多研究及技术表明,以生态浮床负载水生植物,人为恢复和重建水生态植物群落已成为当下常见的一种净化改善河湖水质的技术。但多数沉水植物生态浮床是深度固定的难以适应水位变化,或底部连接易受水中杂物冲撞缠绕、波浪冲击而倾倒,或受浮体遮挡致使水下光照不足,或少数可以实现调节深度的生态浮床结构较为复杂等,限制了在硬质河岸中原位生态修复的利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深度可调的生态浮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单体、活动螺栓和轨道;所述活动螺栓可移动地安装在轨道上;所述浮床单体包括种植框和中空的平衡体;所述种植框包括上下设置的框体和承接平台,所述框体的一侧安装有卡套,所述框体通过卡套与活动螺栓连接,所述平衡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承接平台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螺栓包括套筒、卡扣和连接杆;所述套筒可移动地套设于轨道的外周,所述卡扣的一端与套筒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卡套套接于连接杆的外周,所述卡扣的另一端开有与连接杆的另一端相配合的贯穿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开有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外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卡扣的一端可移动地套接于第一环形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接于第二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体内部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平衡板,所述平衡体的底部具有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体包括盖板和中空的浮块;所述盖板安装于浮块的上端面,所述浮块通过盖板与承接平台可拆卸连接,所述浮块的内壁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平衡板,所述浮块的底部具有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浮块呈椭圆流线形。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平台的底部开有沿其长度或宽度方向分布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的外侧安装有挡板,所述平衡体通过卡槽与承接平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的四周具有镂空图案。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孔具有密封塞。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浮床单体通过活动螺栓与轨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生态浮床利用活动螺栓将浮床单体与轨道连接,浮床单体底部的平衡体与承接平台可拆卸连接,此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可拆卸、稳定性高、自行随水位变化保持特定的入水深度、适应多种类型水生植物的种植的特点。
2、本发明中的活动螺栓,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连动浮床单体随水位变化而升高或降低,水流较大时可转动,减小水力冲击,同时浮床单体可顺着水流方向紧靠硬质河岸,保持稳定。
3、本发明中的平衡体底板具有人工开合的透水孔,可根据负载植物的生长加重或水体透光度变化适当调节入水深度,使得本生态浮床受水位变化、水环境突变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小的特点。
4、通过本生态浮床可满足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的搭配种植及间隔布设方式,为构建河道植物系统提供了条件,同时各单体之间通过活动螺栓的连接与轨道保持了整体性,提高了浮床受水位变化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床单体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床单体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床单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浮床单体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浮床单体;2为活动螺栓;3为轨道;4为种植框;5为平衡体;6为框体;7为承接平台;8为卡套;9为平衡板;10为盖板;11为浮块;12为套筒;13为卡扣;14为连接杆;15为第一环形槽;16为第二环形槽;17为卡槽;18为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的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单体1、活动螺栓2和轨道3;所述活动螺栓2可移动地安装在轨道3上;所述浮床单体1包括种植框4和中空的平衡体5;所述种植框4包括上下设置的框体6和承接平台7,所述框体6的一侧安装有卡套8,所述框体6通过卡套8与活动螺栓2连接,所述平衡体5可拆卸地安装于承接平台7的底端。其中轨道3沿河道护岸设置,不占用河道空间,布设方式简单。浮床单体1通过活动螺栓2与轨道3连接,相邻浮床单体1之间也可通过活动螺栓2连接。活动螺栓2可移动地套接在轨道3上,能够连动浮床单体1随水位变化而升高或降低,水流较大时可转动,减小水力冲击,同时浮床单体1可顺着水流方向紧靠硬质河岸,保持稳定。种植框的存在,限制了个别快速繁殖物种占绝对优势。
如图6所示,所述活动螺栓2包括套筒12、卡扣13和连接杆14;所述套筒12可移动地套设于轨道3的外周,所述卡扣13的一端与套筒1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与套筒12转动连接,所述卡套套接于连接杆的外周,所述卡扣13的的另一端开有与连接杆14的另一端相配合的贯穿孔,所述连接杆14的另一端开有栓孔。
如图6所示,所述套筒12的外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槽15和第二环形槽16,所述卡扣13的一端可移动地套接于第一环形槽15,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套接于第二环形槽16。其中,第一环形槽15的长度大于卡扣13一端的宽度,卡扣13能够沿着第一环形槽15上下移动和转动。第二环形槽16的长度稍大于连接杆14一端的宽度,连接杆14能够沿着第二环形槽16转动。活动连接包括转动和上下移动。连接杆14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第一杆段的一端与第二环形槽16套接,第一杆段的另一端与第二杆段的一端垂直连接,第二杆段的另一端开有栓孔。具体使用时,卡扣13和连接杆14均可沿套筒12转动,连接杆14的第二杆段穿过浮床单体1的卡套8,第二杆段的另一端插入到卡扣13的贯穿孔中,利用安全销穿过栓孔,防止第二杆段从卡扣13的贯穿孔中脱落,从而将浮床单体1与轨道3连接。因卡扣13和连接杆14与套筒12的连接处均是活动的,可满足浮床单体1随水流或风浪转动。活动螺栓2上的套筒12套在轨道3上,并可在轨道3上滑动,可满足生态浮床单体1随水位变化自动上升或下降而达到特定的入水深度。
所述平衡体5内部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平衡板9,所述平衡体5的底部具有透水孔18。
所述平衡体包括盖板10和中空的浮块11;所述盖板10安装于浮块11的上端面,所述浮块11通过盖板10与承接平台7可拆卸连接,所述浮块11的内壁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平衡板9,所述浮块11的底部具有透水孔18,所述透水孔18具有密封塞。所述浮块呈椭圆流线形。平衡板9在平衡体5内有水时,能够限制水体左右晃动的幅度,保持平衡。透水孔18可人工开启或封闭。通过种植框4自身重量、负载水生植物及种植基调节底部平衡体5内的进出水量,保持水生植物固定入水深度。一般以种植沉水植物的浮床单体1刚好没入水中为宜,种植挺水植物的生态浮床单体1部分没入水中为宜。
