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7322U - 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7322U
CN210797322U CN201921582739.2U CN201921582739U CN210797322U CN 210797322 U CN210797322 U CN 210797322U CN 201921582739 U CN201921582739 U CN 201921582739U CN 210797322 U CN210797322 U CN 210797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dazzle
fixing device
side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27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伦
周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xinhaod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ixinhaod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ixinhaod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ixinhaod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27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7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7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73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表面固设有对防眩板根部防护的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侧板呈矩形,侧板竖直设置,侧板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将相对设置的侧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在相对设置的侧板的底端开设有缺口,缺口的长度方向与侧板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缺口的一端与侧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强防眩板根部的强度,避免防眩板长时间使用或受强风吹袭时容易因为应力集中而从根部断裂破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快速道路上为解决对向车道的车辆行驶时,车辆的灯光照射到对向来车,而造成眩光情形,通常在道路中央设置成排的防眩板,以防止行驶于道路上的车辆的灯光照射到对向车道。
现有的防眩板的结构中,该防眩板安装时,只有利用底部的安装座锁固在道路中央的分隔岛上,因此形成只有底部单点支撑的情形,同时由于该防眩板的形状是呈扁长的板体,因此防眩板受强风吹袭时,将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而使得防眩板底部与安装座连接部位承受巨大的弯曲应力,并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容易产生破坏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其具有加强防眩板根部的强度,避免防眩板长时间使用或受强风吹袭时容易因为应力集中而从根部断裂破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承接板,承接板水平设置,在承接板下方设置有两根支撑板, 支撑板的顶端与承接板一体成型, 两根支撑板之间的间隔距离自支撑板的顶端向支撑板的底端方向逐渐增大, 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水平板与道路分隔岛表面相贴进而通过螺栓固定,承接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表面固设有对防眩板根部防护的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侧板呈矩形,侧板竖直设置,侧板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将相对设置的侧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且连接板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侧板一体成型,在相对设置的侧板的底端开设有缺口,缺口的长度方向与侧板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缺口的一端与侧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便于将防眩板插入侧板以及连接板围设的区域中,通过缺口的设置,便于使防眩板的水平座从缺口中伸出并与固定板相贴,从而通过螺栓将防眩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侧板与连接板的设置,实现对防眩板的防护固定,在防眩板底端受力时,可及时将力及时分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对设置的侧板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缓解防眩板受风力而产生晃动的缓冲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件的设置,防眩板受力集中至底端,通过缓冲件及时卸掉一部分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缓冲件包括弹簧和缓冲片,弹簧一端与侧板内侧壁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缓冲片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缓冲片之间的距离与防眩板的厚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眩板侧壁与缓冲板相贴,在防眩板受力集中至底端,通过缓冲板配合弹簧的设置可将防眩板上受到的力及时卸掉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侧板与弹簧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凹槽,弹簧与凹槽底面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弹簧部分固定在凹槽中,从而防止弹簧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周向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缓冲片表面滚动连接有若干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的滚珠可进一步分散集中的应力,实现对防眩板的保护,同时可以减小防眩板在侧板之间时产生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板与承接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承接板底端固定连接,加强板、支撑板以及承接板之间围成一个三角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肋板的设置,从而进一步加强防护套与固定板的固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加强板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底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板的设置,从而进一步加强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水平板底端固定有锚固筋, 锚固筋竖直设置,锚固筋的底端呈尖形,锚固筋侧壁上固定有倒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锚固筋与倒刺的设置,使得固定座更加稳固的固定在道路分隔岛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侧板与连接板的配合设置,实现对防眩板的防护固定,在防眩板底端受力时,通过侧板与连接板的设置,使得防眩板受到的力及时分散;
2.通过缓冲件的设置,防眩板受力集中至底端,通过缓冲件及时卸掉一部分力。
附图说明
图1是防眩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护套的剖面图。
图中,1、固定座;11、承接板;12、支撑板;13、水平板;14、锚固筋;141、倒刺;15、加强板;2、固定板;21、加强肋板;3、防护组件;31、防护套;311、侧板;3111、缺口;3112、凹槽;312、连接板;32、缓冲件;321、弹簧;322、缓冲片;323、滚珠;4、防眩板;41、水平座;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包括承接板11,承接板11水平设置,在承接板11下方设置有两根支撑板12, 支撑板12的顶端与承接板11一体成型, 两根支撑板12之间的间隔距离自支撑板12的顶端向支撑板12的底端方向逐渐增大。支撑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板13,水平板13与道路分隔岛表面相贴进而通过螺栓5固定。在水平板13底端固定有锚固筋14, 锚固筋14竖直设置,锚固筋14的底端呈尖形,锚固筋14侧壁上固定有倒刺141,将锚固筋14插设在道路分隔岛内部,从而进一步使水平板13与道路分隔岛固定。承接板1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水平设置且固定板2的面积大于承接板11的面积,在固定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组件3,防眩板4插接在防护组件3内,从而实现对防眩板4根部的防护。
在支撑板12与承接板11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5,加强板15一端与支撑板12固定连接,加强板15的另一端与承接板11底端固定连接,加强板15、支撑板12以及承接板11之间围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从而进一步加强支撑板12与承接板11之间的强度。
参照图2、图3,防护组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311,侧板311呈矩形,侧板311竖直设置,侧板31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一致,侧板311底端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侧板31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12,连接板312将相对设置的侧板3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且连接板312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侧板311一体成型。相对设置的侧板311与连接板312围设成一个一侧开口的防护套31。在相对设置的侧板311的底端开设有缺口3111,缺口3111的长度方向与侧板31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缺口3111的一端与侧板311远离连接板312的一端相连通。
防眩板4的长小于侧板311的长,防眩板4的厚度小于相对设置的侧板311之间的距离,防眩板4自相对设置的侧板311以及连接板312围设的防护套31的开口侧插入。防眩板4的底端固定有水平座41,水平座41的宽大于防护套31的宽,水平座41与固定板2相贴,水平座41自缺口3111伸出防护套31,通过螺栓5将伸出防护套31的水平座41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位于插入防护套31的水平座4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加强肋板21,加强肋板21一侧与侧板311固定连接,加强肋板21的另一侧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将防护套31固定在固定板2上。在相对设置的侧板311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缓冲件32,从而缓解防眩板4受风力而产生的晃动,进而实现对插设在防护套31内的防眩板4的进一步防护。
在相对设置的侧板311相对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凹槽3112,缓冲件32位于凹槽3112内。缓冲件32包括弹簧321,弹簧321一端与凹槽3112底面固定连接,弹簧321的另一端伸出凹槽3112固定连接有缓冲片322。相对设置的缓冲片322之间的距离与防眩板4的厚度相同,防眩板4插入防护套31中,相对设置的缓冲板与防眩板4相对的侧壁相贴,防眩板4受到风力过程中发生晃动,通过缓冲件32实现缓冲,防止应力集中,使得防眩板4折断。在缓冲片322表面滚动连接有若干滚珠323,从而便于将防眩板4插入防护套31中,同时在防眩板4受到风力时,防眩板4与缓冲片322相贴,设置在缓冲片322上的滚珠323与防眩板4相贴,通过滚珠323的转动,可将集中的应力分散传导开来,实现对防眩板4的进一步保护。
将防眩板4插入防护套31中,同时将相贴的水平座41与固定板2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使得防眩板4易受力折断的底端通过防护套31实现进一步保护,在防眩板4底端受力时,通过防护套31将力及时分散。将防眩板插入防护套31中,防眩板4的水平座41伸出缺口3111的部分的两侧设置加强肋板21,将加强肋板21的两侧分别与侧板311和固定板2固定连接,实现对防护套31的加固。