所述承接平台7的底部开有沿其长度或宽度方向分布的卡槽17,所述卡槽17的一端的外侧安装有挡板,所述盖板10通过卡槽17与承接平台7连接。通过设置挡板,防止水流过大冲走平衡体5。
所述框体6的四周具有镂空图案。镂空图案的孔径可根据水生植物种类不同适当调整。
至少一个浮床单体1通过活动螺栓2与轨道3连接。
具体使用时:
如图1所示,将种植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的浮床单体间隔布设。种植挺水植物的浮床单体能为沉水植物浮床单体提供浮力,以便种植沉水植物因浮力不够或管理不及时下沉时,依然有足够的光照满足生长。
种植沉水植物的浮床单体,以种植篮刚好全部没入水中为宜,种植篮有一定的高度,可满足沉水植物的生长空间。种植篮中沉水植物的选择,可选黑藻、穗花狐尾藻、伊乐藻、狐尾藻、苦草等。
种植挺水植物的浮床单体,以种植篮部分没入水中为宜,多选择浅根散生/浅根丛生型植物,如美人蕉、灯芯草等。
单一种植方式及多种水生植物类型种植的种植篮搭配组合,防止了个别快速繁殖物种占绝对优势,失去植物综合改善水质的作用及美化作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单体、活动螺栓和轨道;所述活动螺栓可移动地安装在轨道上;所述浮床单体包括种植框和中空的平衡体;所述种植框包括上下设置的框体和承接平台,所述框体的一侧安装有卡套,所述框体通过卡套与活动螺栓连接,所述平衡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承接平台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螺栓包括套筒、卡扣和连接杆;所述套筒可移动地套设于轨道的外周,所述卡扣的一端与套筒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卡套套接于连接杆的外周,所述卡扣的另一端开有与连接杆的另一端相配合的贯穿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开有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卡扣的一端可移动地套接于第一环形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接于第二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体内部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平衡板,所述平衡体的底部具有透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体包括盖板和中空的浮块;所述盖板安装于浮块的上端面,所述浮块通过盖板与承接平台可拆卸连接,所述浮块的内壁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平衡板,所述浮块的底部具有透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呈椭圆流线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平台的底部开有沿其长度或宽度方向分布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的外侧安装有挡板,所述平衡体通过卡槽与承接平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四周具有镂空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具有密封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浮床单体通过活动螺栓与轨道连接。
CN201922090220.9U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生态浮床 Active CN211367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0220.9U CN211367146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生态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90220.9U CN211367146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生态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7146U true CN211367146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70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90220.9U Active CN211367146U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生态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71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9182A (zh) * 2021-12-28 2022-04-29 江苏世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9182A (zh) * 2021-12-28 2022-04-29 江苏世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7934U (zh) 一种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203530027U (zh) 节杆支撑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203938528U (zh) 一种水生植物生态浮床沉水种植系统
CN209497990U (zh) 一种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CN103141283B (zh) 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种植方法
CN105016472A (zh) 废旧轮胎在藻型湖泊稳态转换成草型湖泊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CN110192537A (zh) 一种适用于底层水体养殖的坐底网箱
CN103011413A (zh) 一种适用于大面积水体的抗风浪生态浮床
CN106277334A (zh) 清水型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211367146U (zh) 一种生态浮床
CN105309359A (zh) 自动调节蛙梯鱼巢
CN109455825A (zh) 一种河网水域环境生态恢复系统
CN208228075U (zh) 一种人工礁体装置
CN207135982U (zh) 一种防干水鲟鱼养殖池
CN207854801U (zh) 一种用于海上网箱养殖的挡流装置
CN114304026B (zh) 一种具有微生态养殖功能的海上风电冲刷坑自修复装置
CN207574030U (zh) 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
CN109930567A (zh) 江河水流冲击汇水区鱼类生镜构造
CN213416615U (zh) 一种滨海垂直流人工湿地
CN213073694U (zh) 一种用于挺水植物种植的浮床装置
CN213537424U (zh) 一种基于浮岛构建的水生生态系统
CN106305571B (zh) 一种近岸鱼类养殖岩礁池塘的生态工程化设置方法
CN205557450U (zh) 一种河堤生态护坡系统
CN113955856A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的人工岛
CN113575491A (zh)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生态耦合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