插入防护套31的防眩板4同时配合设置在防护套31内部的缓冲件32,在防眩板4侧壁与缓冲板相贴时,防眩板4受力集中至底端,通过缓冲片322及时卸掉一部分力,通过转动的滚珠323进一步分散集中的应力,实现对防眩板4的进一步保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包括承接板(11),承接板(11)水平设置,在承接板(11)下方设置有两根支撑板(12), 支撑板(12)的顶端与承接板(11)一体成型, 两根支撑板(12)之间的间隔距离自支撑板(12)的顶端向支撑板(12)的底端方向逐渐增大, 支撑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板(13),水平板(13)与道路分隔岛表面相贴进而通过螺栓(5)固定,其特征在于:承接板(1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上表面固设有对防眩板(4)根部防护的防护组件(3),防护组件(3)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板(311),侧板(311)呈矩形,侧板(311)竖直设置,侧板(311)底端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侧板(31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12),连接板(312)将相对设置的侧板(3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相连且连接板(312)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侧板(311)一体成型,在相对设置的侧板(311)的底端开设有缺口(3111),缺口(3111)的长度方向与侧板(31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缺口(3111)的一端与侧板(311)远离连接板(312)的一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设置的侧板(311)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缓解防眩板(4)受风力而产生晃动的缓冲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32)包括弹簧(321)和缓冲片(322),弹簧(321)一端与侧板(311)内侧壁固定连接,弹簧(321)的另一端与缓冲片(322)固定连接,相对设置的缓冲片(322)之间的距离与防眩板(4)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11)与弹簧(321)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凹槽(3112),弹簧(321)与凹槽(3112)底面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片(322)表面滚动连接有若干滚珠(3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11)长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加强肋板(21),加强肋板(21)一侧与侧板(311)外侧壁固定连接,加强肋板(21)的另一侧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与承接板(11)之间设置有加强板(15),加强板(15)一端与支撑板(12)固定连接,加强板(15)的另一端与承接板(11)底端固定连接,加强板(15)、支撑板(12)以及承接板(11)之间围成一个三角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13)底端固定有锚固筋(14), 锚固筋(14)竖直设置,锚固筋(14)的底端呈尖形,锚固筋(14)侧壁上固定有倒刺(141)。
CN201921582739.2U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97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2739.2U CN210797322U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2739.2U CN210797322U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7322U true CN210797322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9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273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97322U (zh) 2019-09-21 2019-09-21 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73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0795A (zh) * 2020-07-23 2020-12-04 浙江东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现场执行的道路隔离装置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0795A (zh) * 2020-07-23 2020-12-04 浙江东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现场执行的道路隔离装置施工方法
CN112030795B (zh) * 2020-07-23 2022-04-26 浙江东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现场执行的道路隔离装置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4508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底板单元
KR101132807B1 (ko) 가드레일용 지주의 지지구조
CN205326737U (zh) 压缩机减振结构及车载空调
CN210797322U (zh) 一种防眩板固定装置
EP3015345B1 (en) Vehicle body lower portion structure
CN102883944A (zh) 发动机罩
CN209397524U (zh) 一种防护防抛屏
CN108547230A (zh) 一种道路桥梁挡风屏
CN108417747A (zh) 电池包安装螺栓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209686262U (zh) 一种高速公路分隔带用防护装置
CN110736391B (zh) 一种防地雷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EP3246468B1 (en) Traffic barrier structure
CN207346948U (zh) 一种电梯防震装置
CN211285321U (zh) 一种防眩板的安装结构
CN211594715U (zh) 曳引机防倾支架及电梯搁机梁
CN210262858U (zh) 一种可减缓撞击的护栏
CN109371819B (zh) 一种既有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08857723U (zh) 旋转型公路夜间行车安全保障防炫目装置
CN211308460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
CN203345882U (zh) 电梯轿厢底缓冲装置
JP7318867B2 (ja) 防護柵およびその設置方法
CN206058801U (zh) 一种便携式防水警示标
CN205474979U (zh) 一种波形梁护栏
KR20160115401A (ko) 충격 흡수가 잘되는 안전한 중앙 분리대
CN216101797U (zh) 一种钢架用运输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1